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读书笔记1
读本科时,在朋友推荐下读过一本叫做《浮生六记》的书,是一个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时隔几年仍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人,名叫沈复,字三白,是个不红不紫的画师。本书真实记录了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包含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篇文章。另外两篇《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说是后人仿写。《浮生六记》中尤其第一篇章《闺房记乐》用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聪明绝顶而又非常不幸的妻子——芸娘。因为这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女人才使《浮生六记》让世人记住,才得以让它永远散发出了人生智慧的无穷芬芳!
可能是年龄渐长的缘故,同一本书,同样的我,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年龄,不同经历过后不一样的心境又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五年前读此书,似懂非懂,然后又找了其白话本看了一遍才透彻明了,对其中描写童趣的部分那时记忆深刻,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童心幼稚可爱的举动,读后觉得相当有趣,有些场景仿佛自己也曾经如作者一样玩过一样,身临其境,对其后的游山玩水一略而过,如今也忘光了;五年后的现在又重温此书,居然最最喜欢的是第一篇章《闺房记趣》,以《诗经》为模,第一篇章也列闺房趣事为首写开篇,本篇讲与他自己的表姐结为夫妻,可是古代传统封建的父母却对这对恩爱夫妻的行为看不惯,对这儿媳也颇有微词,夫妻俩虽伉俪情深,最后终被赶出家门。两人生活举步维艰,甚至经常要到朋友家借宿,但能够苦中作乐,生活过的很有情趣。可惜后来妻子生病早死,沈复很悲伤,十分怀念妻子,觉得要把这段感情和记忆流传后世,便写了这本书。它是中国古代散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它却被埋没百年之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光彩才第一次展现于世人眼前。林语堂、俞平伯等新文学家都极为赞誉这部作品。
林语堂曾经说过“芸,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可爱的女人。”他当初把《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也曾说“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她们追求美丽,看她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的折磨,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追求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福……”
我深深的被文中聪慧,娴淑,勤劳而又不失情趣,热爱生活的芸娘所打动,也为很多沈复与芸娘间的夫妻生活小片段流露出来的伉俪情深所感动,因此现在的芳邻二八的我最喜爱的还是第一篇章《闺房记趣》。
文中插花摆设的花艺技巧可看出芸娘不落俗套的生活品味,很有自己的眼光和见地;文中芸娘用六个小碟,五围一碟合为一梅花状供陈用不同颜色的小菜待客,可见她蕙质兰心的灵巧创意;文中与其夫君关于“腐乳与卤瓜”和“茉莉与佛手”小品对话故事,也让人见识了芸娘的聪明机智过人的头脑;文中她的“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词句,以及对唐诗宋词李白杜甫诗型的精辟分析和见解,可见她又不失才气;她对婆家尊老敬爱幼,谦和有礼的美好品德也无一不在书中时有体现,这也是我们现代诸多女子身上缺少的隐忍品格;喜爱《闺房记乐》爱的精华所在就是芸娘一身的智慧,芸娘的一身是短暂的,但回忆绝对是绵长的,这也是我读此书能深受感染的部分,乡间的做菜种花,男耕女织,怡情小钓,逢时休闲,踏青郊游等等这些情调和记事,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女子不能抵抗的所向往美好浪漫生活;芸娘是可怜的,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幼年丧父,辛苦劳作养母供弟维持一个家,青年丧弟失母;出嫁从夫,公婆的苛刻保守固执,导致其夫妻沦落离家,颠沛流离,家徒四壁,甚至有过身无文银的地步;但芸娘也是幸福的,能够在最适当的时机遇到自己情透意合的人,并嫁给了这个志趣相投,情深义重的不离不弃的痴情男人,即使死也是合目于自己深爱人怀中,他们携手走过的几十载岁月终其一生让沈复无法忘怀,这也是令人所羡慕的.在这个复复杂杂,纷纷扰扰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要想遇到这么一个人,有过这样一段情是何其之难,“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2
1.傍晚来到房间,心有无倚之孤独感,站立在窗前遥望天边浮云,发呆了一会。点了一支烟,燃烧,不喜欢烟之苦涩,可是不抽,心中惶惶的,没有着落感。
胡思乱想一会儿之后,用毛毯做枕,舒服地躺下来,拿起那本《浮生六记》小说,翻看起来。记得先是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看到《浮生六记》的介绍。林语堂曾经说:“陈芸(游鱼注:该书作者沈复的妻子)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在生活中,陈芸也是最令人喜爱。她生具慧才,性情洒脱,简直是文人心中理想的妻子。”那时,我记住了陈芸这个名字。
