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法的实习报告

黄飞老师

  税法的实习报告 篇1

  1.实验目的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实验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税法专业课程之后的一门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国家颁布的各种税法及征收申报知识,加强学生对税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税法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对申报技能的训练,将税法专业知识和税法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

  (1)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2)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3)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营业税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4)根据相关资料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并正确填报纳税申报表。

  2.实验内容及结果

  2.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进口金额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境内以及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在填写报表时,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书及相关资料填写税款所属时间、填表日期、纳税人登记号、所属行业、纳税人名称、注册地址、营业地址、开户银行账号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相关资料和票据填写表中相关数据,其中有一些数据是根据所给的资料计算出来的,计算时要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要细心,避免出错。

  2.2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消费税是指对消费品和特定的消费行为按消费流转额征收的一种商品税。消费税可分为一般消费税和特别消费税,前者主要指对所有消费品包括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品普遍课税,后者主要指对特定消费品或特定消费行为如奢侈品等课税。我国现行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它选择部分消费品征税,因而属于特别消费税。

  从消费税的计税方法而言,一般都是采用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方法,也对少数应税消费品既采用从价定率征收,又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我国仅选择部分消费品征收消费税,而不是对所有消费品都征收消费税。我国消费税目前共设置14个税目,征收的具体品目采用正列举,征税界限清晰,征税范围是有限的。只有消费税税目税率表上列举的应税消费品才征收消费税,没有列举的则不应征收消费税。

  消费税的最终负担人是消费者,但是,为了加强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主要确定在产制环节或进口环节。也就是说,应税消费品在生产环节或进口环节征税之后,除个别消费品的纳税环节为零售环节外,再继续转销该消费品不再征收消费税。

  在计算消费税时应注意各种税目的各种税率,看看是从价定率征收、从量定额征收还是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同时应注意,我国目前只对烟和酒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

  在填写消费税纳税申报表时,要注意不同产品的缴税依据,看看是从价定率征收、从量定额征收还是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最后,还要注意一下,应补缴、预缴、期初未缴、期末未缴等的税款,应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填入报表中。

  2.3营业税纳税申报表

  营业税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营业额全额,税额不受成本、费用高低的影响,对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计算营业税时要注意营业额所属的税目,因为,不同税目的税率是不一样的。

  2.4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它以利润为主要依据,但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会计利润,更不是收入总额。因此,在计算所得税时,计税依据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的各个方面,使得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的计算较为复杂。在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总表之前,要根据相关资料填写一系列的附表,然后,根据附表填写总表。

  税法的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训从会计岗位对税收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一系列能力训练,使学生对各种纳税业务处理程序有一定的认识,着重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所必需的税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基本处理涉及税收核算的会计业务,初步形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税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国家颁布的各种税法及征收申报知识,加强学生对税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对税法基本知识的运用和对申报技能的训练,将税法专业知识和税法实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真正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一)流转税计算及纳税申报

  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种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根据资料正确计算出应纳税额,规范填写纳税申报表。

  1.识别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纳税人

  2.正确计算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

  3.规范填写纳税申报表

  在填写报表时,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书及相关资料填写税款所属时间,填表日期,纳税人登记号,所属行业,纳税人名称,注册地址,营业地址,开户银行账号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相关资料和票据填写表中相关数据,其中有一些数据是根据所给的资料计算出来的,计算时要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要细心,避免出错。根据资料上的业务完成各表。

  (二)所得税计算及纳税申报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根据资料正确计算出应纳税额,规范填写纳税申报表。

  1.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2规范填写纳税申报表

  在计算所得税时,计税依据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各个方面,使得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的计算较为复杂。在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总表之前,要根据相关资料填写一系列的附表,然后,根据附表填写总表。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由于对所学知识的不熟悉,在进行税务计算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在计算时弄错税率,把不能抵扣的项目进行了抵扣。在计算增值税时把不能进行抵扣的进项税进行了抵扣,把只开具了普通发票的货运款,用还未调增调减的利润当做应纳税额直接计算,把不能扣除的金额进行了扣除,而应该扣除的金额没有扣除,还会把调增调减金额弄错。在填制纳税申报表时,因为不仔细,总是算错,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分不清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

  总之,计算和填制申报表时要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要用心、细心,争取避免出错。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经常总结做错的原因,尽量再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四、经验总结

  在这一段时间的税法实训学习中,我从中受益匪浅。通过填报各种增值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报表,结合所学专业理论,使我更系统地掌握了之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强了对税务处理工作的认知和认同,培养了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税收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面对如此形形色色的企业业务,各种不同的税种,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是个好的开始,让我们对今后的学习有了系统的认识,为我们走向社会奠定初步基础。实训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税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了解所学习的税法知识。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决定了纳税环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作为纳税人其义务是纳税,税务机关除了依法履行指责之外,应该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舞弊行为,努力创造一个全社会都能体现公平的纳税环境。企业应依法组织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功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两者只有实现有效的协调,国家才有稳定的税收来源,企业才有稳定的发展环境。

