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说《菊与刀》读书笔记五篇

秦风学老师

著名小说《菊与刀》读书笔记范文1

其实,《菊与刀》中最经典的一些概括,在蒋百里的《日本和日本人》早有概括。蒋百里是个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可惜其卓越才智不得施展,只能要我们在看了蒋那些未来中日战争的预见和判断时叹息几声。虽然,蒋的判断和预见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但是《日本和日本人》一书比起《日本论》就未免失色太多,所以,戴季陶的《日本论》一书顺带在结尾把蒋百里的文字附上,也不算委屈了它。

比起前面介绍的这些书,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周作人的《日本管窥》,今天看都没什么价值,尤其是《日本国志》。

我知道的最后一本企图全面而笼统介绍日本的书,是台湾人许介麟写的《谁最了解日本》,许同志对他之前所有写日本的书都很不屑,但似乎也没看出格外有价值的观点出来,也许是他的决心和掌握的史料与他所掌握的理论工具太不成比例的缘故,总之,我对此书没什么特别印象,如果不是通过GOOGLE,我甚至不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本人的准确名字。当然,他给了我一个按图索骥的作用,要我知道原来还有许多好书。

其实,赖肖尔(六十年代美驻日大使)的《日本人》也比《菊与刀》在全面了解日本近现代历史更有价值,但为什么上述书在中国统统不如《菊与刀》更著名,这真是件邪门的事情,也许,所谓民族性的判断之类东西,比起单纯的结合历史分析的东西,更能满足大众猎奇的口味,也许,对大众而言,一个人、一个国家全面而真实的面目并不值得特别关心,能提供多少新鲜奇特想象的东西才最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著名小说《菊与刀》读书笔记范文2

说到日本,恐怕很多中国人马上会想到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它太有名了,太有影响力了,使得太多人张嘴就能重复其中的几句经典论断,虽然多数人并没有真看过它。

因为本尼迪克特本人毕竟是科班出身,体系严密,再加上《菊与刀》的名气,任谁推荐,它都会是首选。不过,说实话,重复看这本薄薄的经典小册子,给我的厌恶感比重读《光荣与梦想》来得还要强烈。这本书绝不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如果中国人借助一个西方人的眼睛来了解同一文化圈中的日本,我相信对日本产生的误读和准确了解会一样多。因为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许多论断,是西方视野下东方人的共性,而非日本的独特个性。最典型的是这一论断:日本文化是没有"罪"感只有"耻"感的,在"耻文化"下,善行是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维系的,而在"罪文化"中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省。这一所谓的"知耻不知罪"理论,几乎总是被今天的中国人拿来解释日本为什么缺乏真诚的忏悔。可是,很少有中国人认真想过,这一所谓的日本文化特征,完全是东方文化的共性,所谓的"罪文化"源于___的原罪说。中国人的悔罪意识丝毫不比日本人多,如果论今天两国对历史的反省,日本的态度要比中国诚实不知多少倍,当然,那是因为日本有战败后被施加的外在强制力。

不少吹嘘《菊与刀》的文字称,是通过这本书日本人才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这也太扯淡了,固然西方在现代各方面的成就都远强于中国和日本,但把一个西方人的小册子吹嘘到这一程度,这也对西方崇拜得太过头了。

在《菊与刀》之前,风靡整个世界介绍日本的书,是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这本同样很薄的书应该很对今天某些中国___宪政学者的胃口,因为他们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总得要与某种宗教全面挂上钩才会有宪政有现代化,当然,他们早已认为"某种宗教"其实就是___。这种观点,当年也困绕着新渡户稻造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导师--给日本一个突然现代化成功的宗教理由先?于是,就有了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如果有人认为得有学术味才是好书,那么,《武士道》是本学术味道比《菊与刀》浓得多的书。《武士道》是刚刚"开化"的日本在"文明世界"最好的公关名片,新渡户稻造因此被日本政府格外褒奖。

《武士道》使武士在西方人眼中成了高尚的骑士、绅士、知识分子最完美结合的象征,而不是今天中国人概念里简单的野蛮残忍。《武士道》一书中对"武士道"的褒扬和作用的论述,恐怕中国人无法接受,但是,西方的骑士与武士相比是文盲,因为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也大都不识字,中国的君子与武士相比,则迂腐而无武勇,在西方和中国,骑士和君子在社会变革的作用的确无法与日本的武士相比,甚至他们起的是相反作用。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武士道》成书之时,日本正处于正在成型的上升期,新渡户稻造完全预见不到"武士道"延伸出的另外一面会把这个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国家附属军队的畸形怪胎。

