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感触范文五篇

张东东老师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感触范文1

书中表现的美国社会,大致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浓厚的商业氛围,或者说是资本主义氛围。作为资本主义先驱英国的殖民地,美国早在十八世纪初期就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商业制度。与人合伙开一间小小的印刷铺,务必确定各人的股权和产权。开店的资金,既能够来自向他人的借款,也能够来自抵押物业向银行的贷款。如果债务超出了资产,就有被宣告破产的危险,不仅仅店铺会被关掉,资产被变卖以抵债,还可能背上牢狱之灾。与视商人为寇仇,全力打压商人的中国古代社会不一样,政府与商人互相依靠。政府的请愿书、选举票、法律书籍,甚至发行的纸币,都要委托印刷商印刷;而商人一旦在政府任职,又会利用职务之便拓展自我的生意。富兰克林在当上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后,“有很多机会与议员们维持联系”,这种关联替他“招揽了印刷选举票、法律、纸币和其他零星的公家生意”;在当上费城邮务代办后,富兰克林借便利的信件来往增加了自我办的报纸的发行数,招徕了更多的广告,大大地增加了自我的收入。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这种商业氛围下催生的重视实利的倾向以及功利主义伦理观。富兰克林8岁时被父亲送到语法学校念书;一年后,由于家庭人口多,负担不起大学求学的费用,同时看到“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日后穷困潦倒”,他父亲又将他送到书算学校,10岁时干脆将儿子接回家帮忙营业。12岁时,富兰克林显露出写作天赋,写了两首应时故事诗,其中一首还热销镇内外;父亲却嘲笑富兰克林的诗歌,正因他认为“诗人一般是穷光蛋”。富兰克林有一个朋友雷夫,喜爱研究诗,深信自我会所以成名发财;但他的朋友奥斯朋却劝他经商,靠着勤勉和规矩积累资金。富兰克林也赞成写诗只是为了改善散文写作的语言风格,而散文是他“发迹的一种主要手段”。富兰克林认为,不能够正因《圣经》提倡或禁止某些行为,就说这些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而要看这些行为是否对我们有利。基于这一原则,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能像道德一样使人发财致富”。

二,极其有效的民众自治机制,以及民众对公共事务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书中,费城的许多公共事业都是由民众自我组织的:修建大学、医院、孤儿院、教堂的资金全部来自民众的捐赠;而在组建志愿消防队和抵抗法国人与西班牙人的义勇军的过程中,民众更是出钱又出力。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行为既不是出于盲目的一时冲动,也不是政府或权威威逼利诱的结果。通常状况下,都是先由富兰克林或其他人写文章指出发展某种特定的公共事业的必要性,以及用何种方式发展,人民在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后再作选取。募捐活动结束后,捐款人还会选出理事会管理捐赠的资金,监管工程进度,以及管理完工后建筑的使用。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保障了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宗教信仰自由。许多人之所以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地来到美国,就是为了躲避严酷的宗教迫害——富兰克林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所以,宗教信仰自由自然成了他们的共识。在书里面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宗教:富兰克林从小在长老会的教导下长大,之后改信自然神教;在他接触的人当中,有法国先知派教徒(FrenchProphets),有教友会教友(Quakers),还有弟兄派教友,以及来自德国浸礼会和爱尔兰的教士。他的老东家凯谋,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印刷商,甚至想自创一个新的教派。不一样的教派之间即使发生争执,也仅限于嘴仗和笔战。最能体现宗教信仰自由的要数下方这件事:1739年,爱尔兰的巡回传教士胡飞特牧师来到主要信仰教友会的费城讲道,受到当地牧师的排挤,只能在露天说教。尽管如此,仍然有来自不一样教派的人前去听讲,并提出了建造新教堂的计划,很短时刻内就募集了足够资金并兴建完工。完工后,管理教堂的董事会明文规定,任何宗教的教士要对费城人说教时都能够使用该该教堂,正因教堂的修建不是为了某一教派的方便,而是为了方便全体人民。

