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

王明刚老师

  《天龙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代表之作整部作品用虚构英雄侠女的故事暗示读者怎样去正确评价一个人分辨善恶真伪。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高晓松说:“如果没有金庸,我们的少年时代该会是多么仓皇!”的确,金庸先生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即使没有看过他的小说,但也应该看过由他的小说所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金庸先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缜密的逻辑思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侠肝义胆、恩怨交错的江湖。他既忠实于史实,又能通过恰如其分艺术的加工,使得虚构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人物自然无间、完美地相处在一起。金庸的小说提高了整个武侠小说的品格,被严家炎誉之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作为金庸晚期代表作之一的《天龙八部》,被许多人誉为金庸小说的绝顶。《天龙八部》也中出现了许多典型人物,如痴情而善良的大理王子段誉,质朴简单的和尚虚竹,风流王爷段正淳,复杂阴险的慕容复,兰心惠质的王语嫣,温婉柔情的阿朱,口蜜心狠的马夫人,各具特色的“四大恶人”……其中,最著名最讨读者喜欢的就是这部书的主角——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乔峰,而乔峰也是金庸作品中的第一英雄,也是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一个人物。

  说他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绝非夸大。他与郭靖同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但比之少了几分笨拙与木讷,多了几分机智与灵变;他与杨过同为性情中人,但比之少了几分跳脱“滥情”,多了几分沉稳凝重;他与张无忌同为武林绝顶高手,但比之少了几分“剪不断,理还乱”的优柔寡断,多了几分“拿得起,放得下”的干练气概;他与陈家洛同为群雄之首,但少了几分“三心二意”与胡乱猜疑,多了几分感情专一与自信可为。

  乔峰一出场就是面对一场丐帮叛乱大祸,他本在中原武林中拥有“北乔峰”的美誉,身居天下第一大帮帮主的武林重位,可谓誉满天下。结果一夜之间都变了;在杏子林中他被告之是契丹人的身份。而乔峰的盖世武功、威信、智慧也在应付叛乱之中表现无遗。

  乔峰是一个豪迈洒脱而又命运多舛的英雄,从小在少林寺学艺,以致后来成了丐帮帮主,可谓众望所归,为中国传统的侠之大者;中期则遭人陷害,与中原群雄反目为仇,加上阿朱之死,心灰意冷,远走塞外;到了后期,真相大白,乔峰为了两国和平牺牲,成了为国为民的民族英雄。他无愧于一位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真男儿、大英雄。

  大多数《天龙八部》的读者都有同样的感受:乔峰一出场便威风压倒群雄,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亦如此,他的作品一登场同样具有气压群雄的气概。而如今先生仙逝,虽然他留下的江湖还在,但是没有金庸的江湖,还算江湖吗?

  愿先生一路走好,希望先生能在另一个世界,任能用笔,再为那个世界的人描绘一个侠肝义胆、恩怨交错的江湖。

  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金庸先生封笔之后,武侠的世界少了一位泰山北斗级人物。每每品味先生的作品,依旧是回味悠长,令人神往。我认为金庸十四部小说中最为著名的一部首推《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故事发生年代在《射雕英雄传》之前,约为宋真宗到宋哲宗年间。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作者引用它是以其象征人世间的芸芸众生的人生百态,悲欢离合。

  故事讲述的种种江湖恩怨缘起于一个复国的阴谋,一句谎言搅起了几十年的血雨腥风,中原武林人士更因此酿成了一桩几十年的冤案,隐瞒无用反悔亦无用,一段的故事画卷就此展开,围绕着段誉、乔峰、虚竹,许许多多的恩怨情仇、悲欢交映。

  段誉出身大理皇族,饱读经书,不屑于武林人士的打打杀杀,是一位风度翩翩佳公子,并且有一颗善良热忱的心。但他的功夫可以说是不请自来,灵动如凌波微步,霸道如北冥神功,更掌有天下第一剑 —— 六脉神剑,以一身武功威震少室山。他即痴情于王语嫣,又多情于其他人,能够赢得众多女孩的芳心,称之为情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可以说是痴与情的代表。在书中,段誉的情感历程坎坷多变,却也在最后峰回路转。最后身份变化,荣登大理皇位,成为一国之君。究竟是喜是悲却难以分辨。世事难以预料,在几十年后,退位为僧却更是难以料想的,可谓造化弄人。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不愿面对,却又身不由己,有些因为错过而遗憾终身,将其称之为天意或许是最好的解释吧。

