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元宇宙主题作文五篇

孙小飞老师

我眼中的元宇宙主题作文1

科技巨头进场,商业领袖力捧,顶级风投入局……毫无疑问,元宇宙是当下火热的科技风口之一,但也正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推崇者认为,这是当前数字技术的集大成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下一站;反对者则批评,元宇宙纯粹是概念炒作,是又一个必将破裂的科技泡沫。双方唇枪舌剑,莫衷一是。

究竟什么是元宇宙?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定义。但简单来讲,这个词本源自科幻小说,意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创造一个虚拟世界,让用户沉浸于其中,这无疑是一门好生意。但受限于过去的技术条件,要打造具备高度沉浸感的虚拟世界几乎是天方夜谭。而随着近年来芯片、屏幕、传感器等硬件的创新,元宇宙想象的实现似乎有了一定的支撑条件。瞄准这一契机,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空间的科技巨头,苦寻现实应用的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需要新的概念故事进行融资的资本等等,都将目光瞄向了这里,希望在这片新“蓝海”中掘金。

平心而论,对元宇宙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既可以促进硬件设备的迭代创新,又能加速软件成果应用落地,更能为脑机接口等先进技术提供研究机会,带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比起美好的畅想,当下的元宇宙更多还是虚火。就拿虚拟世界的“入口”——VR头盔来说,当前的设备从画面到操作,从体积到性能,距离科幻电影中那种无缝切换的景象至少还有5到10年的差距,许多从业者和资本却刻意模糊,暗示元宇宙已经近在咫尺。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革命性硬件尚未出现,但互联网概念几乎都成了元宇宙的“亲戚”。电子游戏是元宇宙世界,虚拟偶像是元宇宙网红,网络会议是元宇宙应用,IP变现是元宇宙资产,乃至灰色的非同质化通证(NFT)和黑色的虚拟货币炒作,都拿元宇宙当作挡箭牌。硬件不行,概念先行,这种万物皆可元宇宙的炒作,泡沫四溅,很可能重蹈覆辙,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退一步讲,即便是元宇宙走上正轨,这种“掌中握无限,刹那成永恒”的“乌托邦”本身也需要更多冷静的反思。一方面,以假乱真,让人沉浸其中,是元宇宙的本质属性。然而,“沉浸感”的背面就是“成瘾性”,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能否分清真与假的边界,让人存疑。而这样的案例,已经在电子游戏的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更“好玩”的元宇宙显然面临着更多道德拷问。另一方面,当一个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很可能会选择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当人类唾手可得虚拟却舒适的安乐窝,很可能渐渐失去对星辰大海的探索欲、好奇心与想象力。因此,有科幻作家担忧,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元宇宙或许是潮涌的风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发展方向就一定正确。历史反复证明,信息技术已深度嵌入大众生活,从业者不能盲目信奉技术乐观主义。否则,先天不足、资本催熟的元宇宙可能是一片“真实的荒漠”,令每一个用户的精神世界陷入贫瘠。

我眼中的元宇宙主题作文2

人人都在谈元宇宙,但很少有人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可能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所以这篇文章就来讲一下这些问题,看完之后应该能够解答目前关于“元宇宙”的大部分困惑。

对于一些人来说,“元宇宙”这个词可能还比较陌生,因为有些人可能是在Facebook改名“Meta”之后才知道的这个词,但它并不是一个新词,也不是扎克伯格发明的。

Metaverse(元宇宙)是一个合成词,是前缀“meta”(超越、元)和单词“universe”(宇宙)的结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作品《雪崩》中。

许多科幻小说、电影和游戏都以成熟的元宇宙为背景——与现实世界难以区分的另一种数字世界。影视剧如《黑客帝国》、《头号玩家》和《失控玩家》等,游戏如《模拟人生》、《堡垒之夜》等。

在《雪崩》中,人物通过他们的化身进入元宇宙,化身是他们在元宇宙中的虚拟形态。在元宇宙中,化身能够超越现实,进入一个虚拟现实世界。Stephenson小说中的元宇宙,是对一个阴冷的、反乌托邦的、被企业贪婪所推动的世界的逃避。

从那时起,这个词就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在游戏领域。玩过角色扮演游戏(RPG)的人,如果进入游戏世界并与其他玩家和角色进行互动,那么可能对元宇宙的概念比较熟悉。多年来,这个词也被未来学家用来描述人们在未来几年可能的数字连接方式。

关于元宇宙究竟是什么,目前尚未有固定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概念,而是各行业及技术发展融合的一个趋势。