四,当时美国各州的政治制度能够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复本。权力分别掌握在总督和州议会手上,两者互相制约;在宾州,前者由业主任命,后者透过选举产生。所谓业主,就是指英国国内一些根据英王特许状享有该州土地的一些大贵族。作为人民代表,议员们认为业主和人民都要交税;但业主们为了自我的利益,命令他们的代理人——总督阻挠议员们提出的征税法案。两者一向在此问题上争执不下。在富兰克林担任宾州议员期间,前后历经三任总督,最终才在1757年以议会的获胜而告终。

既然书的主角是富兰克林,那么当然不能不提到他。书中,他根据自我的生活经历提炼出许多处事为人之道。他在年少时十分爱好争辩,以驳倒对方为荣;但他逐渐认识到这样做既不能交流思想,又不能增进感情,所以要用谦逊的口吻表达自我的意见,这样即使双方的讨论能够深入,又容易说服别人。他是多项公益事业的发起人,但在推广自我的计划时,他总是称受某人的委托;如果不这样做,有人就会妒忌他所获得的名誉而反对计划的实施。在他参选州议会秘书时,他遭到了一个有势力的议员的反对;他没有卑躬屈膝地巴结那个议员,而是请那个议员帮了一个忙,之后他们的友谊一向持续到那个议员死为止。所以,“假如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以后他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忙你。”

除了具体的推荐和忠告,富兰克林还提出了一个打造完美品德的计划。在他22岁的时候,他想克服自我身上所有缺点。起初他认为,只要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他逐渐发现,“习惯会利用一时的疏忽,理智有时又不是癖好的对手”。所以务必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他编制了一个美德培养表,将自我期望获得的美德都列在上方,每一天对照表单检查自我的过失。他认为坏习惯就像花园里的野草,不能指望一下子都把它们拔光;所以在一个时期内就应着重培养某一项美德,当自我认为这项美德已经到达了,再去培养下一项。当所有的美德都已经训练过一次后,又从头开始,直到构成习惯为止。富兰克林承认,这个计划虽然未能帮忙他到达完美境界,并且差得很远,但靠着这个计划他比做这种尝试前好得多欢乐得多了。正如临摹字帖的人,或许他们永远不能到达像帖本一样卓越的书法水平,但在临摹的过程中他们的书法必然有很大提高。

总的来说,《富兰克林自传》向我们证明,出身寒微、受教育程度低并不能成为一个人平庸不前的理由。只要有决心并坚持不懈,每个人最终都能改变自我的命运。套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里的一句话: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使其成为可能的,是决心和行动。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感触范文2

历史赋予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不朽的声誉。富兰克林是一位真正的名垂千古的伟人。作为一句作家、发明家、幽默大师,他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献身于公益事业的榜样。他慷慨地献出了他的生命和精力。他感到给他的最高奖赏莫过于使他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他的工作所产生的辉煌成果。

富兰克林于18世纪初出生在美国东北部马萨诸萨州的波士顿城。美国的东北部叫“新英格兰”,是美国的发祥地。大约在一百年以前,第一批移民就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对于一个穷孩子来说,关于本书能有什么机会发展他的才能呢?在当时仍然受着大洋彼岸国家统治的这块土地上,机会就更少了。富兰克林成长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正是这块年轻的美洲殖民地的发展时期,她之后成了合众国的雏型。在他的一生中,他看到并且影响了这块英国殖民地的发展。

使富兰克林出类拔萃的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他那“什么都想明白”的求知欲望吧。他10岁的时候,离开了学校。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在他看来,书是无价之宝;书是打开幸福和成功大门的钥匙。读书,使年轻的富兰克林掌握了熟练的写作技巧,获阳逻辑推理的本事,也使他能够坚定地为自我的信念进行辩护。

