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圣经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张东东老师

圣经故事读书心得1

读完《圣经故事》我看到我们教师和学生都缺少的东西——爱。耶稣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为万能的上帝,在-的眼里他又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在此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耶稣,一个充满善良,正直,纯朴,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伟大木匠。现在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和媒体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干扰下,学生更自私和没有同情心了。

他们不爱父母,老师,更爱变形金刚和明星偶像,他(她)们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他们所预期的那么容易。显而易见,激怒他是不可能的,他从不对仇恨他的那些人表示反感,他从容地走出每一个陷阱,当他被逼到一个角落时,他就讲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使所听故事的人转到他这边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年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呢。他希望人们爱自己的友邻,他恳求人们停止战争。眼看着人们互相残杀,冤怨相报,耶稣痛心疾首。

()他本来是个快乐风趣的人,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快乐的,而不是负担。他爱母亲,爱家庭,爱朋友。村子里的活动,他没有不参加的。他自己不是隐士,也不赞成别人靠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灵魂。可是这个世界却似乎到处都是荒凉,暴力和混乱。耶稣以他那纯朴而伟大的胸怀贡献出一剂医治这些创伤的良药。他把这剂良药称作爱。有这个字眼就是他所教导的核心内容。这就是我在这本书里涉取的最大的精华。

圣经故事读书心得2

小时候听说过老人讲《圣经》或是耶稣什么的,当时听不懂,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没在意太多,后来知道它是一门宗教。总之,觉得她是很古老的东西。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处还有一处小教堂,堂顶上是个十字架,给人感觉又很神圣。

读了《圣经的故事》才觉得原来这是一门古老却不陈旧的精神宝典。是-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缘由。书中的‘使者保罗’在此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他从迫害-到相信耶稣基督,他被-伤害,被关进监狱,在海上遇险,几十年来在艰难困苦和颠波流离中度过,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对他的评价甚高:“保罗是加利利通往罗马的桥梁。他力挽狂澜,拯救了-,使它不至于蜕变沦落为又一个犹太教小宗派,使-成长为全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知道宗教是以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灵为共同特征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世界观。读完《圣经故事》给我的又一感受就是:死亡和矛盾无处不在。上帝爱人类,那为什么又一次次只因为违背他或者拜了别的神而摧毁人类? 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在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这是很矛盾的故事。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当然,人不可以没有信仰,但上帝不是中国人所有的信仰力量的源泉。

读完《圣经的故事》才明白这是一个围绕“爱”展开的言论。耶稣就是这样一位爱所有人的人,他不会憎恶对他犯下错误和伤害他的人。他以一种博爱精神去感化人们,让人们懂的相互爱护,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耶稣是神的儿子,他来到人间,就是为了感化人类。是他把原来局限于犹太人的宗教奉献给了全球,是他把大爱带给了人类,是他用宽容的血洗净了人类的罪!特别是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用尽了最后的力气,请求上帝宽恕他的敌人,不要因为在他身上犯得罪惩罚他们时,我才明白一个真正爱神本色。 在《圣经的故事》里我看到我们教师和学生都缺少的东西——爱。耶稣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为万能的上帝,在-的眼里他又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在此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耶稣,一个充满善良,正直,纯朴,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伟大木匠.现在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和媒体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干扰下,学生更自私和没有同情心了。他们不爱父母,老师,更爱变形金刚和明星偶像,他(她)们失去了爱和被爱的能力。他们所预期的那么容易.显而易见,激怒他是不可能的,他从不对仇恨他的那些人表示反感,他从容地走出每一个陷阱,当他被逼到一个角落时,他就讲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使所听故事的人转到他这边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年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呢。他希望人们爱自己的友邻,他恳求人们停止战争.眼看着人们互相残杀,冤怨相报,耶稣痛心疾首.他本来是个快乐风趣的人,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快乐的,而不是负担.他爱母亲,爱家庭,爱朋友.村子里的活动,他没有不参加的.他自己不是隐士,也不赞成别人靠逃避生活拯救自己的灵魂.可是这个世界却似乎到处都是荒凉,暴力和混乱.耶稣以他那纯朴而伟大的胸怀贡献出一剂医治这些创伤的良药.他把这剂良药称作爱.

