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对象:
18-70岁中国居民。
调查时间:
第一轮:2020年1月24日16:40—2020年1月25日12:50分
第二轮:2020年1月25日12:51—2020年1月29日12:50分
第一轮调查数量:11055份。其中,男性3811人,占34.5%,女性7244人,占65.5%。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6±8.91岁。
第二轮调查数量:1782份。其中,男性685人,占38.4%,女性1097人,占61.6%。年龄范围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30.66±10.30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急采取措施对疫情进行科学有效防控,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大年初一,**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力调运防控物资,调集全国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全力救治感染患者,及时发布疫情防治有关信息,启动全社会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民响应“戴口罩、少出门、少聚集”的要求,积极抗击疫情。
一、疫情风险认识
(一)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关注度有进一步增加,对疫情重视程度大幅提高
随着疫情形势的加重和疫情防控的升级,民众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非常关注的比例从79.1%增加到了81.6%,上涨了2.5%。
特别是民众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从67.6%上升到89.1%,其中非常重视的比例,从16.9%增加到了34.0%,上涨了17.1%;比较重视的比例也增加了4.4%。
(二)民众对新型肺炎感染治愈可能性判断提高
随着感染患者治愈出院消息的传来,治愈率、死亡率数字的不断公布,被调查者觉得万一感染治愈的可能性从74.9%上升到了83.6%。其中,治愈可能性非常大的比例从14.5%增加到了21.9%,上涨了7.4%;治愈可能性比较大的比例也上涨了1.3%。
(三)民众认为自己社区被传染可能性比例下降
由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社会紧急动员开展全民抗击新型肺炎的行动,民众对自己社区被传染可能性的判断明显下降,从66.5%下降到了58.5%。其中,非常可能的比例从9.2%减少到了6.7%,下降了2.5%;有可能的比例也下降了5.5%。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的升级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前民众的安全感程度从59.1%上升到了73.2%。其中,非常安全的比例从4.1%增加到了7.7%,上涨了3.6%;比较安全的比例也上涨了10.5%。
二、疫情信息获取
(一)民众希望获取防医学护知识的比例上升,对确保自己和家人安全和疫情扩散信息依然最受关注
经过一段时间医学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进一步了解,人们对于疫情及其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民众最希望了解的信息内容排序的前两位没有变化,依然是
(1)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
(2)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原来的第三位,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排在第四位,医学防护知识上升到第三位。
“专业机构、科研部门对疫情、病理、防治等问题的研究进展”的选择比例从32.4%增加到37.5%,上涨了5.1%;“其他国家、地区抗击、防控重大疫情的有关措施与经验”的选择比例从4.5%增加到6.6%,上涨了2.1%;“权威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的分析与解读”的选择比例从22.5%增加到23.3%,上涨了0.8%;“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的选择比例从47.8%减少到44.2%,下降了3.6%。
(二)民众认为疫情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有较大提高,疫情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
随着主流媒体关于疫情报道的增加,网络平台和传统媒体都开通了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通道,降低了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难度,特别是来自疫区一线政府官员和医学专家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民众认为疫情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从48.6%上升到了64.1%。其中,非常及时的比例从7.2%增加到了11.4%,上涨了4.2%。比较及时的比例上涨了11.3%。
疫情信息公开的高透明度从50.1%上升到了66.6%。其中,非常透明度非常高的比例从4.8%增加到了7.7%,上涨了2.9%。比较高的比例上涨了13.6%。
(三)民众对主流媒体信息可信程度的评价大幅提高,私人信息可信程度下降
经历了信息不明、信息不足的阶段,疫情信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载,各种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鉴别,人们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从各渠道信息可靠性的选择比例来看,除“熟人发来的内部信息”的可靠性从39.7%下降到31.7%外,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各种渠道信息的可靠性明显上升。其中,“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整体判断”的可靠性从76%增加到85.6%,上涨了9.6%;“地方新闻媒体”的可靠性从75.6%增加到84.2%,上涨了8.6%;“知名微信公众号”的可靠性从54.2%增加到58.1%,上涨了3.9%;“中央媒体,如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的可靠性从89.5%增加到93.3%,上涨了3.8%。
(四)民众进一步认识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防控比SARS更难