在刚满17岁的时候,他离开了波士顿,来到了费城。在那里,勤奋的工作加上一帆风顺的机遇,使这位身无分文的年轻印刷工作获得了令人尊敬的地位。

他关心公共事业,在这方面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在国家需要发言人的时刻,富兰克林能够为他的国家阐明自我的观点。他帮忙这块殖民地获得了自由,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在欧洲各国君主的眼里,他是这个国家的代表。

由于在科学上的作为,他在法国和英国赢得了荣誉。他的成就,是全欧洲所公认的。一个那么小就中断了学习,地位低下的孩子之后却发现了电的原理,发明了许多东西。这些发明创造,至今还在造福于人类。富兰克林具有发明家的头脑。只要他认为能够用另一种办法把事情办得更好,他就立刻动手把它实施起来。所以,他发现了现代化的街灯,造出了散热效果较好的炉灶,这种炉灶比当时使用的要好得多。正是根据他的设想才使日益发展的城镇设立了警察局、消防队和公共图书馆。

如果说他是一个富有梦想的人,那么他同时也是一个勇于实践的人。他不仅仅为祖国的自由在设想,并且为她进行了战斗。他为自我的成就自豪,却又告诫自我应当谦虚谨慎。他曾用庄重的语言为他的美国同胞和整个世界讲话,而讲话时却笑容可掬。

富兰克林就是这种人。他的自传两百年来一向有力地吸引着读者。这本自传,几乎用世界各国文字出版过。时至今日,读起来仍然动人心弦。这是一位美国名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自我写照。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感触范文3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企业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在18世纪的美国,他是仅次于华盛顿的最著名的美国人。我拜读了他的自传,深刻感受到他的勤恳、诚实、好学、俭朴、公正的伟大品格,他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本事超强,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十分热心,在18世纪,他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美国精神:独立自主,主动进取,勇于探索。我觉得他有以下几点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1、工作勤恳。富兰克林从10岁起就没有再上学,12岁开始从事印刷业工作,一向勤恳的工作,成为技术高超的印刷工人,并慢慢的建立了自我的印刷事业。

2、热爱读书学习,善于独立思考。即使工作忙碌,生活贫困,可是富兰克林能够为了省钱买一本书而少吃一个面包,能够利用一切闲暇的时间来阅读书籍,学习知识,对于阅读到的知识或者意见能够独立思考分析,批判的吸收学习,构成自我的独特观点。

3、有很强的行动力,决定的事情立刻就去做,决不拖延。也许是富兰克林从事的工作是十分注重动手本事的印刷工作,所以富兰克林的行动本事十分强,一旦在工作中有什么好的想法,他都能够迅速向他人提出提议,对于成熟的见解,他能够立刻付诸实践。

4、喜欢结交朋友,并进取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富兰克林十分喜欢交朋友,他的勤恳、真诚的品格及他对问题独特的分析本事也让他十分受人欢迎。他经常和朋友一齐参加读书、写诗及辩论的活动,慢慢的他自我组织起各种读书及讨论社会问题的活动了,

5、主动培养自我的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本事。富兰克林从小就对写作很感兴趣,他喜欢阅读诗歌散文,然后经过模仿名家作品来提高自我的写作水平,加上他自我很强的分析问题及独立思考本事,所以在报纸上也经常发表自我写的评论文章,这种本事极大的帮忙他日后印刷事业及政治事业的发展。