其实《圣经》就是犹太人的精神产物。聪明的犹太人不仅会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还为自己创造了精神上帝。如果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是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中国人都很自豪。那么,无论从整个历史还是现在的世界形式来看,不得不承认犹太民族的确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造就了历史上如:亚伯拉罕,摩西.大卫,所罗门和耶稣这样一些伟大的先知和君主;马克思可以说是对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犹太人;其次是作为科学楷模与象征的爱因斯坦;又在经历了百般困苦和不公的待遇之后成为当今控制世界经济的强族。联想到当今的国际形式,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美国这样支持以色列国。大家知道美国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争夺圣城:耶路撒冷方面,经常因偏袒以色列而备受批评。在国际政治专家眼里,以色列是美国的代理人,是美国的工具,是美国中东战略的一枚棋子,美国单单是为了战略利益和石油而支持以色列?这样理解,自然不错。然而,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制度背景吧。美国是个信奉宗教的国度,不理解宗教的作用就无法理解美国。《圣经故事》里经常提到,上帝与以色列人站在一起,那么美国自然也要站在上帝的一方。宗教、制度、心理上的原因结合起来,导致了美国政治家、老百姓对以色列的支持,这自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在美国的500万犹太人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曾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说:“美国人的智慧掌握在华人脑袋里,美国人的钱袋掌握在犹太人腰包里。”前者未必正确,但后者绝对没错。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历史上会出现黑人总统的原因。像林肯,奥巴马,他们背后有着聪明的黑色犹太人,这也得感谢美国是个混合民族,种族歧视也在所难免。也许《圣经》正是美国人走向和平的良药

《圣经》是-的精神家园,也是全人类的精神家园,因为“爱”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圣经故事读书心得3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家读《圣经故事》。上面写到,上帝第一天创造了天地、白昼、黑夜;第二天上帝让天在上,地在下,并在天地间充满了空气;第三天,大地到处是被水覆盖着。上帝又把水集中,形成了大海。水集中了,土地也露出来了。又在上面种植了花草树木;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星星、月亮;第五天,创造了动物;第六天,创造了人类。这六天上帝创造了天地,所有植物和生灵,他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无比的满意和欣喜,但由于花费了不少脑力和体力,所以在第七天休息了,这就是周日。好在上帝只工作到第七天就累了,否则他如果一直工作下去,我们不是没有周日了。

读到这里,我觉得上帝非常伟大,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创造了天地,所有植物和生灵。但上帝的能力也不是无穷无尽的,因为到了第六天,他就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无比的满意,就觉得没有其它可做的事了,上帝一知足,都无事可作,不进步了,我们渺小的人如果自满,就更不能进步了。

第六日,上帝用地上的尘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天地万物的管理者,人。人是用土造的,所以最后还要归于土,这就是“来于土,归于土”这第一个人取名为亚当,去管理东方的一座乐园,叫伊甸园。上帝吩咐亚当说:“园中的各种果实,你可以随意吃,唯独智慧树上的果实你不能吃,吃了必死。”我想上帝之所以不让亚当吃智慧树上的果实,是害怕人变得和上帝一样充满智慧,有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无法管理人类。从这一点看上帝还是有一点自私,不自信。据考证,《圣经》中讲的智慧果就是苹果,所以我们平日要多吃苹果,这样智慧会多一些。难怪一颗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砸出了万有引力,看来真的是这样。砸一下都如此,多吃些就更好了。

在上帝创造的各种动物中,蛇是比较美丽的一种,长着一对漂亮的翅膀。蛇诱惑夏娃去吃智慧果,夏娃禁不住诱惑就叫自己的老公一起去吃。智慧果在他们体内化作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她们的心神,从此她们具有了无上的智慧。上帝发现后惩罚了蛇,让它从此失去了美丽的翅膀,而且用肚子爬行。读到这里,我想:如果不是蛇诱惑人去吃智慧之果,人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智慧,也就不可能建造今天这样美丽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想我们应该感谢蛇。蛇因为这件事受到严惩,显得上帝有些小气了。

圣经故事读书心得4

偶然一次,我在同事马智星那里看到了一本著名作家刘心武主编的《圣经故事》,马上借阅。读罢过后,如饮甘醇,感触颇多!

为什么我想读圣经呢?记得2004年9月,我去了一趟欧洲,很有幸参观了一次令世人仰慕的法国卢浮宫。卢浮宫实为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内藏有法国通过殖民战争从世界各地掠夺的艺术珍品,当然也有许多中国的艺术瑰宝。卢浮宫内有许多油画,例如世人熟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作为其“镇馆”之宝,但更多的是以《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很遗憾了,我看不懂!什么逾越节、什么诺亚方舟、什么摩西“十戒”、什么耶稣受难、什么耶稣复活,这些圣经油画在我面前统统地变成了一抔粪土!我发誓,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拜读圣经!

