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本地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阿林老师

晋城本地传统文化有泽州四弦书、武氏正骨法、皇城重阳习俗、泽州秧歌、烂柯山的传说、上党二簧、上党八音会、阳城犁镜浇铸技艺、神农高跷。

一、晋城本地传统文化

泽州四弦书

泽州四弦书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

武氏正骨法

“武氏正骨法”是一门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源于清末,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皇城重阳习俗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头南村,润城镇之上伏村,自古即在“九九重阳”这天同时举办庙会。以皇城村区域,波及阳城全县及泽州、沁水两县部分地区。据文献资料记载与古代诗文佐证,该区域最早在魏晋时期即有很隆重的过重阳的习俗出现。

泽州秧歌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境内古称泽州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州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

烂柯山的传说

关于“烂柯”故事和烂柯山,我国许多地方历史上也都见到过,例如浙江衢州、广东肇庆、四川达县、陕西洛川、河南新安和山西武乡等等。烂柯的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除了“观棋烂柯”这一共性外,因为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地方语言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地域差异。

上党二簧

上党二簧,又称上党皮簧,当地称其为“土二簧”,为西皮与二簧之合称。它是一个集南北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从发现的清乾隆中前期的舞台题壁可知,它产生传世已有二百多年。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在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六县(市、区)广为流传。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

阳城犁镜浇铸技艺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而本县南部山区则是生产犁镜的厂家,分布于横河、李圪塔、桑林、东冶、三窑、西交等地,离县城所在地百里之外的东冶镇则是出产铁矿的地方,其矿石质软纯洁,含磷高、含硫低,南部山区坚硬木料为料烧制的三寸茬、七寸炭的生熟木炭也是铸件的必要原料,为铸犁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神农高跷

神农高跷流行于高平市神农镇,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演出。神农高跷表演内容为“香兰送闺女”,人物有老头、老妇、小舅子、伴娘以及四个轿夫抬着新娘子,他们身着彩衣,足蹬三米多的高跷,前面是八音会开道,边扭边跳并伴有语言逗趣,深受群众的喜爱,反映了山西地方嫁闺女的风土习俗。

二、晋城市简介 

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是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的美誉。           

晋城市是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两万年前便留下高都遗址、塔水河、下川等人类遗址。是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禹凿石门、商汤筹雨等神话发源地,高僧慧远、天文学家刘羲叟、孔三传、王国光、陈廷敬等名人故里。全市现有文物总量6767处,属国家重点文保单位66处,包括冶底岱庙、青莲寺、崇寿寺、海会寺、柳氏民居以及湘峪古堡等众多名胜古迹。  

晋城市古为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兰花炭曾名扬海内 。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惜有动物,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三、晋城地理环境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丹河、沁河流域中下游,晋城全市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5度11'-36度04',东经111°55'-113°7',市区面积149.6平方公里。东、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河南省新乡、济源、焦作交界,西依中条山与临汾、运城衔接,北依丹朱岭、金泉山等山脉与长治接壤。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发挥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战国军事家吴起称之为“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右天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可见晋城地理位置的重要。

晋城市全境位于晋城盆地(泽州盆地)中央,即丹河、沁河中下游流域的盆地。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形,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境内平原、丘陵、山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2.9%、28.5%、58.6%。其中平原1221.6平方公里,丘陵2704平方公里,山地5564.4平方公里。晋城市全境平均海拔600至700米,最高点为海拔2322米的中条山舜王坪,最低处是丹河、沁河下游河谷地,海拔接近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