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读后感范文五篇

莉落老师

  篇一

  这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我不止是为了看书,还想了解作者本人。

  第一章,呼兰河城旧貌。繁华的十字街口,南北方向东、西二道街,有寺庙、学校、商铺,也有大户人家、下人与房客。东二道街中央有一个大泥坑,严重阻碍交通却没人去把它填平,因交通事故多成了大家休闲看热闹的地方。人们事不关己,得过且过。

  第二章,当地风俗。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庙会……大都与鬼神有关。人们愚昧迷信。

  第三章,作者的家庭关系。严苛的父亲,冷漠的母亲,管事的有洁癖的祖母,有学问又开明的祖父。祖父与作者关系最亲密,是她诗歌的启蒙人。有祖父陪伴的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在作者别的书中可以看到,祖父死后她便再无眷恋,离家出走。

  第四章,家里房子多、院子大、人少,所以房子都租出去了。于是家里住有养猪的、赶车的,摇摇欲坠的破草房被卖粉条的强租去成了作坊,工人们吃住劳作在一起。为了生计,穷人的命没有其他东西值钱。

  第五章,赶车的一家兴衰。先有愚昧虐待,后因封建迷信硬是把12岁的小儿媳给活活折腾死。有觉悟的大儿媳妇跟人跑了。结局是疯的疯,残的残,蛮有生机的一大家子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第六章,长工有二伯。三十多年的长工资历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在老东家面前怯懦卑微,对其他人却又显出莫名的优越感。他临老依旧贫穷,破衣烂衫,开始偷主家东西变卖。大家都知道他偷的事,下人们甚至还当面取笑他。祖父也就是老东家对此却装聋作哑,他对下人的同情对世事的无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年的作者。

  第七章,邻居家磨官冯歪嘴子。书中除了祖父之外唯一有温度的男人,他对待老婆孩子甚至外人都很客气,但命运却不比他人好一点儿。与他私下相好的同院租客家姑娘为他生下第一个男娃的时候,周围人都嘲笑咒骂他们,在大家的思维里穷人不应该好命。果然,女人为他生下第二个娃以后就死了。究其原因,死于贫穷。

  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至1942年1月22日,据此推断,这本书描写的是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事情。看那时,特别是穷苦人们,都在忙着生,忙着死;不念过去,不虑将来,得过且过。绝大多数人仿佛都在沉睡中。

  虽然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劳动人民,但必须也只可能由少数人来唤醒并引领这股力量。看来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成立的。

  最底层的人们半斤对八两的生活,也不能相互体恤。人家有喜事了诅咒嫉妒,人家有不幸了幸灾乐祸,不幸的事情常常有,于是就有看不完的好戏热闹。

  最底层的人里竟还有底层,那就是女人。男人不如意,他就打老婆,所谓娶来的女人买来的衣,任你打来任你欺;婆婆不顺心就打儿媳,所谓千年熬成婆;可悲的是连被打的女人自己也觉得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大多都忍着,忍不了的寻死的多,逃跑的少。

  对此,作者这样描述,“年轻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其实是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你问一个男子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轻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呜呼!

  其实作者本人也算是逃命的女子,但那样的时局,前途必定坎坷,这在她留下的文字中可见一斑。可歌可泣的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她仍然坚持创作出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还得到过鲁迅先生的认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这是历史对她的评价。最后因病早逝,令人痛惜。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儿时的记忆中,村子西北角一个妇人的哭声经常响彻全村,无论白天还是半夜。那是被她老公打的,听着撕心裂肺,人们都习惯了,他们的孩子也不管。据说他们的儿子后来也打老婆,而且青出于蓝还胜于蓝,到现在孙子辈才有改观。

  当初还有不少村里人认为女孩读书无用,看我家负担沉重,劝父亲别让我上学。所以,特别感谢我的父亲,不辞劳苦让我和哥哥们一样上学读书。

  早在1939年7月20日,毛泽东就曾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愿人们睦邻友好,愿万物和谐共生。

  篇二

  “它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着名的文学家矛盾这样评价过《呼兰河传》这本书。最近,我也认真地品味了这本书,不由得啧啧赞叹。

  《呼兰河传》是作者萧红的回忆录。她用孩子的角度记叙了她自由的童年,以及呼兰河这个小镇的各种事。这本书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写,但是,都能看出作者对祖父和菜园子的喜爱及对当时封建社会的绝望。

  《呼兰河传》里写的最大的是祖父的菜园子。这里,用了许多拟人的手法把动物、植物都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特别突出“自由”的意思。看着“祖父种菜,我就种菜……”“玉米想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人管……”等句子,心里不觉“看”到了一些场景“菜园子很大很大,到处种满了植物,青一大片,黄一大片……哇,真令人大开眼界呀!院子里的昆虫也不少,东边几只蝴蝶,西边几个蚂蚱,整个园子都活了。”看到那些句子,联想到那些画面,我不禁羡慕起萧红来了。