在《菊与刀》之前,全面评价日本的书,最有名的是戴季陶的《日本论》,今天依然有不少日本人认为,戴纪陶的《日本论》对日本的认识深刻程度远在《菊与刀》之上,可惜的是,今天已经很少有中国人知道《日本论》的。这本标价仅三元人民币的书,在我看,是迄今为止介绍日本的书中写的最好最深刻的。戴季陶和那个时代的多数中国青年精英一样在日本留学然后干革命,长期居留日本的经验以及与日本各阶层的广泛深入关系,再加上中国与日本属同一文化圈中的那种独特敏锐,都是只靠几个月时间借助二手资料了解本尼迪克特无法企及的。尤其对需要了解日本和近代中日关系的中国人来说,涉及了近现代中日关系中大量今天鲜为人知事实的《日本论》,其价值是《菊与刀》所远无法比拟的。在今天中国人对中日关系和历史的理解越来越愤青化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各位买了此书给自己一次洗脑。

著名小说《菊与刀》读书笔记范文3

刚听完老师介绍了这本书,一向不怎么读书的我有了想看看的冲动,放学回到寝室后就迫不及待上网淘宝。百度看了一下书的内容介绍,心理油然而生一个词“好书”。还没有看完就直接拍下了。很快,就收到了书。

刚刚收到书,就翻着看了几页。书的内容很吸引人。我也爱上了看书。翻着翻着没几天就看了一半,对书中的内容和案例我很感兴趣,也有了对日本这个民族全新的认识。或许我读书太慢,两个星期才看完,这当中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

读完《菊与刀》后,有了更新地认识日本的理念。不再是传统地对日本有憎恨、反感,他是一个险恶,冷酷无情和残忍,不讲道理,没有正义感的民族。这些都是受到某些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导致对日本的认识不全面。某些抗战剧和历史原因往往会指引我们的认识走向单方面性,历史我们不容否认。但是我们在研究和认识日本大和民族时我们更应该客观地对待。

我想,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战争只是某些和个别军事力量所挑起的。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看待日本大和民族,在研究大和民族时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而不该感情用事和片面。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时更应该保持头脑清晰,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联系,但更应该注重的是是否是必然联系?

读完《菊与刀》,我更了解了这个矛盾复杂的民族,不再是之前那样肤浅的认识。这个民族可以用“魔一样的民族”来形容,用战时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让人无法理解。这个民族“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训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懦弱,既保守又好新。”是的,这样矛盾性格用“魔一样的民族”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日本大和民族有着极端的一面,但是又有着全世界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美德。例如在礼仪、自我约束、教育方面等都是优秀的成分。其中,日本人在引进中国文化中“孝道”方面做得比中国还要好。在书中这样介绍,在日本,“孝道”的含义是:在一个几乎包括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以及后裔的团体里,一个人要根据辈分、性别和年龄,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里的“各就其位”并不是保守,而是一种基本家庭成员之间对长者的尊重。日本人认为:通过自我约束,他们能使自我变得更有价值。说到教育,书中举了个案例:出于某些原因,我有点不安宁,微微摆动了一下身子。老师看见后带着温和但又严厉的口吻说:小姐,显然你今天的精神状态不合适学习。你该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好好想想。这就是日本人教育女孩子的特点:不那么严厉,还给予特权。“孩子学的不仅是规则,还有习惯。”这就是日本教育的优越性。除了这些,日本战时的忠诚似乎更能体现一种爱国。战时的日本对天皇那是绝对的忠诚,用书中的话就是“天皇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国旗”,这也才有了战时日本士兵剖腹自尽以示效忠的事例。这些在现今看来好像并不可取,中国有句古话“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或许在中国就不会有极端事件出现。但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和那样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样的极端的存在似乎也是一种必然性。

一个民族,只有充分了解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才能在各个领域中不同层次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让我们在《菊与刀》中更好地了解大和民族,求同存异,让中华民族走得更强更好!

