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 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
[练习]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 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 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
3.洋与海(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 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练习] 完成第27—28页“做一做”。
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分布,那么今天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其中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二、海陆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基础上,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投影片] 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
[指导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8—29页的“读一读”及29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面积缩小的大洋和面积扩大的大洋是什么大洋?
[教师总结] 魏格纳为了研究大陆的漂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科学献身精神。今天人们已经接受了魏格纳所提出的“今天的海陆分布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观点。到了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大陆的漂移是因板块运动造成的,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 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讲述]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被分成六大板块。(请同学指出六大板块名称)
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请同学注意板块的边界和板块的运动方向。)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带。(配合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带。)
[练习] 课文第30页“想一想”。
[提问]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
布置作业 绘制海陆轮廓简图,并注意掌握绘制技能,在绘图中复习本节知识。
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2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气候概况。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为学生自学设计的课堂练习(一)、(二)。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或旅游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学生总结回答: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师: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生:欧洲西部。
引导学生,切入主题
师: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师、生活动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各抒己见,回答老师所问。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的旅游景点;有的学生谈到欧洲西部的经济:欧元、欧盟等;还有的学生谈到了当今的热点问题:疯牛病、口蹄疫、炭疽热等)
师: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学生异口同声,热情高涨)
师: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它的——?
生:地理位置。
师:对了,我们要先知道它在世界中的位置。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
生:气候状况。
师:很好。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
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
生: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
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成功
板书: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特征: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师:欧洲西部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的区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推动欧洲各国求同存异,走向联合的动力。
介绍欧盟:
板书:
二、欧盟
(1)简介(十五个成员国)
读图找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及其首都
根据图8.14描述欧盟的作用及其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讨论:为什么要成立欧盟?欧盟给本区的人民带来了那些利益?
―――示意图从哪5个方面说明了欧盟的作用。
(2)作用、影响、意义
好,我们下一堂课继续来学习西欧的其他知识。
第二课时:
师:屏幕上面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有关“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课件显示内容,分组讨论答题。配乐,教师巡视答疑。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学习的乐趣)时间到,音乐停。
师:(评价)同学们真棒!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人情况。(教师进行动画演示,学生注意观察,直观感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生: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人,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给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尽情“游览”)
师:现在请大家试着点击本图的右下角,看看会有什么惊喜带给大家!(学生点击进入,屏幕上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色世界,随着可爱的小天使飞来飞去,“恭喜你,你成功了”几个大字由远而近的出现在画面中。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
师:点击“你成功了”进入到“国家与旅游”。点击各国首都可欣赏优美风景,点击其他按钮,可对欧洲西部有更多了解。请大家带着问题畅游欧洲西部。
(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美景,进一步了解本区,同时思考问题)
布置任务,提出建议
师:问题有的可在欣赏时完成,也有的需要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探讨完成。下一
节课请你们做老师,谈淡你们的研究结果。
第三课时:(练习和学生讲述为主)
师:你们知道吗?在网吧除了聊天、玩游戏之外还可以登陆相应的网站查阅地理信息,想知道哪个国家、哪个大洲都可以。相信那时你会大开眼界,真正感受到“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课堂练习:
位置、地形和气候姓名__________
点击“欧洲西部”进入,看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鼠标箭头变成“手”形,可点击进入)
一、位置(whereisit?)
1、在世界中的位置:欧洲西部位于_______(a南半球、b北半球)。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请说出判断理由。
2、海陆位置:欧洲西部西临_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__洋,南隔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___________洲相望。
3、纬度位置:大致在__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图中位于“冰岛”北部的虚线是(a北回归线、b北极圈)。
?
推断:a.欧洲西部三面临海,气候受________(a海洋、b陆地)影响较大。大部分为_____(a陆地性、b海洋性)气候。
b.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只有一小部分属于________带。
二、地形(whatisit?)
1、观察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的特点_______(a比较平直、b曲折破碎)。因此多岛屿、半岛和海湾,你能在图上找出它们吗?
推断:多优良_________,海运发达。
2、欧洲西部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平原多分布在西部、中部的沿海地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主要有北部的_______________、中部的__________________。中部地区的山脉大致呈__________走向。
推断:这种地形分布特点有利于海洋____________深入大陆内部,终年温和多雨,形成典型的___________气候。随着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冬冷夏热,气候逐渐过渡为____________气候。
3、根据本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把本区“河湖”特征与形成条件连接起来。
(1)河湖水量充沛,河网密集a.受冰川影响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b.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限制两侧多湖泊
(3)无长河c中欧西欧多平原,降水较多
推断:这些平原、山地、半岛上多冰川地形、湖泊、峡湾,成为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本区___________业发达。
二:气候、农业和工业
欢迎大家进人“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时别忘了动动你脑。请大家在欣赏之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可以相互讨论、研究。
1、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哪些地理因素有关?