圣经这本书不是很好买,因为它是-义经典,不能作为商业销售,听说在欧洲教堂有免费赠送。我在欧洲游览了三个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梵蒂冈大教堂,连一本《圣经》影子都没看到,我不禁埋怨起这一传闻,想读《圣经》的愿望日渐浓厚!倒是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家宾馆,我意外地发现床头有一本英、德、法文《圣经》。“我可以拥有它吗?”,我试探地问随行导游。“不可以,因为它是要给每一位住宿者修行的!”,导游无奈地劝阻道,我也只好作罢。

令人惊喜地是,我回来居然在湘潭“莲城书市”的崇文书店里发现了《圣经》,它是有中英文,含《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内容,厚厚的一大本,售价47元。我时常去那里翻阅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后,最后决定不买!因为我发现该书内容浩瀚、晦涩难懂,我完全不具备读这本书的基础。我想从《圣经》的简体本读起,真是幸运,我居然在同事办公桌上发现了它。著名作家刘心武主编的这本《圣经故事》是以较为浅显的故事形式向读者描述《圣经》中的主要内容,直到我读完了这本书,我也才真正地理解、消化了《圣经》的精髓。

《圣经》主要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内容组成,也是一部记载犹太民族早期劳动生活的著作。《旧约全书》讲述的是上帝创世纪,用泥土捏成了亚当和夏娃管理伊甸园,一直到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胜利走出埃及,其中内容还涉及到诺亚方舟、所罗门等世人熟知的故事;《新约全书》讲述的是上帝的儿子耶稣降生,四处布道,最后被犹大出卖,殉难于十字架,其中内容还涉及到最后的晚餐、耶稣复活等人人皆知的内容。应该说,《圣经》里的故事太多太多,但你只要抓住上面两条主线,该书的内容就会一目了然,你也就会不觉得读起来枯燥,而是越读越有兴趣了!

古时在意大利的一个森林里,一个强盗逼着一名牧师用火将《圣经》烧掉!“你能让我每读完一本再烧吗?”牧师恳求道。“可以!”强盗回答道。牧师就开始读第一本,强盗就在边上细细听。当牧师读完准备烧毁它时,强盗对牧师说:“这是一本好书,你把它给我!” 牧师又开始读第二本,强盗又在边上细细听。当牧师读完再次准备烧毁它时,强盗又对牧师说:“这也是一本好书,你把它给我!” 周而复始,到了最后一本,《圣经》依然未被烧掉。强盗拿着所有的《圣经》走出森林,多年以后,强盗变成了牧师,而改变他的正是《圣经》。

《圣经》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改造人性的书,但在我们现实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读《圣经》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启迪呢?

《圣经》告诉我们,人要敢于与命运抗争,冲出生活中的“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偷吃了禁果,明辨了是非,因此失去了美丽的伊甸园,但是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同大自然进行抗争,他们两个人的生命才更显得可贵。

《圣经》又告诉我们,人可以失去一切物质,但绝不能失去自由。摩西不能忍受在埃及人奴役下的生活,为了争取自由,他放弃了埃及王子的地位,勇敢地带领以色列人回到了故乡,自由的生命才更值得珍惜。

《圣经》还告诉我们,人要有一点宽容、奉献的精神。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来到人间,向人们传经布道,后来他明明知道门徒犹大会背叛自己,却原谅了他,勇敢地走上十字架,为了正义牺牲了自己。“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面对仇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选择宽容的,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宽容才显得异常可贵;耶稣为了真理而牺牲了自己,他虽然死了,他的精神却感动了许多人,这种为他人奉献的生命才更值得珍惜。

《圣经》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的故事,许多读它的人从故事中感悟到一些道理,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在日益干涸的思想田野中如降甘露一般,使之得以滋润和升华。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处处显示着智慧的光芒。它不是一个人编写的,而是从公元前1400年以来由四十六位犹太先祖共同陆续编写的。读圣经,我认为先从《圣经故事》这样的简体本读起为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读圣经,我还认为不要一蹴而就,读完了倒!而应细嚼慢咽,仔细品味!

有一爷孙两人生活,孙子天天看到爷爷读《圣经》,不解地问道,“爷爷,你天天读《圣经》,难道还没有读懂吗?”爷爷回答说:“你能帮我用篮子到河里打一筐水吗?” 孙子提着篮子打了一筐水,结果没到家水就漏光了;孙子以为速度太慢水漏光了,这回就跑着用篮子打了一筐水,结果没到家水还是漏光了;孙子认为自己动作还是太慢水才漏光,就以最快的速度提着一筐水往家跑,结果水依旧漏光!孙子生气地对爷爷说:“爷爷,篮子是不可能打一筐水到家的!”爷爷笑着说:“你看看篮子有什么变化吗?”孙子惊奇地叫道:“篮子好干净了呢!”爷爷说:“篮子经常洗才会干净,《圣经》经常读人的心境才会得到提高!这就是我为什么天天读《圣经》的原因!”

