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三国读后感800字五篇

马振华老师

高一三国读后感800字1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我已经看了很多次了,但是每一次阅读我都颇有感悟。比如这次吧,我从中积累了不少的歇后语,例如: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让我为大家介绍介绍这本小说吧:本部小说主要内容是从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才得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战官渡,赤壁大鏖兵等。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曹孟德、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关云长。

关云长算是一员猛将,他虽不如诸葛亮拥有聪明才智,也不像张翼德刚中带柔,柔中有刚,但是他是对刘玄德忠心不二。当曹操数次赠送关云长金银、美女时,他并没有动心。而是骑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向曹操辞别。

我要学习他的“忠”字,他是认定了刘备,就再也没有投靠别人,这让我很敬佩,想起当日本人向我们的国家进攻时,我们中国人可是出了不少汉奸,关云长就像是当时跟着共产党的将军,不是小人,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朋友或战友的人。在那么险恶的时期里,他能那样的忠义,真是不简单!

说点儿难听的,如果说咱们世界又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那时还会有几个站在自己的国家,守卫着国家的呢?恐怕那时就屈指可数了吧!

所以我要做一个不背信弃义、不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的人。最后,我要说,《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许多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举两得呀!

高一三国读后感800字2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一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就在书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又怎么会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杀呢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算得上是最强了,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高一三国读后感800字3

读了《三国演义》后,书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我十分难忘。

在《三国演义》中,有慈悲为怀的刘备,有重情重义的关羽,有武功高强的吕布,有令人发指的董卓,还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奸雄”曹操。但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忠心耿耿又鲁莽冲动的真性情张飞。

在作者的笔下,他性格直爽却又鲁莽冲动。他喜欢喝酒,而且经常因喝酒而误了公事。有一回,刘备和关羽出征打仗,留张飞在城中镇守徐州,并叮嘱他千万不要喝酒,免得闹出事端。没想到,才第一天,就出了事。晚上,张飞召集城内官兵,大摆筵席。他说这几天他不能饮酒,在这之前,要先痛饮一回。说罢便拿起杯,轮流向每个人敬酒。这中间还有一个小官,是吕布的侄子。可他又偏偏不会喝酒,张飞向他敬酒时连连推辞。这激怒了张飞,张飞一气之下打了他五十大板。这让他也十分气恨,对张飞怀恨在心,跑去了他叔叔吕布那里告状,吕布不忍心看侄子受张飞欺负,便趁张飞喝醉睡熟时带兵攻打徐州,张飞哪里料得到吕布会来,于是吕布便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徐州。这就是张飞为了不喝酒误事而事先要喝个痛快所流露的真性情。

张飞虽然鲁莽,虽然冲动,虽然有喝酒误事的坏毛病,但仍然有让人欣赏的地方。我非常欣赏他的直爽;欣赏他的不贪心;欣赏他的忠诚。自桃园三结义以来,张飞就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不允许任何人试图伤害他。有一次,刘备与袁术闹了不愉快,各自出兵攻打。吕布为了救刘备,于是请刘备、关羽、张飞和袁术的大将纪灵前来讲和。张飞见敌方大将也在,以为吕布要杀刘备。他一把抓住吕布说:“你休想要哥哥性命!”,最后刘备和关羽极力劝住,他方才罢手。由此可见张飞在关键时刻愿意不顾一切挺身而出保护刘备,对自己的结义大哥是多么的忠心耿耿。

在生活中,我们做事不能像张飞那么莽撞,那样惹出许多麻烦来误了大事。但我们做人要像张飞那样有情有义,对兄弟义薄云天,对朋友诚信豪爽。

高一三国读后感800字4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努力,我终于成功地攻克了一本名着《三国演义》,读后,真可谓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东汉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彻底地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作家罗贯中用他那如橼的大笔,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

其中,数种人物的虚怀纳谏,集思广益,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刘备接受徐庶意见三顾茅庐,是“虚怀纳谏”;刘备打虚怀纳谏败曹操,取汉中,是“虚怀纳谏”;曹操接纳谋士荀攸的计策在官渡战上以少胜多,是“虚怀纳谏”;刘备接受诸葛亮指挥,博望坡获胜,是“虚怀纳谏”;曹操采用谋士的办法,突出关羽的重围,是“虚怀纳谏”……

是啊,纵观历史,“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遥想秦国当年,不过西南偏远小国,只因秦王欣然接受商鞅变法的建议,改革旧制,整顿军队,最终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历史的长河悠悠流过大唐盛世,雄浑的大唐,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从唐高祖到唐太宗,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房玄龄、魏征、骆宾王……朝朝名主,代代贤臣,虚怀纳谏,集思广益,果真是“以人为谏,可以知得失”啊!

由此可见,“虚怀纳谏”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兴盛又是关键。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而那显赫一时的西楚霸王不恰恰是历史的牺牲品吗?鸿门宴上不听“亚夫”劝说,刚愎自用,夜郎自大,最后落得一败涂地,血溅乌江岸。由此可见,“虚怀纳谏”的重要性。不是吗?历史上,项羽不听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坐失了大好江山;刘备置诸葛亮的两册不顾,一心伐关却落了病死异乡白帝托孤的下场。先人的警戒历历在目,“虚怀纳谏”对于人的一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读了《三国演义》,我想: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也要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有了他人的孜孜教导、循循善诱,我们的个性便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听着父母的教导,老师的良言,脚下的道路便会更加平坦。

高一三国读后感800字5

翻阅宏伟浩瀚的历史图册,眼前浮现出了2000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曾经兴盛一时的汉朝,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真正主宰一切的,却是他们,鼎足三分,龙争虎斗。

滚滚长江,淘尽英雄无数。桃园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关、张的结义,揭开了《三国演义》宏伟的序幕。要赞吕奉先,好箭法!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辕门射戟,一箭使得十万雄兵脱征衣。却说曹孟德,不愧为乱世奸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的人生哲学;统一天下,这是他的人生抱负。复谈刘玄德,仁民爱物、礼贤下士。携民渡江,何等仁善!三顾茅庐,此情何挚!又道诸葛孔明,真乃卧龙也。神机妙算,无人能敌。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七星坛上,巧借东风。又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腔热血,赤胆忠心,可谓千古一相也。再言周公瑾火烧赤壁之雄姿,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之英武,赵子龙大闹长坂坡之勇壮……多少英雄豪杰都让人难以忘怀,心灵受到最强有力的震撼。

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它总是悲惨的。吕布再勇猛,最终还是殒命白门楼;孔明再机智,也只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正是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分归晋,从此,《三国演义》的故事落下了帷幕。“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如今,再去瞻仰当年宏伟雄壮的历史,也不会再发生或改变什么了,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泪满衣襟,一声长叹。

历史无法改写,今朝却可以改变。我们无法抓住曾经的过往,但至少可以把握住现在。从现在开始,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用勉励的画笔尽情绘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画卷。这样,你就可以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面朝大海,自信地说:“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