由于民众了解到新型肺炎防控难度高于SARS,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危险性认识提升,“比SARS危险很多”的比例从17.4%增加到了22.9%,上涨了5.5%;“比SARS危险一点儿”的比例也上涨了5.0%。
(五)全面升级的疫情防控使得民众对疫情的判断更为乐观
随着人们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了解和专家对于疫情发展态势分析的传播,民众对于疫情的判断更趋乐观,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缓解很多的比例从3.7%增加到了8.4%,上涨了4.7%,认为会缓解一些的比例上涨了14.8%。
三、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疫情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情绪经历了一定的波动,从民众情绪体验调查来看,乐观情绪的平均分从2.7(按照1-5点计分)增加到3.0,平静情绪的平均分从2.4增加到2.7。消极情绪方面,“恐慌”的程度明显下降,平均分从4.2下降到2.8,其他消极情绪也都有所缓解。
四、疫情防控行为
(一)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的现象极少,绝大多数民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都很到位
现在去公共场所看到的人们戴口罩的情况,几乎都戴的比例从11.1%增加到了32.5%,上涨了21.4%;比较多的比例也上涨了4.2%。
疫情全面防空启动后,人们对于疫情防控的认识提高,措施基本到位。民众对防范新型病毒采取措施的必要性认识基本稳定,出门戴口罩、回家后洗手、取消原有聚餐、旅游、探亲等外出计划等有效防疫措施的必要性和实际行为比例都达到95%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用醋消毒、盐水漱口等措施的必要性比例保持稳定,行为比例也都有增加。
(二)民众对社会各界的捐助行动评价大幅提升
从除夕开始各地医疗队开始驰援xx,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民众对社会各界的捐助行动的评价大幅提升,从67.7%上升到了87.3%。其中,非常给力的比例从14.3%增加到了28.9%,上涨了14.6%。比较给力的比例也上涨了5.0%。
(三)民众认为对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完善的比例明显上升
对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的完善程度的评价从45.3%上升到了56.5%。其中,非常完善的比例从8.4%增加到了13.9%,上涨了5.5%;比较完善的比例也上涨了5.7%。
(四)民众对政府部门等各方面方面战胜疫情的信心大增
从大年初一*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疫情防控,31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社会各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的态势使得民众信心大增,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心提升,从70.5%增加到了84.1%,其中非常有信心的比例从16.9%增加到了24.9%,上涨了8%;对医护人员的信心从93.8%上升到96.4%;对科研人员的信心,从94.3%上升到了96.9%;对广大民众的信心也从56.1%上升到了71.5%。
疫情关注与风险认知
1.疫情关注与重视程度
民众对疫情关注度高,长时间关注相关新闻。在此次调查中,99.2%的民众都表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中79.1%的人表示非常关注,仅有0.8%的民众表示不太关注和完全不关注疫情。40.8%的民众每天会有1-2个小时左右关注疫情相关信息,45.6%的民众每天会用3-4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关注疫情。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关注程度会越强。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调查对象有55.7%对疫情非常关注,高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有69.6%非常关注,76.5%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疫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79.2%和81.8%的人非常关注。中等收入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七成多的人表示非常关注,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84.2%和87.4%的人表示非常关注。此外,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民众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的受访者,87.3%的人表示非常关注(其他省市78.6%)。
民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足。67.6%的民众认为周围人比较重视和非常重视疫情,有超过三成的民众感觉周围人对疫情并不重视(见图1)。另有共计40.2%的人表示其所在地公共场所很少或没有人戴口罩。
与其他地方的居民相比,湖北省居民感知到周围人的重视程度明显更强,30.7%的人都表示周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非常重视,而其他城市只有16.1%感觉如此。31.6%的湖北居民表示公共场所人们几乎都戴口罩,而其他省市调查对象只有10.0%的选择比例。
民众对疫情关注的时间较早,但开始重视的时间较晚(见图2)。从事件发生的节点看,33.8%民众在2019年12月底,xx卫健委首次通报27人感染病毒肺炎的病例时就开始给予关注,但那时只有9.8%的人给予了重视。2020年1月11日xx卫健委通报出现首例死亡病例的时候,有21.5%的人开始关注,这时有19.7%的人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疫情的发展,在2020年1月19日和1月20日,深圳市和北京市相继出现感染病例之后,23.9%的民众由此开始关注,30.1%的人开始真正重视这次疫情。2020年1月20日晚,钟南山肯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有医务人员感染,16.7%的人这时开始关注疫情,33.1%的人由此开始重视疫情。虽然有超过半数的人(55.3%)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就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是70.5%的人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有了异地传染性病例和专家论断之后,才给予重视。
