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五篇

王明刚老师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1

最近很流行的贺岁片《囧妈》不知为什么,我一点兴趣也没有,反而想办法去翻旧日的电影来看,其实喜欢看什么电影都无所谓,完全是个人爱好,电影也是看不完的,我常常纠结要看哪一部,每次选定一部电影,都是有个小小过程的,比如先看看评论,如果有几条评论能够触动我的心灵,那么我就基本上会看。

《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以前就听过,但书读得少的我根本不明白可可西里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一向没去了解,没有想到这是一部埋藏得这么深的好电影,如此经典,看完了两天,我仍然没办法从里面走出来,常常回想那些镜头,沉重。为了写这篇观后感,我又重看一遍,仍是沉重,仍是经典!

记者在他们的驻所看到那些羚羊皮时,心被深深惊讶了,疑惑了,我也是。开始走进这部剧情要从他们出发进山开始,进山,听着是普通,想着也是普通的事,可他们却那般沉重,甚至是“活着回来”的道别语,记者不明白,我也不明白,心慌慌的跟着进山。

斑驳的汽车在高原上驰骋,沙土飞扬,偶见羚羊,或单只,或成群,在高原上自由奔跑,玩耍,甚是壮观,完美。可另一幕,却让我的心为之震惊,为之愤怒,为之刺痛。

几百只被剥了皮的羚羊的尸体散乱地躺了一地,血红的尸骨让人不忍直视,不忍看清,而巡山志愿队员还得亲手帮它们埋葬,队长说他们每年进山都要埋葬一万多只,每一次的经历,每一次的愤怒和沉痛都凝聚成坚定的信念——守护这片净土,守护羚羊,绝不退缩!

冰天雪地,为了追捕猎杀者,巡山志愿队员脱裤子过河追赶,记者毫不犹豫跟着脱掉裤子过河,这一幕我被深深打动了,他不管是记者或警察,都是优秀的。

有一个巡山志愿者,好像叫阿旺吧,在孤寂的荒原上驻守了几年,以后,或许更久,为了守护羚羊,守护这片净土,他们的付出,谁人能解?队长他们给阿旺带去粮食,带去消息,喜悦的,悲伤的。他们一齐做了炖好吃的,一齐唱唱跳跳,看似欢乐。然后离别,拥抱,道一声保重,再道一声平安,仅有他们彼此明白,他们是拿命在守护他们的这片净土,所以,每次的离别,他们不知能否有归期,能否再相聚?阿旺极力向伙伴们挥手的背影在荒原高山中显很那样渺小,寂寥……

队员生病了,让刘栋载回去救治,可是钱不够,队长说卖皮子,记者惊讶,跟了几天,必须也是有所体会了,巡山队是人不是神,他们伟大,但也平凡,凡可是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有领到工资了,却还自愿守护着,如今兄弟病重,不得已卖皮子。

有一段记者和大爷的对话,我听着挺感触的:记者:大爷,您是干什么的?大爷:我是剥皮子的。记者:剥一个皮子给你多少钱?大爷:五块钱。大爷:以前我是放牧的啊!放羊,放牛,放骆驼。这个草丛啊!变成了这个沙滩,牛啊,羊啊,没有的吃的。死的死了,卖的卖了。此刻人也没有吃的了,所以人也活不下去了。

我一向无法忘记刘栋被流沙吞噬的镜头,任凭挣扎,最终消失,静寂,没有痕迹,仿佛没有来过;也无法忘记三个队员被困在冰天雪地里,有一个哭喊着:我们走不出去了!另一个吼他:哭个球!然后凝视了一会儿大风雪,拥着兄弟并肩向风雪中走去,坚毅的目光我仿佛听见他在说:这是我们选的路,是生是死,无悔!我被深深的震撼,生命在大自然中显得那么脆弱。

记者和队长正担忧着马占林他们能否走出去,一抬眼,马占林带着可恶的盗猎者来到他们跟前,多么讽刺!结局可想而知,队长被枪杀,马占林看着倒在风雪中的队长,徘徊许久,或许想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许,想做些什么,又不知能做什么;或许,想起队长生前的种种刚毅与仁慈;或许,是良心还没有被泯灭,只是被现实打倒……最终,他告诉了记者出山的路线……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2

看完《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两天了,脑海里一向存在一个画面挥之不去,那就是刘栋下车换车轮的时候被流沙淹没的情景,当你亲眼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慢慢的被流沙淹没,慢慢的沙子漫过他的头顶,他的嘴里鼻孔里都是沙子,无法呼吸,到最终窒息而死,这种感觉比溺水而死更可怕。可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沙漠的本质,沉默起来是那么寂寥,可一旦爆发,他的威力比洪水火山更让人恐惧。

