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阿林老师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1

  虽然工作繁忙,但内心一直想静下心来好好读本书,可惜未能如愿。最近打开笔记本,无意间发现大学导师推荐的电子刊物《交往与空间》,思来想去毕竟是导师推荐的,便打开阅读。没想到阅读这本书带给我许多启发及收获。

  本书由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扬·盖尔写于1971年。虽然年代久远,但书中的观念却是现代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所一直追求的。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花大量心思在学术词藻的堆砌上,而是花了25年的时间调研采集写完了这本书,书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行为心理学和问卷调查分析。从这点上让我想起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同样是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的人性化著作。

  《交往与空间》把目光集中于我们身边最朴实的城市,街道,广场,让读者自身去体会建筑所带来的尺度感和空间体验,他在书中提出的“空间的集中和分散”就是用最基本的几个街道住区和广场的例子给予读者一种对小空间的有形遐想。对于街道和立面的设计,他认为给人的应该是一种吸引的感受,由此来活跃这个社区。还解释了“沿城市街道立面的集中或分散”、“同层集中或多层分散”、“同层集中或多层分散——“地下通道”与“架空人行道””,由此来阐释平行和立体空间中人的行为和需求,从而给人们创造停留和享受的良好条件。这将一切还原到人的感受力的级别。

  建筑和空间为人服务,这是唯一标准。建筑是我们扮演上帝的角色为自己创造的自然,它被我们建造、散播,装饰,成为比草木还要强大的自然环境。认识到这点,就知道我们与建筑、以及建筑所构成的空间是怎样的鱼水关系。

  读完这本书对于人与城市的认知又加深了一些,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逐渐摒弃功能主义,让每个区域的功能趋于综合化,使得空间更有生气和活力,也减少了时间性单向的交通压力。但我们的城市规划还是喜欢搞单一的商务区,高科技园,大学城。联系现实,我们生活中的高新科技园、大学城以及产业园仅仅提供了工作、经济、部分休闲等功能,而其他包括住宿、饮食等功能都由城中村来实现。相反,而一些郊区大盘楼盘算是有些公共空间,但还不是有活力的空间。因为开发的思路是纯住宅区,要买点东西都要跑到外头去。适当的商业其实是有益的。为什么老城区会让人感觉亲切,因为公共空间尺度合适,不是宏大而单调;空间没有被宽阔的机动车道割裂,联系紧密;空间功能多元化,各种人群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更有生机。

  以上这些问题,正是亚历山大所说的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永恒之道只是一些微妙的模式,一种建筑中的特质,它负责让生机勃勃的人的活动在这里产生,而活动产生活动,绵延不绝。这永恒之道,或者是设计原则只是常理,是以人为尺度去重新看待和空间的关系。人在公共空间小憩的时候应该如何?步行的时候应该如何?什么样的距离和第三场景可能产生陌生人间的社交?什么样的空间能产生观看关系?什么样的庭院是让人感觉安全可以让孩子玩耍的庭院?

  我认为主要还是由于人的行为尺度来决定的。马路画家在地面上作画的过程中,总是吸引了众多的围观者,一旦画家离开这一地区,人们便会毫不迟疑地从画上踏过。音乐也是如此,从唱片商店门前的影响中飘出的音乐毫不引起人们的共鸣,而手舞足蹈的音乐家开始演奏或表演或演唱则会立即引起浓厚的兴趣。

  人的最大兴趣是看其他人,所以面朝人行道的座椅面(可以看到人来人往)总是座无虚席,而面对空荡行到树的没有人。且在人的步行经验里,高度是非常大的障碍,人会愿意走更长距离的平路但是避免登高。

  而这本书里提到的这些洞见,这些永恒之道,恰是只能顺应不可求取。建筑做到了这些,生机随之而来,做不到这些,这个空间只能死去。这才是“永恒之道”的意义,即它作为真理的一部分。

  对于空间的死亡大部分人并不敏感,或者说,敏感到了但很难诉诸表达。走在只有水泥立面空荡荡的四环路上,和同伴的交谈忍受60分贝以上的汽车噪音,要穿过两个天桥才能到达目的地,堂皇的博物馆有巨大的台阶,八个方位的门但只有一个开放,馆内的休息座椅对着墙壁??所以默默地忍受过去,加速走开,人们不言语,不控诉,空间死去,而生机不会出现。所以这生机多么脆弱。它只能被谦卑地竭尽所能地去到达,如果不,那它只是死去,不反抗。