我眼中的元宇宙主题作文3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应用快速崛起,人们的衣、食、住、行,被一部方寸大小的智能手机便捷、高效安排,这方便了我们中大大多数人,而因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让老年人扫码难、就医难、购物难、办事难……我国现在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他们越来越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脱节。对于一些智能化的操作他们完全不懂,但我们不应该遗忘潮流中的“少数”。我觉得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需要社会通力合作。对此,需要各方协作。

为解决老年人扫码难、就医难、购物难、办事难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部门、行业窗口、志愿组织、智能产业、基层社区、家庭成员、老年朋友、全体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老年朋友迈过“数字鸿沟”,共迎共创共享美好数字生活。

政府部门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建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老年友好理念纳入和谐宜居之都建设规划;加快制定法律法规,保护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技术中的合法权益;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应用,保障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需要。

行业窗口优化服务,绿色通行。车站、机场、公园、银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建立“无码绿色通道”,采取替代措施;保留现金支付及线下办理渠道,改善“面对面”服务。

志愿组织积极参与,智能帮扶。开展老年人信息化培训志愿活动,做好数字化“扫盲”,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善意,体恤助力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组织闲置手机捐赠活动,让爱心通过手机传递给有需要的贫困老人。

智能产业创新研发,智能适老。积极参与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开发符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大屏幕、大音量手机和大字体、简易化的操作系统;主动开展互联网适老化改造,提供“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的服务应用。

基层社区聚焦需求,邻里互助。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高频需求,组织、引导和便利各类社会力量进社区,解决老年人无法获得线上服务的困难;增进邻里和谐,多去看看身边的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家庭成员寓教于乐,孝心相随。昨天父母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深情厚爱,今天让我们耐心地带他们网络冲浪;教爸爸妈妈玩个小游戏,让父母和智能世界愉快相处;给不在身边的爷爷奶奶发发照片、连连视频,让他们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老年朋友也需要积极融入,终身学习。老年人经历了岁月洗礼,积累了丰富经验,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

在“数字鸿沟”面前,我们要用温情帮老人驱散恐惧,以科技帮老人走出茫然,以携手共进的做法为老人提供力量。你把我养大,我陪你翻越生活的篱笆。请相信:有反哺之桥飞架南北,数字“天堑”终会变“通途”。让我们积极帮助潮流中的“少数”融入智能时代这个大家庭。

我眼中的元宇宙主题作文4

近来,元宇宙相关话题快速破圈,市场关注度极高,更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圈大热话题,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更是将元宇宙推向了高潮。

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

目前,元宇宙正在加速发展,虽受限于技术,距离实现还比较远,但预计未来3-5年内,元宇宙将进入雏形探索期,VR/AR、NFT、AI云、PUGC游戏平台、数字人、数字孪生城市等领域渐进式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将层出不穷,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模式,也将因此改变。

对于品牌而言,伴随着元宇宙的来临,会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激流之下,不进则退,唯有瞄准趋势,尽快布局相关热门领域,如当下大火的虚拟偶像、数字藏品等,才能享受早期红利,让品牌进一步发展。

我眼中的元宇宙主题作文5

成型之后出现的,事物刚刚发展的时候人人都在摸索。我看了那么多关于元宇宙的构想,觉得最接近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比喻,大概就要算《黑客帝国》电影里所描述的那种虚拟空间。人们在脑后接驳脑机接口,连入虚拟空间,在那里可以完成一切事情。

你可以说元宇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你也可以说元宇宙代表了互联网世界的穷途末路。雄心勃勃是因为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产品,一个人可以在里面工作、交友、游戏、交易、创造,除了生理的必须之外,完全可以一直停留在其中。穷途末路是因为自从短视频出现之后,大众互联网产品仿佛已经走入了终局,很多年都没有什么新产品。所以元宇宙就像是一针鸡血,一块新领地,各大巨头蜂拥而入。他们不知道难度奇高,希望微茫么?当然知道。但不去元宇宙他们实在也没有事情可以做,没有什么故事讲给股票市场听。

究竟是哪一个,那就看你自己如何理解了。是否现在就要选择加入,去学习构建虚拟世界的技术,去加入VR硬件研发团队,不管真假也要先挤上船,为将来的元宇宙热潮中分一杯羹做准备,这同样也是你的个人选择。