6、对于社区与国家,有强烈的职责心。富兰克林有着模糊的宗教信仰,他不属于某一个宗教,可是他相信上帝,相信自我应当为了社会正义和促进人类幸福而努力。当他自我的印刷事业已经发展得比较顺利了,他就时常担任费城(他后期主要生活的一个美国城市)及宾州的各种社会职务,包括邮局、警务、消防、议会、军队等等,他担任过的社会职务十分多,可是他都能够十分胜任,体现了他很强的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本事。这毫无疑问促使富兰克林最终在政治上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我觉得,以上六点都是使富兰克林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人物的重要因素,也是此刻这个时代我们仍然能够学习的方面。学习富兰克林不必须是多么崇高伟大的梦想,实际上,从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拥有高尚的品格,不断学习及思考,为他人及社会贡献自我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当用自我的力量去追求幸福,我相信这就是富兰克林及美国精神的核心吧。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感触范文4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之后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终自我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可是却一向有一种十分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刻和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欢乐。正是正因如此,他同小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成功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最终当上了美国的总统,并且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高架取书器,自动烤肉机,三轮钟等。

我对富兰克林的感叹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艰苦的发奋就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他为全美国人们创造了幸福。我们就应学习富兰克林的这种精神。富兰克林自传在本站电子书栏目名人传记下有带给。

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是在中学,看到一半的时候他还在搞印刷就没看下去,之后是在网上看,但由于我不习惯在电脑上看长篇的小说,所以一向没看完,想买一本过来,可义乌这种地方唯一一个不错的新华书店也仅有一本,还是比较旧,我不想买一本自我很喜爱的旧书,所以一向没有买。

昨日,正好没事,去新华书店,那本旧书还在,就拿起来一口气读完,对于富兰克林遵守的十三种德行,我感觉对每个人都适合,我自我想做到的首先是节制,俭朴。

关于节制我一向在这样做,正因很小的时候看洛克菲勒中年患病后,食从来半饱,并且活到九十几的高龄,还积聚了巨额的财富,之后看《商道》中戒盈杯也曾挽救过林尚活的命,对饮食就更加注意,包括倒水喝酒都从来不会太满,最重要的是食可是饱还能够持续一个比较清醒的大脑。

寡言我做的也不好,以后也需要多加注意。

俭朴我做的并不很好,有时候总感觉消费能够刺激自我的需求,进一步刺激自我追求更高更好的东西,但目前看来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做法,以后会多加注意(正因即使是一元钱,也可积少成多,一向消费最终会导致自我持续收支平衡而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清洁我做的是最糟糕的(这方面我此刻还没打算去做,这是一个十分久的习惯了,可能需要太多的时刻,并且有时候会与我的时刻观造成冲突)

其它几点秩序,勤劳,诚恳,正直做的还自我感觉不错。

对富兰克林十分重视公共事业深有感触,尤其是教育,正如我去新华书店找如此好的一本书而却很难以找到一样,如果有一个图书馆,那就会好的多,曾记得在杭州新华书店看一本《王道》,十几本都被读者看的黑黑的,这个损失不就应由书店来承担,但一个人买一本又很浪费资源,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图书馆是首先就应投资的,并且挑选比较著名及有影响的书多放一些,全民普及文化教育。义乌不能创造超级富豪我感觉与此也有很大的关联,义乌虽然宝马奔驰很多,可是由于文化的限制,大多观念并不新,超级富豪几乎没有。

另外对富兰克林遇到的总督基思印像十分深刻,正因感觉他太像自我遇到过的一个人,从来不实现自我的承诺,但十分喜爱许诺,也进一步告诉我自我的原始积累的重要性,凭空的依靠可能把自我带到绝境,就如富兰克林去伦敦采购印刷器材那样陷信困境。

他也告诉我媒体的力量,默多克都承认富兰克林为媒界做的最成功的人,我也这样认为,掌握并好好的利用媒体能够产生无可言喻的力量,也看到富兰克林早期并不谦虚,我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辩论的时候没有必要以十分强势的压倒别人,尽管在当时可能会给自我带来必须的快感,但必须要体会别人的感受,这点以后也是我十分就应注意的。

富兰克林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事,就应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习惯,十分遗憾不能看到他后半生的传记,也许他的后半生我更感兴趣一些,其实人往往这样,喜爱看到辉煌的一面,就像中学的时候不愿意去看他在印刷厂受苦一样,而此刻愿意认真去体会,这也许是自我的一些提高,成熟。