著名小说《菊与刀》读书笔记范文4

看了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菊花与刀》后,我对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了新的认识。日本对我们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想到就咬牙切齿,对日本是恨之入骨。像我这样的反日情绪,我们满怀激情的中华儿女大都存在。我觉得如何理解日本这个对中华民族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民族,是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看待问题不能只是盯着一个角落看死了,我们需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对于日本,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也是我们作为21世纪新一代青年的必备素质。《菊花与刀》这本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了解日本的渠道。看完之后,我对日本少了一份冲动的情绪,多了一份理性的认识。

先说说这本书吧。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此外,本书还是一部将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都深受好评。对于在历史上曾饱受日本民族带来深重苦难的中国人,认真阅读和思考本书具有更加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书也被认为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由此可见《菊花与刀》的确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值得我们去深读。

作者本尼迪克特对于日本的评价是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这样看来日本的确是一个让人觉得很矛盾的名族,日本人有着双重性格。

作者以战争为起点,先写到战争中的日本人,并且还费了不少篇幅。最使我震撼的便是日本人认为精神将赢得对物质的胜利。日本人一直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对物质主义甚至到了鄙夷的地步。这也深深的体现在战争中。他们将军舰和大炮只视作不灭的“日本精神”的外部表现。他们鼓励士兵说:“我们的身体越是沉重,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精神就越能凌驾于肉体之上。日本打胜仗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家、大本营以及他们的军人也一再说,这场战争不是军备与军备的较量,而是美国人对物质的信仰同日本人对精神的信仰之间的决斗。日本人相信精神能战胜一切,这一点深入到他们对外的战争以及对内的国民管理中。此外,战争中日本人经常说安全感与士气不过是一个精神准备的问题。当遇到麻烦时,日本人对其国民的照例交待是说这是早已预知的,所以丝毫不必担心。这样似乎告诉国民,我们居住在一个可预知的世界下,任何事情都是我们预先知道的。这样的说法便给了日本国民一种安心感,使他们可以很淡定的面对一切。其实我感觉这一方面也是在说日本人强调精神上战胜一切。他们通过培养精神以鼓励民众和士兵,让他们充满希望无所畏惧。

接下来,作者向我们说明了日本人是如何的各守本分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深严的社会,他们相信秩序和等级制度。这一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与人之间是一定要分清身份等级的。日常交往中的细节动作也都反映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同时日本人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十分尊崇孝道。早在公元 6、7 世纪,日本就接受了中国人那套系统的孝道理论,同时也采纳了中国的佛教、儒家伦理以及世俗中国文化。但是孝道的表现特点难免有所修改,以适用于不同的日本家族结构。“孝行”在日本是一个只限于家族内部面对面的成员之间的问题。它意味着在一个几乎只限于自己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及后裔的团体中,根据辈份、性别和年龄占据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份的地位。由此看来,日本人是一定要分清等级的,他们各守本分,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这样的守旧也使日本历史上一度落后,被西方国家欺凌压迫过。1853年的“黒船事件”后,许多日本人觉醒,力图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明治维新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他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期间,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都得到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直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东方唯一的帝国主义列强。

此外日本人的负恩感在书中的描写也是很经典的。当日本人说“我得到某人的恩”时,这就意味着“我对某人负有义务的重担”,他们把这种“债权人”、这种施恩者称为他们的“恩人”。“记住一个人的恩”可以是互忠互爱之情的一种纯真流露。日本小学二年级的教科书里便载有一篇题为“别忘恩”的小故事。无论是 “皇恩”、父母之恩、师恩,日本人都十分的重视。为了还恩他们可以做出很大的牺牲,日本人认为受恩惠便是欠了别人的债,自己也承受着的负担。于是日本人便常说:“一个人永远无法报答恩的万分之一。”此外,书中出现的一词“义理”,其内涵也算是日本独特的范畴之一。义理不同于义务,在日本人眼里,“义理”可以解释为“正当的道理人;应该遵循的道路;为向社会谢罪而不情愿地做的某种事情。”“义理”在日本人看来是对难以承担的关系的一种充分表述。于是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堪”这句话。

日本人十分强调精神修炼和自我修养,如他们喜欢寒冷苦行,在黎明前站在或坐在冰冷刺骨的瀑布下,或在冬夜三次用冰水浇身,其目的是训练有意识的自我,直至不再感到痛苦,当他意识不到冷水的冲击和身体的颤抖之时,他便达到了“无我”、“练达”之境界。精神训练也必须同样自悟。因为从自身以外的源泉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没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自身的悟会才能有所成。这也符合我们中国的说法,“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日本人把侵略战争视为一种“谬误”和已经失败的事业,从而向社会变革迈出了巨大的第一步。他们希望赎回在和平国家当中受人尊敬的地位,为此必须实现世界和平。眼下日本人把军国主义视为己熄灭的光。他们将拭目以待,倘若世界和平,日本只好潜伏,倘若军国主义未能完全消灭,日本的好战之性将会重新勃发。

