小学语文十分钟说课稿五篇

李盛老师

小学语文说课稿十分钟1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和讲述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3、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4、乐意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2、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头饰若干个,蘑菇、小豆子、红枣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 引出故事。

——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收获了许多东西,小兔子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小动物们也很喜欢,有好些小动物都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会不会借给他们呢?那我们就来听一听金色玉米棒的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冬天----一把干蘑菇”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鼠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教师提问: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季节啊?故事中说道: 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说明天气怎么样?

谁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了,小兔子有没有借给他?小兔子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跟读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小兔子没有借玉米棒给小松鼠,送给小松鼠什么东西?(连起来讲一讲)

三、倾听故事“雪花飘落----一碗豆子”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鸡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教师提问:故事里天气怎么样?谁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白兔有没有借给它?小兔子是怎么对小松鸡说的?(跟读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小兔子没借玉米棒给小松鸡,送给小松鸡什么东西?完整的讲一遍

四、倾听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几颗红枣”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刺猬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几颗红枣。

教师提问:过了几天小刺猬也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你们觉得小兔子会借给它吗?那你觉得小白兔会怎么对小刺猬说啊?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都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都没借给他们,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兔子啊?

五、倾听故事“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到最后”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教师提问:现在你还觉得小兔子小气吗?那为什么之前他不肯把玉米棒借给其他小动物?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吧?

教师小结:原来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给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六、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1、图片讲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

七、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运用头饰等材料在区角活动时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小学语文说课稿十分钟2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西师大版第十册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和运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从第一人称的叙述中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不但要根据课文中的介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文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爬山虎的特点和对人类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2、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爬山虎的资料,爬山虎的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全班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谁送“你”一片绿荫?这一片绿荫是送给谁的?为什么会送一片绿荫呢?……)

2、师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

3、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

三、整体感知,归纳段意。

1、师: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

(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合并句意,借助关键词等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受,既了解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培养的习惯和技能,更是初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也是应该要达成的目标了。】

四、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小结。

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而且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果可酿酒。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爬山虎是环保先锋、绿色屏障、绿荫使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

二、研读课文,了解“特点”和“作用”

(一)细读第1自然段

1、爬山虎主动向大家推荐自己,文中用什么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自荐:自己推荐自己)

2、读了这段文字,你对爬山虎有了怎样的了解?

(出示爬山虎的实物感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这段文字在全文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明确:这是全文的总起段,后文都是“我”对自己的介绍。

(二)细读第2、3、4自然段

1、快速浏览,想想这几段写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学生交流,板书: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2、“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这一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我”的这些特点进行了说明?这些特点对改善环境有什么好处?请大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自由读,指名读。

学生交流,师点拨,相机板书:作用:降低温度,吸收噪音、吸咐尘土、制造氧气。

(三)细读第5、6自然段

1、人们对爬山虎有什么疑虑?事实是怎样的?勾画批注。

2、学生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而有条理地述说感受。

3、自由练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四)细读第7自然段

1、“随和”是什么意思?齐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爬山虎的随和?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爬山虎好种易活的特点。

板书:好种易活

【设计意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经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自主读书、感悟、交流、评价、探究、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表达,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对话中强化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三、品味语句,感受表达方法

1、师:本文的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爬山虎,使文章读起来亲切、自然。这种写说明文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把爬山虎当人来写?

2、交流词句,感受趣味。

3、这篇文章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表达准确,描写具体,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

引导比较句子。

①我生长得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更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4、师小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让人感到更准确、具体和形象。(板书:说明方法:列数字)

5、指导学生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引导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能为人类造福?

2、启发思考:我们该怎样利用和对待这些对我们人类有利的植物。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联系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加深对原文内容的感悟。】

板书设计:

18 送你一片绿荫

特点: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好种易活

作用:降低温度吸收噪音

吸咐灰尘制造氧气

说明方法:列数字

小学语文说课稿十分钟3

一、说教材

(地位与作用) 《捉不住的蝉声》是台湾女作家简帧的散文。作者通过文章让大家了解到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7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捉蝉的乐趣。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

4. 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久违的蝉声——童年的回忆——捉蝉的感悟 怀念童年 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

5. 布置作业。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说小结

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 教学策略的选用 (1) 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表达的对应内容,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

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语文说课稿十分钟4

说教材

《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篇课文是根据作者曹余章的作品改写的,文中英雄人物郑成功因为自幼目睹荷兰侵略者的罪行,于是自幼立志,驱除荷虏,并决心进攻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郑成功率兵东征,在作战过程中,他有着必胜的信心,机智灵活的谋略,在台湾人民的拥护下,带着英勇善战的官兵们一起奋战,最终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课时安排及学情,我特制订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重点词语,句子,读懂课文。

3、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是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认识郑成功的爱国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

说教学理念

1、认真而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与发现。

3、以读为本,给予学生充分自由阅读的时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说过程

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

1、导入。

2、学习生字新词。

3、研读课文,体会爱国情感。

4、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5、进行小结。

一、导入,了解课文。

首先问学生了解哪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并指出课题的特点,其实就是课文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找出文中生字及四字词语,进行学习并理解。

三、研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

按照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们对郑成功的评价将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起因:(1——2)自幼立志 驱除荷虏。 经过:(3——8)率兵东征 收复台湾 。

结果:(9——10)宝岛回归 同胞欢庆 。 评价:(11)丰功伟业 载入史册。

再读重点,小组合作交流,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找出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找出郭沫若赞扬郑成功句子,并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学习课文,了解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同学们想向他说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小学语文说课稿十分钟5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独立完成识字、写字任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

教学准备:

1.请音乐老师教唱歌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

2.准备歌曲伴奏带、录音机。

3.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

4.搜集一些人与动物为友的故事。

5.教师准备一张老人喂海鸥的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配乐齐唱歌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是啊,海鸥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有一位老人更是十几年坚持喂海鸥,和海鸥成了真正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板书课题:1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二、预习检查,初读课文。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所有生字词。

2.指名带读要求会认字,注意“摄shè、框kuàng”的读音。

3.说说要求会写的6个字中应注意的地方是什么?

