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倡议书三篇

莉落老师

【热门】环保倡议书三篇

环保倡议书 篇1

  我是华强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我从小就在南宁长大,南宁是怎么变化的,我都看到了。从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中国绿色城市,开展了民歌节,南博会……

  现在在南宁,到处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等字样。在马路边上,各种各样的垃圾桶美丽极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开。

  可是,我觉得光有分类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写一些可回收一类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类垃圾的种类,不是每个人都想我们一样接受知识多,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垃圾是什么,想那些民工,他们不知道,就会乱丢一气,这样反而不好。不仅起不到环保和垃圾分类的作用,反而会给那些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带来工作的困扰。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蛮严重的问题。

  有一天,我和妈妈还有姥姥一起去坐公共汽车,想要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始我们是开开心心的出门啊,可是当我们去公共汽车车站等车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经发臭了,路过的行人纷纷五着鼻子绕到走,我们走过的时候一会闻见一股很大的腐臭味。

  后来,我在去过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细观察有没有臭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种可以把垃圾倒出来,可是为什么会发臭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环卫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把表面的垃圾捡出来,并没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垃圾清理干净?他们说不是不想,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来,所以就只能把垃圾留在里面了。

  由此可见,垃圾桶发臭,不是因为环卫工人不尽责,而是因为垃圾桶的设计有问题。我在此希望,为了南宁的美丽,为了空气的清新,请市长叔叔再叫人设计过一些既实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让那些臭味来污染我们清新的空气。

  再者无建议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 积极向自己熟悉的人和社会大众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把废纸、废铁等可利用的废物分类集中,送往废品收购站,以便回收利用。

  3. 注意保护和美化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

  4.开展“爱护学校,亲如家”主题班会。

  最后,希望我们的明天环境后更美好!!

环保倡议书 篇2

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因为现在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先说两条吧.

  首先,说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目前地球上有97%是海水,淡水不足3%.可是人类不断地排出有毒的污水,污染淡水资源.

  再说说电池吧.如果你把电池丢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有毒物质就会进入土地,进入地下水,再通过农作物或饮用水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做起,人人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先锋,来保护生我们养我们的地球吧.

环保倡议书 篇3

广大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即将来临,它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已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是进行祭奠活动的高峰期,人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表达怀念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烧纸焚香祭奠之风愈演愈烈,大街小巷路口、野外墓地,纸制冥品花样繁多,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不文明、不环保、不卫生、不健康的祭扫方式,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又严重污染了空气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安全和公众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民环保素养,保护我市大气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尚,市环保局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环保祭祀,摒弃污染环境的祭奠方式。 把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时尚、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等。推行社区公祭、鲜花祭祀、网上祭祀、植树祭祀、家庭追思会等祭奠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以及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环保的表达方式之中。

  二、倡导节俭祭祀,摒弃浪费的祭奠方式。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丧葬祭祀少花费。做到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用健康、时尚、节俭的方式寄托哀思。节能就能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就能改善环境质量。

  三、倡导安全祭祀,摒弃粗放的祭奠方式。要严格遵守有关防火和烟花爆竹燃放规定,不在路边、广场、小区、树林、草坪、建筑物下等场所烧冥物、放香炉,不在禁放地点和时段燃放烟花爆竹,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他做起,弘扬先进文化,用文明、健康祭祀的实际行动,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环保祭祀的带头人,共同度过一个环保、安全、和谐的清明节,为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幸福廊坊贡献力量!

  xxx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