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50后、60后群体中40.5%的人都是在2020年1月11日和这之前开始重视,同一时间段,其他年龄段调查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重视的比例为:70后有35.3%,80后有29.2%,90后有27.5%,00后有33.0%。
疫情严重的湖北省居民开始重视的时间相对较早,40.1%的人在2020年1月11日和之前开始重视(全国为29.5%),但大部分人(59.9%)是在2020年1月19日之后才开始重视(全国70.5%)。
2.民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认知
对疫情风险的认知包含几个方面,一是风险与自己的距离,包括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自己社区出现感染者的可能性,以及这个病毒感染后的危害性,也就是治愈的可能性;二是疫情环境下的安全感;三是与以往经历参照下的危险性,也就是与2003年SA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
民众认为疫情扩散到自己社区的可能性较高,自己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可能(57.3%)或非常有可能(9.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少部分人认为疫情不太可能(32.3%)或不可能(1.2%)在自己所在的社区扩散。不过,人们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概率比较低,超过七成的人认为不太可能(69.4%)或完全不可能(5.8%),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可能(23%)或非常可能(1.8%)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感染风险的认知在不同人群中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湖北省调查对象中24.1%的人认为疫情非常可能扩散至自己所在社区,而其他地区只有8.4%。湖北省有共计41.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可能感染,而其他地区只有23.9%。
民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治愈性比较乐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七成多的调查对象都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60.4%)或非常大(14.5%),21.7%的人认为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仅有少数人(3.3%)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可能性的感知上,不同人群中也存在一定地区和年龄上的差异。疫情较严重的湖北省受访者对治愈可能性的评估相对较低,共65.6%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9.7%认为非常可能。而其他地区调查对象则有75.4%的人认为能治愈,其中14.8%认为非常可能。
疫情当前,民众安全感较高。调查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近六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比较安全(55.0%)或非常安全(4.1%),有37.1%的人认为不太安全,3.9%的人认为非常不安全。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的民众安全感均有一定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低,收入较高、年龄较大的调查对象安全感较强,湖北省调查对象安全感低于其他省市居民。具体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安全的人数百分比为64.1%-65.1%,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则分别有58.3%和58.0%认为自己安全。中等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最高,合计61.8%。中高收入和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安全的比例也都在六成以上。而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调查对象分别有55.8%和57.3%的人认为安全。湖北省的调查对象只有41.1%的人觉得安全,其他省市则有59.9%的人觉得安全。
受访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会和2003年的“非典”(SARS)相比,那么人们眼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如何?结果表明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性评估比较高。40.37%的民众认为此次疫情同SARS疫情一样危险,有18.63%和17.39%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危险程度超过或远远超过SARS疫情,只有23.61%的民众认为其危险程度低于SARS。
不同人群对比发现,收入越高、年纪较大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的人数比例最少,占13.2%,随着收入增加,高收入调查对象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5.7%。50后、60后有41.3%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而00后的调查对象危险感知则较低,有28.9%的人认为比SARS危险。湖北省调查对象对于危险性的估计也强于其他省市居民,23.6%的人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危险很多(其他省市17.0%)。
疫情下的社会情绪
从民众的情绪反应来看,整体上最普遍的情绪体验是担忧,79.3%的人都有较为强烈的体验,其次是恐惧(40.1%)、愤怒(39.6%)、悲伤(38.6%)和恐慌(33.4%)。积极的情绪体验较少,只有21.6%的人感到乐观,14.2%的人感到平静(见图3)。
