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读后感600字范文

阿林老师

闻一多读后感600字1

在读完《最后一次讲演》后,我认为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演讲稿,这甚至不是一篇演讲稿,这是一位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出来的战斗檄文!这是一篇仇恨和怒火喷发冲天的、如火山般的檄文!谁读了能不义愤填膺,能不热血沸腾?这是闻一多先生用满腔悲愤发出的生命最后的强音!

闻一多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火焰一样的激情。他那时的心情应该十分复杂:有好友遇害的心如刀割的悲伤,有对国民党反动派无耻残暴行径极度的痛恨和厌恶,有对广大人民热切的希望,还有对人民斗争精神深深的欣慰以及对人民正义事业终将胜利不可动摇的信心。闻先生的每一句语,说得都是那么铿锵有力、坚实笃定,都足以使天地为之惊动、风云为之色变,在场的听众又怎能不热血如沸、掌声如雷?

闻先生是在用自己的良知呼吁,用自己的生命呐喊,他代表的不是自己,也不是哪一群人,而是当时全中国人民。誓死争取民主独立、反抗反动统治的决心在他的心中,个人的生死荣辱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满腔充盈的是一股气壮山河的浩然正气。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并深深地为之鼓舞。

闻一多先生为常人之所不敢为,说常人之所不敢说,他说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民的心里话,用宝贵的生命唤醒了无数热血的青年,为推翻反对派的血腥统治而战斗到底。

正是无数个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引导着爱国志士的思想,引导中国人民不断走向光明,走向真理,走向中华民族的崛起!

闻一多读后感600字2

最近,我无意中阅读了《中华魂》中《有骨气的中国人》这篇文章。读过以后,我感触很深。出国留学的闻一多在美国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没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我虽然不知道它算不算名著,但是我知道它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当我读到闻一多在自然博物馆跟讲解员辩论和反驳美国学生对中国的羞辱时,不禁被他那种骨气所打动。他明明可以在美国迷恋高楼大厦,过好生活。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自己是个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自然博物馆之行,使闻一多对苦难的祖国更加思念。他给国内的朋友写信说:“不出国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但是不要误以为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闻一多是多么的思念祖国啊!如果是我,我肯定没有他做的好。我读过这篇文章后,我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然而,有些中国留学生却渐渐的看不起自己的祖国了。他们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一心想留在美国。每每和他们谈起祖国时,总说这也不是那也落后。闻一多看不惯他们的行为,常常提醒他:“身为中国人,就要像个中国人!”

闻一多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做《我是中国人》来表达读祖国的热爱。诗中写道: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太平洋的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风的豪放!

……

我没有睡着!我没有睡着!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

……

闻一多那种骨气,那种不忘祖国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虽然我们国家不是很富裕,不是很强大,落后就要被别人欺负,不要让别人对我们中国人畜意侮辱。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发展壮大,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象闻一多那样,不但不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俗话说:“狗不嫌家平,子不嫌母丑”。我是中国人,我是祖国的孩子,我从小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闻一多读后感600字3

我对闻一多的了解仅仅局限于,1930—1932任教于山东大学国文系院长。有《红烛》、《死水》两部诗集,闻名于世的《最后的演讲》。后来写论文,开始看到他的《周易》、《诗经》、《庄子》、《楚辞》才明白为什么郭沫若对其的评价如此的高。

闲来无事,回忆高中学习过的一篇篇经典作品。面临硕士毕业,再回头看当时语文老师要求高中语文课本中,所有作品都全文诵读的用意。能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了时间的炙烤,岁月的磨练后,静静的躺在沙滩上的金子。当我闭着眼睛坐在图书馆三楼的角落中,默诵《死水》时,突然发现原来闻一多在告诉我们他的孤独,度日如年的孤独。