2、欧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气候为主?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3、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亚lu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有什么好处?有没有弊端?
5、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它的工业有何特点?为什么如此发达?
6、你们还知道本区有哪些区域性国际组织?你能简要介绍它们吗?
7、试说说本区有哪些的旅游胜地,需要到哪些国家去参观?
8、本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能列举一、两个国家说明原因吗?
板书设计: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特征: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二、欧盟
(3)简介(十五个成员国)
(4)作用、影响、意义
三、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1)工业部门和产品
制造业比重高,采矿业比重小,尖端工业占优势
(2)工业区分布
多而密集,呈十字形分布
四、传统畜牧业
1、地理位置因素
2、地形因素---平原为主
3、气候因素
五、繁荣的旅游业
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3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记住海陆面积。
通过阅读教材配备的各种地图特别是“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探究精神以及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通过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从地球和地图知识引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因为有了地球知识的和图知识,教材配备了14张各种类型图,设计了多个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的环节。
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世界的海陆概况,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大洲和大洋”部分,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课本用了“七大洲”、“四大洋”两个标题,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如大陆和大洲、海和洋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等,可作为学生的已有知识。但从读图的意义上,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特点,是新的教学任务。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即哪个大洲面临哪些大洋?哪个大洋被那些大洲包围。2。大洲之间的关系,相连的大洲(大陆)、大洲间的分界(山脉、河流、运河、海峡)3。各大洲的轮廓、面积和分布的对比。
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教法建议
对于七大洲三和四大洋部分,以读图为主:
第一步: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第二步: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掌握大洲的名称,位置和三条洲际分界线。
第三步: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第四步:读“东、西半球图”。读图讲解: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读图比较: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列表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材分析
“世界海陆分布”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以下两个内容:1、海陆面积的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或陆地占29%,海洋占71%);2、海陆分布的大势,即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这里应补充说明一点,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配有14张分布图、示意图、比较图。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地图、图表,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由于图较多,设计问题不但要具体、明确,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到深,也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
对于世界海陆分布:设计了三个环节,1.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2。组织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3.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关于选学部分内容的教材分析
第三部分为选学主要介绍了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一内容安排在这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紧接上面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说明了七大洲、四大洋这一海陆轮廊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为第三节讲述地形变化、海陆变迁、地震和火山等知识打下基础。有关板块运动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概括,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此课文首先介绍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讲述板块运动作了铺垫。
教材安排了一段的阅读材料,介绍了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魏格纳原先德国的一为位年轻的气象学家。传说他从世界地图上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转向对大陆漂移的研究,并且坚持不懈,直至为此而献出生命。这段阅读材料蕴涵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和为探索真理而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精神,还可使学生受到地壳“活动论”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关于选学部分的教法建议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的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读故事,谈读后感,找证据,用魏格纳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来学习他的学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读图训练方面,可引导学生读三幅不同地质时期的海陆分布图,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读书:为什么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板块学说的角度做出解释: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先不要早下定论,还是看看地球的基本面貌以及海陆的分布。
(板书)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海陆分布
(学生活动).观察比较,对照“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总结板书)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组织讨论:你认为是地球还是水球?两种说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是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觉的地球更象水球。而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这反映了人们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读图对比)在“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总结: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即是一块陆地,无论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提问:我们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呢?和海洋一样也是连续的吗?
不是。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有的是大陆、有的是岛屿、半岛。
你能把他们区分出来吗?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并让学生在初中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实例加以区别。
(学生活动)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
看看地球上共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牢记七大洲的名称。并回答: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学生活动)读图比较:读“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让学生说出哪个洲的面积?哪个洲的面积最小?并按面积大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总结板书)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我们总结了陆地有七大洲,各洲的大小、轮廓都是不同的。那么浩瀚的海洋呢?
