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读后感(通用10篇)

刘莉莉老师

  人物传记读后感1

  咚咚,咚咚,生命之乐敲响了。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生命行走的声音,聆听生命跳动的声音……

  翻开贝多芬的生命之乐,这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成的一首曲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他的不甘,他的愤怒,他的悲伤,和他用痛苦换取来的欢乐。全场欢乐的音乐,正如他的人生一样在不停的跳动。

  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天将会失去这世界上唯一能永远陪伴自己的音乐时,他绝望了,可是他很快便再次振作了起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躁的性质。他的心在这一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胀,音乐将他的血管燃烧至沸腾。

  但是世界永远不会根据人的意志来运转。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

  贝多芬的一生,是苦难的,但却也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的奋斗了,虽然最后天不遂人愿,但是他那激昂的斗志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弦之上。

  轻轻的将书合上,静静的思考着。贝多芬在生命将要终结时那不甘的眼神,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他这样一个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人尚能如此,我们这些幸福的人们却每天都在抱怨着,总是觉得上天对我们不公,要不就是在祈祷着,希望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可是谁又为那些残疾人想过,他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着,都在奋斗着,从不肯放弃自己。

  在看完这一本书的那一刻,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像贝多芬一样,努力的去奋斗,为的不是别的,只为我们心中同样的不甘,同样的不愿这样放弃,我一定要勇敢努力的创造出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地,不管在成功路上我将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因为我相信“凡是不懈努力的人,不怕困难的人,便一定能才成功”

  人物传记读后感2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让我百感交集的书,名叫《海伦·凯勒传》。

  在海伦凯勒她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病,让她失去了宝贵的听力和那双将要探索世界的眼睛,从此他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废残疾的人。

  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可谁也没料到她能凭着自己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可怕的疾病挑战,在病魔面前,她没有屈服过、没有认输过。而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和难以做到的困难。

  海伦。凯勒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女孩,她凭着顽强的、惊人的意志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脾气不再暴躁,甚至开始和亲人以外的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的嘉奖。

  如果把我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她那种惊人的意志、顽强拼搏到底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懂憬,无法与之相比。

  《海伦·凯勒传》她给了我的是无比的震撼。我应该向海伦。凯勒学习,学习她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益求精、以拼搏到底的精神,实现了她人生最瑰丽的梦想的精神。

  人物传记读后感3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后来,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透析一个人。这六年的磨难也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使她在后来的实验中败而不馁,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见到了缤纷的彩虹。

  而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在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在他们心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颗纯镭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

  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

  不仅仅是对于科学而言,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而在等待收获的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许多人因为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也有人在失败了几次后,就拍拍蹭在衣服上的灰后,摇摇头,退回去了。殊不知或许成功就仅仅离你是一步之遥,而你不愿再走了;或许成功就在你身旁,而你不愿侧身寻找;或许成功就在你头上,而你不愿抬头望望。殊不知一切的或许就在你回头返回的那一刻,灰飞烟灭了。

  朋友,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人物传记读后感4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名抗金元帅,他精忠报国,公私分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字。我读了《岳飞传》后,被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让我明白了一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岳飞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在母亲的教导下岳飞从小就立下了报国的伟大志向,他自幼拜师刻苦习文练武,并与张显、汤怀、王贵、牛皋结拜。后来他投军报国,敢于以自己的实力向皇亲国戚挑战,大闹武科场,枪挑小梁王。奸相张邦昌要拿他问罪,被大师宗泽救下,逃回家乡。不久,金兵犯宋,张邦昌卖国,徽、钦二帝被俘。康王赵构南下称帝,岳飞奉旨入朝,在宗泽的领导下,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一次又一次勇破金军,威名远震。但是,正当岳飞节节胜利之时,贪生怕死的赵构,听从了卖国贼秦桧的奸计,一天之内下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京。岳飞一回到临安,就被解除了兵权。不久,奸臣秦桧诬告岳飞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在杭州大理市风波亭杀害了年仅39岁的岳飞,造成千古奇冤。岳飞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英雄,他爱国更胜于爱自己。他同时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对朋友情同手足,所以他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在任何时候都会帮助他,支持他。

  岳飞的背上有“精忠报国”四字,是他母亲为他刺的,是希望岳飞将来能够精忠报国,不付所托,他果然成了一名出色的元帅,只可惜,岳飞虽然厉害,可还是被奸臣害死。岳飞因其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典范,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榜样。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抗击侵掠,坚决反对国家民族受到压迫,其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敬仰,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的精神将永远保留在中华大地上,永远流传……。