  再让我们看看这位英雄好汉丐帮之主,南院大王乔峰。有挪移山河日月之气魄,只身闯龙潭虎穴之勇毅,识破重重迷雾之谋略,也有对爱情的生死相守,不离不弃。正如扫地僧所赞:“大英雄本色唯乔峰当之无愧。”我亦同感,想必好多读者也会有此感受乔峰的所作所为更是做出了印证。在杏子林中,恩威并重,化解帮内的叛乱;聚贤庄里,杯酒绝交,为理而战,独挡天下英雄,真可谓“虽千万人,吾往矣”;少林寺前,降龙掌力敌三大高手 , 生擒南慕容,只最后发出一声冷笑更道:“我乔峰大好男儿,竟与你这等小人齐名,杀你太丢人了!”豪气冲霄,正气凛然,名震天南海北。在最后,更是为宋辽两国的和平,为天下的黎民百姓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曲塞北悲歌魂断雁门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金庸为郭靖的赠言,用之此处,我本人觉得很是恰当。降龙十八掌一脉相承,英雄无数,真可谓占了半壁江山。

  最后便是这位不谙世事的少林弟子 —— 虚竹。心肠慈悲更是因此而善缘不断。初衷本为救人,却是误打误撞解开了珍珑棋局,得逍遥派武功成为顶尖高手,时来运转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因屡次犯戒,回少林寺诚心领罪,敢作敢为,是大丈夫的作风。在萧峰面临空前危机之时挺身而出,义薄云天。好一个“义”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将英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但自来是悲喜交集,爱恨成痴,当不久前才得知父母是谁,却很快又阴阳两隔,悲痛、悲凉的气氛萦绕在读者心头,但最后寻到梦中思念之人,却也不失为一个圆满的结局。

  书中的是是非非,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种种爱恨情仇在这里交织,想要寻根问底却又是难上加难。随着故事的推进,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这个世界上,有段誉、乔峰、虚竹这样光明磊落之人,也有像丁春秋那样的大恶人,有侠之大者之高义,亦有祸乱天下的狼子野心。这样强烈的反差,让我们了解世界是什么,应该崇尚什么,又应该拒绝什么,这或许就是武侠小说的魅力所在。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世界里,武功只是一个方面,而侠义同为并重的另一方面。

  《天龙八部》这部书,每当我重新翻开,都会有新的感觉,更多的感受。它可以让我高兴让我悲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事事难以完美,完美世界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很多读者都在想三位主角的运气、地位、权力是多么高,然而,他们真的很快乐吗?我看未必,段誉父母惨死,而自己竟是恶人之子,身为大理国君也不可能逆转这些;萧峰一生英雄无敌,然而又能怎样,母亲早亡,爱人被自己误杀,最后更是尸横雁门关;虚竹纵然为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人,却为父母横死,被逐少林,只能为之抱憾,于事无补。

  “舍得,舍得,不舍怎可得。”很多时候,我们愿意相信完美是存在的,去追逐,义无反顾,甚至为此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这样就会真的完美吗?正如舍得,其实这样做,得的是果,而舍的是时间,是情感或将更多。也许,最完美的结束就是不完美。

  读毕,心中难以平静,结局还是悲伤,但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这部书以后还是要读的,书中的很多东西都值得去细细体会,不过却已受教不少,就像与英雄们走过一程,经历了一次。

  美酒使人沉醉,却伤身体;书籍使人沉醉,令人流连忘返。酒醉不如书醉,书醉乃是真醉也!

  我读过很多的武侠小说篇,有《侠捕》、《天龙八部》、《功夫》这些有趣的战斗篇,可当我看到一本《天龙八部》书的时候我觉得那些杨过、小龙女、成龙都没有什么意思了,只有一个叫乔峰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位英雄。