《可可西里》讲的是一群当地的藏族人为保护野生藏羚羊做出了一些努力,直到故事的最终,日泰队长死在盗猎分子的枪下。《可可西里》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所以他没有一个很梦想的结局,而是赤裸裸的反映了现实。就像我们一如既往的相信好人有好报一样我们可能刚开始设想的结局是日泰队长成功的抓住了盗猎分子屠杀野生藏羚羊的行为得到制止,刘栋能够成功的回到沙漠,找到他的队友,并成功的回到原地。然而我们的设想毕竟是设想,具有太多的不可能因素,因为我们的设想注定要化为泡沫。

《可可西里》这部影片又包含了太多的无奈,日泰队长常年坚守在巡山的道路上,并一向坚持不懈的奋斗者,想要守护住这片可可西里,他是一个英雄,可是另一反面他又是无奈的,他毕生的心血都集中在可可西里这片净土上,然而却迫于现实不得不屈服,他们因为不是正式的编制,因而没有充足的资金,缺少枪支,粮食,人员,纵有满腔热血,满身正义,却无法实现自我的抱负,这不能说是不是一种无奈。应对生病的队友,日泰队长想要凑齐钱给队友治病,然而掏遍全身的口袋却也凑不齐医药费,最终被迫无奈,只好选择卖皮子来为队友治病,哪怕明白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这样做,这又是一种无奈。然而,无奈的又不止仅有日泰队长,那群受雇于他们自我口中所谓的老板的扒皮子工人也是一种无奈,他们明明明白扒皮子,贩卖皮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他们却迫于生计被迫从事这种行业,在另一种程度上说,他们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们的违法行为受到以日泰为队长的巡山队的阻止,受到他们的追击,拘留,罚款。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在老板那受到必须的凌辱欺负。他们的处境,不得不是一种无奈,然而被生活所迫,却必须承受进而忍受。因为我们理解这种无奈,所以我们选择释然,选择原谅。就是这些无奈的画面,给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引起我们的思考。

故事的结局,作者告诉我们:日泰他们的牺牲并没有白费,自1996年以后,国家开始在可可西里地区逐渐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藏羚羊的数量由原先的一万只逐渐增长到三万多只,保护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改变。我们也相信,好人就会有好报,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某种方式给予我们回报。当然可可西里还告诉我们,保护环境是我们永远的职责。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3

在没有观看影片之前,可可西里对我来说如同香格里拉一样神圣,充满了向往,向往她的完美,向往她的纯净。

“可可西里,中国境内最终的原始荒原。”我绝对不会去触碰那纯洁的雪山,绝不会去追逐那美丽的生灵,绝对不会去践踏流淌的河水,绝对不会去阻挡匆忙的风沙。

在影片中给我最大感触的莫过于人性的思考。人类的贪婪能战胜一切,残忍的忽视生命的价值。我们总是对生命充满了无上的崇敬之情,当你看到那漫山遍野的藏羚羊的尸体时,你会不会对佛说的“众生平等”产生怀疑呢?为什么看到那一个又一个生灵倒下时,有人笑有人会流眼泪。是的,地球在不停的转动,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邪恶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疾,是因为正义是它变的卑微。在影片中,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是什么力量让可可西里的守护者,应对死亡,寂寞都不退缩的到底是什么。影片中的阿旺在山上独自守护了3年,当看到他望着远去的车还在举着他的双手时,我想危险和寂寞对他来说,他更怕寂寞。如果说生命的崇高让他们义无返顾的话,可每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都是用生命做赌注的,他们怎样换奋不顾身呢?人类的自私与无私在此表达的淋漓浸透。想起席慕容的一句话“对于这个美丽的世界,明白的太多了以后,也必然会爱的太多,担忧的太多。”

人类已经是一种很孤独的动物了,如果没有那些鸟语花香的陪伴,那我们活着还留恋什么,不会是变成沙漠的地球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藏羚羊从1000万只到此刻的3万多只,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人们贪图的享受,总有一天会为之付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在已响彻大地,可我们不明白的杀戮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此刻看着影片,因感动和气愤而流泪,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因人类的残忍所付出的代价而流泪。

可可西里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我想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她的神秘,更重要的是她换醒了我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4

周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齐去时代影院看电影《可可西里》,尽管在此之前,妈妈说过好多次这部电影如何好看,但认识不多的我并不以为然。

进入影院,我便看到一幅长约五米的黄色横幅,大意是“万人签名支持《可可西里》冲击奥斯卡金像奖活动”,上头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签名。妈妈也让我签,我觉得别扭:干吗要我签名?签名能随随便便吗?