  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岳飞这样的伟大英雄,如勇敢的邱少云,战斗英雄黄继光……我从心底里佩服像岳飞这样的大英雄,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将流传千古!在这些英雄身上体现的是中华优秀儿女的种种可贵精神和质量,这些可贵精神与质量成为我们少年儿童今后学习和人生道路上努力向前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他们为国家民族奋斗、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

  人物传记读后感5

  读《三毛人物传记》,品味三毛的人生,我所认识的三毛,是那么的有胆识、有魄力。再读她的《万水千山走遍》,不得不为她的勇敢,她的率真,她的个性,她的不向世俗屈服折服。

  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给自己做主。她的原名陈懋(mào)平,“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便给自己取了名字。年幼孩子应有的无知,在她身上竟以执着的个性对抗体现。

  万水千山走遍,她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为一个女人,有着独闯的胆魄,身边跟着米夏这个男人,在她的笔下,感觉都没有她那么强悍,在她与米夏的现实中,是唐·吉诃德和他追随者桑却的颠倒,她像是桑却,而米夏,竟是那唐·吉诃德的演扮者——深夜之时,当三毛在哥斯达黎加的机场向人索要钱打公用电话时,米夏坐在行李旁悠然看报纸。故事人物身份的移位,更使我佩服这个女人的魄力,同时,也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力量,然而,似乎不太可能,拥有周游世界的梦想,而胆量,却是远远不足,担心这现实的社会,容不下我独自漫游。

  在墨西哥的街头巷尾,走进神父用扩音机在讲话的新教堂,一对乡下夫妇进入三毛的视线。这两个人木一般地跪在几乎已经挤不进门的教堂外面,面向着里面的圣母,直直地安静地跪着,动也不动,十几分钟后,他们的姿势一如当初。那做丈夫的手,一直搭在他太太的肩上;那做太太的,一只手绕着先生的腰。在三毛的笔下,两个人,在圣母面前亦是永恒的夫妻。随后,三毛一低头,擦掉了眼泪。女人的内心,终有那感性的的一面,内心深处,不敢触碰,不忍触碰,怕那脆弱显现出来,而后一发不可收拾。那时,她祈愿的是圣母还给她失去的那一半,她想念她的荷西,想念那个虽有年龄差距,但让她深爱着的男人。

  感性与理性兼具,智慧与胆识融合,她明白她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即使在艰辛旅途之中,在劳累压身的路上,她不忘完成自己的写作,不忘自己的责任。

  人物传记读后感6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荆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人物传记读后感7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

  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人物传记读后感8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小牛顿科学馆》,因为曹老师和其他同学都说这本书很好看,所以我也买来看了。

  到了家我就马上拿起书本坐在沙发上认认真真得看起来了,哇,里面得图片,漫画非常精美,还有很多有趣得故事,马上就被吸引住了。这套书真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其中,我最喜欢得一本是《恐龙大追踪》。它主要讲得是从两亿一千万年前到六千五百万年前当时地球得霸主—恐龙。恐龙有很多类型:禽龙,暴龙,异特龙等。其中,我最喜欢得是石头龙,它是白垩纪末期出现于蒙古得草食性恐龙,全长两米。它得头骨很坚硬,隆起呈圆形状,它得头骨会随着年龄逐渐变大,变厚。

  书中又讲了恐龙怎么变成化石:恐龙得尸体大部分遗留在河边或湖边,尸体慢慢地腐烂,只剩下骨架,并且渐渐被上升得湖水或河水所淹没,渐渐得,恐龙得骨骼完全被河底或湖底得沉积物给覆盖住,经过百万年,沉积物中得矿物质一点一滴地渗透到骨骼中使骨骼变成石头,也就是化石。

  这套书我还没有看完,但是我非常喜欢它,里面得很多小实验、小制作不仅让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学到得知识,也使我知道了很多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得东西。怎么样?这套书好看吧?希望你们也来看看,它能让你学到很多得科学知识,那有趣生动得故事,一定会让你看得入迷!

  人物传记读后感9

  读完李嘉诚传奇的一生,让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术创立的宏基伟业,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处事态度和他对做任何事情的诚实态度.我想就是因为拥有这个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业,这就是”超”之所在。

  做人诚实不可抛。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实呢?失去诚实,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李嘉诚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

  为什么他会如此成功,理由很简单,诚!经商的人恪守“价格无二,童叟无欺.”人无诚实不立。无诚实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以赢得别人的诚实。