  在空间行进过程中,当去远处目的地的路程一览无遗时,步行就会索然无味;但看得见目的地而又不得不绕行,则更令人扫兴和不悦。蜿蜒富于变化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有趣,因此在老城古镇中闲逛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拐过一个弯,一个小广场一座特别建筑或是一个雕塑突然显露眼前时更令人惊喜。

  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应该是既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也有良好的可活动的公共空间。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是普遍提高了,但公共空间却几乎没有。回家关上双重防盗门,基本与外界隔绝。有小区花园的也没有多少可闲坐的地方。比起以前小孩可在街头玩耍,街坊在门前聊天,我们城市离宜居更远了。

  交往与空间的关系,在书中我们很容易理解。幸运的是作者花了25年的时间调研采集写完了这本书,而我们只花6个小时将这本书看完,看完以后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同样,不幸的是我们需要25年或者一辈子更或者一辈子都不够的时间去实现这些理论。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2

  这本书算得上是真诚的文字,也有一些干货。遗憾的是系统不足,车轱辘话有余。我在这里尽可能的把相似的要点融汇,并以粗体记录我个人的看法。下划线文字则代表现实中的例子。

  [创造公共空间避免消极空间的原因]:其一,购物、园艺包括我想出门看书多数只是借口。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是要出门寻找社交和“激情”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当提供优质且充足的公共空间来满足这一隐性需求。老头说要去园艺,他只不过是想在户外呆一呆,而园艺本身也给了老头事儿可做。所以好的优质空间要让人有事(用餐、看书之类)可做,愿意停留。其二,街道的繁华会降低恶性事件的产生几率,凋敝的社区将会引起恶性循环。

  户外活动分为[必要]、[自发]、[社会性]活动三种。公共空间的提升可以让人们更享受必要活动,大大激发自发活动,而自发活动的提升又会引发更多的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中,被动式接触(共处一个空间、眼神交流、听到彼此的声音)作为最弱的一种,是发展出更亲密关系的必经之路。理想的公共空间使人聚集,即是制造大量被动式接触的必要场所。公共空间的削弱不会对必要活动造成致命打击,然而自发活动及社会性活动就会随之消失殆尽。同样的一条街道当车行量不可避免增大时,人们就避免在街头消遣,邻里之间交流变少,人们便更倾向于在家休息。

  [人被人吸引]。这也是为什么咖啡厅能看见室外活动的桌椅相对更受欢迎。吸引人的是活动。这是为什么施工中的工地或是街头画家会带来一些围观,而空着的工地或是路边的随便一幅画带不来这样的效果。所以一个好的空间会引起活动的开始,而活动又会吸引出更多的活动。反之在现代大都市环境一恶化就会产生恶性循环,最后令人避而远之。

  一个地域群体对于公共活动的爱好与其[传统]关系不大。当历史上不重视公共交流的哥本哈根的公共空间得到加强,当地公共活动的提升立竿见影。

  [大而无当]且缺乏设计的公共空间就是垃圾。而通过建筑物和功能设施的布局即可创造[紧凑合适]的公共空间以及尽可能短捷的公共交通,由此人和活动才聚集起来。当代建筑师总倾向于在不确定尺寸时把尺度放大,结果总是搞出很多大而无当的空间。威尼斯的街大多只有3m宽。在吞吐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相对狭小的道路允许通过者轻松掌握周边情况,同时欣赏两边商铺,是为舒服。

  悲哀的[历史]:中世纪的城市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而非目的,是上百上千年内一点点生成一点点调整出来的,而其对公共互动的增益在今天依然有效;文艺复兴后规划师这种职业出现,然而全城皆为14m宽道路和巨大的几何平面广场这类事情印证了有些管事儿的就是一帮平面设计师;柯老师带来的现代主义很好的利用了新知识与科学,强调了日晒、排水、通风等的重要性,然而其类却醉心于功能分离或是挤压住宅留出大量草坪的构想而使街道消失。一望无际的草坪不会像诸君效果图上那样站满了小人儿啊老师!时至今日,柯老师的构想因为满足资本需求和政府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居然成了常态。加上互联网的兴起等因素,人们常去的公共空间似乎变得很少且集中起来,如购物中心等。这个锅设计师还真的不背。仔细想想文章封面的那个空间,有机会再看一遍星爷镜头下的猪笼城寨,这不就是建筑师梦寐以求的邻里一家,充满交流,遍地都是公共空间?为什么?人家不是高层、厕所公共、外廊炒菜、广场打水、全寨无Wi-Fi。当代住户能保证这物质水准生活方式,设计师分分钟给你拉出来一座猪笼城寨。所以威尼斯氛围虽好,要复制请您首先将方圆十里机动车给咱禁行喽。

