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名字+事迹)

阿林老师

三门峡历史上的名人有张士贵、上官庭芝、姚崇、杨玉环。

一、三门峡历史上的名人

一,张士贵

张士贵,字武安,小名忽峍,虢州卢氏人,是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谥号为襄。张士贵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曾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张士贵平定西南民乱,参与攻打辽东之战。

二,上官庭芝

上官庭芝,是唐高宗时代宰相(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官至周王(李显)府属。麟德元年,武后和许敬宗构陷宦官王伏胜与梁王李忠、上官仪通谋谋反,上官仪和上官庭芝下狱而死。上官庭芝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令以礼改葬。

三,姚崇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唐朝四大贤相之一。姚崇历任三朝宰相,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四,杨玉环

杨玉环,号太真(后还俗),杨玉环是唐玄宗之宠妃,是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身材丰满,肤如凝脂,白居易形容她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全唐诗》的卷五收录了杨贵妃所做之诗《赠张云容舞》。

二、三门峡历史沿革

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

约在公元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西周时属焦国、虢国,春秋先属虢后属晋。

战国时分属韩、秦、魏;秦属三川郡,汉属弘农郡。

三国属魏国恒农郡,晋属司州弘农郡。

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民国时期先属豫西道、河洛道,后改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设陕州专员公署。

1952年,陕州专署与洛阳专署合并。三门峡属洛阳专员公署所辖。

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按照当时规划,这里将发展为洛阳和西安两大古都间又一中型工业城市。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和国家经济的暂时困难,三门峡市的建设规划被迫作了调整,1961年三门峡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辖湖滨区、义马市、渑池县、陕县、灵宝市、卢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

2015年3月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调整三门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对三门峡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陕县,设立三门峡市陕州区,以原陕县的行政区域为陕州区的行政区域,陕州区政府驻大营镇陕州大道18号。

三、三门峡人口民族情况

人口

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228.53万人,常住人口224.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61%。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75‰,死亡率为5.50‰,自然增长率为4.25‰。“十二五”时期,全市城镇化率提高了7.36个百分点。

民族

三门峡境内除汉族外有32个少数民族,即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羌族、傣族、黎族、畲族、纳西族、毛南族、锡伯族、土族、水族、瑶族、佤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独龙族。其中回族人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2.8%。全市有少数民族聚居村15个,有回族学校2所、维吾尔族学校1所。

2024年三门峡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和

2024年三门峡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

三门峡所有高中学校排名及分

三门峡的房价现在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