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名字+事迹)

张东东老师

内江历史上的名人有赵贞吉、韩波、张亚平、郭尚平、柴金良、匡廷云。

一、内江历史上的名人

1、赵贞吉

赵贞吉 (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赵贞吉(1508年—1576年),字孟静,号大洲,内江桐梓坝人。明代名臣,南宋宰相赵雄之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学士,兼掌都察院,进太子太保。卒谥文肃,赠少保。

赵贞吉生前与杨慎、任翰、熊过并称“蜀中四大家”,遗著有《赵文肃公文集》、《赵太史诗抄》等。

少时聪颖

赵贞吉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四川内江桐梓坝,六岁时随祖父赵文杰于武功县读书,日尽数卷。年幼时与其弟赵蒙吉自相师友,互进其学,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惊曰: “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今获所归矣。”(我本来怀疑万物的规律是远离本心的,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归向。)欲往从王守仁治学,父母不许,遂遍诵六经自求之。十九岁习静般若寺,自号洞巾道人,适逢首辅杨廷和因大礼议之事惹怒明世宗朱厚熜,被罢职归乡,赵贞吉慨然兴叹: “孟子贤人也,孔子志梦周公,孟子志行王道,俱欲见诸行事,岂仅取为我忘情斯世哉!”遂立志学以致用,经邦济世,于是复攻举子业。

嘉靖七年(1528年),二十一岁的赵贞吉中四川省乡试第四, 《易经》房魁,为举人,率领本乡赴试者一同去新都拜谒杨廷和,杨廷和评价他说:“是将为社稷器,吾儿慎(指杨慎)弗逮也。”

嘉靖八年(1529年),下第归乡,会其母余太夫人故去。同年,王守仁、杨廷和相继过世,赵贞吉感于人世飘忽若是,遂兼修出世业,复习静古刹,“不栉沐解衣者数年”。(胡直·《少保赵文肃公传》)

初入仕途

嘉靖十四年(1535年),赵贞吉二十八岁,其父强令其赴礼闱参加会试、殿试,中乙未科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对策文章,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都御使王公廷相抚其卷曰:“虽《治安策》弗能绝也。”)。内阁拟一甲第二名,朱厚熜嫌其语直,批:“略泛而滞于行。”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后悔了,于是首先选他为庶吉士,特旨留馆,读书中秘。

嘉靖十五年(1536年),授翰林院编修。

嘉靖十七年(1538年),赵贞吉因感朱厚熜初即位时锐意改革,去除积弊,而近年沉迷方术,朝政荒疏,于是上《乞求真儒疏》,但惹恼了执政,因于是年秋请假归乡治学。

嘉靖二十年(1541年),西北边地不宁,以副使身份随隆平侯张伟出使兰州,行持节册封事。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出教司礼监,-《会典》,充会试同考官,升右春坊右司允,管国子司业事。

仕路坎坷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进兵南下掳掠,直逼京师,谩书求贡,史称“庚戌之变”,朱厚熜召百官廷议,日中莫出一言,独赵贞吉奋袖大言:“城下之盟,《春秋》耻之。且既许贡,则贼必入城要索不已,即内外夹攻,胡以御之?”并当场建言,宣谕诸将,散金犒士,以激励前线战事。朱厚熜对其颇为赞赏,并擢升他为左春坊左谕德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并赐给银数万,听随宜劳赏。因初时廷议罢,赵贞吉盛气谒见严嵩于西苑值房,严嵩辞而不见,赵贞吉遂斥骂门者。适逢赵文华趋入,赵贞吉复斥之,故严嵩大恨。及其撰敕时,故意不书令其督战之语,亦未遣一兵一卒为其护从。时敌骑往来频繁,赵贞吉独单骑出城(仅弟赵颐吉从之),先诣总兵仇鸾营,因仇鸾阴与严嵩勾结,辞而不受。赵贞吉无奈,次驰入诸将营,宣谕犒士。次日入城复旨,入城前已撰有疏草,复请督战之权,而仇鸾畏其复至,使人为赵贞吉誊疏,故意拖延。及赵贞吉入,疏不来,独以宣谕事毕奏上。严嵩乘间激朱厚熜怒,谓赵贞吉漫无区画,下之诏狱,廷杖四十(《世宗实录》记载为杖五十,《明史窃》记载为杖九十),谪广西庆远荔波典史。赵贞吉率妻子赴广西,至祁阳,得广西督学王敬所(王宗沐)翰谕。赵贞吉病且两月矣,计取道永州入粤,过飞雄岭中瘴,止存皮骨,与妻子相向而泣,是时颇为狼狈,智勇俱困,卒赖王敬所之眷顾,得置于安全之地,抵贬所已是春末夏初。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量移徽州通判,后累迁南京吏部主事、南光禄寺少卿、右通政、南光禄寺卿。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闻三殿灾,于是写信给执政严嵩,言大工复作,不宜提编加赋重困民,严嵩见大忤。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其父资政公谢世,问讣归乡。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南京户部右侍郎,因已闻讣归,遂未到职。

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北京户部右侍郎,严嵩欲遣其往蓟州掌督运粮草之事,赵贞吉以为此事原已有人司职,徒增一职无益于事,故而拒绝,严嵩大怒,使人论劾,竟夺官去职。罢官归乡后,赵贞吉于内江桂湖街聚众讲学,从者甚众,并遍游内江各名胜寺庙,题诗刻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驾崩,赵贞吉哭最痛,称:“先皇知我。”

颇受恩宠

隆庆元年(1567年),复起为复起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八月,明穆宗朱载垕幸太学,赐坐,讲《尚书·大禹谟》之《后克艰章》,赵贞吉年逾六十,议论侃直,进止有仪,朱载垕深注意,又见其阐发有旨,音畅仪端,深为感动,未几补经筵日讲官,推南京礼部尚书。

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以原职改任北京,会文武边臣议,欲招南兵十万于张家湾。贞吉执意认为不可,当事者悟。复点会试总裁,奉命教吉士,仍充讲读编修,代祭孔子,为皇太子讲《唐太宗喻太子章》。

隆庆三年(1569年)八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机务,同诸阁臣入辅大政,协管詹事府事。

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散官,赐蟒袍鸾带。二月,由首辅李春芳举荐,兼掌都察院事。会有俺答孙把汉阿吉等入降,赵贞吉力促和议。后因非例考察科道之事与辅臣高拱不协,上疏乞归,十二月解都察院事。

致仕著书

隆庆五年(1571年)初,致仕归,荫一子赵鼎柱为左府都事。抵家后,门人请设教于圣水寺。三月,隆庆和议成,朱载垕以赵贞吉曾与其议,特荫其子赵景柱为中书舍人。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朱载垕驾崩,赵贞吉哭临至水浆不入,哀毁成嗽疾。万历二年(1574年),其弟赵蒙吉谢世,贞吉伤弟之先逝,有迟暮之感,乃于是年卜葬地于“宝峰”。

万历三年(1575年),杜门不复会讲,汇秦汉而下三教遗言,作为内篇曰《经世通》 ,外篇曰《出世通》 ,汇三千年未经折衷之籍,聚为一书,作内外二篇都序。是书杀青未竟,至冬末,嗽疾复作,遂辍编。