这便是日本,一个民族的特性与本质。以往,我们对日本就是一个字—恨。抛开个人情绪去分析日本这个民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一些美的品质。他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尊崇着“礼”、“义”、“孝”、“忠”这些思想。在这方面甚至做得比我们还要好。日本人的国民素质普遍较我们国家的高,这也与他们大力发展教育以及推崇道义所分不开的。记得在网上看到过的一则新闻,许多国家对日本人入境是免签证的。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素质高得让别人放心。他们知恩图报,对别人给的恩情十分看重,以至于把还恩看成是自己的负担。日本人讲究礼仪,热爱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日本人团结协作、谨慎、努力,这些品质也让日本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科技也才如此的发达。种种这些都反映出日本菊花般的美。同时,日本骨子里的好战、侵略、“武士道”精神让他们与许多受过其压迫的国家所反感、唾骂。他们曾变态的杀戮折磨过中国人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也正在努力着,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学习他们的现进科学技术,学习他们团结协作、谨慎认真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加强大。

《菊花与刀》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迪。它带领我去客观真实得认识我以前所不了解的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一个很复杂的民族,他们有菊花的美又有刀的狠,他们有着双重的性格。就像近年来,日本虽一直强调与我国搞好关系,但却不顾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强烈谴责,首相多次参拜供奉着二战期间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还有近期日本与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有又了较大摩擦,撞我渔船,关我同胞,不知羞耻得说钓鱼岛是他们的。这些恶劣的行为也提醒我们决不能放松对日本的警戒……

著名小说《菊与刀》读书笔记范文5

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刀则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暴躁、嗜血、好战的一面。作者用菊与刀做题,巧妙地揭示了日本这个民族的双重性和矛盾性。我一直想不通的是,日本的文化最初源自盛唐,为什么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到了日本之后却变得如此矛盾重重,甚至畸形?也许,只有对日本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理解日本人的一些决策和行为。

“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与日本侵华

日本是个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国家,与其他国家人民推翻等级制的愿望相比,日本人对他们的等级制是喜爱并且维护的。日本人认为,他们的尊严来自等级制,只有在严格分明的等级中,他们才能找到各自的安全感。不同阶层的人们享受着不同的权利和自由,也承担者不同的义务和使命,每个人都能在其所属的阶层中生活得体面而自在。因此,日本人极为推崇“各安其分,各得其所”的思想。不幸的是,他们在强行对外输出这种思想的过程中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从而陷入道德困境。

日本因为地少人稀,历来便有很强烈的危机感。因此,在看到欧美国家的日益强大后,他们便制定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在日本人看来,他们对外输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整个东亚地区,以免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而要实现东亚地区的强大与繁荣,首要的便是建立国际等级新秩序。只不过,日本人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置于这个新秩序中的“长子”地位。在日本家庭中,长子拥有和父亲一样的权威和地位,其他兄弟姐妹对长子不仅要尊重,更要服从,长子对“不听话”的兄弟姐妹可以随意训斥、责罚。因此,日本又将对中国的侵略视为对“不听话”的弟弟的一种惩罚,从而完全没有丝毫的罪恶感。相反,他们甚至对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感到愤怒和不解:我这么做是为了大家共同的繁荣,也给你安排了“合适”的等级,虽然给的等级低了点,但也能从中找到尊严和安全感,你为什么不但不感谢我,还这么不满意呢?这便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日本在引进中国的忠和孝时,丢弃了最为重要的“仁”。所以,日本人的忠和孝就没有了任何约束,演化为一种绝对。在日本,对尽忠是一种最高的道德,不论的旨意是否正义。当这一点被别有用心的军国主义者加以利用时,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便无可避免。再者,日本人喜欢共同的游戏规则,当某种行为被众所认同时,他们便十分欣喜地加入,当这种行为因的旨意而成为一种使命时,他们便陷入了彻底的狂热。如此,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以及侵略行为的惨无人道就不难理解了。

