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节目观后感1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于近日再度推出文化类节目《朗读者》。首期节目中嘉宾们朗读的书信,瞬间传遍网络,成为热点语录,引发人们对文学、对情感、对人生的讨论。“只要你是一个正值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生命不是你过了多少天,而是你记住了多少天。”
《朗读者》首期,濮存昕、柳传志、张梓琳、许渊冲以及_一对夫妻朗读的书信播出后,便被网友们整理成语录,传遍网络。不少人形容这档节目是电视综艺的“一股清流”。说它“清”,是因为《朗读者》做到了形式“清爽”、内容“清新”、让人内心“清净”。主持人与嘉宾简短的对话后,嘉宾们分享文字,并朗而读之。看似简单的节目设置,实则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每一篇文字的选择和朗读,其实传递的是个人成长、情感体验和人生价值观。
这种需要静下心来感受和品味的节目,在泛娱乐电视生态下,难免会被认为是小众的。节目组不讳言,策划之初并不被看好。但当下许多风行的阅读公众号、听书软件,还是让他们看到了受众需求,并坚持下来。事实证明,即使在碎片化时代,安静的阅读和认真的聆听也从未远去。
首度担任制片人的更是坚信这个节目的意义。在她看来,很多人觉得朗读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其实不然,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800多年前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需字字读得响亮。朗读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更多时候,朗读也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风化人,也正是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初心。”表示。为了让《朗读者》能拥有期望中的独特气质,邀请了_奥运会闭幕式导演陈维亚、《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作家刘震云、导演陆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划。在朗读者的选择上,不管公众人物或普通人,唯一的标准是必须具有阅历和感染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勾勒出文字所描绘的情感。而至于读什么,节目策划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的原动力,他们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情?说到底,《朗读者》想做的是从文学出发,走向情感和生命体验,将每个人连接到一起。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2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这类新模式成为引领趋势的又一次有益创新,再次掀起了民众诵读经典的热潮,通过朗读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化价值,体悟不同时代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世界。《朗诵者》于CCTV-
1、CCTV-3黄金时段联合播出。
据悉,第三期节目以“眼泪”为主题,邀请到“九球天后”潘晓婷作为嘉宾,在节目中,她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童年时就开始接触台球,她以一篇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中的一段致谢自己的父亲。
而本周六(3月11日)将要播出的第四期,是许久没有在电视荧幕上露面的李亚鹏。节目中李亚鹏首度讲述和女儿李嫣在生活中点滴的小故事。还有唱着《那些花儿》的刘惜君,也来到现场朗诵。
节目中,当主持人董卿问到李亚鹏这20年来最大的改变时,他表示:“我女儿的到来,给予了我人生最大的变化”。随后,李亚鹏不仅将女儿李嫣在情人节亲手给自己做的巧克力当做小礼物送给了董卿,还首度展示出了女儿送给他的生日贺卡,卡片中写道:“一天天的过去了,你还在抽烟,每一次抽烟都在伤害你的身体,这是你45岁的生日,我不会再跟你说第二次,我爱你,如果你不抽烟,我会更爱你。”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3
《朗读者》是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综艺节目中的一个,而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告别。一直觉得告别是具有仪式感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告别,有的会再见,有的是再也不见,每一次告别它都意味着结束也是一次新的开始,孕育着苦痛也饱含着希望。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三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的痛彻心扉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我的双手好像生命之火取暖,活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的,和这个世界告别。
提到告别,姚晨想起了大二的自己,骑着自行车,到影楼实习遇见的胖姑娘。两年后,北上考试和胖姑娘在狭小的房间挤了一个月,却也在不知不觉间早已走散。
还有月嫂魏姐,一个比自己更强势的人,因为小孩走过一段相伴的旅程,她心思细腻,体贴周到地照顾和呵护着小孩,最后在离开时,用不要送的含泪告别。
其实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告别,因为最终都会走。
作为音乐剧译者的程何,曾在夜里哭醒,一方面是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另一方面是自我完美主义的过度压力,提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音乐剧《我,堂吉柯德》时,想起同为译者的罗颖珊,只是她没来得及看她完成的《我,堂吉柯德》就以悄然离开,最后只得以烧音乐剧首演门票来做一场告别。
曹文轩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写了小说《草房子》,当作对父亲的告别和另一种形式的记录,只是多少还抱有一丝遗憾:自己不曾和父亲有一场好好的告别。
李立群,戏里演绎人生百态,戏外同样也是百态人生,有着和故乡故土的告别也有着故人亲人的告别。对每一种告别都心怀感恩,但也总是在离开后,才明白越来越重的思念。
维和士兵,尽自己所能为世界的和平多添一份力,却在每一场有战乱有伤亡的维和行动中都做好回不来的准备,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是无数的人在默默为你付出”,而他们正是那默默付出的一方。在告别的主题中,他们想起马里维和行动中回不来的申亮亮,“我明天给你理发”也成了一种永久的遗憾。
王蒙是有着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的作者,将告别分成了时间的告别和空间的告别,时间的告别尚且有愿想可希冀,空间的告别里本是逝者往已。
还好,一切都以平静接受。因为只要是活着的时候的告别,都意味着新的开始。
昨天是清明节一个奠先祖亲人的追思的日子,可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更是一个可以休息的节假日。
看完《朗读者》的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房间,想着总听人说“反应慢半拍”,而我“反应总得慢了一拍”,每一次痛彻心扉的别离,在我这里,都成了后知后觉的不痛不痒,不论是在懵懵懂懂的孩童时,还是渐渐长大懂事的我,似乎对伤痛有着一种出于本能的抵触和麻木。
告别总是牵扯着伤感,因它预示着别离,或短暂或永久,可不论哪一种告别,很多人一别便是一生。
愿遇见每个人相识便珍惜,分开也不可惜。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4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文字之美难以抗拒。也正是《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这些深藏文化内涵的节目,如一股股清泉,唤醒了人们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
《朗读者》已播出两期,在这些朗读者中,有大师、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话大王,我们能从他们的朗读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实,也能体味到小人物的真情。
