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五篇

阿林老师

三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圆号

1.教师展示圆号,介绍圆号构造图、演奏姿势等。

2.它的名字叫法国号,也叫圆号,我们再次来听一听它演奏的声音。(播放《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引子音乐)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法国号》。

2.出示歌谱,教师范唱歌曲曲谱(边唱边指谱)。(播放《法国号》歌曲学习)

3.学生音乐完整地演唱曲谱。

4.学唱歌词。播放《法国号》伴奏音频,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5.分小组进行演唱比赛,教师评价。

四、小结。

三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唱—— 北京民歌《对鲜花》

听—— 黄梅戏《对花》

创编活动—— 对花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 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 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 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 交流

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水│里─│ 生答:菱.角│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像木│耳─│ 生答:凤.仙│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红满│山─│ 生答:山.茶│开 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 么 呢 │开 花儿│满干│刺─│ 生答:蔷.薇│开 花儿│在水│里─│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 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京民歌《对鲜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 学唱歌曲

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 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 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 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有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

学生自由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三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唱歌的小杜鹃》。

2.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课前循环播放,让学生有个初步认识。

师: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这就是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欣赏过的《杜鹃圆舞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飞向花丛,飞向蓝天,想不想试试?

(二)导入新课。

1.听见杜鹃鸟的歌声了吗?谁来模仿一下。

2.杜鹃鸟的歌声美不美?那我们来唱一唱吧。小杜鹃的歌声是活泼、跳跃的还是拖的很长的啊?

3.同学们能不能来扮演一下这只小杜鹃?把自己藏起来,到小鸟唱“咕咕”的时候,再把你们的小脑袋探出来一下,好不好?

4.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把这首歌来唱一唱吧。

(三)小结。

三年级人教版音乐教案5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疑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这两首民歌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播放音乐)

音乐片段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音乐片段二: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回答)

二、活动解疑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我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是新疆民歌,一首是蒙古民歌。那么,什么叫“民歌”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现在,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首民歌,你们猜猜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呢?(学生回答)

2、简介山歌。

师: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的山歌,叫做《放马山歌》。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3、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4、聆听歌曲旋律,了解歌曲的歌唱顺序。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歌。同学们看歌谱中出现了哪些你们熟悉的音乐记号?(2/4拍号、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这些音乐记号有什么作用?(生答)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遍这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的歌唱顺序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聆听)

5、节奏练习: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这首歌曲的节奏型也很有特点,我们来观察一下。(出示节奏)

师:歌谱中的哪些节奏是你不熟悉的?谁来帮一帮他?

(1)熟悉基本节奏型。

(2)在熟悉了基本节奏型后,学生边打拍子边读出节奏。

6、视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美。

(1)师:歌曲的节奏我们已经掌握了,我们再来看歌曲的曲谱。组成这首歌曲的音特别的少,究竟有哪几个音呢?(la、do、re、mi)

教师运用柯达伊手势带着同学们唱一唱。

(2)随琴视唱歌谱的第一、二乐句。

师:老师把这几个音填在了刚才我们练习的节奏上,你能试着把它唱出来吗?(自由练习,分组展示,相互纠正)

(3)学生完整演唱歌谱。

师:我们已经把第一、二乐句学会了,那么后两个乐句你们能不能试着唱一下?(自由练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前后乐句相同)我们把歌谱完整的唱一唱。

7、演唱歌曲:

(1)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的好。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用Lu把这首歌的曲谱哼唱一遍,老师还要提几点要求,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眉毛眼睛向上挑,嘴角向上翘,口腔打开,像打哈欠的状态。

学生用Lu哼唱曲谱。

(2)师:我们能不能像老师刚才要求的那样再哼唱一遍?

(3)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那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状态把歌词再试着唱一遍?(自由练习)

(4)重点指导“哟哦”的唱法。

师:刚才,在大家唱歌词的时候,我发现有几个地方唱得不太理想。——就是“哟哦”这两个字,“哟哦”有什么实际的意思吗?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际意义,但在歌曲中却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唱起来朗朗上口。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牧民们喊“哟哦”是在干什么?你能唱一唱吗?(学生唱)“哟哦”这两个字是牧民赶牲口时的吆喝声,表现了牧民欢快、热情、奔放的情绪。在吆喝的过程中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高一点;“哦”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学生可以用挥鞭的姿势辅助自己找到吆喝的感觉)

(5)师: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再来听一听。(听范唱)我们能用歌曲中那样的情绪和速度唱吗?

歌曲处理:启发学生欢快、高亢、豪放地演唱歌曲。咬清楚每一句话的字头。最后一句“不会发”演唱的速度要逐渐减慢。“哟哦”更要悠长。

(6)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过瘾,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想一想设计成什么形式?(男女分唱或一领众和等)

三、拓展升疑

1、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视频。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的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听一听他演唱的这首民歌带给我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吧!

2、课堂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只是采摘了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在以后的音乐课上,我们还会学到许许多多的不同风格的民歌,同学们课后也可以搜集一些好听的民歌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四、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