罪感文化,耻感文化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大学时代,在领略了西方法治文明的魅力之后,我一直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在确立依法治国方针的同时,还要再加入一个以德治国,这不是画蛇添足么?读了《菊与刀》之后我才明白,在独特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犯罪现象的消除如果仅仅依靠法治,还真是孤掌难鸣。

日本人十分注重社会对自己行动的评价,他们总是推测别人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并针对别人的判断而调整行动。对于没有被发现或者根本不可能被发现的恶行,日本人很难因内心深处的罪恶感而放弃不做。按照日本人的观点,遵守法律就是对他们的最高恩情——“皇恩”的回报,因此遵守法律就等于效忠。此外,日本人“自重”的民族性本身便对规则和秩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日本人很难触犯法律。而中国则不同。传统的儒家文化重视礼仪,强调礼法治国,且礼是治国之本。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推行耻感文化的国家。所谓耻感文化,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的,即一个人作出某种行动并非是因为行为本身的“善”,而是因为该行动会赢得社会的赞同。反之亦然,一个人拒绝作出某种行动也并非因为行为本身的“恶”,而是因为该行动会遭到社会舆论的非难。罪感文化则是指一个人作不作出某种行动的标准在于该行动本身是“善”还是“恶”。在东方耻感文化的背景下,建立统一的道德体系标准,用正确的社会评价导向形成的道德强制力,促使人们自觉抵制犯罪,有助于从思想上根除犯罪。如果单纯依靠法治,因为法律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在法律没有覆盖的领域,仍然会发生恶行。

中国的依法治国之所以要辅之以以德治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对于法律,既没有西方人那种虔诚的信仰,也没有和日本人一样将遵守法律与效忠等同起来的文化渊源,加上“仁”的思想使得中国人历来对实体正义的重视远大于程序正义,所以单纯的法治在中国因欠缺肥沃的文化土壤,其推行的效力自然会大打折扣。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辅之以以德治国,让法治的理念在道德的推行中潜移默化,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为什么大地震后日本人能表现得如此淡然与秩序

“3·11”日本大地震后,在整个撤离和疏散的过程中,没有一丝惊恐和混乱。日本人的这种表现引起了无数中国的网民的惊叹与不解,为什么日本人可以在如此惨重的灾难面前表现出如此的淡然与秩序?很多人把这归因于日本国民教育好、素质高。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一个人在一夕之间变得妻离子散、一无所有,以致情绪失控而悲声痛哭,甚至歇斯底里,这种表现似乎更加正常,因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并非神。如此,日本人是不是表现得过于内敛和克制了呢?

其实,日本人的这种表现来自于他们自小便接受的“对名分的情义”。“对名分的情义”,通俗点说就是对自身名誉所担负的义务,包括稳静的、克制的行为。一个自重的日本人必须坚忍和自我克制,这是他对“名分的情义”的一部分。妇女分娩时不能大喊大叫,男人对于痛哭和危险必须处之泰然。当洪水冲到日本村庄时,每个持重的日本人必须带好必需品,找好高地,不能乱喊乱跑,张皇失措。秋分前后台风暴雨袭来时,也能看到同样的自我克制。在我们看来,这明显就是对正当情绪的一种极度压抑,然而,日本人却觉得这是维护他们自尊心的必要行为,而且也心甘情愿地自我隐忍和克制。无论如何,对秩序的遵守不能说是一件坏事,起码有助于灾后的管理和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人可以适当地学习日本人的隐忍和克制。

再者,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外部评价的民族。大地震发生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他们正处于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之下,行为举止稍有不妥便会遭到别国人民的耻笑,从而使受辱、日本蒙羞。所以他们用淡然与秩序来维持体面,力图将大和民族最优雅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战败后的日本,人们对于萧条的市场及破败的家园,并没有表现出修复的迫切,反而以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去忙着迎接战胜国的军队。

知道了日本的这种民族性之后就不能理解日本人为什么在大地震后会如此表现了。日本人对于现实的接受能力远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大地震发生了,哭和闹于事无补,反而有失“对名分的情义”,于是他们转而将全部精力用于震后的修复;二战失败了,证明用武力和残暴赢得世界尊重的道路行不通,所以他们立即转过身来全力以赴发展经济。正因为日本人在看准目标时全力以赴,面对失败时又能彻底放下,所以他们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由一个战败国迅速发展成经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