万历四年(1576年)三月望,赵贞吉端坐而逝,春秋六十九。讣闻抵京师,明神宗朱翊钧为之辍朝一日,谕祭褒扬,谥曰文肃,追赠少保。

主要成就

政治主张

赵贞吉自少年时代起即崇尚阳明学说,治学以经世致用、就实黜虚为要,反对空谈之学,注重实用,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将其贯穿于自己的整个政治生涯之中。作为进入仕途的敲门砖,赵贞吉在自己殿试的策对文章中,便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内容涉及-、财政收支、农民负担、整顿吏治等重大问题,策论切中时弊,并提出希望统治者于社会各方面实施针对性改革措施,这篇策对文章得到了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的高度认可,认为可以和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两年后,因感于明世宗迷惑方术,不理朝政,而朝臣大多因循苟且,赵贞吉上《乞求真儒疏》,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聘人才的主张,结果惹恼了执政当局(“疏上,慨然有国无其人之感焉,阁臣见之皆不怿。”尹守衡·《明史窃》),-请假回籍暂避。嘉靖二十九年,一直侵扰明朝边境的蒙古俺答部南下劫掠抵达北京城外,并向明王朝要挟索贡,执政当局计无所出,召集百官商议,直至日中,无一人敢发一言,唯独赵贞吉挺身而出,力排主和之议,并且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应变措施,虽然后来被严嵩构陷遭到贬谪,但议和之议被否决,避免了明王朝与俺答议和后可能导致的“岁遣重使,输以岁币,而终不能塞虏人无厌之求,以召戎启衅”(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的后果,可以说赵贞吉抗论于朝之举,是功在社稷,而举世皆受其利。嘉靖朝仕途的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反而使其政治见识更加成熟。隆庆元年,他受召起复,即向隆庆皇帝上-:《三几九弊三势疏》,其内容几乎涵盖朝政的各个方面,向皇帝提出需要注意的三种几微之事(三几)、必须去除的九种弊端(九弊)和需要改弦易辙的三大要害(三势)。陈子龙等人在其所编撰的《皇明经世文编》中收录此疏,并注批语:“公此一疏,不但事理明畅,文笔亦复高劲,不减贾太傅诸篇。”同样将其与汉代贾谊相提并论,可见赵贞吉对国家治乱安危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赵贞吉此疏,问题尖锐,议论深刻,革新主张具有可操作性,可惜并未得到皇帝足够的重视。他也并没有因此就闭口不言,在接下来的阁臣任职期间,他陆续上了《议边事疏》、《论营制疏》,包括其之前所上的《练驭议》、《调兑议》,是他侧重在国家边防事务方面提出的改革主张,希望通过营制、马政、军制等方面的革新,可以一改明朝中后期边防废弛、兵力疲弱的现状,达到提高国家军事实力的目的,然而因为赵贞吉个性豪直,终被排挤致仕,他的改革主张并没有得到实施的机会。隆庆四年,俺答孙把汉阿吉部率众降明,此事在明廷引起激烈争论,赵贞吉力议主和,接受归降,此议后来于隆庆五年达成,史称“隆庆和议”,换来了明朝与蒙古边境数十年的和平互市,赵贞吉首赞之功,不可不提。从“庚戌之变”到“隆庆和议”,赵贞吉对于战与和的主张,都能审时度势,以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为基准,做出自己的决断,足以展现其在国家军事方面的卓越见识。

学术思想

赵贞吉被认为是王学传承之一的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立者为王阳明嫡传弟子王艮,其学术理论以“格物”为要,认为士人修身的目的在于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要干实事,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统一起来,其学派的传承关系,脉络大致为“心斋(王艮)之后,为徐波石(徐樾),为颜山农(-)。盖心斋真英雄,故其徒亦英雄也。波石之后为赵大洲,大洲之后为邓豁渠。”(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三首》)他曾与当时的王学传承者唐顺之(荆川)、徐樾(波石)、王畿(龙溪)、罗洪先(念蓭)、赵时春(浚谷)、胡直(庐山)、蒋信(道林)、孙应鳌(山甫)等相交论学,赵贞吉的实学思想与王艮的格物说一脉相传,他认为人皆可为圣贤,需要靠自己不断学习修养,克服干扰本心的欲念,时常自修自净,就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但他并不以自身道德修养完成为目的,而是主张要有所作为,即出世为经世之用,在干实事时,也时刻不忘完善自我,即经世为出世之体。他认为一个有道君子,只要心存仁义,不断完善自我,则或儒或释或道皆无不可,他也从不避讳自己谈禅修道,曾与万鹿园(万表)在京郊谈禅,观者甚众,引为一时舆论浪潮之先,他对于传统的朱子理学将释道斥为异端的理论很不以为然,并且亲身实践,得出结论,“禅不足以害人明,盖以身证之,非世儒徒以口说诤论可比也。”(《与赵浚谷中丞书》)虽为王学传承者,赵贞吉的学术理论又与王阳明有不同之处,《罪惟录》中论及赵之学术特点,“迹文肃所著述,儒禅兼,以是为文成之学也,而不大见其用于文成。……在文成学拟禅,而不言禅,在文肃学拟禅之学,不必不言禅,此有同异微分处。”王阳明学说提倡知行合一,赵贞吉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所以他“身居臣子之地,每怀经世之愿;心慕道德之门,时发出世愿。”(《祭古圣贤文》)经世、出世,都统一于赵贞吉身上,并贯穿其一生。做官时就要有所作为于国有益,不做官时则致力讲学,为社会培养人才。赵贞吉一生重视人才培养,在朝在野都多次进行讲学活动,从者甚众,“师事赵老者,在朝盈朝,居乡满乡。”(《南询录序》·李贽)在翰林院任职时,给司礼监宦官、国子监学生讲学,同时也作为日讲官,给隆庆皇帝讲学。他的学生中,有邓林材、邓林乔兄弟、龚懋贤这样的出仕为官者,也有邓豁渠这样的离经叛道者,不一而足。赵贞吉致仕归里后,忽生勇猛之志,拟潜心编撰《经世通》和《出世通》,把古代典籍分别用经世、出世二题贯通起来。这两部书规模宏大,卷帙浩繁,计划多达三千多卷,惜乎天不假年,二书开局不久,赵贞吉就病重谢世,未能成书。

文学造诣

赵贞吉的文学成就,即在当时就享有盛名,与杨升庵(杨慎)、任少海(任翰)、熊南沙(熊过),并称为“蜀中四大家”。其文如其人,雄快豪迈,气韵不俗,除被人以贾谊相比的两道上疏外,其亦有《洗心亭记》、《求放心斋铭》、《克己箴》、《掌石赋》等殊为可读。其诗作文学价值尤为可观,传世五百余首,尤以七言见长。他的诗学陶潜,学李白,学白居易,有真情,去矫饰,有个性,去蹈袭,放纵自如,一泻千里,常有奇巧之句,令人赞叹不已。清·钱谦益评价他的作品,“公为诗骏发,突兀自放,一洗台阁婵媛铺陈之习。其文章尤为雄快,殆千古豪杰之士,读之犹想见眉宇。” (《列朝诗集小传·赵宫保贞吉》)。许孚远则认为其“文章俱自胸襟流出,追风逐电,不可捉摸,非史非汉,非韩非苏,而超然远览,睥睨古今,自成一家之文也。诗格韵大似李白,其得诸无意,信口拈成,又绝类寒山拾得语。”(《赵文肃先生文集序》·许孚远)其青年时代,因曾经出使兰州,亲眼见识过边防重镇,军营较场,诗风接近边塞诗派的高适、岑参,多表现其为国立功、身任天下的雄心壮志,英气勃勃,豪气纵横,如《杂咏六首》、《临洮院后较射亭放歌行》、《荐福寺赠别赵中丞》等可为代表。中年时期,仕途上的坎坷,磨砺了他的意志,让他对于世情和国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自身的经历,也让他对古今英雄失路产生了许多体念和认同,故而才有《望紫柏山》中“君不见京洛红尘多更深,英雄着地皆平沉。”之句。而其写景述怀之作,则具备更高的文学价值,其七言歌行体作品,文辞华美,不必俗语,明白晓畅,音韵和谐,换韵自然,艺术上追踪李白、白居易,以《望紫柏山》、《眉山歌》、《游华山至华州夜饮王太史草堂醉中留别》等篇可为其中代表。

个人作品

赵贞吉著有《文肃集》二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人物评价

《明神宗实录》中评价赵贞吉:生平自负特操,不袭人后。身任天下,百挫不回。大都才隽而博,气刚而忠,贞吉有焉。其学多本余姚而杂以二氏,盖亦好高之过云。

钱谦益评价道:

刚忠英伟,称其气貌。议论慷慨,有孔文举苏子瞻之风。身任天下之重,百折不回。

公为诗骏发,突兀自放,一洗台阁婵媛铺陈之习。其文章尤为雄快,殆千古豪杰之士,读之犹想见眉宇。” (《列朝诗集小传·赵宫保贞吉》)

於乎!昔在我祖,受知于公。遇以国士,拔诸孤童。哀哀我祖,一第早夭。公悲祝予,涕泣倾倒。我祖虽殁,遗迹粲然。感恩知己,有诗卅篇。迨我先人,拜公马首。故人稚弟,厥爱孔厚。昔我童牙,嬉戏征逐。大母教我,无忘端肃。老者木拱,稚者发白。耿耿斯言,犹在宿昔。今我衔命,抡材于浙。硗涛江,我心如折。敬遣一介,拜公墓次。问公子姓,告以旧事。惟公明德,如岳如山。我搜国史,如识面颜。庶几夙夜,黾勉终古。用以报公,亦念我祖。呜呼尚飨! (《祭赵端肃公文》 )

姜宝:今世论学者多阴采二氏之微妙,而阳讳其名,公于此能言之,敢言之,又讼言之,倡言之,而不少避忌,盖其所见真,所论当,人固莫得而訾议也,于乎若公其可谓豪杰而圣贤矣。(《赵文肃公文集序》)

孙应鳌:公平生素秉真慧,洞契元铨。有疏观性命之志,含酝万象,条达九流;有雄视今古之识,矫历奇服,慷慨谋国;有尽瘁邦家之节,道合则从,时违斯止;有粃糠尘世之介,良由本体,澄澈精悟默成。故屡进不喜,数罢不忧,任劳怨不诎,触权势不惧,真人伦之师表,世儒之筮龟也。(《赵大洲墓志》)

何良俊:近代宰相,不由中人援引,则是营求而得,唯赵大洲入阁,出自圣裁。…然其人秉心持正,且刚直有口,遇事辄发,不能藏垢,…然一直不容于群枉,故不久而论罢。大洲每遇事泥古,不通时变,诚亦有之,然其忠诚许国,奋不顾身,何可掩也。夫山有猛兽,藜藿不采,朝廷岂可一日缺讽议之臣,留之以箴儆于国可也,何故群挤而力排之。昔晁错喜言事,遂为袁盎所陷,后人作忠鸟传以哀之。李令伯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盖从古而然矣。(《四友斋丛说》)

李贽对其的评价为:

吾谓赵老真圣人也。(《与焦漪园太史》)

夫赵老何人也?巍巍泰山,学贯千古。(《复邓石阳》)

胡直:公孝友天至,从绾发与弟颐吉(此处疑有误,应为蒙吉)自相师友,刚忠英伟,称其气貌,解褐即身任天下,忧先一世,虽百千挫不回,稍激勇退倬,有凤翔千仞之志,至其学问渊源,上探尧孔之微,而并包逮于伯阳、子羽,爰远泥洹,雅自命曰:经世、出世。其亦希古之博大人哉!将与天地精神往来遨乎其初!荀杨诸子,未足窥其奥也。海内士业文章者,争高模拟。公负特操,不袭人后,而博辨雄深,环玮变化如出溟海、起神龙,不可端崖,要归于道。(《少保赵文肃公传》)

许孚远:先生少掇嵬科,官居馆阁,而衣疏茹淡,绝远声色,终其身有箪瓢陋巷之风。品格孤高,一尘不染,而忠君孝亲济世利物出于天性,皇皇焉有畏天命而悲人穷之意。天资敏异,于学无所不窥,而好善如饥渴,天下有才慧好修之士,虽在韦布后生,靡不乐取之以为友。平生言无矫饰,行无依违,进退绰如也。是故释褐之初,读书中密,受异知于世庙。中遭权奸倾陷,竟不可得。后事穆庙,经筵日讲,箴诲慨切,先帝为之改容,至幸太学赐坐。盖先生心志光明,丰神磊落以能感悟圣主,风动海内,呜呼!此岂寻常之所可及也哉!先生当在庚戌,虏迫京城,而以宫坊挺身宣谕将帅。及己巳虏入大同,而以内阁劾奏督抚之欺罔,正气凛凛,迄今犹有生色。议复禁军隶五府旧制,使分营操练,以强兵杜衅,有桑士之先谋。谏止非例考察,以爱惜言官,培养国脉,权宰阴为之夺气。此立朝数事,皆可为后世法。至虏酋俺答乞贡市于朝,廷议下政府,群公相顾踌躇,赖先生立断,以去就争之然后决,其所为赞大谋而定国是有如此,世莫能尽知己。然而世之君子咸谓先生意气慷慨激烈,不足于温和,是以不能究其用。愚窃谓先生之才、之节、之学、之识,使伊周在列,必有同心断金之利。假令献可替否于一堂之上,謇謇谔谔,乃其所深取,而忍于排摈之耶?吾是以悲先生之不遇也。正直之道不谐于流俗久矣,非尽先生之过也。(《赵文肃先生文集序》)

尹守衡:赵贞吉亦一瑰奇之士,读其请求真儒一疏,睨视一代之朝绅,何英雄之欺人也!比及庚戌,追念往日告君之言,士有鹰扬之略,能斩胡酋之首,悬于太白之旗者,何人哉!赫赫天朝,不得借一管(仲)、乐(毅)于燕齐之小国,真可为之于邑。贞吉自顾其身,徒负请缨之志,且不免于荔浦之行,岂命也夫!迨至入参密勿(务),总摄台纲,已叶于商王梦赉之秋,所与共调商鼎者,乃在于刚愎自用之新郑(指高拱),顾昧师济之义,一以意气相加,遗其去。克谐德让之风亦已远矣!往昔所称休休有容之度,岂犹愧于一个臣乎!(《明史窃·列传·赵贞吉》)

霍与瑕:师于国家重务,片言立断,有不可者,厉声折之,人不能当其下风,然行云流水,一过即休,未尝有丝毫芥蒂胸中。汲引后进,爱惜人才,容纳直言,为朝廷开言路,每惓惓也。(《祭大洲赵尊师阁老》)

陈文烛:至求真儒一疏,将望世庙以大有为之君,而自许以明世之臣。所云周家累世而吊民混一之业付诸渭滨;殷道方隆而盐梅舟楫之寄托诸傅严。投竿释锸,起定台衡,乃先生终身庙廊,进必以正。当时最患者北虏耳,惓惓于练兵选将。而隆庆诸疏,视宣谕将士者气不少变。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形之奏对讲说者恺且直,见之记述论赞者恪且严。诗歌雄伟,铭诔典实,符采彪炳,晖丽灼烨,真如三峨万仞,屹然青天之上。又如二江合流,东注而之海也,即操染家不能窥其万一。先生遭逢明主,岂不知涉世之难乎,而不肯少贬以徇人。日倡正学,兴起事功,意未尝不在唐虞殷周也。及其未究,退居于蜀,垂白著书,推以训世,而卫道之心愈悲矣。或谓先生犯颜敢谏,类合州邹吉士汝愚;耿介恬退,类重庆刘文简公;精白一心,勤劳王家,类新都杨文忠公;韵宇宏深,博蹇好修,类里中刘文肃公。夫四公皆天下士,以先生方之,可谓有光于蜀之前修,而要之不足以概先生也。乃先生真学圣人而未至者与!先按察公每言,海内道义交久而真者,惟赵孟静一人耳,而先生寓书惓切汲引佞。(《赵文肃公文集序》)

