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一个士兵的一生》读后感

孙小飞老师

  《艾森豪威尔:一个士兵的一生》读后感

  作为餐饮从业者,我特别感谢还在前线为客人服务的伙伴们,是大家的相互支持,让我能安心陪伴家人度过一个团圆新春。这是我理想的假期,在一个惬意村落,拥有属于自己休闲,放空时间,让我读完一直想读的书籍。

  这个假期我也没有闲着,乘这个机会一口气读完卡罗·艾斯德的《艾森豪威尔———个士兵的一生》。厚厚一本传记如果不是这个假期恐怕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来消磨。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盟军最高统帅,美国第三十四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传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历史,人物传记抱有某种不可知论的态度。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那样:诗比历史更真实。在我看来,历史里有很多属于不可考证,不可证伪(不客观)的东西。特别是人物传记,只有某个天才或者大人物,才能被“传”。那么受到名人效应的影响,一些他们不想被外界所知的真相往往会被掩盖或者修饰。比如,在我之前看过的《斯蒂夫·乔布斯传》里面谈到乔布斯有“现实扭曲力场”,一种在僵局或者困境下改变他人想法和行动的能力。我换一种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忽悠”的能力...

  所以,我用看虚构类小说的态度和精神去阅读人物传记。此时,我发现,生活往往比小说更梦幻,引人入胜。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和大部分名人故事不一样的是,除了出身过于普通,他还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可以说他的成就完全是时代的机遇,家庭和个人奋斗的综合体现,在阅读过程,我甚至认为前者更为关键。

  艾森豪威尔出身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老爸生意破产),基本上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但物质上的匮乏没有让艾森豪威尔碌碌无为,怨天尤人。

  在物质财富上所缺乏的,他们会在开玩笑和恶作剧中更多地补偿回来。

  两人制定了一项协议:作为哥哥,埃德加先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德怀特工作一年赚钱来资助他;然后轮到德怀特去上一年学,埃德加赚钱资助他。就这样两个人轮流工作和上学,直到8年后两个人都毕业。

  艾森豪威尔的教育在我看来特别超前。有一次艾森豪威尔的哥哥埃德加不想做繁重的家务而威胁要离家出家。结果,父亲戴维给他建议了几条出走路线,而母亲艾达则主动为他准备随身带的午餐...

  威胁从来不会奏效。

  戴维和艾达从来不把自己的想法或观念强加给6个儿子。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司自己为自己想办法,自己选择生活道路。

  在一次玩耍中,艾森豪威尔的弟弟厄尔被自己用完的刀不小心割到了眼睛,造成永久性伤害,视力完全丧失。但母亲艾尔从来没有去责备任何人,而且家里从此决口不提此事。

  艾达努力使儿子们认为,生活就是冒险,事情发生以后总是怨恨不已是一种自我毁灭。

  家庭的影响深深刻在艾森豪威尔身上,有人问他为什么对异性无感,过于内向。

  他认为自己“瘦得难看,又笨绌,没有社交风度”。没有钱,他的衣着和头发的确不能提高自己的自信。

  不跟女人在一起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是自信的,但并不自负。

  关于艾森豪威尔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是最让人受启发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艾森豪威尔保持终身的一个习惯是,写下自己对上级的评价。

  在古人当中,艾森豪威尔最崇拜的英雄是汉尼拔,这不仅是因其军事胆略,也因为汉尼拔精通当时的逻辑学。

  像巴顿和艾森豪威尔一样,在二战爆发前,蒙哥马利一直学习,写作,他确信世界大战总有一天会到来,并为之作着准备。

  当时在西点军校教授历史的方式是让学生记住战争地点,人物和时间。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以为学习历史的方式就是如此,死记硬背,历史只是了解古人的八卦,于是我放弃了。但艾森豪威尔遇到他人生最重要导师,陆军参谋福克斯·康纳。我甚至还认为如果没有康纳,艾森豪威尔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因为康纳的辅导方式启迪了当时还是少校的艾森豪威尔。

  每读完一本书,康纳就会不停地提问。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苏格拉底式的。他会问艾森豪威尔:“为什么李两次进攻北方?为什么米德会成功?为什么李选择在葛底斯堡?李还有别的选择吗?”年轻的少校努力消化每一课的主要内容,因为他知道或早或晚,康纳总会问起这些问题。

  很多时候,基于事实,艾森豪威尔敢公然反抗上司,而且还是鼎鼎大名的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很大原因在于,艾森豪威尔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日益自信,他相信麦克阿瑟需要他,多过他需要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的火爆坡起和很强的自我意识,使他成为专横的麦克阿瑟的好对手。

  《艾森豪威尔》传记里,乔治·马歇尔是我的意外收获,中学的历史课上有学习到让战后西欧重新繁荣的“马歇尔计划”,但是对他领导力体现以及贡献,我是在本书中收获到的。

  我不喜欢把一个人留在某个岗位上过长,那样他的想法和远见都不会超过我。当我发现一个军官不再生机勃勃时,他就无法增加我的知识财富,最糟的是,他不能在提出赢得这场战争必须的想法和进取心。

  马歇尔提醒艾森豪威尔:“如果你的部下不能代替你,那就是你没有把他们组织好。”

  书中最让我认知升级的是盟军为了欺骗敌人采取的“坚毅行动”,目的是让敌人误以为进攻地在另一个地方。

  设计者们是要利用德国人固有的对于加莱的偏见,误导其相信盟军进攻加莱是为了摧毁那里的火箭发射场...德军打算在6月份用火箭对英国发动一场恐怖战役。为了达到目的,盟军运用了所有成功的欺骗行动所必需的手段,足够的事实强化德国人现存的想法。

  这让我不禁大吃一惊,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我们容易眼前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能触动起情绪的信息,把事实给掩盖掉。看到类似《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大部分真以为寒门真是无望,阶级早已固化。在生活中,思维上的懒惰,逃避事实的行为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对此,我报有某种悲观的想法,因为,智慧之路是如此艰难和漫长。

  传记后部分讲艾森豪威尔通过粘合多国军队把纳粹德国,--干翻的过程反而没那么吸引我。毕竟对比清楚知道的历史,艾森豪威尔的成长和生活更让人觉得精彩。

  《艾森豪威尔:一个士兵的一生》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艾森豪威尔》的书。

  这部书主要讲了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伟大的一生。故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是少年、二战、总统时代。在这儿,我主要为大家讲后面的2个时代。在二战时代,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任盟军最高统帅,亲手策划了,“市场花园”、“火炬”、“霸王”计划,为盟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得人民的喜爱;他关爱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他为大局着想,让人不得不敬佩。

  有一次艾森豪威尔生病,正巧艾森豪威尔的.执勤兵结婚了,邀请艾森豪威尔去参加婚礼,艾森豪威尔忍着痛,准时来到了婚礼上。艾森豪威尔人缘也十分好,他与巴顿、蒙哥马利、丘吉尔都是朋友,还经常带着妻子玛咪与原来的上司麦克阿瑟打棒球、参加舞会。

  二战结束和,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成功,并连任8届 。1960年,约翰肯尼迪选为第34届,开始了美国的*。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享年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