它被大陆分割了四大洋,下面通过读图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东、西半球图”读图比较“四大洋面积比较图”
看看地球上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哪几个彼此相通的大洋,
找出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比较四大洋的面积大小。
(3)指图讲解:在图上结合具体的洋、海、海峡,讲清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实例加以区别。(洋,海洋的中心部;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总结板书)四大洋:大洋、海、海峡
我们已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即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和大小。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自古就是这样分布的吗?先讲一个故事。
(学生活动)P28读一读“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然后,坚忍不拔的追求,形成科学假说,读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科学既需要大胆的想象,又要小心求证,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决心和毅力)现在,我们用这种精神来探索一下这个科学假说。
(板书)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选学)
(组织讨论)任何学说都要有依据,请你看书,列举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P28“想一想”
总结证据:(1)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2)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说明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3)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地质时期的三幅海陆分布图。
说出两亿年来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有了些什么变化?(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
总结: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生活动)读图讲解:读“六大板块示意图”,讲解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2)板块都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总结板书)1.六大板块2.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对地表的海陆轮廓的形成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地表的差异,即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在第一章地球知识和地二章地图知识的基础上,本章教材的特点是配备大量的图,海陆分布的状况以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都是通过读图获得的。如何使学生在图中能直接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是本节重要的任务。要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具体、明确,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变成学生活动。
第二个环节,充分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可供讨论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地球还是水球”,“难道仅仅是巧合吗?”都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探索空间,增强了求知的欲望。第三个环节,有关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教学,充分利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挖掘其中丰富的教育因素,通过让学生读后谈感想,引导他们象魏格纳一样对科学抱有好奇心的进行探索,设计了为大陆漂移学说“找证据”的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在探索的过程中,又受到了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这一环节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完成。
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4
【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教学难点】分析四大工业的特点。
【教学用具】我国煤炭资分布图、中国主要油气工业基地和石化中心图、我国主要电力工业的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工业。
(板书)第八 中国的工业
(活动)1.从自己身边的日常用品中找出两种工业产品;再找出两种与工业无关的产品。
2.读本提供的工业作用示意图,说明图中的每一项工业与你的那些活动有关。
(教师)如果说农业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所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那么,工业则决定着人们吃、穿、用的水平,即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工业也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现代化水平。
(板书)第1节 基础工业与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一、基础工业的分布
(活动)读书回答:1.什么是基础工业?
2.基础工业包括那些工业部门?
3.有那些物资是这些基础工业的产品?各举一例说明。
4.假设生活中和生产中没有了这些物资,会怎样?
(、过渡)可见,基础工业无论在人们生活中,还是在国民经济生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我们看看基础工业的分布状况。
(板书)1.煤炭工业
(活动)在地图册中找到“我国煤炭资分布图”,复习回答煤炭资丰富的省区。
(教师)因此,煤炭资丰富的西、内蒙古、陕西,就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工业基地。
(板书)煤炭工业基地:西、内蒙古、陕西
(过渡)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消费中比重是的,但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却不断上升。
(活动)读图“中国主要油气工业基地和炼油中心、石油化工中心”:
1.找出我国大型油气田。
2.找出图中的大型炼油厂。
3.观察炼油厂的分布与油气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教师)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分布多于油气资分布一致,即在油气产地,如:大庆、吉林等;另外,也有一些是建立在消费市场的,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
(板书)2. 石油、天然气工业:在油气产地
消费市场
(活动)读图“中国主要油气工业基地和炼油中心、石油化工中心”:
1.找出主要石油化工中心。
2.观察其分布特点, 并举例说明。
(教师)石油工业也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因此,其分布也是在油气产地(如:大庆)和消费市场(如北京燕、上海金)。
(板书)3.石油工业
(承转)电力工业是又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业,电力工业的发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
(活动)读图“我国主要电力工业的分布”:
1.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形式?
2.这两种电力工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我国的核电站集中分布在那些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板书)4.电力工业: 火电厂—煤炭基地、大城市
水电站—河流中上游(长江、黄河、珠江)
核电站—东南沿海
()本节介绍的四项基础工业中,有三项是能的生产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能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能的生产是我国目前的战略重点。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等工程,不仅带动了西部的发展,同时也大大缓解了东部能紧张问题。
(反馈练习)
下列城市分别是哪项基础工业基地:大庆、大同、北京、上海、南京、兰州、锦州、广州。
【板书设计】
第八 中国的工业
第1节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1.煤炭工业
煤炭工业基地:西、内蒙古、陕西
2.石油、天然气工业
在油气产地
消费市场
3.石油工业
4.电力工业:火电厂—煤炭基地、大城市
水电站—河流中上游(长江、黄河、珠江)
核电站—东南沿海
点评:
该教案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相关讨论中学习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相互交流的能力。较好贯彻了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注重景观图片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每一个读图环节中,都设计了大量而严谨的问题,由浅入深,形成链锁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力的锻炼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七年级地理教案湘教版5
【中东】
案例设置目的
(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
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论。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讨论)
三、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地中海和红海沿岸——西殴和北美。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殴和北美。
四、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交流。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讨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这两个问题展开。西亚这里是世界争端的焦点,认识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学习石油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是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学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五篇
地理新学期课程教学计划
新学期高中地理理论课教学设计五篇
新学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五篇
地理新学期课程教学计划
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五篇
地理教学工作个人计划模板
新学期高一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五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初中地理备课组期末教学总结五篇
关于高二地理教学课堂设计
最新中考地理教案五篇
七年级地理第二课时教案五篇
高二地理竞赛教学设计五篇
新学期高中地理理论课教学设计五篇
初中地理个人工作教学总结最新五篇
八年级甘肃地理教案最新范文
新课标初一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方案
初一地理下第七课教案范本
关于八年级地理教研教学计划
初中地理教师个人教学总结最新五篇
初中地理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最新五篇
七年级地理开学第一课范文五篇
微课教学设计地理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