有人感动于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人因花园夫妇“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样简单又充满情深的话而落泪。
而笔者,则在柳传志先生给儿子的新婚致辞中,听到了满满的爱与祝福,那一句“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更是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世界小姐张梓琳有感于与女儿的“遇见”,朗读了学者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简单又平常的小愿望中,我们听到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成长之路殷殷的祝福与期盼。
如果说“遇见”是一种美妙的缘分,那么“陪伴”一定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无悔的付出:陶艳波妈妈16年如一日陪伴儿子杨乃斌,和儿子做同桌,充当儿子的耳朵,风雨兼程,让儿子无声的世界胜有声。
陪伴是无声的挽留:童话大王郑渊洁对爸爸说:“只要您和我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他(童话大王)写下去。”父亲又对他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正像《朗读者》这两期的主题,我们和孩子也是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希望在与孩子的相互陪伴过程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爱与幸福。
如果说能有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能诠释“陪伴”的含义,那郑渊洁的《父与子》当之无愧亏。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5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策划,《朗读者》终于与观众见面,身为制作人的董卿显得很兴奋,前晚接受记者的微信采访时,一上来就带着制作团队高声欢呼,表达喜悦之情。
董卿称自己从事传媒行业已经有20__年,“是时候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做《朗读者》一方面是因为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另一方面再加上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吧,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同时对人也很感兴趣”。时代背景和个人兴趣同步共鸣,《朗读者》由此诞生,“像是寻找吻合度的产物,因为《朗读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节目中,嘉宾在朗读篇章之前,还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先讲故事,后朗读,是希望大家在对这个人物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了解之后,对他的朗读能够更有代入感,感同身受,有更深刻的理解。”董卿如是说。
对于朗读嘉宾的选择,董卿表示标准就是有影响力、有知名度,也希望对方有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或者有值得弘扬的特别品质。董卿坦言,最初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或者说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在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有意想不到的经历和感悟,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星素结合”呈现的效果令制作团队非常满意,“像第一期里的鲜花山谷夫妇,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夫妻还能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的生活,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想象。”
《朗读者》目前已经完成前几期的录制,很多参与嘉宾的动情朗读都震撼了全场。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作家刘震云也参加了节目录制,带有口音的他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董卿解释:“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节目的核心,真情实感才是节目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先后成为爆款,是否意味着文化类节目即将迎来春天?董卿觉得时机尚不成熟,但自己参与的两档节目走红起码是个“风向标”,她表示:“文化类节目其实很难做,需要更精心的设计。我们现在是尽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记忆。首播之后的反馈和好评如潮,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
嘉应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669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26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558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371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和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
有关想念一个人的爱情悲伤语录
儿童文学名著读后感400字8篇
大学生读名著写读后感有哪些五篇
思念情人的伤感语录
大学生读名著写读后感有哪些五篇
春节麻叶作文600字五篇
最新清明节作文500个字五篇最新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骆驼祥子一至三章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10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91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205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集美大学和徐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15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963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669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保定学院的知识产权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活法的读后感个人范文wp1
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小说哈利波特读书笔记个人感悟五篇
海底两万里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五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领悟五篇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8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观后感作文五篇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200字左右
小学读后感600字大全五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0字五篇
有的人读后感三篇
骆驼祥子读后感作文五篇
岳阳楼记中小学读后感500字六篇
读后感600字作文高中作文大全五篇
经典尤电影观后感范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