  一切的流言和非议都在乔峰义无反顾地赴死之际变得黯然失色,雁门关前,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以两截断箭准确无误地插入自己的心脏,完成了生命中华丽的最后一击。天地苍茫,雄关漫道,三军无声,朔风如刀。  在那样的时刻,他会想起什么?是草长莺飞、吴依软语的江南?是无边无际、纵马驰骋的草原?还是浅笑盈盈、情深切切的阿朱?他答应阿朱退出这纷纷扰扰的江湖,一起到关外牧牛放羊,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是阿朱已经死了,杀死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他——一个契丹人,在两军阵前,不惜成为辽国的罪人,以决死之心,用武力胁迫辽国的皇帝发下重誓,化解了宋辽两国的战祸,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他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我终于把天龙八部看完了,断断续续地,我竟耗费了足足两个月。

  心里面有太多的感受,太多的变幻,如同海浪般起起伏伏,时而笑出声来,时而泪溢眼角。

  曾以为一个从未读过武侠小说的女孩子,定与武侠无缘,无料巧合之下捧起天龙八部,便如陷入沼泽,坠入深谷,再难自拔。这么大的吸引力,我自己也不曾想到。我明白了,真正牵动人心的小说,不是有什么优美的语言,而是有起伏波折的情节,有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情感,有处事的方式和警醒,能让读者亲身参与其中,为那些人物倾倒,担忧,喝彩……

  不怕人笑话,我看书看得之深,往往倏地想起好几页之前的一个情节中的词语或字眼有些遗忘,便要翻过去看一眼才能罢休,不知道是着了魔,还是强迫症,嘿嘿,谁知道呢;有时不顾身旁是否有人,便琢磨起凌波微步来,更甚试着走走,当真好笑吧;更有时,会找找所谓的膻中穴,找找自己手指上的少商穴,心想可否试一下六脉神剑;对书中说的内力深厚之人便会听得清小声耳语,也是深信不疑;对段誉和萧峰的喜欢更是不由分说……

  在读的过程中,曾暗暗想过列一张恶人表,排一下我认为的那些恶人究竟谁更坏些,可是当今天全部读完之时,才发觉当真没有那个必要了。心口一酸,便想起原来下手残忍的南海鳄神却为了保护师父段誉而死;对婴儿毫不留情的叶二娘年轻时却经历了那么心酸的一段情史;表面正人君子实则欲吞并天下武功秘籍的鸠摩智最终武功尽废,一心向善,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至于天山童姥的生死符虽凶狠毒辣,但从他对虚竹真诚相待的情分来看,本就不是恶人,再看他一生的情感都为无崖子而存,到头来却无丝毫回报,不免心生悲悯之情。像小康,全冠清,丁春秋,慕容复这等我曾恨之入骨之人,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便也释然不究了。一切既因欲望和误会而起,也就没那么多过错与不过之分了。

  这之中有多少人为了情生,又为了情死。阿朱为了生父之情,为了萧峰之爱,不吝自毁幸福,被萧峰错误地打死;萧峰为了阿朱之情,终身不娶,一心照顾小恶毒阿紫,却又为了契丹的国家之情,脱困助宋之后自刎而死···阿紫一身戾气被乔峰化去后,她对乔峰的依恋,喜爱之情却又让她不惜释放毒箭以求终身侍候萧峰,又不惜自毁双目以求清清静静的陪萧峰一同西去;游坦之对阿紫的爱恋之情更让他甘愿做纸鸢,当铁丑,捉冰蚕,献双目,却最终得不到心上人的感激和认同,也追随了阿紫西归;那秦红棉,甘宝宝,刀白凤,阮星竹,康敏,王夫人哪一个对段正淳不是恨之切切,却又一往情深呢,因爱生恨,又因爱生悲,只是这镇南王,和他深爱的六个女子竟又同一个下场,不同的出身,却同一样薄命。有权利,有金钱,有美貌却更有何用,一切因情而起,也因情而断,罢了,罢了!天山童姥,李秋水为了无崖子之情竟同门师姐妹自相残杀;叶三娘为了玄慈之情宁死不吐真相;段誉为了王语嫣之情,一路上刀山下火海,误打误撞竟成顶尖高手,宅心仁厚不通世务的他和王语嫣终结成神仙眷侣;虚竹子也误打误撞成了灵鹫宫主人,逍遥派掌门,内力与段誉一般无可匹敌,再续梦郎与梦姑的美梦。当真善有善报,恶有恶果……

  想不到小康会蓄意加害马大元,诬陷萧峰;想不到萧远山还活着,最终得遇神僧,一心向佛;想不到虚竹子是玄慈方丈和叶三娘的儿子;想不到木婉清,钟灵,阿朱,阿紫,王语嫣都是段正淳的女儿,而段誉却是段延庆的儿子。一切的不可思议,一切的错综偶然,结成了一个又一个误会谜团,促成了一段一段又欲望之旅,酿成了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

  当真如那句“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啊。人生百态,又怎说不是如此呢!