高启愚:公为人英迈豪杰,亢直不阿。起文学侍从,辄以经世大业自喜,好讲古黄石素书。……公既以块独孤忠受知主上,愤人臣阿比成风,政体隳坏,怀私匿情,俗弊财殚,慨然欲以身振而新之。诸所擘画天下大计,务在辟公羊之路,塞朋党之门。海内蒸蒸,想望风采;而同事者忌其英伟,复阳羡而阴挤之,使不得久于其位以去。乃至今荐绅大夫追语公当日事,犹挢舌不能下,以为天挺人豪,气盖一世,而不知其本有在也。……公之学,淹贯群流,博综千古,冥收逖览,靡所不及。而尤深明出世之旨,于道签禅宗,各晰其微言,以合于性命。故其学日益深,而神日益凝,渊淳海蓄,世莫得究其涯涘。一旦临大事,神光所露,薄虹霓而亘云天,愈抑愈显,至于百折曾不少衰。即以其士苴绪余,摛为文辞,亦莫不高朗雄健,射斗凌空,而不可向遏。何则?其所从来者有本也。而世徒与慷慨功名之士扼腕游谈者提衡而语,渺之乎知公哉!(《赵文肃公文集序》)

王藩臣:吾蜀赵公文肃,以天挺豪杰之才,负直方不回之性。自起家至爰立,其功与节之著于世,烈矣,而犹不克尽行其志气。公之志其在文乎!公为文无虑数十万言,谈之皆日星丽而江河流,云霞蒸而草木蔚,精采璀璨,致使人不敢逼视己;讥讽嘿思,则浑灏庞博,若元气之胚,万象莫测也。嗟乎!此岂当世修词之士所可操觚而得其似者哉?公于文,盖出气者全也,方公在馆阁时,虏寇三辅,独发大议,力诅贡市,旋奉玺书劳诸军。时戎马载道,白刃充斥,濒殆者屡而公色不变。至谤遐荒,沉下秩,磨幸相之牙,中含沙之毒,栖迟且数十年,而公志不变。既已遭明主,柄大政,毅然以破党与振积怠为己任。首揆异意,谤议盈廷,公遂决去矣。其出处大节如此!非夫配义与道之气充胸塞体,恶有常变不渝、初终弥厉、震荡一世、赤帻千古者乎?宜其发文章雄伟不群如是!倘亦庄氏所谓怒者非欤!昔吾乡苏文忠(苏轼)叙张乐全之文,比于汉世二公,谓北海志大而论高,英伟奇杰之气,一时所宗,读其书慨然有烈丈夫风。诸葛孔明不以文自明,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必肆。大哉言乎!非秦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文忠之论伟矣,乐全其克当之。今当之者,惟吾文肃公也。(《重刻大洲先生赵文肃公文集序》)

2、赵雄

赵雄,1128-1193,字温叔,四川省资中县江渡人。宋孝宗时官至右丞相。光宗时,进封卫国公。他直言敢谏,御国,终遭诽谤而去职。

赵雄自幼受到良好教育。1163年4月,到成都乡试考中第一名。时左丞相虞允文宣抚西蜀,任用他办理公事。1169年,他受诏在便殿面见孝宗,应对称旨,被委正字之职。次年12月7日,赵雄同金使为孝宗贺寿接触中,机智地获得金方内部消息,连夜奏报孝宗,且相机畅谈恢复国土的方略,得到肯定,旋即升为右史。他对南宋被逼屈辱称臣的作法,十分愤慨,以翰林学士身份前往金邦,唇枪舌战,与金世宗据理抗争。 1171年4月1日,他再往盛京,同金世宗争辩,遭到金臣多次起哄,也凛然无畏。次年,赵雄回资阳为母守孝,仍思重振国威。1176年8月,赵雄由礼部侍郎升尚书。过两年,仍参与政事,每次觐晋,总不忘徽钦二宗灵柩在北,中原父老备受蹂躏,提醒孝宗勿忘国耻。 5月3日,赵雄请准圣旨,把绍兴府统帅搜刮民脂民膏向皇室进贡的40万缗,用以抵减税捐,唤起民众同仇敌忾。1180年3月5日,赵雄鉴于镇江一带船只甚多,时常发生沉船事故,建议整治河道;恰朱熹上疏陈及时事,帝怒,命赵驳回,然雄能贴切分析,使孝宗能较全面地认识朱熹,并委熹为南康军之职。赵雄主张北方归附的人可以直接任吏部员外,要求解散宗庙、岳祠 800冗员。然而,这些正确主张,竟同枢密使王淮意见相左,发生了激烈冲突。次年,又遭流言,孝宗便疏远赵雄了。他罢相后,改知江陵府,他倡修江陵城防21 里,使百姓免于忧患。1194年1月18日,赵雄逝世。著有《赵雄奏议》20卷,时人编有《赵文定公遗事》1卷。总之,赵雄御敌治国的一生,是令人景仰的。

3、喻培伦

喻培伦(1886年—1911年),清末民主革命家,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

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三十四年加入同盟会。曾专研化学,研制炸弹,组织暗杀团,谋刺两江总督端方和摄政王载沣均未成功。1911年春,在黄兴的率领下随林觉民、方声洞等革命党人攻入广东督署,被俘后从容就义,时年25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家庭背景

喻培伦,字云纪,清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1886牛2月3日)出生于内江县文英街一个糖商家庭,他的的父亲一度在宜昌督办盐务,因清政府的无能愤而弃官为民,给喻培伦做了很好的典范。明代时其先祖从江西到四川任官落籍,父亲喻学庵,母亲姓邱,弟弟喻培棣。六岁就学,先后从张敏闻、徐星北、祝明钦、魏楚珊课读,对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史事有兴趣,少年时喜欢研究钟表机械。

思想熏陶

喻培伦少时聪敏好学、喜好机械。目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喻培伦逐渐懂事以后,正值满清王朝日益腐败走向崩溃、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时代。1902年,资阳义和团首领李刚中率领800多人攻打县城,资中义和团继起响应。人民的英勇斗争,给成长中的喻培伦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喻培伦13岁这一年,到资中五里店接受魏楚珊老师的教育,更促使他接受了当时的新思想。魏老师是一位博学的教育家,鼓励学生关心天下大事,“读经世书,练干济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办的进步书刊。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喻培伦对满清封建王朝的黑暗腐朽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猖狂侵略,深为愤懑。他给自己刻了一方印章,署名“世界恶少年”表明向旧世界挑战的决心。

留学日本

1905年初,成亲后不久,即携弟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先后入警监学校、经纬学校学习。1907年12月卒业于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旋入大阪化学研究所,专攻化学。他“深念非科学不能救国”,起早贪黑、刻苦学习。同时还实地考察了日本的洋瓷、火柴、洋烛、制糖等工业。在考察过程中,他制造成功一种安全无毒火柴,为以后研制新型0和炸弹积累了经验。然而随着国家日益衰败,他的科学、实业救国的热情在一天天减弱。

投身同盟

1908年3月,喻培伦接弟喻培棣电告,将去云南参加同盟会领导的河口起义。他立即携款赴东京,鼎力支持喻培棣的行动,且为之壮行。7月,他考入了千叶专门医学校药科。千叶医校是当时日本著名的学校,也是当时中国政府所指定的官费五校之一,要考入这所学校非常难,喻培伦能考进这所学校,足可见其在日学习之用功,成绩之优异。这时,喻培棣因河口起义失败,在干崖不幸染上恶性疟疾,到新加坡医治,急需费用。吴玉章得到消息后,与同盟会的同志在几天内就凑足了300元钱寄去新加坡。

喻培伦看到这种情形,深受感动,觉得革命既是大仁大义的崇高事业,而革命同志又复亲如手足,因此便要求加入同盟会。并由吴玉章介绍,正式加入同盟会。

1910年夏,受同盟会派遣,同黄复生、但懋辛等人秘密回国赴汉口,准备刺杀清朝北洋大臣端方。由于端方突然改道,未果。同年秋,他又同黄复生、汪精卫潜入北京,准备刺杀摄政王载沣。由于意外事件,事情进行得很不顺利。黄、汪被抓捕,他受通缉,逃亡香港,化名王光明、尤国楠。以制洋烛、牙粉、行医为业,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10年底,被委任为广州起义的实行员,专为起义制造0、炸弹。他先在香港环摆花街,后在广州甘家巷设立秘密机关,日夜辛劳,到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各型炸弹。

