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

王明刚老师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2

  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向都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明白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呵呵。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3

  之前自己曾经读过一本《童年的秘密》,《爱和自由》和《童年的秘密》里的观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秘密》。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这本书自己感触深的地方摘出来谈自己的感受。红色为摘录《爱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顺序不是原文顺序。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玻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晒的一坛子柿饼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表叔用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

  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看下面:

  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这一条我这个妈妈感觉做的还比较好,从来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语不去关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时,我抱出去,看见她在看什么,或者她可能会看到什么,我都会把我的注意力变成她的注意力,然后轻轻的告诉她她在看什么,这个豆豆说话比较早以及现在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觉得应该和她从小跟她说有关系吧。另外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爱和自由》读后感4

  《爱和自由》是一本充满爱的书,它在教我们如何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没读这本书前,一直以为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其实不是,孩子是带着精神胚胎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内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父母不需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满满的,持久的,无条件的爱和自由的空间。只需这么做,孩子便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很多父母都声称自己是爱孩子的,他们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给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的爱他们。然而这些所谓的爱,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小时候无法享受到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强加给孩子的特长培养,也只是随大流,亦或是成为同事和朋友间炫耀的资本;至于,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爱意,想来是给不够强大的内心多一些安全感。其实这不是爱孩子,这是爱自己。当父母的心智发展的不够好,自己都还是个缺爱的“大孩子”时,又怎么能够给孩子真正的爱呢?

  作为一名80后,我深感到自己的成长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我没有责怪父母的意思,因为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他们也是摸索着,用自己的爱来抚养孩子。父母是爱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正确。当我犯错误时,妈妈的脸色会很难堪,继而是训斥或打骂。用妈妈的话说,我很犟。哥哥挨打时是默不作声的,而我,妈妈要求我跪下时,我不会照做。妈妈便用按的,但按下后我会立刻站起来,我是不服气的,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对待的。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自己并没有这段记忆。但是妈妈难堪的脸色一直在我心中,那种表情是愤怒,是恨,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只是我很恐惧。于是每当有人生气时,那种脸色都让我非常不安,即使他们生气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我会莫名的紧张和恐惧。原来这是我的心理障碍,我成了看人脸色生活的人。

  都说打是疼,骂是爱。相信不止是妈妈,很多父母都是用这种扭曲的方式来爱孩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方式是会延续的。小时候哥哥经常挨妈妈的打,现在哥哥的两个孩子也会挨哥哥的打。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工作压力大,孩子又不听话。是的,父母希望孩子是顺从的,是听话的。但是他们没有耐心用爱来表达,却用打骂来要求。从小到大,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听话一点。我时常羡慕那些被父母拥抱,亲吻的孩子。但妈妈认为,都这么大了还这样,会宠坏的。是的,妈妈需要我做个乖孩子。一个尊敬长辈,顺从兄长,谦让弟妹的乖孩子。于是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一个压抑的“乖孩子”。我只有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假装成为妈妈心中的乖孩子。

  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捉蜻蜓,五颜六色的蜻蜓在天空中飞的样子,真的好美,好自由。那天我捉了一只蜻蜓,正在好好欣赏,表妹经过,被蜻蜓吓坏了,哇哇大叫。妈妈闻声而来,立即要求我放飞蜻蜓,我不肯,我不明白这么美的蜻蜓有什么好怕的。但是妈妈夺过了蜻蜓,摔在地上,我眼睁睁的看着蜻蜓在地上痛苦的挣扎,我的内心也随着它痛苦的挣扎,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表妹,我讨厌她跟着我,粘着我,更讨厌她和妈妈告状。但是我不能表达,因为不被允许。于是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不会也不想表达。我会摆一张臭脸,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原来这是我的情绪侵入。

  很感谢这本书,让我觉知到我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是父母教育的不妥。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些,才会更愿意用真正的爱去对待别人或是自己将来的孩子。不会给孩子脸色看,不会打骂,训斥孩子,不会剥夺孩子的喜好。我知道这很难,因为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我的内心,我需要学习,不断努力的学习,才能坚定爱和自由的道路。

  曾经,妈妈用打骂来爱我,爸爸用鼓励来爱我。只可惜爸爸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在正负能量的抗衡中,我没有很好的成长。值得庆幸的是,爸妈和哥哥是爱我的,我也是爱他们的。只是错误的爱折磨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用真正的爱来改变这一切。虽然我们已是成人但仍需成长,在爱与被爱中成长。感恩!

