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读后感(精选五篇)

莉落老师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1

  该书的作者为泰勒·本沙哈尔。最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在网上看了他在哈佛讲授的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谨慎、严谨又略带羞涩的这个瘦小导师为了给学生们做好榜样,在教授《学会改变》一课时,指导学生应该努力走出自己的舒服区,进入到学习区去。于是以身作责面对八百来号学生穿上他承诺过某一学生的一定会穿的粉红色女士T恤,在哈佛硕大的礼堂里,伴着迪士科音乐来了一场Fasion Show。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这个现身说法的导师当时带给我内心的震憾真是无以言表。

  随后了解到他是一个以色列人,面对祖国长时间的暴乱,以及年少时因为伤痛永远地离开了赛场。人生之旅于他而言诸多坎坷,为何他还可以指导别人怎样寻找幸福?他本人真的幸福吗?带着强烈的疑问我拜读了他的著作《幸福的方法》。

  不留余地一气呵成地读阅完。我陷入了沉思:于我而言,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幸福从医学的角度讲是大脑分泌的一种叫多巴胺的稀有物质,只有在长时间的努力之后获得某种成就时才会少量分泌,幸福跟多巴胺一样,是一种稀有物质。经过反复的思考,我逐渐理清自己的疑问。

  什么是幸福?这得先说说我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世界在我的眼里是物质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信奉的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世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要有空气,水和食物才能生存。人生观:在我看来,人死后只有他生前留下的精神财富可以存在。灵魂在这个世上没有生存的土壤。也就是说:生命陨落,油尽灯枯。我不相信前世今生的神话,我更不相信有转世的来生。价值观:对我来说,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是最想得到的?我反复思考过后得出:得到的被珍惜,失去的被纪念,这一生丰富的经历,这一生从无到有的一切。换句话说我认为的幸福就是:为了去经历还没有经历过的一切。

  另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去得到幸福呢?学会发现幸福,学会感恩幸福。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幸福的时刻。曾经《罗辑思维》栏目里那个有才的罗胖子曾经说过:你要是想创作一个卖水的广告,待在云南是想不出来的,你得先去新疆待三个月,回来就知道云南的水好在哪儿了。如果你想卖新疆的沙漠旅游,就去云南待三个月吧,然后就知道怎么推销沙漠了。这个例子其实讲出了过盛时代核心的商业难题:就是怎么去制造焦虑和渴望,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的需求不过就是衣食住行用,而在现在这个各种刚需都得到满足的时代,遍地都是沙子和水的时代,该怎么样去制造渴望呢?而渴望这个东西难就难在当他不出现的时候,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渴望呀。同样的道理,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物,没有失去过,你也许并不知道他对你有多重要。但是一旦失去了也许就再也要不回来了。不要把亲人朋友同事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没有人有责任为你做这做那。学会去发现,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值得去感恩。都能被称为幸福。幸福还取决于心态,不管你此时此刻是开心也好悲伤也罢,过段时间都会平复下来回到你原有平淡生活里的基准值。唯有不断地尝试去经历,不管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会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基准值。这就是幸福的意义。幸福快乐跟成功一样,唯有去经历,别无他途。

  至此每当我感到不开心不快乐的时候,我总会用一句话安抚自己:几十年后,组成我身体所有的碳氢氧都会原原本本还给这个世界,这点烦恼又算得了什么?此生,活到淋漓就好!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2

  幸福是什么可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为什么人们都可望得到幸福,而幸福是什么,这没有个严格的定义。在没有阅读过《幸福的方法》前,我本人对幸福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原先幸福并非拥有丰盛的金钱和物质,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拥有幸福呢?

  幸福是什么我们都期望拥有幸福,都能感觉到幸福但却少一个完美的定义帮忙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书中说道:所有的人都能够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忙碌型,第二种是享乐型,第三种是虚无型,第四种是幸福型。我们需要确立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才能离幸福更近或者拥有幸福。书中举例说到,一个作恶多端的人死后到了一个不用工作,整天吃、喝、玩、乐的地方,他以为自己到了天堂,在他庆幸着自己到了天堂不久,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寂寞,此时,上帝出现了,上帝告诉他,其实你此刻是在地狱。另外一个故事说到,有一个年轻人和一群老人一齐去登山,年轻人十分迫切的期望登到山顶,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并没有时间和情绪去拉欣赏沿途的风景,结果他并没有在老人们前面登上山顶,这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幸福并非是每一天要做有好处的事情和结果并非是最重要的,过程才就应是接近和体会幸福的捷径。

  如何实现幸福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中,他自己以为能拿到世界冠军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当他自己拿到世界冠军的那一刻,他却并不感觉自己幸福,返而是迷茫,为什么会这样?这引起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深思,作者到处寻求答案,他发现幸福并非是短暂的、单一的,而是长远的,多样的。幸福是相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历、不同的阅历,幸福感是不一样的,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事情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幸福没有固定的公式和统一的标准。因为幸福是相对,所以就引出了一个惯性,习惯和他人比较。

  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号角吹响,一部分人真的比其他人跑的快了,真的奔小康去了。所以没有发达起来的人,有些失落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以前的人容易感到幸福,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前,普遍的贫穷,大家没有比较就没有失落。不可否认的是,相比较以前,此刻的贫富差距是有所拉大,但是我想幸不幸福的参照系不就应是任何外在的东西,参照系就应是过去的自己。我常常对自己说当渐行渐远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刚刚出发的样貌,这样我才能始终记得出发的原因,才能始终怀有感恩之心。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3