  但是,可怕的封建社会,很少有像萧红那样拥有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怕与凄凉。《呼兰河传》中也写了不少可怕的生活及对封建时代的痛恨,主要写了: “有一家人娶了小团圆媳妇,然后把她折磨死了。我看后,一下子觉得可怕,毕竟,一个人被活生生地折磨而死,是多么的可伶、可悲的。我想,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举不胜数吧。

  《呼兰河传》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后人去研究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好好地读一读。

  篇三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百感交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真为被残忍的宗法社会折磨死的人们而感到愤愤不平!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生活犹如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但是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这不,书中的老胡家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当然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姐,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吧。书中还记叙了冯歪嘴子的一些生活经历,使我悟出了平静是坚韧的生活。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却让作者难以忘怀。是呀,童年的美好时光谁能忘却得了呢?它是我们成长的背影,我们应该牢记这些童年的美好时光。不知不觉,我陷入了沉思……

  在记忆的心扉中,童年时代的生活好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在我很小的时候,十分地快乐。在春天,我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公园里玩耍;在夏天,我可以在树下快乐地乘凉;在秋天,我可以在田地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在冬天,我可以尽情地打雪仗、堆雪人。确实,童年生活十分的无拘无束、快乐。但是,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而且那时的宗法社会是残酷的,为此许多人被折磨死了,这是多么不公平!

  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是幸福的。童年是一本好书,你要去阅读,去发现,这样,你就会发现童年的无穷乐趣。

  篇四

  那深深文字,让我细细投入;那淡淡的文述,让我终有感触,那就是萧红用一特别手法写出的名著—《呼兰河传》。

  这本《呼兰河传》是一本充满童趣、诗趣、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它里面的事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它讲说了萧红小时候一件件真实的故事。我最爱看第三章,它里面讲的是萧红五岁时,和祖父度过的快乐时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祖父去后院时,萧红把韭菜当野草挖了,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在田里,那时她是多么傻呀,可是祖父还是笑嘻嘻的,还耐性地给萧红细细讲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说明,萧红儿时过的还是非常开心的快乐的,因为她觉得有了祖父就行了。

  萧红写的这些故事表达了许多感情,如:她觉得呼兰河这边的人都很可怜;她很怀念小时候的快乐;对有二伯的看法;对小团圆媳妇的同情和可怜……我觉得萧红最主要讲他们呼兰河那边各种各样的事物,和自己对他们的想法、意见,她主要想抒发她对她的家乡——呼兰河的思念。她的文字让我也投入进她的文字里去了,感受那儿的事、景、物,我只觉得除了萧红童年时,那儿的人都很可怜,使人一看,心感到酸酸的,为那儿的一些人感到难过。

  最奇特算萧红的写作手法了,萧红的写法不像一些高手,用一些美文妙句写一长篇大论,而是用深深淡淡细细的文笔写得另有一番风味,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读起来别有味道。

  我读了呼兰河传后深有感触,既感受到了以前年代的人是多么可怜,还学到了萧红写作手法,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受益匪浅,什么叫一举两得!

  篇五

  读完了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心情是复杂的——有愉悦,有伤感,还有释然。正如茅盾在序言中所说,它不像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它更像一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读着这部小说,仿佛看到萧红就站在我的面前不曾离去,如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娓娓道来她童年的趣事:呼兰河的人民是那样的善良,知足,过着一尘不变、与世无争的生活……随着笔调一转,萧红变得忧郁起来,我们看到的是她单调寂寞的童年,尽管祖父给了她很多慈祥的爱和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个得不到家庭温暖和父母爱的孩子来说,她的内心是孤独的,也许这也是导致她日后在三次婚姻中屡遭失败的原因吧。

  呼兰河发生着一个个普通而残忍的故事,日复一日,萧红痛斥这人吃人的旧社会,痛斥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她对家乡人民愚昧、麻木、任其宰割的命运报以深深的同情,同时也对家乡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觉醒感到欣慰。

  萧红的命运是不幸的,虽然她的一生都在反抗旧的封建礼教,但她最终没有逃脱悲惨的命运。

  我认为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是消极的,如同翠姨,她生活在新旧社会交织变迁的时代,对于现实的不满只作内心默默的反抗,呼兰河转又是积极地,在大革命时期总有一些像萧红这样具有先知先觉的进步人士,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唤醒民众愚昧的良知,揭开他们被蒙蔽了双眼的面纱,也许萧红没有像赵一曼、秋瑾、石评梅那样对未来充满热情,投身革命,也许她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个人情感悲痛中,但是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那样寂寥悲痛的心境下,依然执笔完成这不朽的巨作,这就足以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读完这本小说,也深深感受到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对一些落后的农村依然被贫困愚昧困扰的现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