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综合实践报告范文

秦风学老师

  课程综合实践报告1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东莞供电局曾几经易名,于2005年4月正式挂牌为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是广东电网公司直属大一型企业,担负东莞市33个镇(区)的供电及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任务。截止至2006年12月31日,共有500KV变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9座,110KV变电站89座。全年完成供电量464.4507亿千瓦时,在广东省排第二位,仅次于深圳市。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变电站由当初的有人值班站发展到现在无人值班站或者是中心站。我实习所在的220KV景湖变电站就属于中心站;在有人值班的景湖站管辖下有9个无人值班的110KV变电站。东莞供电局计划2009年前将220KV景湖变电站等发展成无人值班站。这将是对变电站值班员和变电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1. 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内容

  2.1 内容与形式:

  2.1.1 搜集整理变电站主要一、二次设备以及变电站运行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2.1.2 搜集整理220KV变电站特点方面资料。

  2.1.3 熟悉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构成,了解电气设备的布置,了解电气运行的有关知识。

  2.1.4 实地考察景湖站220KV变电站的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主要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出线情况等)电气设备布置方式、变电站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变电站的通讯方式等,参观考察过程中要求作好笔记。

  2.1.5 将搜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与景湖站的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总结收获。

  2.1.6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习前期准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2.2.1 枢纽变电所枢纽

  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2.2.2 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500~330kV之间。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2.2.3 区域变电所

  区域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2.2.4 终端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2.2.5 牵引变电所

  牵引变电所是一种特殊的终端变电所,用于向电气化铁路的电力牵引网和电力机车供电。其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或220 kV,低压侧电压为27.5 kV(BT供电)或55 kV(AT供电)。牵引变电所是一级电力负荷,少数牵引变电所还担负着其所在地区的10 kV动力负荷。

  2.3 220KV变电站的突出特点:为了把电能送到较远的用电地区,需将电能经升压

  变压器把电压升高,通过高压输电线路送到用电地区,再经降压变压站的变压器把电压降低后分配使用。所以,变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变换电压,集中和分配电能,控制电能的流向和调整电压。我国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总结多年的运行经验,得出了各级额定电压与输送及送电距离的关系。一般,220KV电压级输送功率为100~150MW,送电距离为200~300KM,由此可见,220KV电压级最适合作为省级电网的主要输电线路的电压。由于我市用电量较大所以主要是取用220KV变电站来分配电能。

  2.4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它反映各设备的作用、连接方式和回路间的相互关系。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2.5 220KV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

  220 kV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有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电抗器和、电容器等。

  2.5.1 主变压器

  220kV变压器:变压器是借助于电磁感应,以相同的频率在两个或多个相互耦合的绕组回路之间传输功率的静止电器。变压器通过变换(升高或降低)交流电压和电流,传输交流电能。因此,变压器也可称作是没有运动功能部件的电气设备。

  2.5.2断路器

  高压断路器的主要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控制各种电力线路和设备的开断和关合,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切除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我国220KV断路器大部分是使用六氟化硫断路器。

  2.5.3 隔离开关

  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设备的一种,在结构上,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因此不能用来拉合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正常分开位置时,隔离开关两端之间有符合安全要求的可见绝缘距离,在电网中,其主要用途有:①设备检修时,隔离开关用来隔离有电和无电部分,形成明显的开断点,以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②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相配合,进行倒闸操作,以改变系统接线的运行方式。其只要作用是电气隔离。

  2.5.4 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压变换装置跨接于高压与零线之间,将高电压转换成各种设备和仪表的工作电压;电压互感器的主要用途有:①供电量结算用,要求有0.2级准确等级,但输出容量不大;②用作继电保护的电影信号源,要求准确等级一般为0.5级及3p,输出容量一般较大;③用作合闸或重合闸检查同期、检无压信号,要求准确等级一般为1.0级和3.0级,输出容量较大。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一般可做到四绕组式,这样一台电压互感器可集上述三种用途于一身。电压互感器分为电磁式和电容式两大类,目前在220KV电力系统中,电磁式和电容式都有使用。

  2.5.5 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是专门用作变换电流的特种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串联在电力线路中,线路中的电流就是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二次绕组接有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作为二次绕组的负荷,二次绕组输出电流额定值一般为 5A或1A.