专研炸弹

喻培伦加入同盟会后,“便舍豪华而尚质朴,与前判若两人。”一心一意投身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之中,尤其是“他赋性聪敏,无论什么技艺,一学就会。他对小型机件,如钟、表之类,素来装拆自如,更兼他学过一些化学,所以后来在研究0制造方面,有重要的创造发明。”也正是这样,为了取得革命的成功,他全力投入到了研究制造和炸弹之中。当时,炼制,主要是银制法,这种方法,既危险,又昂贵。他与吴玉章之兄吴永在岗山试炸的时候,因药裂被炸伤,左手残废三指。鉴于银药法的种种弊端,他决心研制安全0法。为推翻满清王朝,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负伤,刻苦钻研爆破技术,成为革命组织中有名的“炸弹大王”。

献身革命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3月29日)午后五时半,广州起义爆发了。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率先带领四川籍的同盟会员攻打总都衙门。他炸开围墙后,从后厅一直打到前厅。接着,又率队转攻督练公署。队伍刚到莲塘街口,与增援清兵遭遇,鏖战三个多小时,死伤战友多人,他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为敌所捕。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组织机密。为避免党人及家属受牵连,自称为湖北王光明,并慷慨激昂陈述革命宗旨:“我头可杀,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尤其杀不了!”临刑前,他不断高呼:“头可断,学说不可绝!”“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他牺牲后,与同难诸同志共72人葬于广州黄花岗。

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行文指令,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他为“大将军”,抚恤亲属,修建专祠。章太炎为之立传,杨庶堪撰写《喻大将军墓表》,喻培棣撰《追赠大将军喻公培伦年谱》,其家乡内江为之修建了喻培伦大将军祠。

人物成就

1905年初,喻培伦成亲后不久,便东渡日本留学。1907年12月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进入大阪化学研究所,专攻化学。在研究考察过程中,他制造成功一种安全无毒火柴。

1910年底,喻培伦被委任为广州起义的实行员,专为起义制造0、炸弹。在广州甘家巷设立秘密机关,日夜辛劳,到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各型炸弹,为起义做出了突出贡献。

1911年4月27日,喻培伦领导并参与的黄花岗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其领导的此役的意义却不同凡响,孙中山在《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谈到黄花岗起义意义时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岗起义给国人以震动,刺激、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狮。

4、范长江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原内江县)田家镇赵家坝人。26岁时,以长江笔名写作,成为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创造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真实报道红军长征;第一个揭示西安事变-;第一个采访“红都”延安,报道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7年创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1938年与胡念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与廖承志等创办中共在香港的报纸《华商报》,1942年创办中共华中分局机关报《新华报》和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任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社长;1946年,创办我党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并任校长,5月赴南京任中共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0月国共谈判破裂后撤回延安,任解放日报社和新华通讯社副总;1949年5月任上海市军管会文委会副主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总,同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署副署长;1950年1月任人民日报社社长,1954年调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此后,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党组书记等职。政协第二届、三届、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范长江于1970年10月23日被林彪、“-”残酷破孩致死。为表彰范长江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范长江新闻奖”(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该奖项是表彰奖励我国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最高奖。国务院将中国青年记者协会成立时间———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少年立志 志存高远

范长江的幼年,由清末秀才、博通诗文的祖父启蒙。范家是四世同堂的大户人家,有房屋二十多间,田地两处。到范长江六七岁时,由于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国内军阀连年混战,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范氏家业也难逃厄运,日趋没落。

到范长江上学时,家境已十分困难。他只得靠母亲做针线活辛苦挣得的工钱和平日自己积得的微薄压岁钱,走进学校。幼小的他十分懂事,非常珍惜这份读书机会,学习十分用功。幼年的艰辛生活,历练出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

1923年,范长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江县立中学。随着大革命时代的到来,范长江开始阅读进步书籍,思想变得活跃起来。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团员李原岷、刘惠、邓崇禄在县立中学组织“警觉青年谈话会”。“谈话会”每星期日举办一次,主要学习由广州寄来的有关-等内容的报刊,也到校外做一些宣传,如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打倒-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

1926年秋,范长江告别家人,离开家乡,去资中的四川省立第六中学商科班求学。1927年初,离开资中,沿沱江顺流而下赴重庆,就读于吴玉章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

苦寻出路 颠沛流离

1927年3月31日,范长江和同学们参加了重庆数万名工人、学生、市民在打枪坝的声势浩大的--,抗议英美等帝国主义炮击南京事件。这次-,被蒋介石暗中指使的四川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重庆全城充满着暴力和血腥。反动派四处通缉革命者和进步学生,中法大学被封闭,范长江与同学秦澜波逃脱,躲在姑父家,等待时机离开重庆。6月,范长江乘轮船去了武汉,居住在汉口湖北省立第二中学专门接收重庆学生的救亡招待所。当时的武汉天天都有各种-和--,范长江积极参加,同时也有些茫然,徘徊于街头,看着匆匆行人的背影,不知出路在哪里?他渴望功成名就,心有不甘。回家去,无颜面对家乡父老,自己的理想又怎能实现……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决定投笔从戎,追随革命潮流去实现理想。7月10日,范长江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学生营,随部队开拔江西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随部队跋山涉水进军广州。9月,在潮州抵抗桂系军队的战斗中,部队被打散,范长江流落到汕头,但仍想方设法去寻找部队。在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居无住所的境况下,范长江几乎沦为乞丐,很快病倒街头,奄奄一息。笠日,收尸的人发现他还一息残存,施药搭救,才幸免客死异乡。

1928年夏,范长江在南京报考了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选学乡村行政系,打算“将来在穷乡僻壤中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但现实很快击碎了范长江的理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进攻,国民党却节节败退,还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看到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学校又漠然置之,范长江痛心疾首,朴素的民族感情促使他要捍卫中华领土的完整和民族的统一。被激怒的范长江选择在学校晚上集合点名时挺身而出,慷慨陈词,怒斥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呼吁同学们团结起来解救面临-的国家。随后,他毅然与国民党决裂,抛弃学业,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去。

1932年初,范长江到了北平,在黎锦熙主持的国语大词典编撰处谋得一份剪贴资料的工作。9月,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在此期间,他一面刻苦攻读,广泛涉猎哲学、政治、经济、英语等书籍,多次参加学生抗日救亡活动。他经常冥思苦想:如何用哲学思想来为现实服务,解决积累的思想问题,弄清中国的出路和个人出路的问题。他向教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全国人民要求抗日而政府不抗日,怎么办?二是一个人肚子饿了,自己又没钱,铺子里却堆满食物,能不能拿来吃?教授的回答是:哲学只是弄明白各学派的情况,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于是,范长江决定一边读书一边投身现实的抗日战争。

1933年初,范长江参加了辽、吉、黑、热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又发起组织北大学生长城抗战慰问团。下半年,他开始给《北平晨报》《世界日报》《益世报》《大公报》写稿。1935年初,他成为《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至此开始新闻职业生涯。

非凡胆识 成就《中国的西北角》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生了震撼中国和世界的重大事件,那就是气壮山河的史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5年5月,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非凡的胆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追踪报道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他不遗余力,历尽艰辛,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访的历程。

1935年的中国,风雨如磐,时局动荡,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当时的西北,政治黑暗,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人民生活极其贫困。范长江凭着坚韧的毅力,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勇敢地踏上了西去的路途。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西北考察。他从上海出发,溯长江而上,在四川做短暂停留后,7月14日离开成都,经江油、平武、松潘到达甘肃境内西固、岷县等地,再到兰州。尔后继续深入到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五原、包头等地。