后来,我翻看《世界文学》,发现它将《浮生六记》列入传世藏书,不由心生阅读的渴望。此后,在各个书店留意《浮生六记》,但是遍寻不着。最后,却在一家不起眼的书摊上看到,书都没有浏览一下,就买下了。买来之后,没有急着去读,在床头放了数日。我当然不是书痴,没有这样的雅趣——先闻闻书香,反复抚摸书面,吊足胃口,然后才煮茶燃香静读。没有急着读,乃是因为近来心情不佳。
现在,我终于翻阅本书,果然写得至真至情,让人感动,文笔尤其细腻。读了一会儿,看看前序后编,才知道这也是残本。前四卷是沈复写的,后两卷是曾国藩续写。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一些好书总不是全本,例如《红楼梦》。大概后人无比喜欢原作,就大胆地写起续篇,有着修补完璧的美意。
《浮生六记》其实是沈复自传,细腻地写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深情,还记载了浮生里种种悠闲的乐趣。何谓浮生六记?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读《浮生六记》最大的收获就是享受到幽闲之情趣。古人说过“人非有品不能闲”,而《浮生六记》更在闲情之中浸染了艳情。写闲情,如月照苔石,写艳情,如雨落发梢。
这本书恐怕是中国文人自足常乐悠闲自得的最佳写照,恐怕只有深得生活真味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自传小说,也恐怕只有讲究情趣的闲人才会静下心读读本书。在现代纷纷扰扰追名逐利的社会中,读这样的书,有点逃避有点抗争有点无奈。读罢,难免感叹——时光匆匆,浮生几何,何不给自己留下半日悠闲,抵它十年尘梦。
总之,读《浮生六记》可以玩味,却不可羡慕,毕竟沈复的浮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学得,毕竟古人的悠闲,不是现代人可以模仿的。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3
对芸娘,对《闲情记乐》的欣赏和喜爱,才学浅薄,词枯言寡的我,已到了无以复加,语言不能形容的地步,只能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作为结语,才不至于毁其形象,沈复与妻子芸娘并没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并没有挥霍无度的享受,并没有沉湎欢娱的闲情,并没有风流浪漫的传奇。但是,我最欣赏、最钦佩、最注目的是他们的:
一、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坦诚直爽,体恤关爱的夫妻真情。
二、勤俭淳朴,善处忧患;布衣菜食,可乐终身的简朴生活。
三、淡薄名利,与世无争;恬淡自适,知足常乐的旷达胸怀。
四、逆境逢生,善解人意;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这也是我这类感性女子所向往和需学习的精髓所在,无论是夫妻相处之道,还是为人处世之道,抑或是生活持家之道。在何种环境下总能过好简单,质朴又不失情趣的有滋有味生活。无论在人生情感上遭遇爱情、亲情、友情的何种误解和失意,我还是一样一如既往的向前看、向前走,一如既往的笑对人生,笑看爱情,还是那句话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写在这个特殊而又普通的日子,给自己,给你们。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4
初见这本书时,它被放在书店的书架上,首先,是它的素雅洁白引起了我的注意,然后,便是书封面上那几个淡淡的文字“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让我有想要阅读它的冲动。
《浮生六记》为清朝苏州人沈复所著,因同为苏州人,便对书中所写的园林有一种亲切之感。沈复居于沧浪亭旁,他的家也是园林一样古色古香的建筑。书中有介绍园林的地方,我因幼时去参观过,能大致在脑海里勾画出园林的样子,便不觉得枯燥乏味。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沈复,而是他的妻子陈芸。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娘的可爱之处在于,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生而颖慧,幼时“即能成诵”《琵琶行》,还自己学会吟诗作对,对于诗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她贤淑能干,懂插花、叠盆景、焚香、画虫草,还自己设计出活花屏和梅花盒。梅花盒很漂亮精致,是一种食盒,形如梅花,内置中五六只瓷碟,装上饭菜,如装于花瓣中。芸娘还曾女扮男装,同沈复一起参加庙会。因那时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芸娘还真心真意的帮沈复物色小妾,要既漂亮又有韵味才行,后遇到憨园,芸娘很喜欢憨园,但因种种原因,沈复未能娶到憨园,这也让后来芸娘的病情更严重。
《浮生六记》中的闺房记乐是它的独特之处。正如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一般人不会写闺事,夫妇生活,而沈复以直率平实的语言叙述闺中乐事,写出了夫妇之间真挚的爱情,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后来,沈复仕途坎坷,芸娘病重,家中贫穷,生活艰难,芸娘仍为沈复想办法赚钱,去讨一份工作。这夫妇之间的真情令人感动,不幸的是芸娘红颜薄命,沈复漂泊各地。
“浮生”应就是指沈复浮荡不定,如浮萍般的人生。他的前半生,与芸娘在一起的时光虽短暂,但很欢乐,美好,但相比较他后大半生坎坷游历,那些欢乐的时光便如梦境一样虚幻飘渺,昙花一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5