  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殊不知,初读那本书,我竟有些许的伤感:伤感萧峰与慕容复,一个为了忠诚,一个为了理想,都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这本书便是在首段十四字中的“天”--《天龙八部》。

  在这部小说中,最有侠气的人莫过于是萧峰。无论是他功成名就时与段誉拜把;或是多次蒙冤,无处伸张;还是虽被逐出丐帮却仍尽力挽回丐帮名声,都令我肃然起敬。

  萧峰在他还是丐帮帮主时,曾与段誉拼过酒量,当时二位一口气喝了四十大碗烈酒。只是段誉那时是用六脉神剑将酒从指尖逼出,酒量可说是无穷无尽,而萧峰却全凭真实本领,连尽四十多碗,兀自面不改色,略无半分酒意。真可谓是:剧饮千杯男儿事。

  萧峰本名乔峰,是契丹人。可当时汉人可把外族人看得猪狗不如,就连萧峰自己也常常称契丹人为辽狗。可真相被揭露后,他起先是满腹疑窦的,怀疑是否有人陷害他。后来发现是千真万确后,便也心灰意冷了,连名字也改回本名了,见人便自称:契丹人萧峰。此后他便对忠于哪一方纠结不堪。他最后是忠于丐帮多代表的大宋还是忠于大辽,作者并没有交代,我自然也并不清楚。我只知道他陷入无限纠结后自尽时,契丹皇帝耶律洪基说了一段话:

  “他到底是与我大辽有功还是有过?他苦苦劝我不可伐宋,到底是为了宋人还是为了契丹?他与我结义为兄弟,始终对我忠心耿耿,今日自尽于雁门关前,自然绝不是贪图南朝的功名富贵,那……那却又为了甚么?”

  为了甚么?汉人就一定高尚,契丹人就一定猪狗不如吗?难道在契丹人眼中,汉人也不是最底层的吗?这便是民族分裂造成的惨重后果!我认为,他是为了,民族的统一与团结而自尽的!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

  反观慕容复,金老先生渲染了大半本书的“北乔峰,南慕容。”但之前慕容复一直没出场,等到出场却也令人大跌眼镜。

  慕容复一心想着复国,下定决心要分裂出一个鲜卑族燕国来。他其实不算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他是有目标的,他是有梦想的,可惜他还拥有的一样不必要的东西--他还有,过人的自傲与自信。

  在丐帮脸面丢尽时,萧峰是及时赶来并一声怒吼:“谁说星宿派武功胜过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而此时慕容复却想着乘人之危,先拉拢人心,由于星宿派杂人甚多,拉拢来光复燕国有用。可他与萧峰平生并无交集,甚至还是与其齐名的。他也只得以萧峰是外族人为由向其挑战,使得萧峰处于以一敌三的境地。怪不得后来萧峰冷笑:

  “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

  可最后,这一切不过是臆想罢了,富贵梦越做越深,直至发了颠。小说的结尾告诉我们:慕容复坐在一座土坟之上,头戴高高的纸冠,神色俨然,并让孩子向他跪拜才给他们糖吃。凭借着空想来满足自己心中的虚荣,自己根本不切实际的分裂民族、复国之梦!

  想到这里,我不禁庆幸如今党的民族政策,提倡民族团结一家亲,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与歧视行为。的确,人人生来平等,五十六个民族就应该团结友爱,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只是因为那本书,现在的我却少了几分伤感,另一些感慨、惋惜却陡然而生:每当想起慕容复那一幕心中还是不免一颤--

  用那红眼睛幽幽地望着纸糊的孤城……

  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读之前不知这个书名怎么理解,资料天龙八部佛教说法,乃佛教里面八种怪物,其中名为“天众”跟“龙众”的最重要,且并称为“天龙”,与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齐称为“天龙八部”。