从成都出发到江油的那天,正下着小雨,一路泥泞,车时而陷入泥坑,时而东拐西歪,坐在车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随时有翻车的危险。离开江油北行五里便进入山地,全是小路,汽车无法行驶,只好步行。一路所见,饿殍当道,遍地尸横无人掩埋。范长江描述道:因土豪劣绅盘剥,军阀连年战争,搜刮民脂民膏,“农村已经破坏了,家庭衣食全无着落,然而又要尽义务去修碉堡,……其死于路途者,尤比比皆是。……记者亲见盲眼老者,跛脚木匠,皆被派当夫。道路上呻吟叹息之声,不绝于耳。”在平武去松潘的途中,他头戴南洋太阳帽,身着军装、马裤、马靴,左肩斜跨干粮,右肩斜跨子弹带,腰间系文件包,在崇山峻岭中跋涉。他夜宿虎豹区,翻越大雪山,进入语言不通的藏族聚居深山密林区,穿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他在描述路途艰辛时写到:“溯岸北上,路尽在悬壁上,马不能行,一步一须小心,适可得过。愈走愈高,行仅十五里,天已昏黑,乃宿大石堡。大石堡在山腰,其东连接悬崖万丈之藏王寨。寨由石灰岩组成,周十数里,高耸云际,四面皆绝境,除二小径外,绝无路可登。”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踽踽独行,经过50日的长途跋涉,方到兰州,行程3000余里。

从西宁去张掖,范长江与两名向导和从者,带着粮食、火柴、盐、醋等生活用品,骑马向祁连山南行进。渴了,喝祁连山雪水,困了,在马背上度过。为了沿途作细致的考察,从张掖到敦煌,范长江放弃乘车,仍然骑马,穿过“茫茫戈壁、泥泞草滩”,冒着漫天风雪,豪情满怀,策马在雪域高原,向着离太阳更近、离光明更近的地方迈进。

从兰州到宁夏,一路兵荒马乱,匪患严重。甘、宁两省交界的黑山峡,“过去数年皆为土匪散兵盘踞之地,下水皮筏十九皆被洗劫,甚至伤害旅客生命”,范长江坐在牛皮筏上,穿越激流的黄河水,越过乱石险滩,六七天的惊险船行,给他惊心动魄的旅程又增添了传奇的色彩。

这次西部之行,历时十个月,行程万余里,北至包头,西达敦煌,跋涉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内蒙等广大地区。这期间,范长江以其卓越的见识,博学的才华,凭着惊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翻雪山,临沼泽,越过祁连山,绕过贺兰山,风餐露宿,一路去了解红军,报道红军,同时记录了所到之处的风土民情,他沿途采写的旅行通讯,第一次及时、真实、公正、客观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文中对中共的军队,不称“匪”,而直称“红军”,对国民党的围剿二字打了引号,以代表他对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反对,表示他对“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立场。

他写红军的《岷山南北军事之现实》《徐海东果为萧克第二乎》《红军之0》等两万多字的报道陆续刊登在《大公报》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震惊全国。不久,范长江西行的有关通讯被《大公报》汇集出版为一书,数月内连印九次,一时间范长江名声大震。至此,范长江成为《大公报》正式记者。

1936年8月,长江又穿行千里戈壁,深入内蒙古西部,往返两个多月,考察被日寇觊觎的这一地区的实况,写出通讯《忆西蒙》。10月,绥远抗战期间,他担任《大公报》战地记者,在抗日前线采写了许多战地通讯。12月,西安事变发生,他敏锐地抓住这一事关中国命运的重大政治事件,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从绥远前线飞往兰州,迅即奔赴西安,进入事变中心采访。在西安,周恩来欣然接受了他的采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接着,他又进入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了解十年内战的经过,了解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作为第一个采访“红都”延安的记者,范长江“茅塞顿开”,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1937年2月15日,在回到上海的第二天,他就在《大公报》上发表了震动朝野的政论,第一个揭示了西安事变的-。之后接-表了《西北近影》《陕北之行》系列通讯,并将这些通讯和其他通讯汇集成一书,畅销全国,成为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通讯,西安、陕北之行,使长江找到了真理,思想发生了决定性转变,他于1939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爱国的民主进步记者成为一名自觉为民族和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此后,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国际新闻社、《华商报》,在新四军军部创办中共华中书局机关报《新华报》和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先后担任了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6年随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任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和新华通讯社副总,1947年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任中央纵队第四大队队长。1949年5月任上海市军管会文委会副主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总。

红色种子,情系祖国故园

1950年起,范长江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1952年4月,调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从此离开了他热爱并倾注心血的新闻战线。1954年,范长江任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后来又担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范长江是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1年,范长江患病,中央批准他休假一年,他借此机会回到阔别20多年的内江,探望父老乡亲,同时了解故乡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故乡田家场,他召开了有区、公社干部参加的座谈会,听他们谈农村的情况,又看了公社食堂。当时由于严重缺粮,乡亲们的生活相当困难,许多人得了浮肿病。他鼓励乡亲们,多想办法,努力生产,相信困难会很快过去。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他胸怀的是故国家园之情,他如一颗种子,革命把他播到哪里,他就会把那里作为自已的故乡,情眷那块土地,将热血洒向那块土地,全心全意回馈那里的父老乡亲。

1963年,范长江带领国家科委和科协共99人到浙江诸暨县搞“四清”运动。当时诸暨县公路少,农村多未通电,他昼行田野,晚宿农舍,几乎走遍了诸暨县的高山低谷、穷乡僻壤。虽是搞运动,但在诸暨的生活中,他熟悉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爱上了这里淳朴的民风民俗,把科学知识传授农民,让诸暨县走出一条富裕的路子。1965年8月,范长江奉令调离诸暨县,他回望这里的生活,几分眷恋,几分不舍,赋诗一首:

诸暨处处可为家,高山低湖富无涯。

稻产千斤才及半,猪户五头不为奢。

七分山地多童秃,万片水田少鱼虾。

再得经营五十载,绿水青山绕万家。

诗末题词:“诸暨已成为我的第一故乡,愿诸暨成为南方兴国县。”

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被林彪、“-”残酷破孩致死。范长江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求真理,关心民生,提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的“民本新闻观”。他纪念鲁迅的诗句“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也是一份自我写照。他实事求是,生活简朴,敢为人民鼓与呼的崇高品质永远激励我们努力奋斗!

5、张善孖

张善孖(1882~1940),男,中国四川内江人,名泽,字善 ,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少年从母学画,曾拜李瑞清门下,喜爱武术,跟其弟张大千一师从心意拳大师宝鼎习心意拳及内功十三段。

1917年

与大千一道东渡日本,回国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与张大千同寓上海,领袖风雅,有“二雅”之目。精鉴赏,富收藏。并与黄宾虹、马企周等八人组织烂漫社。游历名山大川,攀登五岳,三游黄山。抗日战争后,游美,举行画展,组织募捐。返国卒于重庆,年仅59岁。张善子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豢虎以供写生,写虎各种形态。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并画 有《金陵十二钗图》,各摘《西厢记》询句题之。如“临去波那一转”,“怎不回过脸来”,“终日价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

抗战时期

沿海各大都市的美术工作者纷纷内迁重庆,使重庆美术界迅速兴旺起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等全国性美术团体有5个之多,有影响的美术展览频繁,抗日宣传效果显著。

战时把国画运用于宣传抗日,而且收到很好效果的,是内江人著名画家张善孖 和张大千两兄弟。张善孖善画虎。为了能随时观察虎的形态、习性,便于对虎写生、描画, 他寓居苏州网师园时,曾在家里精心养了一只小老虎。其自号“虎痴”,人皆尊其为“虎公”。

张善孖宣传抗日救亡的国画多取材于中国历史上的爱国故事和爱国英雄人物。如《苏武牧羊 》、《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歌图》等。他创作的《双马齐驱》图,热情表现和称颂国共合作。而对当时日本飞机狂轰滥炸重庆,张善子把愤恨凝诸笔端,画了一幅猛虎扑日图。 图上正画的是28只斑斓猛虎,奔腾跳跃,正扑向一丝落日。老虎象征着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 生气勃勃;落日代表日本,奄奄一息。此画题为“怒吼吧,中国!”并在画的左下角题道: “雄大王风,一放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 义的气概和决心,是一幅宣传民族精神、鼓舞抗战士气的优秀国画。时人评述,张善孖的抗 日内容的国画,是美术界在国画形式上开抗日宣传画先河的作品。(上图为下山虎)