我一扭身,进了影厅。

但在影厅的这90分钟,我被深深震撼了。

由陆川导演的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在可可西里。这是一部反映历险的故事片,它经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过程,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而关于这个话题,则是个世界性的。

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可是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此刻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

资料说,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

我觉得《可可西里》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真实。异常是刘栋陷入流沙的镜头让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这个镜头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从影片中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奈,人们不知何时何地会面临生死离别……

整部影片像一则新闻报道,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到仅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荒凉的无人区,屠杀藏羚羊的场景,残酷的自然环境,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杀手……关于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影片都像一部记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了下来。

走出影厅,我毫不犹豫地在横幅上签上了自我的名字。

《可可西里》的观后感心得感想5

《可可西里》很悲壮,的确,它反应了青海的真实面貌,但更重要的是它反应了整个西部地区的真实面貌,它只是西部这个真正大片里的一个引子,如果我们真想为梦想而奋斗,那我们应当来到西部.异常是大学生以及为《可可西里》而流泪的商人和企业家.

青海、西藏、新疆、贵州、云南等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经济整体落后。青海至少能找到藏铃羊,至少还能活下去(只能指部分地区),但在很多地方却只能看见满山的石头。本该是动物天堂的西部此刻已经看不见多少了,所以就算你想犯法去打猎为生也是不可能的了。我生活在西部,我明白西部的苦,孩子上不起学就出门找钱。身边常有因为冶不起病而眼睁睁地看着年轻的生命离去(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与我一般年龄的邻家女孩,在我外出回家时却听到了家里人说她已经离开了人世,仅有22岁。我想流泪,她与我是小时的玩伴,可我再次见到时我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这种事在西部并不少见。我期望在为《可可西里》流泪的同时、在为藏铃羊流泪的同时请为西部人民多流一滴,那怕是一点。

藏铃羊宝贵,但人的生命更为宝贵。也许我们需然不至于很富有但也不会为饥寒所累。所以我们不会真正感到贫困落后是什么味道,但我们如果能真正到西部走一走,那么我相信你必须会比看到《可可西里》流的泪还多呀!西部风景如画、人民淳朴,本是有钱人休闲度假的梦想天堂,可实际上它却是中国离地狱之门最近的一道“风景线”呀!

向往富有本无可厚非,因为贫穷本不是*,但我们在个别地区或人富有的同时应当带动大多数贫困地区走向富有。我明白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一天,但真正又有多少人愿意来到西部呢每个大学生都会说:我不愿意回去,因为那边机遇太少,发展空间太小。我明白机遇少,空间也小,因为我是西部人,我比你更了解西部的真实情景,但你认为西部应当永远这样贫穷吗你认为西部应当永远只是有钱人的梦想天堂吗你认为西部应当永远是中国人离地狱最近的地方吗相信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会说“我愿意”的。但又有多少中国人(异常是大学生以及那么富有的商人们)愿意为这个贫穷落后的西部而努力呢也许大家嘴上都会像《可可西里》发言贴上的那些一样说:“说真的,如果可能,我真想成为《可可西里》巡落队里的一员”。但我来说句真话,如果你愿意,这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只要你有心为西部努力,相信西部人民是会真心接代你的。因为西部人民是淳朴的,尽管他们有很多人不明白西部大开发是什么,是为了什么。但如果你来,他们必须明白你是好人。别在为美丽富有的生活找介口,别再说有什么不可能,因为一切都是可能的:贫穷是真实的、人民的淳朴的、你的梦想是能实现的。

淳朴并不是人们愿意的(这是真心话,你应当比我更清楚),只因为太贫穷、太落后,你不想“淳朴”都不行,对西部人民唯一的赞美也只剩下了“淳朴”。文学家在为自我的作品锦上添花时用到它,艺术家在西部写生时唯一用来赞美的也仅有它。他们拿自我的作品去参赛评比时感觉到了自我很成功,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杰作(这是心里话,当然他们嘴上是不会说的,但你敢说他们心里没有这么想吗我相信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但又有谁会想到这些作品的真正作者是“贫穷”呢没有西部的贫穷,那来他们的成功。所以请不要在为你的作品偷偷乐的同时忘记作品的真正主人。如果你愿意(我期望你愿意,我请求你愿意),请把你的西部作品所得送给西部人(异常是那些没机会读书的孩子,因为如果他像你一样能读大学,能出国,也许他的作品会更胜于你)。

回来吧!所有有良知的西部人;回来吧!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不为别的,就为了我们在享受生活时能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