  2.5.6 避雷器

  避雷器是变电站内保护电气设备免雷电冲击波袭击的设备。当雷电冲击波沿线路传入变电站,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将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使电气设备受到保护。

  课程综合实践报告2

  摘 要:本课题主要从系统构建、整体推进和校本实施的角度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从纵向,我们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体系进行具体设计,使之有机衔接,从而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横向,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延伸、重组与提升;再次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三条线索进行合理设计,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块内容得到有效沟通。同时在实践层面上,我们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经过近四年的探索,本课题促进了实验学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系统构建校本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为应对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而积极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恰当处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意识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设计综合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积极探究与发现学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为此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我国也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现阶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顺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很多学校和课程改革实验区都在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和策略、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评价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深层次探索解决。

  2000年,我校在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经过两年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效果不太理性,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校本实施。2002年,我校合并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目前拥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囊括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由于办学规模齐全,学校有整体的办学思路,因而我们可以用大课程视野来审视基础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可以一以贯之,不搞急功近利的“短视教育”。于是我们想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从小学到高中系统构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然后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

  2004年,我校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后,为了更好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联合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长沙市十一中、长沙市三十七中、仰天湖小学和黄兴小学,组建课题实验学校,共同致力于本课题研究。

  (二)研究意义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系统构建,可以拓展研究者的视野,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总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开发和校本实施,对于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2、系统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当代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心理学基础;

  4、现代课程论的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三、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景,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本课题中的“系统构建”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按照“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空间拓展和方式融合”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设计,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层次性、丰富性。

  “横向沟通”是指学校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要把握好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要注意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延伸,开发不同领域之间交叉、整合的课程内容;要在每个主题活动内容的组织过程中,充分挖掘每个主题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要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各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

  课程综合实践报告3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课程现代化。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是课程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依据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校教改实际,对“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并着重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这一课题,以“快乐周末活动课”为阵地,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快乐的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应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

  2、回归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当学生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学习才是有效的,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才是最感兴趣的。

  3、立足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创新。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二、“快乐的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

  我校的“快乐的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校“小主人教育”绽放的一朵奇葩,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我校“小主人教育”第三轮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它是我校全员参与的校本特色课程之一,我们所用的教材是由学校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并曾试用过的校本教材,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又是活动课程的实施者。在使用过程中,全校教师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选择性——活动应因班而宜,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能对活动内容做出选择;

  自主性——要求活动的计划设计、过程操作、成果总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系列性——围绕1~2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三、“快乐的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与具体做法

  “活动的生命在于质量”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年级组的集体智慧,有的年级组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轮流执教,有的年级组老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执教。

  上半年,各年级组都开展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特色活动:二年级的“蚕豆宝宝丰收了”活动,学生们经历了两学期的活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爱心、责任心的教育,还使学生深深懂得: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的道理,“收获节”活动鼓舞人心,很多家长都自愿来参加,“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给予了及时的报道,体验性的集体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的“领养小树”与“我爱绿色校园”活动,五年级的“闲置是浪费,捐赠交换好”活动,六年级的“环保智力竞赛活动”,全校的“健康家庭评比”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健康知识,还改善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为我校的环境健康教育增辉添色。

  一、四、五、六年级的“十月军校”活动,使学生经受了各种考验,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加强了团结,严肃了纪律,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本学期,虽然我校接受检查验收的工作很多,但是老师们还是顶着繁重的,坚持上足、上好“快乐的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年级开展了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动手做”活动:如组装陀螺、展示陀螺设计方案、进行陀螺大赛;制作可变速转盘,尝试用多种方法启动旋转等,还开展了“我是小小建筑师”、“大眼睛看世界”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综合活动。二年级开展了“美丽的叶贴画”、“捏出七彩世界”、“有趣的七巧板”、“智力大冲浪”、“play and learn”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三年级开展了“护蛋行动”,在从早晨到下午的护蛋过程中,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使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得到满足和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知识就是那些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培养孩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四年级重点开展了“学写调查报告的系列活动”第一次活动,教师选择了几篇同龄孩子写的调查报告给孩子们阅读,使他们初步了解了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大致结构,并向他们介绍调查报告是生活中的一种科学地研究问题的方法。第二次活动,重点向孩子们介绍选题的方法和表述,帮助孩子整理他们想要了解和分析的问题所在;第三次活动,教孩子设计一份围绕选题的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的调查问卷,并讲解了统计的方法;之后,整理孩子调查问卷。在近一个月的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兴趣。他们围绕小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选题,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教师带领孩子们仿照例文整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一篇调查报告。由于孩子年龄小,教师提出的要求并不高:“数据统计清楚、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有一点建议”即可。但是,孩子的热情和能力是出乎想象的:他们对当前许多教育的热点问题都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如“小学生的书包究竟有多重?”“小学生睡眠情况如何”“小学生周末上兴趣班情况的调查”“小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调查”等等。孩子们在自己的思考中,并非我们想象的总是为自己说话,而是更多地进行理性分析,有的甚至将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学校进行调查,分析区别及产生的原因;有的孩子在对自己的调查报告的反思中写道:“由于我的调查局限在南京几所名校,学生的素质都比较好,家庭条件也比较好,所以可能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次学习让孩子学会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让他们更加关注生活。