《爱和自由》读后感5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大人的天性,在儿童教育家孙瑞雪看来“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疑问。她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每个孩子都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要遵循孩子的这种内在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时引导。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会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成人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就能对某项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练。但现在的家长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去帮忙,去帮孩子规划好自己认为好的课程或技能,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愿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实现。

  记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她说本来她没有很着急想让孩子报辅导班之类的,她觉得孩子还小,等稍微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之后再报,可是当她发现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学画画,有的在学舞蹈,有的在学弹琴,有的在学打鼓等等,她就开始慌了,她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概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草草报了一个家长选择最多的打鼓兴趣班。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因为来到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动听的声音,他觉得好玩极了,就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喜欢打鼓。妈妈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是没过几个月,孩子的新鲜劲过了,妈妈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打鼓这件事提不起兴趣了,孩子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拍,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我归属感,于是慢慢变得自卑,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她这才意识到她当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实际去考察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盲目的跟随主流给孩子报班或替孩子做决定,她后悔极了。

  0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奶奶带着孩子天天跳广场舞,结果那个孩子跳的广场舞和大人一模一样,我们看了后都不禁大笑。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议论孩子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让家长当小朋友,学的口气、动作和老师一模一样。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孩子没那么的细心,不太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提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出老师的情绪,精神状态,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计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爱“汉堡”就走到我身边问:“木子老师,你肚子痛吗?揉一下就会不痛的。”说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我揉了起来,顿时我的内心一阵感动。这些都反应出幼儿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儿童的环境。除了教具、教室环境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就是教师的精神。在教学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把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联结。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准备好自己的精神。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成长的一切,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爱”同我们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照顾,对孩子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真正被爱的孩子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可见,爱孩子应建立在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多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条件和帮助。

《爱和自由》读后感6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譬如,我们班上的妮妮(两岁两个月)刚入园时,妮妮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哭闹的厉害,只要什么事情不依着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个新的环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会用哭闹来发泄情绪。为了使她不哭闹,情绪可以稳定下来,起初我们采取放松措施,上课时妮妮可以不进入教室,只要有老师陪着不让她受伤她到哪里都可以。可是很久以后我们发现妮妮在院子里有老师专门陪玩之后索性吃睡玩都不进教室了,经过讨论和反思我们知道,对待很小年龄段的新生我们没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爱和自由》读后感7

  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我觉得接受孙瑞雪老师“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孩子们真的很幸福,每看到这八个字,心里舒服,很和谐。因为我心里也渴望这样不被束缚,跟着自己的内心走,不受外界的干挠,做自己,爱自己,感受自己。书中有几处我心里的感触颇深的。

  在未加入爱如是幼儿园并还读了几年的学前教育的书竟不知道胎儿在妈妈体内形成的时候,她内在本身就有一样东西,等孩子出生就指引孩子去发展,去捏什么,去抓什么,蒙台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是的,我们太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成人给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甚至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们,按其我们所希望那样让孩子成长。想想就觉得很难过,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做他自己,甚至孩子想玩个沙或玩水,家长都要去制止生怕会弄脏衣服,但孩子这时地心情很不舒服的,心里的欲望被压抑。当有天情绪不好时,会一齐爆发的。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不是限制他不许玩我们觉得很脏东西。有时,我们大人觉得这个破的玩具没什么好玩的,可孩子会释他如宝贝,这就是孩子,也不是给孩子灌输自己各方面的经验,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并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会发展的很好。

  如今,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每个人的脚步都是匆忙的,生怕一不留神就”退步“了。越多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母亲们从胎教到早教,凡是觉得有益于孩子的就一味的灌输给孩子。如,报早教机构培训班。还记得去年,我在外面的一个书法培训机构兼职,孩子们每周双休日都会来这里培训,大的有初中生,小的只有四岁,有一大班的孩子跟我说”我周末都不能休息,我问为什么,他说周六我上午写书法,下午学唱歌,晚上学英语,周日早上学画画,下午弹钢“。我听了不懂该说些什么,看到他无奈的表情,心里很是替他难过。这种现象还不止他一个。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孩子因为父母希望他多才多艺为他报这么多培训班也是用心良苦,可我们试想下,孩子学这么多他真的喜欢吗?学了真的能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吗?是有学到,但并不多,父母觉得让孩子多学点是为了孩子好,全然没想过孩子感不感兴趣,喜不喜欢,如果可以一定要把自由还给孩子,他们非常的需要,也很喜欢。孙老师说,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在这这么多的孩子中,我很少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有的话不多,真的好想说各位妈妈们,这样真的很不好,不好。

