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书评五篇

李盛老师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书评1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疫情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给大家带来心理压力,有些人还在疫情期间出现了焦虑、紧张、恐惧等兴许反应,如此此时周围的人再出现“暴力沟通的方式”,那将会加剧心理问题的产生。

沟通无处不在,暴力也从不稀缺。从家庭到学校,再每个人到社会,从亲人到朋友,再到领导同事,甚至陌生人。暴力的形式也各式各样,有最直接的武力带来的肉体上的暴力,也有间接地语言、思维、评价等诸多带来心灵上的暴力。我们或许接触肉体上的暴力不多,但是来自心灵上的暴力却始终围绕着我们,我们很多人既是心灵暴力的受害者,又是施暴者。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博士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专注于精神领域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他主要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和两种沟通模式。四个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两种沟通模式一种是表达自己,另一种是倾听他人。而这两种沟通模式都是按照这四个要素来做的。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他人和谐相处,还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涉及各种人物关系,非常值得一读。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首先观察,这种观察是观察事实,并且客观描述,不带有任何评价色彩;其次说出感受,表达出自己是事物的感受,然后提出自己的需求,最后请求对方的协助。书中提到了很多日常的沟通方式,在不经意中就是暴力沟通的”典范”。作为一名老师,天天与未成年打交道,更需要注重沟通的方式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运用非暴力沟通可能比直接粗暴的说教更有效。比如当学生扰乱课堂纪律时,可以按照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一步一步引导。

1、观察。你刚才在课上玩笔了。

2、表达情绪。我觉得很难过,感到很惋惜,你这么有天赋的孩子如果想学好一定不是难事。

3、提出自己的需求。老师希望你在课上认真学习,不做小动作可以吗?

4、寻求帮助。如果你忍不住要分心了,你可以向老师提出来,老师可以帮你,比如允许你站起来一会或者是其它你觉得可行的方式。

暂且不谈非暴力沟通对于对学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单单对于老师自己修炼脾气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面对学生的不恰当行为,很多时候一开始老师就自己情绪上失控了。一旦自己情绪失控,不仅解决不好问题,还会让自己变成情绪的奴役,搞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这里,我们想要的是良好的课堂持续,不是情绪的宣泄场。比如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惯常用以下几种方式,“道德评判”:“你就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或者“进行比较”:“你看某某怎么就知道认真听讲?”再或者出现“回避责任”的说法,“我对你发脾气也是希望你能认真听讲”亦或者“强人所难”:“你必须一动不动地坐好”。一旦出现这四种不对的沟通方式,学生可能在语言上也会给你反击,这样一来你这个“施暴者”也会感受到暴力沟通的苦果,真是害人害己。不谈学生下次还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至少在这节课上老师只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忘记自己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而对学生至少在心灵上也造成了伤害。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写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我就想运用书中一句话: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倾听自己,搞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学会正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处于我们周围的人就会免去“暴力的伤害”,大家才会幸福!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书评2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大家初次看到时会觉得沟通怎么会和“暴力”扯上关系呢?初次接触这本书,是我的闺蜜、大学老师隆重推荐给我的。她告诉我能从本书中找到人与人之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秘籍。我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而且高考在即,他此时的心理状态,包括和父母的沟通问题以及我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让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我希望能从自身改变,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身心愉悦,让生活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所以我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

本书的作者和创始人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他早年生活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充满暴力的生活环境促使他去了解是什么让人们互相伤害,以及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有助于矛盾的和平解决。这个愿望引起他对临床心理学的兴趣。1961年,他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得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卡尔·罗杰斯。1963年,他创立了非暴力沟通模式。非暴力沟通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目前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层面和各种环境中,帮助预防和解决学校、家庭、商业、医院、监狱等环境中的矛盾与冲突。2006年,卢森堡博士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书中说到的暴力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狭义的概念,书中提到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出于对生命的爱而希望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改变,从而有助于生命的健康成长。

本书提到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有爱、表达、感受、倾听、感激等关键词代表了作者对非暴力沟通的精髓,通过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和指责的模式,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的处事方式,让我们的'内心逐渐变得平和,积极的行动,重获生活的热情。

通过看这本书,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日常,“不得不”的生活模式拉开了我和家人的距离,不擅长的表达令我的工作黯然失色。我希望自己能真正的吸收书中的精髓,改变自己与家人、同事和朋友间的沟通方式,真正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享受和谐的家庭生活和工作氛围,能够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处处充满激情,充分享受生活中的各种乐趣。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书评3

第一次接触“非暴力沟通”这个概念还是两年前,那时我还在社工机构上班,也要感谢这个专业和工作经历,让我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些在生活中很有益处的知识和技能。

人们常说电影、音乐和书籍都是常读常新的,我想书还是书,电影也还是影,不一样的是人的变化。第一次读本书,粗略地看了一遍,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总体而言,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今年是第二次读它,看得比较慢,断断续续的,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很看重感受的自我觉察和表达,他说事实上情绪和感受来源于自身的需要,而不是取决于外界,外界是一个刺激和诱发因素。比如我们常用某人让我觉得开心,某人做了什么事儿让自己生气难过这样的表达句式,就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也就承认别人可以控制我们的情绪,同时别人也需要为我们的情绪负责,如果是负面的情绪,那就会容易产生埋怨指责等行为,如果对方认可,可能就会觉得内疚,如果想利用内疚的情绪去促使对方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情感操控,例如父母与孩子,或者恋人之间都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情绪来源于本身,不过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总是会相互影响的,所以在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和别人的需要,那样彼此的沟通会更和谐。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在于不评判(non—judgemental)。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是不是最高形式,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真的很难。因为评判太容易了。