张善孖的八弟张大千早年就读于重庆求精中学。后在国内外学习书画,参加画展。1941年起 ,张大千用两年时间在敦煌临摹壁画,摹成壁画200余件,随即在重庆、成都举行临摹敦煌 壁画展览,获得很大成功。

1938年底

张善孖在周恩来、林森、许世英等人的赞助下,带着自己和其弟张大千的作品共 180多件出国举办画展,募集抗日捐款。先后在法国、美国展出,前后约两年,举办100多次 画展,共募得捐款20余万美元,全部寄回国内支援抗战。

1940年初

美国空军上校陈纳德率美空军志愿队援华作战,张善孖嘉其行,画《飞虎图》赠 陈纳德。陈即将志愿队改名为“飞虎队”,并按《飞虎图》做了许多旗帜和徽章分发部下, 以鼓舞战士。后来“飞虎队”在华作战十分勇敢,连连重创日机,日军飞行员闻风丧胆。 陈纳德对《飞虎图》原图更加珍惜,视同拱璧。现该图藏于美国国家博物馆。

张善孖自幼好学,性情刚毅,童年从祖母习画,稍长游侠仗义,广交友人。1925年他身在仕途,因先祖父怀忠在松江逝世,乃辞去一切职务,到上海奔丧,并与弟大千磋商弃政专攻书画,以笔墨为生。大千先叔生性好动,聪明颖慧,读书习画,审视景点过目不忘,闻兄长决心不做官,欣喜之极,便共议画室名称。先伯父善孖一向崇敬由亭长起事,后统一天下的刘邦,尤对其《大风歌》之“大风”二字感兴趣;而先叔大千素来敬仰清初大画家张大风诗词歌赋造诣良深,山水、人物、花鸟、肖像、金石诸艺无所不精,这一见解亦包括了“大风”二字在其中(先叔大千所画高士形象,大都出自张大风)。两兄弟为此不谋而巧合。是时先伯父丽诚,先父文修也因祖父逝世在沪,一致同意采取“大风堂”三字为张氏弟兄画室名称。当时张氏住宅是上海法租界西门路169号。自那时起始,先伯叔父不论其旅次天涯海角,创作书画大多题款有“写于大风堂”字样,或盖有大风堂印章。至于先叔父张大千具体何时起用大风堂题署,不详,但据资料显示,1925年春他在《题山水图》诗中便具款有“大千居士爰大风堂下。”

6、韩波

韩波,1960年6月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一个革命军人家庭。父母都是中共党员。他在内江第十三、第二小学和第二中学分别读完小学和中学。

1978年12月,韩波从内江市市中区应征入伍,成为沈阳军区某工兵仓库的一名新战士。这个哺育雷锋成长的沈阳军区部队,使他从小立志学习雷锋、实践雷锋精神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升华,从普通战士、提升为排长、技术员、助理员、连长、指导员,四次立功受奖,1983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方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生活环境对南方人无疑是一种严峻考验。韩波把这看成是磨炼意志的大好时机,脏活累活抢着干、风里雨里一身泥,为战友洗衣服,端病号饭,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志。韩波不图名、不图利,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

一次,部队交给韩波负责营房维修任务,许多群众提着鸡蛋等物品找他要承包,想从中捞点好处,韩波拒收礼品,积极维护部队利益坚决按规定办。他的母亲讲了这样一件事:“1990年7月,我分了一套新房,没有灶台和水缸。韩波回到家里,对我说:‘妈,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本以为儿子会喊几个战士帮忙,不料他却用星期天顶着酷暑,自己到河滩挑沙子,用板车拉水泥、砖头。看着他汗流浃背的身影,我心痛得暗暗擦眼泪。”是啊!按说韩波是车管助理员,自己不但管车,还会开车,拉一下材料,喊几个战士也是可以的,但他宁愿自己累一点,也不占公家的便宜,耽误战士休息。

一次,一个战友找到韩波,开门见山地说:“许多一同入伍的战友,有人回家成了富翁,有人当上了经理、厂长,你韩波还是一个副连级,还要在部队图什么?再说,现在有钱就有一切,趁你年轻快点转业吧!”韩波对他微微一笑说:“人各有志,尽管现在有的人不理解军人,但国门总得要人守啊!”

韩波十分注意自我思想改造和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增强防腐能力,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学习马列著作、政治理论,无论当战士、驾驶员,还是当干部,他总是像雷锋那样用“钉子”精神学习,先后写了17万多字的读书笔记。1989年春夏之交,首都北京发生-并涉及全国各地,社会上掀起了“*失败论”的恶浪,韩波却理直气壮地给战友讲:只有*才能救中国。在-期间,他一边给战士们宣传当前的政策,一边加岗加哨、亲自站岗巡逻,以防坏人的破坏,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部队党委给他记了三等功。

“他像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他像一只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他把整个爱都倾注在战士、连队建设上。”这是干部战士对韩波的评价。

战士张仕平,因一时受不了失恋的打击,患了精神0症住进了医院。韩波几次自己掏钱买了罐头、水果、糕点到医院看望、开导、帮助他。终于把小张从精神崩溃的边缘拯救过来,使他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战士邓世松患了皮肤病,韩波知道后,为他查访名医,带他到地方医院治疗,并主动掏钱让他治疗,使病情很快好转。类似这样关心爱护战士的事例举不胜举。

韩波对下属关怀备至、慷慨解囊,自己却艰苦朴素。在他的遗物中:一双烂了五个洞的袜子,一双张了口的皮鞋,一床幼儿园时妈妈送的毯子,一个发黄的针线包……战士们都说韩波没有一件高档的衣服,一件旧西装还是结婚时买的;连一块手表都没有,一直用着一块跑表。韩波的妻子看不下去了,逼着他到商场里选了一件衣服,衣服都试好了,他却犹豫了,“还是等两天来买吧……”妻子的愿望直到他牺牲也未实现。

韩波调动的工作单位多,但调到哪里,他就把温暖带到哪里,爱连队胜过爱自己的家。1990年4月26日,韩波的岳父为外孙周岁定了三桌生日宴,久等不见韩波回来。而此时,韩波正带领几个战士翻修连队猪圈,他跳进猪圈一干就是三个多小时,满脸满身都是猪粪,逗得战士捧腹大笑。对自己的家,韩波确实欠的太多。10月25日,他所在部队接受了赶赴蓬安支援地方建设的任务,临出发的前一天才请了三个小时的假回到岳父家与妻儿话别。临走时,年仅1岁多的儿子冬冬突然哭喊着:“爸爸,爸爸……”舍不得让爸爸走。由于时间紧,他未能见到母亲一面,谁想到,这一走竟是生离死别。

在蓬安县境内嘉陵江干流上的马回电站,是四川省“七五”重点工程。电站的建成将缓解川北用电紧张状况,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然而在施工的紧要关头,过江运输遇到严重困难。为支援川北革命老区、“三总”(朱德、陈毅、罗瑞卿)故乡的经济发展,韩波所在连队奉命于1990年11月1日奔赴电站工地,在拦河坝江面,架起120米长的双车道舟桥,为电站第四个枯水期大坝围埝合拢,保证第二年5月并网发电,解了燃眉之急。

11月16日零点35分,寒风轻拂,马回电站拦河大坝围埝合拢后,江面由400余米缩窄为200多米,嘉陵江上游甘肃境内的白龙江水电站开闸放水,致使水位猛涨14米,流量由原来的每秒300立方米陡增至500多立方米,流速高达每秒35米。17日16时,原来用于施工运输的民用浮桥一号驳船也被冲沉,整个桥的轴心线下移,直接威胁下游17米处另一座价值500多万元的部队舟桥和50米处的大坝闸墩,情况十分紧急,17时40分,正在援建马回电站的某部舟桥营奉命撤除舟桥。到当晚23时左右已安全撤除桥底部分,由于夜色昏暗水急浪大,八个下锚未能起锚。