  四(4)班还在全校展示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蔬菜——我们的朋友”。课前学生自由分组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课上同学们分成4个小组展示成果,第一小组“小小美食家”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菜谱及我校食堂的营养午餐的搭配;第二小组“小小营养师”们用快板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蔬菜的营养、美容等功能并介绍了蔬菜中的“王子”和“王后”;第三小组“小小工艺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蔬菜雕刻作品,并进行了蔬菜服饰的表演;第四小组“小小农艺师”用录像介绍了无土栽培的方法,并现场演示了无土栽培法。课上,同学们兴趣很浓,课后还要设计一种营养丰富、功能多样的未来的蔬菜。

  五年级的149名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上参加了中国科协—英特尔电脑创新思维项目训练,这一课程的目标并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是要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青少年信息技术素养,即“为了在知识社会中健康成长,要会使用数字技术、通信工具和网络来获取信息、管理信息、整合信息、评价和创造信息”。同学们在每次两个小时的课堂上学得愉快、学得自主,每两人一小组共完成了20个单项活动作品,最后分小组又完成了综合项目作品的制作。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展示了10个项目的成果,效果很好,并向英特尔总部选送了一个最佳项目——“推广垃圾分类回收的调查研究” 。

  五(4)班同学还进行了影响作业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并找到了提高作业质量的对策。

  (1)学生对连续三天同样数量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

  调查项目课 堂 作 业家 庭 作 业

  按时完成96%80%

  作业正确80%50%

  字迹工整90%78%

  明显看出:孩子课堂作业做得好,家庭作业不够认真。

  (2)学生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

  ① 没有读清题目要求,看题囫囵吞枣,一口气读完就做,不是多字就是少字,导致思路出错。

  ② 做题时“抄错题目中的数据”“忘记积的小数点”“计算顺序错误”造成计算失误。

  ③ 计算数据较大的题不善于笔算而用口算导致错误。

  ④ 回答应用题答语语句不完整或乱回答。

  ⑤ 漏掉题目中的某一个问题不解答。

  ⑥ 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粗心严重

  (3)对学生作业时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学生主观因素 : 不喜欢做机械的计算题,怕老师作业布置多了耽误下课玩的时间,赶紧完成作业交科代表就可放心玩。“无”时间检查;开始认真完成,看见其余同学做完去玩后心情激动,于是加快节奏完成任务,根本忘记了书写美观和检查等要求;喜欢做稍微简单的作业 ;喜欢先玩后做作业,或边玩边做作业,有时想玩忘记了作业,如果难度大了更不想做;不喜欢检查作业,做不到的不愿主动问老师,以免耽误玩的时间,日积月累,无从下手;做作业有压力,怕出错而反而出错,

  家庭因素:学生做完作业,家长草草检查一下或不检查,便过关,导致孩子糊作业,常用计算器做作业,计算能力不断下降,惰性严重。

  (4)具体措施

  ①力求精讲:留较多时间让孩子练习,把课堂作业放在课内完成,家庭作业少而精,每天不超过四十分钟。

  ②找家长交流:特别是单生家庭的家长是交流的重点,向他们转达孩子的心声,甚至让部分家长亲自阅读孩子的答卷。同时,教给家长指导孩子作业的方法。

  ③ 独具匠心,让学生自主设计个性化作业,提高了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和作业质量。

  ④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⑤家庭作业则建立“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登记表”,由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和填写,老师抽查,对不过关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5) 取得的成绩

  1、 70%以上学生基本养成了自觉预习的习惯,30%的孩子预习质量比较高,通过预习,孩子们上课的听课习惯有所好转,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疑惑,孩子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2、 学困生课堂上善于举手发言,一部分孩子敢于主动参与课中讨论。