  我想作为学生,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也有很多不诚实的行为。抄袭别人的作业,作弊,撒谎等等。选择诚实,因为是正确之选。在我们一一权衡之后,我们终会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是那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实,我们会发现,没有了诚实,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就诚实而言,(书中令我佩服的还有很多但李超人的诚实是我最敬佩的.)中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他还在开塑料花厂的时候,有位欧洲批发商看中了李嘉诚的企业,想大量收购,可这时刚好李的企业资金发生了问题,所以那位批发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带一个条件,那就是找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做担保。李嘉诚在找不到担保人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去开发新产品,结果他通宵赶出了9款样品。第二天连忙去和那个批发商交涉,他用自信而执着的口气说:”请相信我的信誉和能力,我的原则是做长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批发商微笑的说:”我早已找好一个担保人了,那个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长江公司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有时候我觉得名人的成功是运气,其实他们是付出了努力,有他们做人的坚定信念,种种原因才会让他们成功。其实离我们也并非遥不可及。一切来源于生活的点滴。

  李嘉诚15岁的时候,其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当时为一间玩具厂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作之暇到也笑进修,补习文化。

  这一点让我颇有感触,现在的我们,没有家庭的负担,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主干股,而我们仍旧颓废,不思进取,连本身的课堂都毫不在乎,更别提去夜校进修了。有时候我总想长大后赚很多钱来孝顺父母,其实现在父母希望的只是有着一份过硬的成绩单来回报他们。李嘉诚的坚强让我由衷的佩服。

  人物传记读后感10

  终于一切的一切都过去了,再不需要在扬沙的操场里嘶吼着规范队形,也不必再去整理填涂修改各类表格计划。上课下课的铃声如常的响起,走廊里安安静静,学生们在教室里书写着英文单词,于是我得以端坐于办公室中,重新操起那本读了一半的《梵高传》。

  传记流畅自然,就如一本习以为常的小说,很快的衔接起过渡的情节,在静谧的办公室里继续沉浸于梵高的世界里。

  傍晚,难得的我没有课,当我在洗过澡后,伴着一大杯热茶升腾起的暖暖的水汽,合上这本传记时,我想,选择自杀的梵高,或许内心里并不孤独,虽然,他似乎没有爱情。

  当然要谈爱情,这是所有传记作品里必着笔墨的一个章节,一个用灵魂作画的人,一个生活在孤独世界里的天才,对爱情的渴望可能更迫切一些,可是他却遭遇不到真正的爱情。他遇到的那个四十岁的女人是高尚的,因为她只想给他自己无私的爱情却不祈求同样获得他的爱,可是,凡高却无法让自己同时爱上她。这就是爱情的可叹之处,爱上一个人,同时被这个人所爱,是一件概率多么低的事,而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以为,两个人,给予与付出均匀的调和,才是完美和谐的,只是,过去也好,如今也罢,这种关于爱的美丽愈发的鲜见,更多的,爱情已经成为一种装点,记得曾看过一位“股神”的言论,他有挥霍不尽的钱,唯一的放松方式是把爱情当作休闲。于是,在感情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只剩下了两种姿态,或者当作休闲,或者去旁观。

  爱情似乎是所有天才们的天敌,也或许因了爱情的伤才更加成就他们的天才,冰雪聪明如张爱玲,万人敬仰的托尔斯泰,乔治桑与肖邦,或许精神与情感总是难以共融,他们是精神的富翁,可是感情世界里却不得善终。

  但梵高不孤独,他虽然没有爱情但是他有提奥,我读《梵高传》,更多的是被提奥感动,虽然关于他的笔墨并不多。我总觉得,提奥就是为梵高而生的,他就是他的人生支柱,虽为兄弟,凡高偏执到近乎变态的地步,而提奥,安静沉稳,宽容温暖,他用一个弟弟的肩膀,为不谙世事的哥哥擎起一方避风雨的蓝天,凡高由自我挣扎到自我毁灭,提奥,永远站在那里,给出自己不求回报的爱。如果说提奥有什么不够完美的地方,我想就是他不应该建立家庭。

  可是作为骨肉同胞,每对兄弟姐妹都能成为彼此的提奥么?我怀疑,我甚至想探究提奥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构成,让他用这么高尚的暖意去解释兄弟这个词。

  偏执的梵高终于亲手结束了自己37岁的生命,或许37岁是个比较容易自杀的年龄吧,就在前天,一个朋友电话说内心郁闷,他的一个朋友自杀了,我当时自己正困顿不堪,又从来没有充当知心姐姐的雅趣,电话是匆匆挂断了,心里却有着一点不解,37岁的男人,用自杀的方式告别世界,总是显得有些怪异,今天读到梵高,再联想到张国荣等,或许抑郁真的是罪魁祸首吧?

  想起伍尔夫论生活方式的一句话,她说:为了避免远离人群,做人不可以太孤僻,也不可以太高雅,所谓曲高和寡,孤僻与高雅想来都是一种癖,一种病。道理我们都懂啊,只是理论与实际,总是难以和谐统一。

  生命中没有提奥,也没有爱情,但我可以埋头工作,埋首书堆,码这些很破很破的字,迎那些很静谧很安宁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