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1)
)家常菜,顾名思义,就是在在家里经常能吃到的菜。没有大饭店里那些高大上的摆盘装饰,没有雕梁画栋鼓乐和鸣,有的只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边聊天一边大快朵颐。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家常》一集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家常菜,比如燃面,红烧肉,泡椒凤爪,西瓜酱等等非常普通的菜肴,还有普通人生活的场景,和属于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同时也以另一种类似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周边的人身上。透过这些家常的美食,透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家”的.概念,正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变得清晰。
“家”是什么?按说文解字的说法(白话翻译下),头顶上的宝盖头代表屋瓦,代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代表有地方住;宝盖底下是猪,古人养猪,区别于牛(耕地)马(骑乘)狗(护院),是专门拿来吃的,也就是说有肉吃。古人用一种朴素的解释来诠释“家”的意义,即:有地方住,有东西吃。不过,这只是突出了“家”的物质含义。其实在我们的眼里,“家”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含义。首先是团聚。
片子中,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一家人比赛似的照顾新生的小福星和产后恢复的新妈妈,最后戏剧性的让新爸爸体重超标,是一种幸福;而父母离异导致孩子不得不由姑妈拉扯大,陪女儿学琴而好几年没回家,则是一种辛酸。能够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不能一家人在一起的心酸一对比,“团聚”之于“家”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运,正如《时节》一集最后所展示的那样,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们都要在春节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只有家里人在一起,这个家才是完整的。正如片子中那位辽宁的大妈所说,“钱多钱少不是那么重要”。当然,有一定经济基础比没有要好,而一家人能高高兴兴在一起,是“家”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之一。
其次是一种相互扶持的责任。“家”之所以成为家,是因为家庭的成员都会为了这个家的和谐和稳定贡献力量。片子中,农忙的时候,山西一家人都得回来做事,要不然玉米就烂在地里了;最后那段,全家4个老人齐动员,轮番用拿手的好汤照顾新妈妈,最终戏剧性地导致新爸爸体重超标。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论是在外面打工挣钱,还是在家里做事照顾老小。
片子中既有和睦的家庭,也有离异的家庭,而片子中的一句话说得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故事,而幸福的家庭都有个共同点。其实我想说,不幸的家庭,也有个共同点,就是家庭成员的至少一方,不愿或者不能为家庭的幸福尽力了。相爱只是组成和谐稳定的家庭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而相互扶持,才是支撑起这个家的重要支柱。
小学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2)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从中我了解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时,对处在“舌尖上”的中国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谢的那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我认为这个节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觉上的享受,在视觉上比这个纪录片的色泽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朴的人,人生观和自然观。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我们每个吃货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会后悔的。
小学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3)
这几天,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高清的摄影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对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的描写,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为一个小小的美食爱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我不禁一阵感慨呀。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
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而美食,更是广大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国人对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热爱恐怕可以居于世界之最。正因如此,无数的美食随着地域,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不断变化和改进。
中国人所创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数的。无论是湘菜,川菜,粤菜,闽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长,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称,有的则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觉备受好评。每个人对食物的爱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的咸的,有的喜欢辣的,有的喜欢甜的,有的喜欢苦的,更有甚者喜欢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每个人都对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个湖南人,就只吃得惯湘菜那香辣,浓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岛,北海那一带吃味道较为清单的海鲜,就很吃不惯。我认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错的,浙菜就不太对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学就有很多喜欢浙菜和粤菜的。
食物,真可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连性格都可以随着食物变化,像川湘一带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样火热,开朗。食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用舌尖品尝中国的饮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
小学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魅力,让我对吃有了新的定义,其中提到的中国传统五味,还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奇妙的联想。
酸、甘、苦、辛、咸是传统中医对五味所下的定义,这五味与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烹饪词典里,咸是百味之首。咸味带给人许多联想,汗水是咸的,泪水也是咸的。老人在教训晚辈时也总喜欢语重心长地说: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咸味是食物入味的基础,就如同人生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在光阴的流逝中沉淀为了人生的底色。奋斗的汗水最终会酝酿为幸福的眼泪,开心喜悦,这份咸始终伴随于人的左右,在阅尽沧桑后让人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关于幸福最朴素的解释。