  税法手工实训既是对我们的知识水平的检验,也是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检验。然而,使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实习使我们对税法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全面的认知,对各个税种的计算与纳税申报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在书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概念性的,其中往往有一部分因操作困难而没有实际的应用或普及面狭窄,一部分已经被新的理论所替代,还有一部分甚至被错误的运用,真正能在工作中运用的只有一部分。知识水平是处理工作的基础,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学习,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的操作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形势的变化是很快的,看着更新换代的税法知识,觉得自己是该认真学习,把是本上的概念都理解为自己内在的知识。在课堂上,虽然老师讲解的很清晰,但也只是在课堂上的时候暂时的记忆与理解,在课下没有自己学习与记忆,很快就忘记了,所以在计算纳税额和填写申报表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看着别人很容易的算出正确的数字,填写好申报表,自己还在焦头烂额,有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学过这些东西。可事实上,可以肯定的`说我们是学过的,只是有许多知识可能都又已经还给老师了而已。别的同学都会做,并可以做好,为什么我自己不可以呢,这个要用来自省。

  总之,次实训,我对税法的学习和税务处理工作有了一定认识。我们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将对我们的学习有良好的帮助,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其实,每一次实训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应该学会珍惜,通过每一次实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税法的实习报告 篇3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法实训,并且在实训期间,我们自行对一些小规模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次实训是在我们充实、奋斗的过程中完成的。记得刚开始,实训是那样的忙碌和疲惫,甚至是不知所措,因为我们的自学能力和结合能力没有很快的结合与适应,只能依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现在的我们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基本会计人员了。实训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实际工作技能和技巧,而且增强了我们的实际上岗能力,实训就是我们适应社会工作的垫脚石!这次的综合实训我想简单的从几个方面来谈!

  实训目的:通过本实训学习,让我们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把我们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我们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理解,从而更加系统的掌握税法,为我们以后的工作的下坚实的基础,使我们能够真正掌握针对各种企业、事业单位所遇到的一般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实训内容:根据实训资料计算相关项目,并填写相关表格。进行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涉税业务账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代扣税业务账务处理。

  实训心得:通过这次实训,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了解与认识。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税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货物劳务税。增值税是增加的价值税,即企业在生长经营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单一企业增值税、单一货物增值税、理论上的增值税、法定的增值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而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可分为直接计算法与间接计算法。所谓直接计算法是指首先计算出应税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额,然后用增值额乘以适用税率求出应纳税额。直接计算法可分为加法与减法。所谓间接计算法是指不直接根据增值额计算增值税,而是首先计算出应税货物的整体税负,然后从整体税负中扣除法定的外购项目已纳税额。而实行增值税的国家一般采用发票购进扣税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计算准确,既适用于单一税率,又适用于多档税率。增值税具有不重复征税、中性税收的特征、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以及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有利于对出口货物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货物征税不足,具有内在制约,交叉控制的机制的优点。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节,此外,加工和修理修配也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以及我还充分了解到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不同征税项目的税率。对其有了深刻的理解。还有我还对企业所得税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境内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是规范和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形式。企业所得税不仅具有其他各税的共同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而且还具有:

  (1)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程序复杂;

  (3)以量能负担为征税原则;

  (4)一般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征收管理办法。

  企业所得税也一般以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分月或分季计缴,年终汇算清缴。除此之外,我还通过实训掌握了计算企业所得税似的计算方法,计算对象,计算税率以及一系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并学会了如何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除了我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实训外,我们还自己进行了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到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区别。没进行实地考察前,我一直认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项目是一样的。而在进行了之地考察与查阅资料之后,我知道了其中的区别。如:①使用发票不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只能使用普通发票,不能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货物与一般纳税人相同,可以收普通发票也能收增值税专用发票,二者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帐务处理不同。一般纳税人按价款部分入成本,税款部分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帐户;小规模纳税人则按全额进入成本。

  ②应交税金的计算方法不同。一般纳税人按"抵扣制"计算税金,即按销项减进项后的余额交税。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收入除于(1+适用税率)后的金额再乘税率计算应交税金,工业6%,商业4%。

  ③税率不同,一般纳税人分为0税率、13%税率、17%税率。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按4%;工业企业按6%。(免税的除外)

  一、认定条件:

  1)主要从事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特指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100万以下的为小规模;