  有一次我记得开会林老师说,孩子的注意力高于一切。当时我还是不够清晰。但在爱如是幼儿园我发现老师跟孩子讲话时轻的,温和的,亲切的。走路时轻的特别是在室内,生怕打挠孩子正在工作。如果孩子在专注于某个工作,即便这孩子鼻涕要流出来,教师是不可以过去打挠他,有需要这孩子会自己解决的。但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在专注某工作时或是在思考时都会时不时的被大人们所干扰。曾回想起自己也犯这样的错误,罪过。重要的是我已认识这点,在努力克服中。另外,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是宝贝的不得了,舍不得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吃饭,一来嫌孩子慢,二是觉得孩子还小不会,干脆一切包办,疏不知,年龄越小的孩子他的手是停不下来的,而且他们也乐于操作,虽动作有些慢,但哪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的,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爱如是幼儿园,我喜欢这样的教育,这里的老师,孩子,环境,和这些老师相比我没有经验处理孩子们发生的冲突,和孩子比我不会表达爱,深深的记得之仪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你的手好冰啊“,接着之仪帮我暖手,用她的樱桃小嘴帮我呼暖气,更让我感动的是她把我手放在她的衣服里,说实话我眼泪在里头打框了,我的手一直是冰,特别是冬天很少和人牵手,之仪没有嫌弃我,是心疼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很幸福。

  不管如何,我都要努力学习,告诉自己要加油!

《爱和自由》读后感8

  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当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发现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同时这本书也是让每个家长和我们幼教工作者更进一步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从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书名中可以看出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爱和自由”。那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又是如何赋予孩子们什么样的自由世界?而我们有怎样保证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呢?

  爱是什么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心灵感悟

  爱表现在

  洞察孩子的行为;

  理解孩子的心理;

  滋养孩子的心灵;

  协助孩子成长;

  给予孩子能力;

  允许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长、发展,

  而不是服务于成人的目的。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在这里我们教师是观察者、协助者、倾听者,是环境的维护者,在儿童有需要的时候上前协助。儿童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完成自我创造的历程。

  自由表现在

  自由地活动身体,来代替应该如何活动;

  自由地看和听,来代替应该如何看、如何听;

  白由地说出所感和所想,来代替应该如何说;

  自由地表达情绪,来代替被压抑;

  自由地感觉所感的,来代替应该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想要的,来代替总是等待对方允许。

  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孩子们进餐时自主取餐、用餐、归位餐具,这时我们老师会关注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点滴的细节中协助孩子能够享受到自己照顾自己的快乐,走向独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的需求不同,对材料的选择不同。这种方式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需求,并获得本质的帮助。儿童在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时会高度专注,不被打扰,久而久之,这种专注的品质就会固定在身上。活动室里是我们的课堂,而活动室外、大自然中也是我们的课堂。自由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身体,不仅能发展身体,同时也能发展儿童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与精神。在这里,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进入的空间,自己选择自己的伙伴去活动。

  规则表现在

  教师、家长、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家长、孩子共同遵守规则

  教师、家长、孩子共建秩序和平等

  我们要从关系的纠葛和强权中解放出来

  在幼儿园里,我们建构了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规则维护着秩序,保障着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友爱。

  平等表现在

  尊重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尊重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需求;

  尊重每个孩子个体的独特性。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社会实践课,带孩子走进真实生活中——例如严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孩子在超市进行采买东西,制作腊八蒜,带领孩子们进行制作糖葫芦,我们在消防日进行“消防安全,牢记心中”的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我们也可以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进最尖端的科技领域(科技馆、天文馆……),也走进最美妙的艺术天地(大剧院、美术展……),我们走出学校,视野延伸向心灵可及和未及的边缘。我们幼儿园里会举行“亲子迎新年,欢乐中国年”的主题活动,亲子运动会等等,我们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享受欢庆的时刻。

  当儿童在充满爱,拥有自由,建立了富有人性而清晰规则的平等环境中成长,儿童将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判断力,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人格特征也随即自然呈现。

  毕业时刻,孩子们在舞台上绽放生命。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爱使我们带着生命成长的积淀走向未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爱孩子——表现在生活点点滴滴中

  爱孩子——让它成为他自己

  爱孩子——就关心孩子的成长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

《爱和自由》读后感9

  《爱和自由》一书从20xx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10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0-6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会有多少孩子能幸运地获得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呢?孙瑞雪说,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无人能够替代。他们用嘴啃东西、用手触摸东西、扔东西、摔东西、他们自己吃饭吃得哪儿都是,他们打小朋友……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卫生、不礼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觉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直接决定着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限制了这种对生命的探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外公给自己的外孙买了一辆很好的小汽车,外孙看到后很喜欢,就拆着想看看怎么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车被拆坏了觉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车放到大衣柜上藏着了,说要等到孩子不会拆的时候再给他玩。过了几年,等再把小汽车给外孙的时候,外孙已经对拆小汽车不感兴趣了。如此这般,买这个小汽车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给孩子一件东西,不让他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车相处,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那这个东西是买个自己呢,还是买给孩子的呢?显而易见,这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的这一想法。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保持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待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应该清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直告诉她“宝贝,你一定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直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一定会是美好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今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间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11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持续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12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光,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就应是“活泼机灵”的。应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我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我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续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应也是需要一点时光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决定,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立刻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透过行动来构建自我。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齐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带给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必须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就应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这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一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就应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这句话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