4.想想课文主要说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的句子或词语读一读,并说说好在哪里。

5.细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三、精读课文,感悟真情。

1.找出课文中所有能体现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情谊的句子细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以多种形式的读感悟真情。

2.结合自己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学习方式:由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没有提到的句子老师适时导出,指导学习,重点句子、词语重点指导。)

(1)老人爱鸟,退休十几年来几乎天天都到江边喂海鸥。

(从时间上感悟老人对海鸥的那份执著。)

(2)老人生活并不富裕,但一直坚持喂海鸥。他买饼干、买馒头、挖虫子……

①“一直坚持”说明什么?

从这个省略号中你想到了什么?

(老人为喂好海鸥想了很多办法,费了很多心思)

②怎么理解这句话?

(从老人不间断的付出感悟他对海鸥的那份无私的真情。)

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3)老人一到江边,海鸥就飞过来了,有的直接从老人手里啄虫子吃。这时,他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

①“一……就……”说明什么?谁能用这种句式造句?哪个词语更能说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直接)

②这种吃食方式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关系已是一种亲人般的关系,他们之间荡漾着一种亲情。)

③齐读感悟第一句:老人一到江边,海鸥就飞过来了,有的直接从老人手里啄东西吃。

④师朗读:这时,他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

⑤思考:为什么老人在喂海鸥的时候,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发自内心的深深依恋。)

⑥小结: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这幅感动人心的画面吧!

⑦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

⑧优秀作品展示(学生好的作品可代替老师的挂图),结合小结:

画面中的老人满脸慈祥,一副非常满足、幸福的神情,他被海鸥包围着,瞧,有几只海鸥在老人伸出的手上啄着什么。

⑨看到这里,你还想说点什么吗?用一、两句话概括。

⑩咱们好好地读读这一段。齐读。

四、总结。

1.老人爱鸟像爱自己的孩子。海鸥爱老人,就像依恋自己的亲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就是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和平、友爱,人与动物之间才会那么和谐美好。

2.在歌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中结束学习。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二选一作业题:

1.创编公益广告词,主题:人与动物。

2.搜集有关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故事并简要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情。

1.过渡引入:上节课我们找出了课文中许多感人的词句,用心去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还有一些感人的词句请同学们找出来,我们继续学习。

(1)海鸥们吃完食物并不马上飞走,它们总是围着老人盘旋,而老人则朝海鸥长久地挥手……

①“围着、盘旋”“长久、挥手”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②同学们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我们也会发生这种情形?(和亲人、朋友告别的时候,舍不得离去的时候)

③小结:真没想到,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竟然如此真挚、如此深厚!

(2)飞翔的海鸥认出了照片中的老人,顿时飞到照片四周,悲哀地扇动着柔软的翅膀……

①你能想象海鸥此时的心情吗?

②海鸥悲哀地扇动着翅膀,它在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什么呢?

③指名有感情地读。

2.和老人对话:多可敬的老人哪!对这样一位鸟类的朋友,你有话对他说吗?

三、拓展延伸。

1.故事简述。

(1)小结过渡:人与动物之间的无私的爱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体现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简要说说。

(2)指名简述体现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

(3)小结。

2.创编公益广告词,主题:人与动物。

(1)学生创编,师生集体评议,把优秀的广告填写在黑板上。

①教师相机露一手:

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关爱动物,共享自然

关爱动物创造绿色和谐社会

爱我,就请放了我吧!

②齐读优秀广告词。

3.了解人类对动物的滥杀。

①阅读资料:

A?河南一风景区捕杀动物工具遍地——网套绊住游人腿。

B?全球每年有1亿头鲨鱼被捕杀,只因人们想要鲨鱼皮和鱼翅。

C?林业站开绿灯大量砍伐竹子,熊猫明天的早餐在哪?

D?某餐馆招牌菜:怪味田鸡、爆炒飞鸡、干锅蛇……

②你还有补充吗?

③假定角色对话:

你是人类,你想对动物说什么;如果你是动物,想对人类说什么?

四、全文总结,深化主题。

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可人类总喜欢主宰一切。发动战争、掠夺资源、毁灭森林、滥捕滥杀……其实,人类是属于地球属于大自然的,他和地球上所有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平等的。人类只有让世界充满了爱,和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和平相处,大自然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天地。

相机板书:

3.巩固: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和平,是友爱。

五、练笔作业,强化主题。

二选一作业:

1.以“关爱动物和谐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

2.在人与自然交接最紧密的地带,越来越多的野兽频繁出现,影响人类生活。是重新操起猎枪,还是干脆退出,弃耕还林?或是选择一种人与动物能真正和谐相处的更合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