  最近在看的这本书,让我觉得心灵像一棵重新生长的大树,吸取到了更多的养料。

  作为用心心理学的实用书,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里所说的道理,十分浅显易懂。

  书中用四种汉堡比喻四种人的幸福观。第一种汉堡是口味诱人但危害健康的“垃圾食物”,吃它等于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埋下未来的痛苦。拥有这种幸福观的人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他们只顾及时行乐,不管任何负面后果;

  第二种汉堡是口味很差,但能够确保日后健康,吃它等于眼前很痛苦。拥有这种幸福观的人和前者正好相反,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未来的目标,他们被称为“奔波劳碌型”;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利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此刻没有享受到美味,而且日后也会影响健康。这类幸福观的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期望和欲望,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我们称其为“虚无主义型”;

  最后一种汉堡就叫做“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透过目前的行为他们能够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本·沙哈尔给幸福的定义是:快乐加好处。

  相信所有追寻幸福的人读罢这一段文字,都会掩卷叹息。我们不禁感慨,我们都曾千万次地追问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究竟什么才是我想要的幸福?那些工作着的,为什么整日劳顿而没有快乐;那些学习着的,为什么耗费时间却收效甚微?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为什么精神空虚百无聊赖;那些手握着幸福的,为什么身处其中浑然不觉?

  信念决定命运。幸福才是人生的至高财富,它不在攀登的顶峰,也不在徘徊的山脚,而在努力向前的一路之上。注重目标,更要注重过程,享受创造着的此刻,才会有更完美的未来。

  书还没有读完,我的这种被点化而顿悟的激动,还在继续中。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4

  这月读了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本沙博士的《幸福的方法》一书。《幸福的方法》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泰勒博士告诉我,心灵的成长靠的减法而非是加法,幸福也并非是牺牲所有而换来的。在繁华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忙碌于事业、家人、朋友的和谐共荣,却常常忽略自身的幸福,以牺牲自身幸福换来成功,往往是脆弱而不长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真实的自己,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接受别人;只有掌握了欣赏式探寻的方法,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更加的从容。

  幸福是什么?如何找到幸福?其实幸福快乐的秘诀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于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择,换一种角度生活,以用心战胜消极,学会“自我帮忙”,你会发现离幸福更近一步。

  或许我们在探索幸福途中会遇到挫折,遇到阻碍,这都不能让我们停止追寻幸福,我们务必时刻的谨记机遇是从困难中孕育出来的。就像书中提到的一样,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避免的痛苦,同时也会有很多内在与外在的,影响我们获得幸福的阻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论何种困难状况下,都允许自己去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变过程。

  幸福是没有终点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是更加的幸福,这就是从幸福到更幸福的过程。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5

  最近,在闲暇之余,我读了幸福的方法这本书,本来还以为会很无趣,结果,却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

  轻轻的合上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双手使劲地搓了搓脸颊,好让自己更加清醒,没错,《幸福的方法》让我从追求幸福的迷茫中猛然清醒,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解了我一时之渴,但我知道,幸福之路仍然需要我自己去走,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绿洲。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人生百态,形形色色,有多少人感觉到幸福?又有多少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挣扎?我也挣扎过,当大学毕业奔波求职时,当独处他乡深夜难眠时,......我幸福吗?或者说,我幸福过吗?似乎心中有过这种感觉,但我没有细细品味过,我似乎来不及细细品味,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安静地思考都是在身处逆境之时,人生低谷之处,一旦走出低谷,我的生活就进入忙碌状态,按照泰勒博士划分的四种人生类型,我应该属于“奔波忙碌型”,也许我现在已经谈不上奔波,工作也不算忙碌,我说的是生活忙碌,不仅仅指工作。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总感觉没有属于自己的安静的时间,思考人生,常常只是闪过心头脑海的一些短暂的念头。就这样,我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烦躁,因为难以言说,所以无从解脱也无处倾诉。这样一种状态,当然不能称之为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泰勒博士在第一篇就提出这个问题。我看着这个大大的标题发了好一会儿呆,好熟悉的问题,在我脑海中闪过的那些念头中,一定有这个问题,我肯定在某个时候,问过自己关于幸福的定义。

  是啊,幸福是什么?我可以确定的是,自己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只是有时候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过质疑。我迫切地翻开泰勒的《幸福的方法》,希望从中找到答案。泰勒没有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我相信他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定义,因为千人千面,追求各不相同,但引出了一个更好的问题怎样让自己更幸福?并且告诉我们,我们永远都可以让自己更幸福。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但幸福不是终点,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当然结果也重要,但幸福远远不止是实现了目标。在《幸福的方法》第二篇,泰勒谈到了如何实现幸福,重点讲了快乐学习,开心工作和美满婚姻,有一些我们做不到,但绝大多数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我们养成习惯,泰勒多次谈到习惯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正确。

  泰勒博士最后说,幸福就在当下,幸福的生活,是靠累积而成的,他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那些普通的、平常的小事情,比如我们可以从与亲人相处、学习新知识以及工作任务中,获得意义与快乐。我们日常生活里这些快乐的事情越多,我们自然就会更幸福。

  幸福,就是当下,就是那些平时我们不曾注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