进一步比较普遍担忧情绪的人群特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和湖北省的调查对象担忧情绪较强烈,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担忧程度也不同。具体而言,担忧程度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增强,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表示担忧的比例低于百分之七十,大专受教育程度的人72.9%表示担忧,本科受教育程度的人79.7%表示担忧,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82.0%表示担忧。湖北省调查对象86.8%体验到较强的担忧,其他省市78.9%有此体验。
疫情信息获取和评价
1.民众疫情信息的关注与评价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人们最希望及时了解的信息排名前三位的是自己、家人、亲友所在区域的疫情或潜在风险;关于疫情感染、扩散情况的信息与统计数据;政府部门、有关机构采取的应对、防控、治理等措施(见图4)。
在面对不确定和危险的时候,人们渴望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当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各种信息公布状况,从民众的评分看,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信息公开比较滞后(37.6%)或非常滞后(13.8%),41.4%的民众认为公开比较及时,7.2%的民众认为比较及时。总计49.9%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低,50.1%的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比较高。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认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湖北省调查对象与其他省市居民相比,也更多认为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透明。具体来说,初中及以下学历调查对象有70.3%认为信息公开及时;随着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及时的人数比例逐渐减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有43.0%认为信息公开及时。信息透明度评价呈现相同变化模式,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高的人数比例为66.4%;研究生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调查对象对此的选择比例为45.6%。
湖北省受访者有33.0%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有共计49.5%的人认为信息公开及时。湖北省有34.2%的受访者认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非常高(2.3%)或比较高(31.9%),其他地区则有51.0%的人认为透明度非常高(5.0%)或比较高(46.0%)。
2.民众疫情信息获取渠道与信任程度
民众获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社交媒体为主。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82.4%)和微博(75.8%)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传统的电视渠道(42.9%),然后是网站(41.1%)和新闻客户端(40.8%),周围人口口相传的形式也有部分人使用(29.0%),报纸(7.9%)和本地论坛(7.7%)使用的人很少。
对比不同人群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具有比较鲜明的人口学特点。微信的使用几乎没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或收入的'明显差异。使用微博获取信息的则较多是90后和00后,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偏低群体。使用电视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是50后、60后和70后。使用网站较多的是70后。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信息的以70后和80后为主,以及受教育程度中等,收入较高群体。周围人口口相传获取信息的以00后和90后居多。
在各个渠道的各种消息源中,人们最信任的消息来源还是官方渠道,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等,有共89.5%的人认为可靠。排在第二位的是公益组织发布的消息,有77.5%的人觉得可靠。紧随及后分别是地方新闻媒体(75.6%)、类似新浪网和凤凰网这样的商业网站(71.8%)。人们对微博大V发布的信息和熟人内部消息信任度最低,有超过六成的人质疑熟人发来的内部消息(61.3%)和微博大V信息的可靠性(60.7%)。
疫情发展的估计和疫情防控信心
民众对于疫情未来一个月的发展势态并不乐观。43.7%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一些,30.9%的人认为会变得严重很多。只有20.0%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缓解一些,3.7%的人认为会得到较大缓解。
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倾向于预期未来一个月疫情发展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的发展预期更偏向为严重。具体来说,初中学历的调查对象合计58%认为未来一个月疫情会更严重,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增加,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81.2%都认为疫情会更严重。72.4%的低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未来一个月内会更严重,82.0%的高收入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80后和90后调查对象认为疫情会更严重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分别有74.3%和76.9%。