  插播:书看到一半我就找出了爱在罗马和午夜巴黎大致快进了一下,想看看镜头后的这两座城市。罗马是真的伟大,他的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广场都是那么的令人感到沁人心脾恰到好处。我总结了下,一是一些社会背景比如人口就那么多不会有容量压力,二是前文说过的城市一点点生长起来,且由技术的缺乏给城市表情上了一个硬限制,不会像刚混产生后的建筑长得千姿百态杂乱无章,三是意大利人对生活的慵懒态度也反映在他们的城市面貌上,倘若米兰的市长是个中国人或居民都是纽约人,这城市的气质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中和。四是由于米兰或者更极端的威尼斯就是一个步行城市,街头生活就会因此而兴起。至于巴黎,主观上反倒不如米兰吸引我。巴黎精致,和谐,但少了一点儿人情味。它的精致源于奥斯曼对于单体建筑形式的苛刻要求,其效果不得不说立竿见影。但正是这种要求连同巴黎人不同于米兰人的性格特点使得巴黎不具有米兰那种有机的氛围。当代的城市很难达到以上两地的高度。资本运作,人口多寡,建造技术等等等等都是阻碍。

  对威尼斯的模仿:机动车在进入城市或住宅区之前即停下,而后在邻里单位中步行50-150m,使得[纯步行]生活区(公共客厅)再次产生,而每次出门走向汽车的过程为公共行为带来可能性,这段行走总能令人期待。或是限制汽车的逗留和行进,在特定区域内小汽车是“客人”。

  如果能通过对城市和住宅区进行理想的户外设计,就不用为了使建筑物更“迷人”而制造耗资巨大而牵强的戏剧效果。长远来看,[理想的户外空间比矫揉造作且投资巨大的建筑]更引人入胜。

  不可否认在物质环境建设上,建筑规划的好或坏是可以将公共互动促进或扼杀,但设计还是有[局限性]的。公共互动的根源在于不同人拥有共同的趣味、问题或经历。从这里开始我开始欣赏作者的真诚。有多少“建筑家”们要用自己战无不胜的专业本领“悬壶济世”,我谢谢你们,也祝你们成功。

  好的物质结构(规划设计)应该在视觉和功能上反应[社会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在工作室空想的设计师总是被现实踢屁股,而乐于从业主们听取意见的设计师总能设计出真正好用的环境。那些切实在此处挣扎过,对着未来的生活有着真实憧憬的人能给善于倾听的设计师们带来极大灵感。我的真实感受是在我用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概念折磨自己时(作为半个艺术生,我却是一个极端的实用主义者),小业主们一两句请求就能把整个项目带活。

  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出现了[断层],小的只有阳台客厅,大的直接到了购物广场。如果能把住户进行组团以及采用其他组织方式,则就会出现多层次的公共空间。在中等公共空间的用户则也可有拥属感和安全感(比如允许孩子在小区里玩)。

  夸张庞大的标示是为了迎合快速的受众(车行),而对于慢速的受众(人行)这种[尺度]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激发室外空间生活要增加活动人数,也要[延长停留时间]。

  立面长访客少的大型建筑可有效疏散人群,而立面窄访客多的街头则能聚集人群。所以银行、大型办公或是加油站这种[冷漠巨兽]一旦落地,城市的公共性就产生了缺口。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院这种大家伙的入口要藏在楼上而不是直愣愣地摆在街边。

  避免无谓的[高差变化]。试图将活动抬高或是下沉通常就是找死。我还挺喜欢下沉广场的。我想书中针对的是同一公共空间,比如下沉广场中不要再有高差。

  要分析什么是允许[视线]通达的(临街书店咖啡),什么是不能的(工厂、教室),什么是可以用设计找到平衡点的(能看到公共空间的老人房反之却不能)。

  好的[人行道]要尺度宜人,铺装合适,避免高差(实在不行就小梯段斜坡最好),蜿蜒一点,却是捷径。都是500m限额,注意以上要点可以在心理上使人喜欢这点儿步行距离。蜿蜒也可以指在亲切尺度的几百米中间插入三两大尺度的光场,对比要给足,这样人就会觉得长步行不过是一节一节的。