  2)主要从事货物批发零售的:年销售额180万以上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180万以下为小规模。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下的,商品流通企业年销售额在180万以下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反之,为一般纳税人。

  二、税收管理的规定: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可以作为当期进项税抵扣;计算方法为销项减进项。

  2)小规模:只能使用普通发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计算方法为销售额×征收率。

  三、税率与征收率:

  1)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17%,税法还列举了5类适应13%低税率的货物,还有几项特殊业务按简易办法征收(参照小规模)。还有零税率应税劳务和货物。

  2)小规模:商业小规模按4%征收率;商业以为小规模按6%。

  1、税率不一样,小规模6%或4%,一般纳税人17%。

  2、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是可以抵扣的,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是不能够抵扣的。

  税法的实习报告 篇4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导人员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虚心学习,注意观察,独立思考,不耻下问,学问结合,基本上达到了实习要求。

  实习,顾名思义,本身就包含学习的意味。然而,通过实习,我深深地感到其实学习应该时时处处,贯穿一生!社会上行业成千上百,样样有关键可抓,有窍门可钻;工作环境处处不同,所接触的人物、事件日日新鲜,所做的事情有成有败,时代在变,世界在变,身边的一切都在变,要不断为自己注入新鲜活力才能适应时代甚至引领潮流,而不是被甩在后,被历史掩埋。以后的学习就不仅只说书论本、纸上谈兵的简单,还有更重头的,那便是学习适应能力、自学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承受、调节能力。

  从学校课堂走进地税局,身边的人由老师、同学们换成领导和同事们,新鲜感是有的,但很快,这份新鲜感便被自己对实际工作的陌生所掩盖。怎么办?学,不耻下问,工作之余,跟她们聊聊天。大家都是年轻人,于是很快便熟了。她们工作的时候主动带上我,让我独立完成一些工作,在旁教我该如何如何地做。看着自己逐渐融入她们的圈子,一起工作、一起说笑,那种不再是陌生人的感觉真棒! 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同事的名字,了解单位的管理架构,弄清自己的职责范围。对于实习生,还得尽量让部门所有的人都认识自己,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这时候,还持着大学生的姿态,还留着在校学生的腼腆,还不大方落落,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是行不通的。至于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交往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则是更深奥的学问了。在这些问题上,我吃过甜头也撞过板门,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微妙关系又岂能在短期内被吃通看透!看来学做社会人这一课还漫长,甚至要贯穿人的一生,得学会承受和心理调节。

  在地税局实习有两个星期,第一个星期我在征收厅学习“申报纳税”岗位的工作,第二个星期我随科员们查税。“申报纳税”的工作就是纳税者交来两种表,一种是个人所得税表,另外一种是综合表。我们工作就是把这些表录入到电脑里,然后打印出回执单给纳税者。这听起来似简单,其实也不容易。例如,纳税者填表所写的数字金额必须项贴出来的样板工整,规范,否则,这些数字金额录入电脑就很难识辨,需要我们慢慢查看。刚开始不熟悉,看起来真费劲。后来干了一两天,就总结出一些常理。例如,0行3列错!这个提示,一般就是纳税者帐号填错了,这样查看速度就快多了。查税的工作给我印象最深,下面来浅谈一下我对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思考。

  由于查税行动强大的威慑作用,不少企业纷纷主动足额补缴了个人所得税。我查税的工作中,我发现社会上偷逃个人所得税的手法五花八门,最普遍的现象是单位对员工的工资、薪金、补贴收入或发放员共集资利息、分红等未足额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尤其是有部分高收入个人偷逃个人所得税的手法更是隐蔽、更刁滑,甚至钻政策漏洞。例如一些私人性质的有限公司,老板长期“借用”资金,以图偷逃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在公司长年累月既不领取工资、奖金、津贴,也未领取过公司分红,却以个人名义,采取借款或“备用金”形式,长期大量占用该公司资金高达几千万元,对这些借款既未说明去向,也未明确还款期限,常年挂帐,既有钱花,也不纳税。

  从以上这个现象看来,我认为目前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和征管还没有到位,影响个人所得税作用的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作为以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并以其在聚积财政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而被世界各国誉为“社会稳压器”。个人所得税的实际潜力仍未充分发挥,究其原因,是由于实际征管中所存在的漏洞及个人纳税意识尚待提高等因素,使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依然存在较严重和突出的现象。大部分偷逃个人所得税者可以说是高收入阶层,如私营企业主、个体户、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著名节目主持人、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厨师和建筑行业、装修行业的包工头等,而这些高收入阶层中能自觉地、乐意地交纳所得税的不多,相反,他们偷逃税的事件却不断见诸于报端,暴光频频,有的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偷逃巨额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