  3、 学生作业卷面有了新面貌,没有不做作业的现象。

  4、 学生善于自觉甚至超前完成作业,不懂好问,问题意识大大增强,而且作业的准确率提高到92%和87%左右,

  5、 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养成自觉解决问题的习惯。

  6、 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力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在自主归纳整理单元知识作业时,全面、有序、仔细、有创意。

  六年级同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开展了“走进爱因斯坦”“金字塔揭秘” 等活动,临近新年,六年级还开展了“小主人教育系列特色活动”,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辛勤培养自己六年的母校做出了汇报,同时也是一份别出心裁的新年贺礼。第一次活动由六(1)班的余典同学展示了她近二十余幅书法作品。活动中,xx同学畅谈了她苦练书法的心得与感悟,戚校长也作了发言,表示学校会将此项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为学生提供亮相的机会,发展的平台,让学生们在展示活动中树立信心,品尝成功,体验快乐。

  四. “快乐的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特殊认识和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际操作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提供各种外现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的形式应丰富多样,如实践操作、专题研究、亲身体验、尝试实验,不论是侧重观察、测量、记录、收集、整理、讨论、比较、分类、分析、撰写报告或动手制作模型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侧重社会考察、实践等社会性活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做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实行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还有班级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活动三者的结合,通过这些独立活动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往往需要集中使用时间。因此,我们将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小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时间规定的前提下,整合活动课与队会、班会课,利用星期五的下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国家课程计划中“基础学科、基本内容”的系统教学,又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体现了课程管理中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同时,调动各方面力量,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

  1、组织管理

  综合实践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牵涉到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各学科教师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因此,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由校长、教科室、教导处、大队部等主要负责人、教研组长、实验教师、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的领导组,组织、安排、指导全校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工作,做到统一领导、分层管理。

  2、目标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我们依据校本课程总目标和分年段目标进行管理,保证研究的过程规范、科学。要求所有的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学年研究成果目标,引导教师自我加压、自我激励、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3、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主要包括运作过程的管理和资料的管理。在运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年级组、各班级开学初就制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计划,年级组每月进行一次交流,全校学期末进行一次大的交流。每位教师一学期要集一套研究资料,(含学年计划、综合实践课的方案、研究记录、听课评课的情况、活动成果、音像图片等)

  4、师资管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综合课程实施的关键。如果只有一个较好的课程改革设想和综合课程运行框架,而没有一个掌握课程理论和热心于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综合课程建设,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将好的经验即时推广;组织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开阔眼界;聘请专家来校做辅导讲座,具体指导研究工作。(2)加强研究。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到综合课程领导小组,由学校组织教师集体研究、群策群力、妥善解决。(3)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注重激励性评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各尽其才,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五、今后思考与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校本课程之一,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师生收益很大。因此,我们仍将积极深入研究并实施这一特色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针对“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这一关键点,研究并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

  课程综合实践报告4

  由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文斌承担的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系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为:2006A050)。课题组成员开展了认真扎实的研究工作,经过五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现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一、 问题的提出;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四、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过程;五、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作出调整之后增加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折射出时代的精神,集中体现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然而因为它是一个由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跨三级课程,至今尚没有成熟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其管理的难度大,实施的开放性强,同时又成为课改的“难点”。该课程在执行中呈现如下特点:

  1.稳定性差。学校一门课程的执行离不开四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载体)、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执行中亦或缺乏教师,亦或课时被挤占,亦或内容(载体)不明确,亦或不是全体学生的参与,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导致课程的消失。

  2.临时性强。即便课程要素齐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正常运行,也不能坚持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一个学段,而是突击式,运动式,应付式的实施,比如,某个时段为迎接某些检查,为参与某些赛事而开课,检查过后,赛事结束,课程即终止。

  3.随意性大。师资安排随意,学校有“富余”的老师就开课,没有就不开;而且师资变换频繁,没有相对固定的师资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随意,每位老师凭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发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课程质量差参不齐。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的稳定性、普遍性及有效性并不理想。相对于其它课程有成熟的课程内容、稳定的教师队伍、固定的教学课时的“常态”实施而言,该课程的执行呈现临时的、应急的、随意的、间断的状况,且不是每所学校都在实施,全体学生都在经历的“非常态”。因此,本课题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非常态”走向常态的“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

  二、国内对本课题研究现状的综述

  自2005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成为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者们提出的常态实施策略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是自上而下的区域整体推进策略,如课程理论培训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制度支持是保

  障;各级教研、培训和科研机构业务管理和指导是推动力;二是中观层观,自下而上的校本化实施策略,如制订学校计划,成立教研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三是微观层面,指教师在课程中的有效指导策略,如不同课型的不同指导策略。