  对于大空间人是不愿意向其中心移动的,而[溜边]走(有人特地在这里搞出半廊子的形式)让人更有依靠建筑物的安全感、遮风避雨以及欣赏大空间的角度。此现象同样可应用于驻足。无论是广场,还是森林/海滩/树丛,人出于本能都喜欢靠着边缘观察内部。而在设计中边缘活了整个空间就活了。同样由于人类这种原始本能,令人驻足的地方可以有避免人出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庇护(建筑凹部/后退入口/门廊等),或是户外的支持物(可依托的柱子/户外家具等)。否则人的本能会阻止人进入空旷的空间休憩。所以最好的停留处是不规则的建筑外立面加上各式各样的支持物。这就是我喜欢的那种干货,好的空间背后应该是有心理生理学支撑的。人对空间质量的判断必须是直觉,而直觉即本能。

  人和观景对象或事车行道可以有[高差],坎波广场这种边缘高广场低就是一石二鸟的设计。

  [座位的布置]与驻足处类似,还是要靠墙或事在转角,根本还是在于给人的背部方向以保护并提供更广阔视野,否则看似美观的摆在厅或广场中间的座椅就是浪费。此外,要以辅助座位(台阶/矮墙/箱子/喷泉,威尼斯整个城市都是可以坐的!)结合普通座位来做。一是辅助座位有时候能带来特殊的放松效果,二是大量的普通座位一旦空置,很不好看。此外,为了老年人也许100m就需要布置一个休憩点。而具体来讲,凳子的布置也可以令对话更可能产生,比如飞机的做法就不利,而成角度的凳子就有效。

  因地制宜考虑[天气]因素(温度、风速、日照等)。如低层住宅允许风缓慢通过,而高层对风的阻拦对当地微气候的影响是致命的。

  [柔性边界]:对于住宅来说,最优是带前院或门廊的底层组团住宅,也可带一个更私密的后院(怦然心动同款),次之是房子门口只能停车的(绝命毒师同款),最次就是最广泛的高层独户住宅。如果高层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把模糊的空间定义,清晰的分配给对应用户,以期被很好的使用。怎么把美好的原型(前后院)和令人沮丧的现实条件(高层)经济的结合起来,是个有挑战的任务。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3

  虽然《交往与空间》成书于1971年,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以及世界来说仍旧有着现实的意义。

  无论是必要性活动,还是自发性的活动或者社会性活动,城市的尺度都在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城市的人类活动。而人口的变化,儿童的减少而老年化的增加在当下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同时在中国,城市周边的新城开发,很多大的空间尺度早已经超越了人应该承受的范围,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各种城市功能的划分,不少富于生气的城市和居住区变得死气沉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一些中国城市的摊大饼式的开发过程。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汽车出行,这种依赖也使得生活更加乏味。所以杨.盖尔先生认为我们要集中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和活动,这点我十分认同的。我不禁想到了洛杉矶,一个离开了汽车而无法行动的城市,正好违背了书中说的这些条件,使得洛杉矶成为了一个乏味的不适宜居住的城市。洛杉矶失败了,我们不能重蹈覆辙,综合性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是给城市注入活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特别有意思的是,大学时一座城市的思想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城郊,大学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建立新的学区,一些商场住宅同时围绕着大学开始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同时这种功能城市的单一性带来的一些利弊都在今天有着非常可预见的进行着。

  但是就综合来说,书中的重点在我看来就是:人被人吸引。而城市设计所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去让人吸引人参与到更多的交流中来。虽然这其中确实有着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设计,例如学校,反而是要封闭性的。城市的建筑,交通,环境,以及建筑本身的设计都需要体现这一点。例如一个拥有落地窗的商店或者健身中心,对于一个全封闭的环境来说,对于外界的吸引确实是足够强大,无论是内部的人还是外面的人都希望通过这一面墙观察到所处环境意外的东西,这看似很简单的道理确实也反应了我们的活动都是在不停的互相吸引中潜移默化。而环境的尺度,给人造成的影响,同时影响着人是否愿意主动的发生活动和交往。道路的宽度,寻常巷陌的情切感,休憩场所的设计都在影响着人的活动。在有人出入于城市功能的任何地方,或者在一幢建筑物内的功能能得益于户外逗留条件的地方,建立起室内室外的良好联系,并在建筑物前设置良好的休息场所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