傍晚来到房间,心有无倚之孤独感,站立在窗前遥望天边浮云,发呆了一会。点了一支烟,燃烧,不喜欢烟之苦涩,可是不抽,心中惶惶的,没有着落感。胡思乱想一会儿之后,用毛毯做枕,舒服地躺下来,拿起那本《浮生六记》小说,翻看起来。记得先是在林语堂的小品文中看到《浮生六记》的介绍。
林语堂曾经说:“陈芸(游鱼注:该书作者沈复的妻子)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在生活中,陈芸也是最令人喜爱。她生具慧才,性情洒脱,简直是文人心中理想的妻子。”那时,我记住了陈芸这个名字。后来,我翻看《世界文学》,发现它将《浮生六记》列入传世藏书,不由心生阅读的渴望。
此后,在各个书店留意《浮生六记》,但是遍寻不着。最后,却在一家不起眼的书摊上看到,书都没有浏览一下,就买下了。买来之后,没有急着去读,在床头放了数日。我当然不是书痴,没有这样的雅趣——先闻闻书香,反复抚摸书面,吊足胃口,然后才煮茶燃香静读。
没有急着读,乃是因为近来心情不佳。现在,我终于翻阅本书,果然写得至真至情,让人感动,文笔尤其细腻。读了一会儿,看看前序后编,才知道这也是残本。前四卷是沈复写的,后两卷是曾国藩续写。
我有点疑惑,为什么一些好书总不是全本,例如《红楼梦》。大概后人无比喜欢原作,就大胆地写起续篇,有着修补完璧的美意。《浮生六记》其实是沈复自传,细腻地写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深情,还记载了浮生里种种悠闲的乐趣。何谓浮生六记?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
读《浮生六记》最大的收获就是享受到幽闲之情趣。古人说过“人非有品不能闲”,而《浮生六记》更在闲情之中浸染了艳情。
写闲情,如月照苔石,写艳情,如雨落发梢。这本书恐怕是中国文人自足常乐悠闲自得的最佳写照,恐怕只有深得生活真味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自传小说,也恐怕只有讲究情趣的闲人才会静下心读读本书。
在现代纷纷扰扰追名逐利的社会中,读这样的书,有点逃避有点抗争有点无奈。读罢,难免感叹——时光匆匆,浮生几何,何不给自己留下半日悠闲,抵它十年尘梦。总之,读《浮生六记》可以玩味,却不可羡慕,毕竟沈复的浮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学得,毕竟古人的悠闲,不是现代人可以模仿的。
嘉应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669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26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558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371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和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
关于七夕节的表白文案
高考励志正能量一句话语录
淘气包马小跳600字读后感大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领悟五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领悟五篇
沈石溪狼王梦的读后感10篇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10篇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骆驼祥子一至三章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10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91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205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集美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15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963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669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保定学院的知识产权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活法的读后感个人范文wp1
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小说哈利波特读书笔记个人感悟五篇
海底两万里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五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领悟五篇
重阳节短信祝福语(100句)
四年级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五篇
战狼2的观后感700五篇
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
羊脂球读后感600字五篇范文
童年的读后感个人收获
森林报小学五年级的读书心得五篇
最新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心得总结三篇\
关于水浒传的读书笔记600字大全五篇
红与黑读后感感悟范文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