圣经故事读书心得5

《圣经》中,有着多许许多多的小篇故事,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讲着上帝耶和华和以色列人的事。以色列人对他崇拜和信奉,他就使以色列人发展壮大,并在当中寻找着一个又一个的先知引导人们。然而也经常有以色列人背叛耶和华而受到耶和华的惩罚,被其他的民族奴役,遭受灾害等。这当中有民族之间的争夺领土之战,有兄弟之间为了权利而互相残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约瑟与他的兄弟的故事,约瑟的兄弟们对约瑟的嫉妒与残害,让我感受到了嫉妒的可怕和人性当中凶残的一面,亲兄弟之间的感情在他们那里还是没有经受住考验。还有其他的一些斗争是因为信奉而产生的,有些争斗在现在看来是很不明智的举动。其实就是因为也是信奉的缘故。亚博拉罕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亚伯拉罕差点因为耶和华的考验,去杀害自己最疼爱的孩子。虽然从信奉耶和华的角度看来,他是个对耶和华所说的话虔诚不已的人,依照着他的指示行事,认为耶和华讲的话是对的。我认为站在他信奉这个基准点上是没错的,因为一个信奉者本来就该对自己的神虔诚,若对自己的认定的神不虔诚,那可能是一种的背叛。但是从亲情、道德和人性的角度看来,这样未免太愚蠢了,怎么会因为自己的信奉杀死自己的小孩子呢?小孩并没犯什么错,这样的做法只是让小孩成为无辜的牺牲者。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来都有它的好与坏,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应该过度偏激,不应该太盲目了,无论是信奉什么宗教还是不信奉,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失去自我,失去人生中的原则。盲目的信奉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样只会让矛盾更加尖锐,最后导致问题的爆发,引起一系列的争端,斗争也就在所难免了,这样人们又会陷入灾难之中。所以不要过度的盲从去做一件事,应该要去选择一个比较折衷的看法,也要去听一些自己内心最深层的心,不要过度的去信奉而造成不好的盲从。

在那么多的故事中,我认为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应该是关于摩西的神奇故事了,摩西在耶和华的指引下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逃出被奴役的命运的过程中,当他们来到红海前时,摩西的一声令下,红海就自己分开了,摩西带领着大家顺利的度过红海,在现实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也只能在那些“神仙鬼怪”的故事中实现而已。也正是这样的神奇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摩西最后的死亡,在圣经中也带着神秘之感,通过摩西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在圣经故事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也正是这些个神秘色彩是人们对“神”的信奉更加虔诚。上帝在他们生活中,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决策,更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他们所信奉的上帝耶和华无所不知,智慧如同其能量一般无可限量。上帝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活模式,甚至于决定他们的任何事情。如果今天上帝的思想跟他们有所冲突的话,他们一定是听从上帝的命令。他们会让他们的先知智者去和上帝交流,上帝也会主动找先知告诉他的想法,以让人们跟随他。信徒们以上帝的要求为优先,他们不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一件事情,就算上帝的命令是错的,他们也会无条件的去服从。他们是完完全全的忠于上帝,对上帝不会有丝毫的怀疑。所以我觉得他们完全是替耶和华生活,完全的服从一个他们心中的“神”。他们过度的信奉以致于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情而引起杀机,亲人之间的互相残害是最好的例子。该隐跟埃布尔间的兄弟相残,而起因则是,人们之间的忌妒所引起的。其主要的忌妒之心,跟耶和华有关,因为耶和华的观点上,较为赞许埃布尔的关系,所以引起的杀机,但是这边我想要说的不是兄弟之间的相残,而是耶和华在他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连这种小事都可以引起他们之间的相残。我们可以认真的思考一下如果今天有着更为重大的事件的话,他们是不是连迫害全人类的事情都可以做的出来呢?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上认识到这样毫无自己的见解跟观点,只是活在别人的赞许认同之下的人,可说是十分的愚蠢和可悲的。从中我们要吸取教训,想一下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这样类似的事情,以此警戒自己。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要学会思考衡量一下我们的生活和价值所在,在别人的赞许中更加发奋向上,要多和其他人交流,了解更多的不同的观点,从中吸取有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