闻一多的文学创作应该受到了庄子极大的影响,比如在“以丑为美”上,《庄子》一书中支离疏、叔山无趾、哀骀它、佝偻粘蜩老人。这些外表奇丑的人,往往德全而形不备。“清丑入图画,视之如古铜古玉。”的人物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拥有着极高、极纯粹的地位。这种以丑为美的极致,在闻一多那里发挥到了极致。“绝望”、“罗琦”、“翡翠”“云霞”、“绿酒”这些在文学中具有绝美意象的文字,一个又一个罗列在你面前。本该营造出夕阳西下,云霞漫天中,一个美若诗的女子在漫步。闻一多在他们的前面加上了“油腻”、“霉菌”、“死水””花纹”。那个时期是知识分子的悲哀,国家不幸,诗家幸。当这种有思想、有个性、有灵魂的士、心境应该很苦吧,想到这些难免有凄凉之感。

将近而立的我,从诗歌中读出了闻一多的孤独、绝望。《死水》是闻一多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观望与希冀。绝望到最后,索性把美好毁灭给人看。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这篇闻一多唯一入选中学教材的诗歌。欣赏闻一多的诗歌,索性找一无人的角落,冷气开足,配以以只有一个声部的卡农。从帕哈贝尔到庄子,从庄子到闻一多。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炫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微的一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在细小处,幽僻里,在诗人的严重,皆闪耀一种光明。也许,这是闻一多在心中构造的另外一个城堡。

闻一多读后感600字4

今日再观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似乎又有所感悟,每一次的品读,或许都会带来一点小小的不同。

从<死水>中,我们似乎能够感知诗人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厌恶,憎恨,灰心和失望;他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折射出他希望打破旧世界,渴望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全诗透露出诗人的感情是强烈饱满的大义凛然,是拍案而起的义愤填膺,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诗人先是痛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寓指当时死气沉沉,腐烂透顶的.黑暗社会,进而“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再次表明这是一个毫无生机,不知人情冷暖的社会,对于这样一个缺乏生机,缺乏人情温暖的社会,诗人毫不留恋,而是索性“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以恶制恶,以毒攻毒,让糟粕去破坏糟粕,诗人自此充满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义愤和兴奋。

在这样一个污浊黑暗的社会中,即便“铜成翡翠”“铁锈桃花”“油织罗绮”“霉蒸云霞”,也断然粉饰不了满目疮痍的病态社会,这种以美写恶,以美好的事物来反衬邪恶的本质,这种鲜明的对比,使丑恶更加暴露无遗,不管在“死水”中注入什么新鲜的活力或者如何改造它,如果不从根本的体制上去加以改善,都是不可取的,都终将逃避不了泡沫破灭的美梦,()即使它偶尔发出几声吼叫,也显得那么声嘶力竭而苍白无力。

在最后的一节中,诗人再次发出“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与第一节首尾呼应,既强调“死水”腐烂透顶,死气沉沉,不可救药的现状,又表达出诗人嫉恶如仇,愤慨绝望的心情。

然而诗人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后分别写道“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此语一出,掷地有声,斩钉截铁,犹如朝堂断案,镇木一响,无可置辩,也毋庸置疑,立马宣判“死水”的罪恶死刑。诗人或用夸张描绘,或断然否定,犹如雪上加霜,火上浇油,毫不留情地诅咒鞭挞腐 败黑暗的社会。诗人在绝望之余而生愤激之语,写道:“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既然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无法改造,无法挽救,而且腐烂透顶,恶贯满盈,那就不如顺其自然,任其灭亡。

诗人偏激尖刻的言语,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军阀的咬牙彻齿之恨。在“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的言外之意其实是说让丑恶来开垦,只能是丑上加丑,恶上添恶,他只能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瘴气,暗无天日,只会加快他的灭亡步伐。从而迎来诗人期盼的富有生机,政治清明,充满真善美的人情温暖的光明社会,让“绝望的死水”变换成“希望的活水”

闻一多读后感600字5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是湖北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闻一多先生曾说过的两句话。的确,他做到了。他潜心研究古代典籍,以天下为己任,从文化研究上探求救国的方法。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十年艰辛,《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赫然而出。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他却锲而不舍,依然是那样的全神贯注,依然是那样的心会神凝,成为“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就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闻一多先生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说”了,跟着是“做”了。他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在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先生的信号多次出现后,他仍大无畏的站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声震天地!在生死关头,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昂首挺胸,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他的“行”!

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闻一多先生虽然早已牺牲,但他仍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向闻一多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