以后需要在:寡言,谦虚,俭朴方面多加注意,去除这些坏的习惯,也许对自我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忙。

也推荐读者去认真的读这些书,从中明白到自我需要的东西,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必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就应透过此书,更加明白教育等公共事业对人类以至一个城市,国家的影响,也能从自身真正的去做。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发明家、作家、外交家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仅让美国人民引以为豪,并且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富兰克林的出生之地,在当时是英法殖民地,而他又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少的。10岁时,他就正因家里经济困难辍学。12岁开始,他在哥哥经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17岁时,他就独自到费城自谋出路。经过千辛万苦,他最终开办了自我的印刷所,并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透过自我超群的技艺、敬业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美德使自我的生意蒸蒸日上。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我的美德。所以,他给自我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向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

读到这一段时,我不禁为这位世界伟人给自我提出的高要求而惊叹。我想:做一个品德完美的人的确不容易,可是仅有发奋做了,才有做好的期望。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琐细的方便。”我认为,这句很有启发性的话提醒了人们:不好只顾那些百年不遇的幸运,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富兰克林的那些造福人类的发明和他成为发明家的原因。

读完了整本书,我想:这天,我们的生活是无比幸福的,时代给予了我们物质上的丰富多彩。我们不必再像富兰克林小时候那样,承受正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痛苦;我们不必再像他那样,为了省钱买书不吃荤食;我们更不必再像他那样,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到异国他乡去自谋生路。所以,我们更就应刻苦向上、用心奋发、热爱生活、追求充实高尚的人生!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感触范文5

我是受其他书的作者推荐而看的这本书,此前我对富兰克林根本不了解。

富兰克林因为家境困难,10岁之前就上过2年学。可是,他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读书成为了他唯一的乐趣。他经过长期的刻苦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之后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很多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等著作,并且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大的研究。

他认为:对什么事情都喜欢争论、抗辩或辩驳的人,在工作中往往是不幸的。尽管他们有时候能取胜,但他们却得不到人们的好感,而这种好感比争论对他们更有益处。

为了让自我到达完美品德,他提出了13项美德。第一:节制。食可是饱,饮酒不醉。这一点我认为自我能够实施。吃得太饱的确会影响思维。饮食方面有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作者的父亲经常喜欢尽可能地请一些明理通达的友人或邻居来进餐聊天,这时候,他总是设法提一些明智的或有益的题目来讨论,以此增进孩子们的智力。听过这种方式,他使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立身处世中善良、正直和审慎等美德方面,而很少留意或完全不在意餐桌上的食物。

他每一天都要拿出一两个小时来读书,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读书时他允许自我享受的唯一的娱乐。他在业务上继续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地工作,因为这是必要的。

作者的父亲常常重复一句所罗门的箴言:假如一个人能够勤勉从事,他将站在君王面前,而不会站在普通人面前。

作者提到一句古老的格言:如果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他将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忙你。

看完此书,自我对书的前半部分感兴趣,对于此书的后半部分的完全看不下去。最主要是后半部分讲的是战争之类的,估计女性都对这种不感兴趣。前半部分还是比较精彩的。只可惜作者更加辉煌灿烂的后半生没有写出来就辞世了。可是,此书的确很激励人。他从一位一无所有的人,变成“美国缔造者”之一。他不是出生贵族,他靠着自我的本事成为了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和实业家。

看书并思考是否有用,仅有当人自我去实践才能得出。起码自我觉得有用。经过认真看了40本书并大部分写了读后感的人,我觉得自我的内心不在浮躁。自我对待工作和他人都更加平和。同时,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以前为人处世,我仅有从父母那里学习。可是看了书以后,才发现书中包罗万象。你能够学习到很多。看了几本刘墉写的书,他的为人处世的确十分棒。罗杰斯和李光耀的确是看得远,有很多是自我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

期望下次重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能够耐心的看完书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