我自己看不大懂元宇宙,所以没有立场去大声赞美或者竭力反对。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过去这些年,互联网世界有一种自我工具化的倾向,也就是说努力成为一种现实工具。巨头们不断在问:还有什么现实中的事情没能在网上完成?我觉得这大概是过去二十年间的互联网主题,不断把现实中的事情搬到网上去。商店搬去了,婚姻介绍所搬去了,书店搬去了,电影院电视台搬去了,学校搬去了,银行搬去了……如果无法搬去,互联网起码也要成为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介质,比如说你和外卖之间,你和出租车之间,你和美容美发师之间,你都可以透过互联网去控制和要求对方。

这个趋势本来很顺利,一直到互联网触碰到了主权国家的货币和金融。于是,最近这两三年里,互联网世界的戏码很快会变成主权国家爆锤互联网巨头。在这个《谁是你爸爸》的游戏里,巨头们的赢面很小。法律和监管会像雪片一样落下来,把它们紧紧束缚在一个透明的冰壳里。今天,Epic诉Apple的官司结案,Apple被迫开放其他支付方式给开发者,不能再强制大家使用它家有了名难用的苹果支付方式。同时,法院裁定苹果不构成垄断---但只是这个案子,只是今天,故事才刚开始。

其实,在“还有什么现实中的事情没能在网上完成”的对面,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命题:还有什么是只能存在于互联网而无法在现实中完成的?

这是另外一个命题,也是另外一种思路。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那么互联网就摆脱了之前的工具属性,而是获得了主体性,不再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增益、延伸,而是具备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回答了人们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去互联网?答案不是现在的“离开了互联网生活寸步难行”,而是在那里有生活里不存在的事物和不存在的体验。

按照这个思路看,元宇宙的确是符合的,可能是互联网世界的新方向。但是不忙着欢呼,我的话还没说完。我认为,自古以来互联网世界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思路下的产品。不需要元宇宙这种宏大的、炫目的、新奇的产品,有些古老的产品一直都在,而且运转良好。

比如说你现在正在看的是公众号文章,这没有什么特别,现实世界里同样可以把一篇文章放在报纸和杂志上,送到无数人手里。无非是互联网让这个传送速度和分发效率提升了不少。在这篇文章下面,有一个叫留言区的东西,它就是只有互联网才有,现实生活里不存在的事物---一篇文章发布之后,作者和读者立即可以在留言区看到反馈,这个在现实生活里根本做不到。

再比如你每天都在看到的表情符,????,太过熟悉以至于完全忽略了它的伟大,它同样是在互联网世界里存在的世界通用语。人类历史上人们曾经做过多次尝试,希望发明出一套全球通用的语言,但是最终都没能成功。而互联网通过设计象形符号,发展出一整套表情符,等于是从最原始的起点发明了一套简单的语言,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使用。同样的,离开了互联网这个环境,你在现实生活中打印或者张贴表情符,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它是专为互联网交流设计的符号语言。

所以并不需要去看那些新奇酷炫的互联网新产品,沉醉于伟大的设想和概念,回过头来就能发现另外一种可能是始终存在着的。早期的互联网并非工具,它有自主性,邮件组、IRC这些东西都是互联网原生的产品,使用这些产品的人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乌托邦,其实也同样在网上发现了自己的自主性。电脑后面可能是社畜,是学生,但是进入网络之后自己是自己ID的主人。

回过头去看,这一段岁月很快过去,整个互联网转向了如何服务生活的道路上,迫切地把生活里的一切都搬来,努力成为一种工具。少有人走另外一条道理,把互联网当做是主体,在这里做出一点和现实生活无关的东西来,做一点只适合网络世界的东西来。目前来看,最成功的产品应该算是电子游戏。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元宇宙的各种设想中,人们几乎是本能地认定元宇宙中游戏算是基本组成部分。但除了游戏和有限的一些古老产品,在过去的二十年前,互联网巨头没有体现出与它们身份和资源相称的雄心和意志,对于互联网自身的建设投入甚少,满足于做一个工具,满足做更强大的工具---直到意识到所有的工具都有主人,都要收到工具箱里去,这才掉头狂奔,扑向另外一个方向。怎么讲,我觉得这一幕挺滑稽可笑的。

所以,元宇宙不元宇宙我不懂,也不大关心。但是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思路,也可以算是一种新的分类。如果主动去考虑有什么是只能在网络世界进行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也许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机会。网络世界需要的并不是创新,不是和生活绑定得更加紧密,而是需要自我意识觉醒。元宇宙算是可能性之一,但未必是最重要的之一。即便将来的确出现,也必然不是现在构想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依然工具感十足,按照王小波的话来说,那就是个“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