  我读的第一本武侠其实是《多情剑客无情剑》,古龙对于武功套路描绘甚少,高手过招,轻描淡写,电光火石之间胜负已决,而着墨于男女爱恨,兄弟父子情义,往往借景抒情,描绘仔细到位,表达很深的情感无不使人动容。小李飞刀李寻欢无敌却漂泊,背叛但无奈,苦情而孤独;小飞天赋异禀,坚忍朴实,叹颓于美色难以自拔;林仙儿淫荡变态,贪婪毒辣,报应成为最卑贱的娼寮。

  《天龙八部》我在图书馆借阅其中第一第二部完毕,放假后念念不忘,恰巧家中藏有《天龙八部》完整五部,喜出望外,一并读完。

  金庸武侠套路描述则细致,内力于经脉游走顺序,全身穴位破绽利害,伸展关节,涌动内脏,虫毒学问,易经八卦,七十二项少林绝技,精妙绝伦,无不需要庞大的文学基础不能写出完善的体系如此,当然,中国武侠古代便已经出现,借鉴得尚且不能忽视还有武侠常识背景,如少林乃天下武功正统,丐帮天下第一帮派等等。兴味盎然,研究其中道理又比较现在书本科学知识不难,而武侠文化却已呈蹶蹶不振之势,终究人们反感武侠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一些偏见等待着改变。

  萧峰,即乔峰。我爱萧峰,曾经的丐帮帮主,凭借出众的非权利管理艺术,管理丐帮配合少林在江湖行侠仗义,主持公道,恨为奸人算计,冤枉成为江湖公敌;“降龙十八掌”,天下第一阳刚掌法,被围在垓中时,萧峰一招“亢龙有悔”轻易打开局面;萧峰能喝酒,十斤只做怡情,喝得肚子涨起更助长武功,却从来不醉;萧峰只爱一个阿朱,纵使高官厚禄,并无一妻一妾,阿朱只有一个,阿朱死了,便不会再有第二个;萧峰结局死了,身为辽人,为了与大宋两国一代和平,以断箭穿心,自杀雁门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说的就是萧峰,我敬他一身侠气。

  高中的语文老师曾鼓励我们看看武侠,他说当今社会都缺少一些侠气,劫富济贫不说,再难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弯腰扶起却都已成为能够歌功颂德的事情。利欲攻心,到底什么才是才能,什么才是品德,相比武侠的世界,什么都在变质。

  兄弟,我们还是喝酒去吧,一屁股坐下,掌柜来二十斤酒,猪杀一只。酒酣一大半,狂风和着黄沙卷忽然开了客栈的门窗,扭过头屋里已然多了个人,虎背熊腰一样叫二十斤酒,曾今我与他喜欢上同一个女孩,现在她已经死了,我们的恩怨却还在延续。趁酒意,凌冽掌风,呼啸兵刃,两条黑影飞沙走石,关外黄沙漫天,情仇恩怨,铁骨铮铮,一死一活,何不痛快?

  自古英雄,从来就没有能在情关全身而退的,尤其是对于美人。情窦初开,段誉与钟灵两小无猜一拍即合;你情我愿,木婉清任性而风韵独存;插肩而过,星空下小船上阿碧是一颗流星;出生入死,段誉念念不忘王语嫣终成眷属。段誉如此,虚竹则专情,从被天山童姥强破佛门大戒到灵鹫宫称主再到群雄招亲中脱颖而出,一个和尚始终爱着他的“梦姑”也是不枉。

  “江南自来相传,当流星横过天空之时,如有人能在流星消失前说一个愿望,则不论如何为难之事,都能称心如意。但流星每每一闪即没,许愿者没说得几个字,流星便已不见。千百年来,江南的小儿女不知因此而怀了多少梦想,遭了多少失望。王语嫣虽与武学所知极多,那儿女情怀,和寻常农家女孩、湖上姑娘也没什么分别。”

  合上书,“天龙八部”四个字依旧霸气,金庸创造多彩斑斓的武侠境界,许许多多人物性格跟跌宕的故事,佩服作家的想象力与毅力。

  佛家崇尚“顿悟”,“天龙八部”四字不仅用来比喻书中各色人物,也感叹书外的大千世界。看不尽无尽繁华,落不完无限烟花,真假虚实,情仇是非,江湖中大大小小答案,都藏在这茫茫的人海当中了。如果非要指出“八部”所指各人,我觉得应该有萧峰、段誉、虚竹、慕容复、游坦之、段正淳、丁春秋、玄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