对于抗击疫情,民众对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信心最强,分别有51%和47.6%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43.3%和46.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对政府部门非常有信心的比例(16.9%)低于科研及医护人员,比较有信心的比例为53.6%。对于广大民众的信心程度相对低些,42.7%表示比较有信心,13.4%表示非常有信心。
疫情防控行为
1.民众关于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具体如下: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出门戴口罩应对疫情。99.2%的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所调查者整体的6.7%没有出门戴口罩,92.5%采取了出门戴口罩应对行为。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外出回家后洗手,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这些人中,占整体5.2%没有外出回家后洗手,94.0%外出回家后洗手。
只有0.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减少外出次数应对疫情,99.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的具体行为上,占全体1.8%没有减少外出次数,97.3%减少外出次数。
只有1.5%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少乘坐公共交通,98.5%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其中,占全体2.5%的人没有少乘坐公共交通,96.0%少乘坐公共交通。
只有0.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9.2%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这些人中,占整体3.4%没有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95.8%不去人流较多的场所。
对于外出回家换衣服应对疫情,81.5%民众认为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其中占全体的21.2%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60.3%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1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外出回家后换衣服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16.7%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行为,而1.7%的民众外出回家后换衣服。
28.8%的民众认为没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其中占全体的27.7%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1%的民众有相应行为。71.2%民众认为有必要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应对疫情,其中占全体的37.6%没有相应行为,而33.6%的民众用酒精消毒家中物品。
2.关于过度防范措施的态度和行为
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77.9%民众认为没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其中76.1%没有服用抗生素,1.8%服用抗生素。22.1%民众认为有必要服用,其中占整体的10.9%服用抗生素,而占整体的11.2%没有服用。
超过一半民众(56.5%)认为盐水漱口是没必要措施,其中占全体55.2%没有盐水漱口行为,只有占全体1.3%有盐水漱口行为。而低于一半占43.5%认为盐水漱口有必要,其中21.5%没有相应的行为,而22.0%使用盐水漱口。
59.0%认为没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57.5%没有相应行为,而1.5%的民众在家用醋消毒空气。41.0%民众认为有必要在家用醋消毒空气,其中占全体的22.8%没有相应的行为,而18.2%的民众用醋消毒空气。
3.为了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而取消计划行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不少人为了防范病毒,取消了原有计划,减少接触病毒的可能。具体如下:
1.9%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98.1%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其中占整体6.5%并没有取消、69.5%取消原有的异地探亲计划。
1.6%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98.4%的民众认为有必要,而再进一步询问相应个人行为时,占整体2.5%并没有取消、74.7%取消原有的旅游计划。
3.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取消原有聚餐计划;96.7%的民众认为有必要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占整体8.1%并没有取消、77.5%取消原有的聚餐计划。
主要结论
多数民众较早开始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但重视时间较晚,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调查时间为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一,这个时间多数民众的关注点是春节的团聚和庆祝,对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存在过度乐观认知偏差,对于疫情不够重视。
人们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比较客观、理性,疫情之下人们整体的安全感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险性和疫情发展严峻形势的判断较为客观,66.5%的人认为疫情可能在自己所在社区扩散,24.8%的民众认为自己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4.9%的民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大或非常大,只有少数(3.3%)的民众认为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疫情较为客观的判断,人们的安全感并未大幅度下降,59.1%的人感到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