18日8时30分,电站指挥部开会研究舟桥转场事宜,一连根据营长安排,由指导员韩波带领一名排长和五名水性好的战士继续执行起锚任务。8时50分,韩波率领排长章勇,汽艇驾驶员王树清,副驾驶李家虎,战士张仕平、唐波、赵红星乘汽艇执行起锚作业。作业点急流翻滚、江水奔腾,起锚难度大。一个75公斤的铁锚加上急流的反冲力,重量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几次均未拉出水面。他们便把铁锚固定在汽艇右边后弦,将铁锚绳子一端甩向岸边的门桥上固定,这时一股急流涌来,把汽艇头向右打偏120度并迅速下滑,当艇头触及大坝闸墩上时,锚绳张紧,致使汽艇失去平衡,横着向上游方向倾覆。七名官兵全部落水,韩波等五名官兵被汽艇倒扣在水中。韩波、章勇二人先后钻出水面,爬上露在水面的汽艇底部。初冬的江水,寒气透骨,他们奋力分别将张仕平、唐波拉上汽艇。韩波被冻得浑身发颤,他想到,驾驶员王树清还扣在汽艇下的驾驶舱内,便呼唤着王树清的名字,不顾一切地扑向驾驶舱所在的船头,韩波左手紧紧地握住溜光的船沿,右手奋力将露出水面的一角帆布扯开,把在漆黑一团的舱内被汽油和水呛的奄奄一息的王树清猛力拉出。此时,一个恶浪打来,艇体倾斜,船内进水,汽艇急剧下沉,五人再次落入水中被急流冲散。一块长132米、宽20米的木板从汽艇中浮出,漂到韩波身边,抓住木板,就抓住了生的希望,在这生死关头,他明知自己水性较差,却毅然把木板推给在水中挣扎的王树清。王树清得救了,其他落水的同志也相继被赶来的冲锋船和渔民的小舢板救起。而韩波却被无情的江流吞没,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芒的颂歌。

韩波的英雄事迹,在川北老区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敬慕和传颂着他的英雄事迹。1991年11月成都军区政治部追认韩波为革命烈士,并授予他“模范政治指导员”称号。

7、张亚平

张亚平, 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1965年5月1日生于云南昭通,原籍四川资中。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

从事灵长类、食肉类等一系列动物类群的研究,澄清了这些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线粒体基因组作为主要遗传标记研究东亚人群的遗传多样性,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并阐述了我国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系统研究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证明东亚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在脊椎动物中首次发现微进化时间范围内DNA异速进化的现象。对基因起源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基因的形成和基因的变异在生物适应进化中的意义。

8、郭尚平

郭尚平,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 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籍贯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

首先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首先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1957)等。我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为我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9、柴金良

柴金良,1954年6月出生在四川省隆昌县周兴乡四村七组一个农民家庭。1973年初中毕业回家务农,1974年12月应征入伍,1977年8月,柴金良随连队执行国防施工任务。一天,战士李正贵坐在刚挖好的两米多深的坑底休息。柴金良发现坑沿上土石松动,便毫不迟疑地跳下坑底,一把将李正贵提起并托出坑沿,两人刚上来,坑口就塌陷了,0坑被掩埋了一米多深。李正贵埋怨地说:“你在上面喊我就行了,干什么要跳下去啊!”柴金良憨厚地一笑:“我怕你反应不过来。”

柴金良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8月,他作为军事训练尖子,被选派到吉林省榆树县于家乡组织民兵军事训练。进行手榴弹投掷时,民兵王玉河失手将手榴弹甩在身后三米处,柴金良猛地冲上前去推倒王玉河,并扑在他身上,王玉河安然无恙,柴金良的脚部却被炸伤。1979年提干,历任司务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期间,柴金良曾三次率队抗洪抢险,一次扑火救灾。每次他都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多次被军、师、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支部书记、基层干部标兵。1983年,他带领的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1985年,被集团军评为“后勤管理标兵连”;1986年,荣立集体三等功;1987年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荣立集体一等功。

柴金良入伍13年,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过一次春节。结婚七年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一次,他去忠县送兵,从忠县返回部队,路过重庆下车时就买了当天回部队的车票,然后急匆匆赶到爱人工作的单位。爱人见到丈夫,又惊又喜。同事们让他们赶快回家团聚。柴金良却说:“别忙了,我已买好当天回部队的车票,一会儿就走。”一听这话,爱人止不住流下了眼泪,说:“你都到家了,还不进门,让我跟同事们咋解释呀?”柴金良安慰了爱人,连儿子都未见面就走了。

1987年8月,新闻界披露成都市一位女中学生溺水,围观者达10多人,见死不救,有人甚至扬言先给钱、后救人的消息,柴金良看了有关报道后,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对战友们说:“做人怎么能让钱蒙了心,我柴金良要是遇上这样的事,搭上命也不当这样的孬种。”时隔一个月,他就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1987年9月22日晚,柴金良带领连队在大庆石化总厂乙烯二期工程储水处理池工地上夜班。经过一夜的艰苦奋战,次日凌晨5时许,眼看收工的哨子就要吹响了,可是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地方一辆装满水泥沙浆的翻斗车意外地滑入了沉淀池上的人工作业台,脚手架“吱吱”作响。而负责现场指挥的地方施工队副队长王相林,这时正在翻斗车前,就在面临着车毁人亡的千钧一发之际,柴金良从六米外的安全区喊一声“危险、快闪开!”随即冲上前去,他挡住了跟他往前跑的新战士周长兴,又一把推开了身处危险的副班长吴同俊,再一把抓住了王相林并推向身后,两人还未来得及散开,随着一声巨响,脚手架断裂,翻斗车下沉,王相林被柴金良压在身下,而翻斗车却砸在柴金良的身上,连人带车陷入四米深的沉淀池底。柴金良骨盆碎裂,双侧股动脉被砸断。王相林得救了,柴金良却因身受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198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追认他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臣。1988年3月3日,-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柴金良“无私奉献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10、匡廷云

匡廷云,女,植物生理学家,1934年12月29日出生,四川资中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62年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光合作用光合膜的研究,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取得如下成果:1.揭示捕光叶绿素蛋白在膜上横向迁移调节激发能分配的规律2.首次证明21kD膜蛋白是光系统I长波荧光发射的最初来源3.提出光系统II反应中心可能的动力学模型4.首次发现光系统II反应中心叶绿素蛋白的组氨酸残基及原初电子受体去镁叶绿素受到光照破坏,提出了反应中心第二条电子传递链具有光保护功能的假设。 

二、内江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5日至15日,内江等8县人民相继宣告解放,迎来了历史新纪元。1950年,资中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辖内江、资中、资阳、简阳、仁寿、威远等县。1951年,分内江县城和近郊设县级内江市,专、市、县同驻一城。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

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建地级内江市,改原内江市为市中区。1989年,撤销内江县改置东兴区,与市中区同为内江市的直属县级区。与此同时,还管辖资中、资阳、简阳、威远、乐至、安岳、隆昌等七县,总面积13340平方公里。

1995年,资阳县改为县级资阳市,1996年简阳县改为县级简阳市,均由四川省直属管辖,由内江市代管。1998年2月,经国务院决定,内江市的行政区划再度进行调整,将资阳、简阳、乐至、安岳等四县市划出,另成立资阳地区。内江市辖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等3县2区。

三、内江人口民族情况

2014年末,内江市户籍总人口425.96万人,比2013年减少8802人,人口出生率为9.11‰,人口死亡率为6.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7‰。内江市计划生育率为80.9%。

2024年内江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和公式

2024年内江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及

内江所有高中学校排名及分数

内江的房价现在是多少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