辛与酸在中国菜谱中是互补的味道。中国人喜欢用“酸”字来形容某种疼痛、某种妒嫉、某种不堪以及某种难以言说的苦难,而辣则代表着开朗、坚韧、果断的个性。一个纠结,一个果敢;一个隐晦,一个奔放。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倡导和谐。中国人性格中的这种对立的相互融合转化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中国菜中的酸辣融合能调出鲜,中国人外圆内方的性格则能调剂出和谐。懂得包容也讲究原则,心胸宽广也是非分明。酸与辣的结合就如同这种刚与柔的互补,在转化中煅造出和谐的“太极八卦”,幸福也在这种包容中历久弥新。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品味和回味各自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舌尖上的传统文化便如同这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要让五味在调和以及平衡中散发永恒的醇香。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追求幸福甚至在经世治国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小学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范文(5)
在吊足人们胃口之后,CCTV于上周五终于开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我因为有事错过首播时间,今天有点闲暇就迫不及待地在腾讯视频补看。第一集《脚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来自农村和底层老百姓,编剧为什么这样选择,一种可能是因为编剧来自农村有强烈的乡下情节,另一种可能是因为比较偏爱不经繁复处理只经过简单加工的的食材的本味,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想,也许后面几集中会有改变。
舌尖上的中国这么受观众欢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美景美食,更多是因为那些美食是人们记忆中故乡的味道,以及伴随着故乡味道的亲情故事,惹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该片就是抓住这一点在撩拨着远离故土的人们的离愁,抚慰着他们的别绪,让人味蕾大动、梦绕魂牵。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是: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一边流口水,一边流眼泪。故曰:名曰舌尖,实至心头!
除了美食和亲情之外,这一集电视片中还让我们看到农夫、麦客、渔民和养蜂人的辛苦勤劳和朴实无华,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分别时的酸楚和远离后思念,具有远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赶场为主顾割麦的麦客们,因为收割机械的竞争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拨职业割麦人,这个古老的行业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在机械竞争面前失去赖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虽然有些许的悲凉,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类节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实关民生!
第一集一个让我感动的情节是,渔夫杨世橹捕捉弹涂鱼的场景。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时间才能练就这一绝技。杨世橹在捕鱼的时间,在远处观望的女儿佩服地说:“爸爸,你老厉害咧。”杨世橹不无骄傲地回答:“当爸爸的就要能干的。”多么朴实的话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出去钓鳝鱼的情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让我唏嘘感叹。父亲是家乡农具厂的木匠,但也是钓鳝鱼的高手。爸爸钓鳝鱼一方面是为我们三个孩子补充营养改善生活,有多余的时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换点零钱贴补家用。哥哥和我后来都成为捕鱼捞虾钓黄鳝的好手,也是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习的结果。现在父亲已逝,我们也都在养育着自己的孩子,靠专业知识和技术谋生来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们眼里“能干”的父亲也是我们的目标。
这一集中印象比较深的另一个情节是,养蜂人老谭的妻子在他们星夜转场到下一个放蜂地的时候不无感概地说:“养蜂的乐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约束,我们就是享受这点自由。”。养蜂人工作的餐风露宿和迁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处漂泊的自由自在这一点却又让人心生羡慕而心驰神往。除了少数生活中的幸运儿,安逸舒适和自由自在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偏爱而取舍和选择了。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句古谚:民以食为天。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对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的追求。“无自由,毋宁死”的声音曾经震耳发聩,生存和自由,同样重要,不过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渐进,正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乱象群生,不过人们珍视自由、追求梦想的那一天也不会太久远了。
山东工商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205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集美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15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963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护士在妇产科实习心得
理想照亮未来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七夕表白句子对男朋友文案
五年级边城读后感500字五篇
五年级边城读后感500字五篇
最新读背影读书笔记五篇
在人间读后感书评范文六篇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骆驼祥子一至三章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669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保定学院的知识产权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活法的读后感个人范文wp1
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小说哈利波特读书笔记个人感悟五篇
海底两万里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五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领悟五篇
童年读书笔记800字以上五篇
幼师培训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高三春晚观后感心得五篇
夺冠观后感心得作文450字左右五篇
我喜欢的文学名著读后感范文五篇
小学二年级教师节的学生作文五篇
开学发朋友圈的幽默句子
描写玩具的作文随笔五篇
的浮士德的读书笔记书评感悟五篇
爱和自由的读书笔记优秀书评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