民众普遍存在担忧情绪,较高比例的人存在恐惧、愤怒和悲伤和恐慌情绪。担忧情绪在当前最为普遍,其次是恐惧、愤怒和悲伤,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恐慌情绪。相对来说积极情绪比例较低,如乐观和平静。
社交媒体成为疫情信息主要传播渠道,官方媒体信任度高于民间渠道。在疫情期间,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成为民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主要的渠道。人们更信任官方权威媒体,民众认为最可靠是中央媒体(如央视、人民网)发布的信息,其次是公益组织、地方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凤凰网)发布的信息。
民众对抗击疫情的信心很高,信心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和疾控人员抗击疫情的表现非常满意。民众的信心非常关键,民众的信心来自于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和成效,调查发现,民众对于医学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程度最高,对政府部门的信心较高。
多数民众能够认识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性,多数人不存在过度防范行为。对于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外出等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措施有必要,并且采取了相关的行动。对于用醋消毒空气、用盐水漱口、服用抗生素等不恰当的预防措施,民众的态度大多认为没有必要,也较少有人如此做。
20**年5月,根据网络直报疾控中心返回数据显示,安洛乡安洛河村中学路5月出现两例临床甲肝病例,两例均为孪生兄弟,为中学初一(5)班学生,为及时了解本次疫情,我院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现将本次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校有教职工36人,学生770人,12个班;其中初一(1)班65人、(2)班63人、(3)57人、(4)班63人、(5)班75人;初二(1)班75人、(2)班48人、(3)班67人、(4)54人;初三(1)班67人、、(2)班67、(3)班69人。
二、流行病学调查
1、发病情况
发病2人,罹患率为:2.60‰。
病例一览表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发病日期
庄杰运男13岁安洛河村中学路学生20xx.05.23
庄杰瑞男13岁安洛河村中学路学生20xx.05.23
现庄杰运、庄杰瑞均居家隔离治疗过程中。
2、首发病例调查
通过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对儿童家长的询问,初步认为两者均为首发病例。调查得知,患儿于5月23日自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到金沙县中医院诊治,初步诊断为甲肝,在医院门诊治疗,现已回家隔离治疗。诊治期间无外出史。
3、接触史
通过调查,首发病例在发病前10天均无与甲肝及其他有感冒症状的儿童的接触史,发病前10天无饮用生水的情况。也无外出就餐史,也无明显感冒症状。
4、流行病学因素
通过对首发病例生活习惯的调查发现,2例患儿在发病前未到过甲肝流行地区及其他传染病疫区,也无其他特殊嗜好。
三、发病及诊断
庄杰运、男、13岁,5月23日发病,于5月25日就诊与金沙县中医院,当时患儿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在金沙县中医院儿科诊断为甲肝;庄杰瑞、男、13岁、5月23日发病,于5月25日就诊与金沙县中医院,当时患儿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在金沙县中医院儿科诊断为甲肝。
四、处理措施
1、2例患儿均居家隔离治疗,待痊愈后经医疗机构出具疾病证明书方可回校上课;
2、我院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已经指导患者就读学校及家张进行消毒,每日2次;
3、学校认真开展好晨检及午检工作,对有类似症状学生立即报告安洛卫生院,并做好学校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对儿童所用的饮食用具进行有效的消毒;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至少7天的医学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5、加强对患儿周围医疗机构的疫情主动搜索,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并报告;
6、学校立即开展以甲肝为主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大力整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及学校卫生,取消一起集体活动;
7、学校每日进行甲肝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坚持报告卫生院一周。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有关加快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给经理辞职报告三篇
最新关于家乡的变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财务部经理工作总结报告
有关加快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
给经理辞职报告三篇
最新关于家乡的变化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工程技术部述职报告
在幼儿园的暑假工作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模板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语文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
语言类实习报告汇总六篇
关于美丽家乡的社会实践报告
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客服主管岗位竞聘报告优秀范文)
物流公司员工年终述职报告
财务部经理工作总结报告
施工实习报告三篇
医学类社会实践报告
对公账户管理使用自查报告范文
公司个人的述职报告(精选五篇)
研修观课报告(通用六篇)
最新销售员简单辞职报告
语文教师实习报告
大学会计实习报告四篇
幼儿园年检自查报告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