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名字+事迹)

马振华老师

蚌埠历史上的名人有禹、启、陈胜、桓荣、桓郁、桓焉、桓麟、桓彬、桓彝、林之望等。

一、蚌埠历史上的名人

禹:怀远人。他奉舜命治理洪水,与淮河流域部落结为联盟,以治水有功。在怀远举行诸候大会,杀死迟到的防风氏,树立威信,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曾征伐并击败三苗。今怀远城东南淮可南岸的涂山之巅有“禹王宫”等遗迹。

启:大禹之子。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陈胜:秦末固镇人。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县)发动起义。  

桓荣:东汉怀远人。东汉经学大师。43年为光武帝刘秀赏识,拜议郎,请其教授太子刘城市。荣将40万字的《尚书》删减为23万字教育太子,深受宫廷及儒家推崇。后拜太子少博,太常。五更。封关内候。80余岁病卒。 

桓郁:东汉怀远人。太子少保,皇帝老师。  

桓焉:东汉怀远人。太子少保,皇帝老师。 

桓麟:东汉怀远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曾入宫讲学。  

桓彬:东汉怀远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文章与蔡邕齐名。  

桓彝:东汉怀远人。政治家。文学家。  

桓温:东晋怀远人。政治家。文学家。威安元年(371)前秦符坚率兵攻晋,屯兵洛涧。温率兵自广陵迎敌,大破秦军。官至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后废司马奕,立司马昱,掌朝中大权。  

桓冲:东晋怀远人。东晋将领。桓温弟。累迁振威将军、江州刺史。温死,诏拜中将军、扬豫二州刺史,代掌兵权,都督江、扬、豫诸州军事。自请解除扬州刺史职,让谢安执政,并出镇京口等地,与谢安协力防御前秦的进攻。继出任荆州刺史,镇江陵,又移镇上明。后病死。  

桓玄:东晋怀远人。政治家。文学家。官至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常遇春:明怀远人。明代开国元勋。历任统军元帅。中书省都督、马步军大元帅。加授中书省本章,封鄂国公。明洪武二年俘元朝宗王三人及平章、大臣、将士万余人,获珠宝辎重无数,凯旋还师,中途暴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费聚:明五河人。明代开国大将。平凉候。

林之望:清怀远人。湖北布政使陕甘总督。  

林介弼:清怀远人。内阁中书。出使日本和英国。  

宋玉琳: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程良: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史玉柱:怀远人。巨人投资董事长。 2004年新财富富豪榜34名。  

蒋雯丽:蚌埠人。影星。  

孙国庆:蚌埠人。歌星。星空卫视主持著名脱口秀节目《人小鬼大》。04年孙获亚洲广播机构大奖。  

祖海:蚌埠人。中国民歌“四小花旦”之一。  

田祖恒:怀远人。上海电影制片总公司导演。  

马文波:怀远人。原国家外交部副部长。   

朱家祥:怀远人,少将。武警交通指挥部原副主任。  

张本仁:怀远人。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学家。  

高泉:蚌埠人。曾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室主任,兼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穹:蚌埠人。著名法学家。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现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杨一民:蚌埠人。中国足协副主席。  

解晓东:蚌埠人,歌星。.  

潘娟:蚌埠人。青年演员。  

郑莉:蚌埠人。美声歌唱家。空政文工团歌唱演员。  

唐韵:蚌埠人。成名作:电影《和你在一起》2002年底,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和2003年中国新年音乐会,唐韵受到特别邀请,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他的激情演奏,让亿万观众为之倾倒。  

崔新琴:蚌埠人。教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现任),唐国强、俞飞鸿、柳云龙、陈坤、颜丹晨、黄晓明、赵薇、翟天临等都是她的学生。 

陈桂棣:安徽怀远人。中国国家一级作家。  

彭家鹏:五河人。澳门中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中国东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05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王慧:蚌埠人,2004年金威国际模特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十佳、在2004年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上获最佳音乐奖;多次出演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发布会,在中央电视台2006年五一黄金周“星光大道”节目中作为嘉宾出镜;2006中、日、韩超模大赛冠军!  

李娅;蚌埠人,中国体操队主力。2002年 全国体操冠军赛平衡木冠军。2003年 体操世锦赛团体第四。2004年 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雅典体操赛高低杠比赛金牌。  

李毅;蚌埠人,前国家男足前锋。  

肖天,蚌埠人,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原蚌埠五中体育教师。  

袁贵仁:固镇人,教育部部长。

二、蚌埠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蚌埠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府城又重新作为凤阳县城),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至今。

三、蚌埠人口民族情况

蚌埠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至民国23年(1934年),居民2.51万户,人口10.52万人。民国36年建市,人口达20余万。1955年人口超过30万,1966年超过40万,1978年升达50万,至1985年已有61.26万人,其中郊区农业人口20.88万人。蚌埠人口以汉族为主,还有14个少数民族。

2012年蚌埠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7.68‰,比上年上升2.20个千分点;死亡率8.07‰,上升3.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9.61‰,下降1.31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367.81万人,比上年增加2.36万人;常住人口318.30万人,比上年增加0.70万人。城镇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蚌埠医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蚌埠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及

蚌埠的房价现在是多少钱一

蚌埠所有高中学校排名及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