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电影的优秀观后感范文

王明刚老师

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枪上战场,更不用为生命和自由担忧,而是衣食无忧。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肩扛武器、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幸福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观看南京优秀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关于南京电影的优秀观后感1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萧山电影院看了《南京!南京!》。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格外悲伤和沉重。

电影讲了日本欺负我们中国的事情。

电影首先讲了日本军队用大炮轰炸南京城,然后攻入南京城门。日本军在一间大房子里发现了很多中国人,中国人都害怕得举起双手投降,一个小女孩看见大家都举起手,也跟着举起手来。日本军官看见这么多中国人,心里也很害怕,偷偷地叫一个士兵去外面找援兵。

援兵到来后,日本军队开始了对南京人的大屠杀。他们用机关枪扫射,用火烧,挖坑活埋,用水淹。很快,南京城里全是尸体,血流成河。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既难过,又气愤,真想把日本人一脚踢到天上去!

日本人闯入难民营,让他们交出一百个女人去做慰安妇,否则就要毁灭难民营。一个很漂亮的妓女首先举起了手,说:“我去!”接着,一个个女人举起手。她们为了很多人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后来,这一百个女人只回来了五六个,其它的都被强奸而死。

日本军队当中,有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叫角川。他不跟日本兵一起杀人,而是偷偷地帮助中国人。最后,南京城里只剩下了两个人,大人叫老赵,小孩叫小豆子。他们本来被绑着,准备枪毙的,角川让他的士兵放了他俩,然后举起枪自杀了。

老赵和小豆子开心地摘下蒲公英,一起吹飞了蒲公英的种子。我想,这些种子到了明年春天,还会发芽、开花的!这说明:中国还有希望!

关于南京电影的优秀观后感2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09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

血淋淋的黑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

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

关于南京电影的优秀观后感3

以黑白底呈现的那幅历史剪影。徒添了许多沧桑感。

1937年是一个不容中国人忘却的年份。在那一年。七七事变。中国上海沦陷,紧接着首都南京,也被宣告占领。

那些从城里蜂拥出来的中国士兵高喊着:“放我出去。”战未打兵先降。振振有辞般:“司令都跑了。”

说不清道不白是哪个镜头给予了心灵怎样的撼动。或许是那一群被锁在屋子里点火的老少。或许是被赶到大平地里机枪扫射的那群人。也或许是被推到岸边活活淹死的。

单个的生命也同样令人惋惜。一个无辜的小女孩。活活地从楼上扔下。然后她的姨子和母亲,被带走。

仿佛从前记载里详实的文字一下子跳跃起来。交织着眼前的一切。更具有悲痛的力量。

为拉贝先生卖命了十几年的唐先生,为了拯救自己的子女,出卖了在难民营里的中国军人。他以为。日本人也是讲信用的。

当那些叼着烟插着裤兜的日本人来抓人充当慰安妇,他蛮以为凭着日本人的一纸印章可以逃过这一切,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妻子。

现实的残酷让他意识到:战场上,除了利益,没有朋友。后来他舍弃自己让另外一个人安全离开的时候,想必是参透了这个道理。

同样的许多场景。比如为了让孩子们安全过冬而首先站起来充当慰安妇的那个卷发女人。那些为了中国难民一直奋斗在一线的美国医师。无处不折射着人性的光辉。

与之类似的是,影片中那个叫角川的日本人,也是一个守情重义的男子。或许他的出现只是为整个影片压抑的气氛到缓和的作用。以不至于从头到尾像是一个血泪控诉的记录片。我们或许应该承认,日本人中,也有好人。只不过在军国主义的掩盖下,个体鲜亮的光泽依旧逃不出阴暗的底子。主要矛盾不在这里。

当然,从整个影片中收获最大的,就是那一群在临死之前仍旧高喊着:“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血性之人。

因为我从中感觉到,我们的民族还有希望。我们的民族不会垮。

与此同时,我又深深地为那些为自己标榜着“我想做日本人”的中国人感到由衷地羞耻。

这让我联想到影片中那个扯着嗓子对着喇叭大喊着“军人自觉站出来,不然要枪毙”的汉奸嘴脸。

我也开始对我之前对某个人的蔑视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

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定能revitalize the Chinese natio!

关于南京电影的优秀观后感4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影片以拉贝先生的日记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黑白的基调,第一个镜头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本应繁盛的首都,已经在战争下变成了一所空城。影片的开始描述了一场屠杀,变换流转的一帧帧镜头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黑白的色彩冲淡了血腥,却加深了历史的凝重感。

有人说电影的主角是陆剑雄,虽然他的戏份并不多,没有太多的话,甚至只是用眼神,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了最朴素的抗日英雄。交火时,他冲锋陷阵;被俘时,他毅然出列,勇敢地面对枪口,带领着同胞高喊着“中国不会亡”的口号,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用手挡住小男孩的眼睛,用身体保护了这个幼小的生命。是救赎,亦是希望。

日本军官角川的演员选得好,他有一双鹿一样的眼睛,单纯温和深邃。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战争摧毁了人性,而丧失理性的眼睛,在受到中国人誓死抵抗的震撼后,人性复苏、回归所带来的痛苦,让他生不如死。虽然最后角川在释放了小豆子和一名中国官兵后选择了自杀,这样的自我救赎或许令观众难以理解。但他说过的一句话,仍使我记忆犹新:“死,有时候比活着容易。”

印象深刻的还有电影中表现的四个美丽到让人窒息的女性,她们让我记起海子的诗句:“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其中最令人动容和感伤的,是小江。她的出身太过于卑微,甚至于在难民营,都不缺少对她的冷嘲热讽,流言蜚语。和千千万万的殒难者相比,她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但是就是这柔弱女子的一举手,让很多人的心头都为之震颤,她的坚强和决绝,让人肃然起敬。

影片的英文名被译为为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的确,南京大屠杀最震惊世界的就是30万华夏同胞的死,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以这些无辜平民的死为铁证的,考验的是人性,中日双方的人性,这才是本片最为珍贵的记录。

在影片的结尾处,交代片中人物归宿的时候,关于小豆子的记述,是还活着。他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存在。他是某种希望的符号,他笑的样子,吹着蒲公英的样子,还印在我的脑海里。在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里,有太多太多的人死去,所以活下来的人,更加背负着责任和意义。

但是,我认为,这部影片中,陆川将自我创作凌驾于史实之上,可能一定程度上对受害群体缺乏足够的尊重。

关于南京电影的优秀观后感5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一个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日本人都没有放过,用那冰冷的刺刀插进那孕妇的腹部,挑出一个还没出世的孩子,那小小的生命,还没有看到这多彩的世界,便要走向死神,孕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却没有唤醒日本人那一丁点儿的良知

还有那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被日本人用机枪扫射,一个又一个的亡灵找不到去天堂的路,因为他们心中积满了仇恨。日本人如那疯狂的恶魔,杀人不眨眼。我不想再看下去,我不想再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同胞倒下。屠杀、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罪恶行为,却被那血腥的日本人当成是一场游戏。仅仅六周,日本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三十万人以上啊!

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己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的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

去年,日本海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渔船船长囚禁了起来,日本这个东瀛小国是在向我们中国挑衅,还以为我们懦弱,不堪一击,他们错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就如那睡醒的雄狮,一声长吼必定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