这里要提到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并且要学会观察和评论,尽可能客观地去描述事件本身。这让我想起自己有一天下班回家路上等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使劲追着一辆公交车,但还是没追上。旁边一个男子看到这一幕,发出窃窃地笑声,说这人怎么这么傻。如果换做是我,如果没有什么紧急的事儿,我估计不会去追,追不上自己可能会觉得尴尬。但当时我想的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表面的事实,或者说一个片段,他那么着急想赶车,那他的需要是什么呢?由这个事件,让我想到了无意识的评判无处不在。

一边看书,一边反思自己和观察周围的社会,发现确实是这样的,比如小孩不向长辈问好,这叫没礼貌,功课没有按时完成,就是懒,没有按照大人吩咐去做,就是愚蠢。我们不仅仅会去评判别人,对自己也同样如此。如果自己做了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也会暗暗说自己为什么老是这样一类的话。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暴力吧。不知不觉而无处不在。

描述自己观察的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需要、再提出具体的请求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基本步骤,书上也说,用这样的沟通方式一开始会很别扭的,但慢慢的会习惯,也会从中受益良多。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无意识,用新的去替换旧的,改变就出现了。

个人而言,自己感受很明显的一点在于面对别人的评判时,不会马上觉得很难受,要去防御或者攻击,有时候会想一想背后的东西,有时也就一笑置之。我也习惯去评判别人,所以也在生活中多多尝试去描述事件本身,当我这么去想的时候,也会觉得轻松一些,表达还是会有些困难,有情绪了,知道自己不能去语言伤害对方,但也没组织好怎么说,所以会变成沉默。不管怎样,会越来越熟悉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哦,强烈推荐。

最后有一个疑问就是本书的译者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爱的能力取决于审美能力。有些疑惑,或许以后会有答案。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书评4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沟通非常常见,人们经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人进行评判,一味的比较,威胁他人,以不得不为幌子来回避责任,造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痛苦。

最近读了一本书,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书中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避免出口成伤。

第一步是观察,讲事实而非评论。“你根本不照顾这个家庭”比“你一周有五天都晚上十一点才回家”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弹,让沟通失控。基于事实的沟通是尊重,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感受,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现在可能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后的需求,人们感受到生气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时不该用责备自己或他人的形式来宣泄不满,这对解决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什么帮助。最后说出请求,明确需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更利于直面解决问题。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在生气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将错误归结给他人,这种无谓的发泄并不利于解决问题,有时候发泄完还会有自责情绪,让生活更糟糕。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可以试试在今后的沟通中用到“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法,在情绪爆发前给理智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通过对这《非暴力沟通》一书的阅读,我在慢慢改善自己与其人的沟通方式,对于与其他人在沟通中出现的一些暴力沟通,也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并且及时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和和坚定,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非暴力沟通,需要时间来践行。要把非暴力沟通作为工作、生活中的一项修炼坚持下来,做一个平和的人。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书评5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听过让自己不舒服的耳语,也经历过让自己内心痛苦的沟通过程。在我看来,不一定是当面的谩骂以及嘲讽才算得上暴力,虽然那些难听的话语只是一瞬间的冲击,那些隐性的暴力语言,却给心灵带来长久的伤害。

我想这些所谓的“暴力”在孩子心里会种下怎样的种子如果说我们阅读了很多关于暴力的书籍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辞,在交流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带给对方的舒适以及礼貌的话,但不妨回过头想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孩子因为老师或者家长在他年幼时对他的否定和批评而将他那颗面对世界好奇的心灵扼杀在摇篮里。

很多时候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在家庭成长中,我很感激他们,尽管我们曾经用多么令对方痛心的方式去证明我们对对方的爱,但是我从这个过程中学会了理解与表达爱。在阅读完书中前两个章节时,我发现要不使用暴力,也要掌握一些方法的。例如:“你真的懂我吗?”“你不懂我”其实“懂”这个字眼,是需要双方的努力,若只有一方的努力,那么所做的都是无用功。

在东方父母的教育中,大多都是他律他制。父母制定了这个规则,孩子就要符合他们的规律,这叫做让孩子从小围着父母的意志转。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有隔阂,问题大多都是来源于父母本身。他们往往会觉得:“你是我的孩子,你什么事都要听我的,因为我是过来人,不会害你的。”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常常用命令的语气让我们去达到他们心里的那个预期。书中写到,一位母亲对正值青春期的儿子说:“你应该将电视机旁边的脏袜子洗了”若他把那句用命令的语气换成“我希望或者你愿意将电视机旁边的袜子洗了”这样会出乎意料的达到你所期待的有效沟通的结果。

书中提到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刚开始以为这本书是讲说话的技巧,读完才意识到,沟通的本质不是在于如何去说,而是语言背后的思维,如何去想,如何去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简单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