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孙小飞老师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一)

  自从看了《动机与人格》这本书以后,这种感觉消失了。感谢马先生写了这么好的书,呵呵。我觉的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说明了自我实现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那就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就好像另一位姓马的伟人——马克思的思想那样:世界上不会出现有一个完美的社会,而是从低到高发展的,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即使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也不会停止发展。也正因为人类不会停止发展,因此社会永远不会完美,因为完美意味着无法超越。马斯洛的思想类似:人的心理也永远不会真正完美,而是从低到高发展的,要经过生理需要的满足、安全需要的满足、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自尊的满足、最后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人达到了自我实现的阶段,也不会停止发展。因此人生不是一个最高价值的寻找过程。而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追求更好的过程。不是形而上学的完美主义,而是辩证法的不断进化。

  自从看了这本书,再也不“怀疑人生”了。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二)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刚刚读完,合书之时突然有个疑问:本书哪个地方提到人格?又将目录重看一遍,目录里面没有找到相关章节,又翻翻不同颜色划过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估计是翻译者(许金声)的问题。已将书放回书架,但仍不甘心,最后在附录中发现译者提到:我最初想给本书起的书名是《人性的高境界》。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是这样的一句说明使我稍稍释然地将书重又放回。

  马斯洛的高境界

  高级层次的人性人格是怎样的呢?那一定是健康的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工作、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自然界有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创造性,有自由感,以问题为中心、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高级层次的人在本书中也就是自我实现者: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得到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和丰富的人性。马斯洛临终前四个月在日记中写道:既然我的一生已经如此丰富,再抓住生命不放则是贪恋的和不知感恩的尽管他享年仅62岁,足以看到他的满足感、不贪恋、不畏惧死亡。

  这种高境界是自我实现者的情怀。

  马斯洛的以人为本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称为三大思潮或三大势力。其人本心理学和以人为本在字面上有些接近,其实际上也有着内在的密切关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而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不仅要研究人的低级本能,还要研究更高的本性,强调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

  无论是高级需要还是低级需要都具有类本能的性质。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切活动的`动机或驱使。以人为本就是以人需要本性为本、为根、为目的。

  马斯洛在本书中提出了类本能的概念,批评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传统的本能理论的绝对两分法,即:不是本能的,就是学习的。

  质疑马斯洛

  马斯洛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或自我实现者人群,所以他的感情世界里没有悲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专注于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者、精神变态者、罪犯、违法者、意志薄弱者,他对于人类的希望会越来越有限制,越来越目光短浅,越来越退缩。针对研究者他提出一个简单积极的措施:就是淘汰精神病人、精神变态者、神经症患者只选择相对完善的人类代表作为试验对象。他称这是积极心理学。

  淘汰是一种丢弃、回避,不负责任,是一种知难而退。选择是一种明智,是成功的保障。那么未被选择和被淘汰者要被社会弃绝吗?由此,我更加赞叹以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弗洛伊德代表者们,他们对那些不被理解、被边缘化的人不离不弃。

  也许这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的表现:敢于说实话?!

  一个全面的心理学应该涉及到善与恶两方面,而马斯洛在本书的研究中只看到善的一面,邪恶和人性黑暗的一面的心理状况是如何的,他并没有提及。也许他以后的研究中会涉及到这方面,但最起码在本书发表以先没有看到。

  人本心理学,既然以人为本,那自我实现者的男性和女性的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会不会有差异呢,我作为一名女性,目前不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但心理是健康的,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路途中,感觉对被爱的需要、依附和亲密关系的重视会更强烈一些,这方面在人本心理学中也值得关注。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三)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东方称为圣人)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另外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不管是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马斯洛学说,都明确的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的个体,体验着作为健康自由人的所有的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