  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由于它们多是将影响课程常态实施的因素归结为外在因素,如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制度不健全、课程实施不规范、教师素质不全面以及课程评价不科学等,事实是问题仍大面积呈现,而且常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本课题研究转换视角,反求诸已,从课程设计本身去寻找障碍课程常态实施的内在因素,本课题组认为课程内在设计的高度综合性、开放性、模糊性以及于当下教育文化之间的矛盾带来的课程执行难度,不可小觑,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一门崇尚经验的课程,崇尚活动的课程,崇尚综合的课程,亦或是一接触就使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亦或一段时间之后,教师累了,学校乏了,学生疲了,不得不终止,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常态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忠实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调适课程设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课程执行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探寻更具有本土化、实效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分析影响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因素。

  2.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推动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

  (二)研究内容

  1.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四、研究对象、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

  对本地区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及研究。

  2.研究方法及过程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二十三初中,翠微中学,楚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样本,研究工作与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推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提升,促使该课程达到常态实施。

  调查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由课题组成员组织部分学校师生集中独立答卷并当场回收问卷。采用教师座谈的方式,了解现有课程资源包的利弊。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立足于本课程在本区的实施现状、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新课程的要求,坚持将课题研究与提升课题组成员专业素养与推进该课程常态实施结合起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反思总结相结合。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研究资料、分析总结,始终注重反思、调整、修改,完善行动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观点

  (一)了解了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明确了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调研,访谈交流等一系列研究活动,了解了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发现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存在着机构散、师资缺、课程虚的问题。

  1.机构散。由于学校机械地按科技制作1课时,劳动技术教育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学校课程1课时等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分开安排,直接导致课程门类过多,对课程的管理又因情况不同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在区域层面,劳技教育由教研室负责,科技制作与信息技术由电教科技中心负责,心理健康及专题教育由基教科负责。在学校层面,课表由教务处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由教科室负责,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由政教处布置。部门职责分割,课程内容分割,师资组建分割,课程评价分割,没有统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之下进行新的课程组织、设计与管理。

  2.师资缺。由于学校把课程分得太细,导致教师严重缺乏。学校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就只能教信息技术,劳技教师只能参加劳技教研活动,校本课程教师就不能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等等,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窄化到就是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教师。学科绝然的对立和分开,使得学校在师资配备上总是捉襟见肘。

  3.课程虚。一方面,有的学校虽然科技制作,劳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等都写进了课表,进入了课堂,但从这些课堂中看不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灵魂,也许从形式上看具备了综合活动课程的某些性质,但从实质上并没有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落实,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武汉市素质教育品牌“创新素质实践行”,一路走来,遭质疑和诟病不断,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武汉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与质量。现在,大多数学校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的操作方式是,在九年级的时候由学校政教处将该活动布置给班主任,班主任以“中考可以加分”为宣传点,在班上动员学生寒假后交报告。然而,学生在七、八年级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于如何选题,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并没有体验和训练,要拿出象样的研究报告,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出现学生作品由家长操刀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一定意义上,本地区“创新素质实践行”是检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的标杆。

  (二)明晰了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关于“常态”。通常指有固定的姿态或形态,或本来的状态。是指“正常的状态”,“常态”是经常,是习惯,是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 是课程实施的正常状态,也是课程执行的最低要求,指课程组成要素教师、学生、内容、课时完整且落到实处,课程在执行中能明确: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何地做、何人做,有效地消除课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课程运行正常不间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 即课程在执行层面由“非常态”趋向“正常的状态”,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三)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原则

  1.顺序渐进原则

  课程实施是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现实影响课程常态实施的因素很多,“常态化” 不是一蹴而就,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序渐进。

  2.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的课程,是活动的课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执行难度大,“常态化”要在课程设计层面,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课程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3.本土化原则

  充分结合本地的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育政策资源,扎根于本地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之路更顺畅。“武汉市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是具有武汉特色的素质教育的一种运作模式,其课程化的发展就是武汉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范式。

  4.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原则

  适应性指的是“常态化”要适应当前的教育文化,而超越性指的是“常态化”要冲破当前的教育文化。如果一味强调适应性,“常态化”则会削减课程的价值,过分强调超越性,学生、教师难以接受,“常态化”则难以达成。超越是在适应的基础上的超越,实现后的超越又成为新的现状而有待于继续的超越,“常态化”之路要注重两者的辨证统一、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