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小学生五篇

黄飞老师

俗话说: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情感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鲁迅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彻底解放了封建社会的思想。他的文章就如同一杯醇香的老酒,读来醍醐灌顶,发人深醒。一起来看看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小学生,欢迎阅读!

朝花夕拾读后感1

初读鲁迅先生的书就像品味一杯淡雅的茶,开始会觉得很平淡无奇,也许还会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可是,如若你反复回味后,便会觉得齿唇都是余香,感受到这其中的真谛。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的都是信念。

站在这样的一个和平年代去看战争年代的鲁迅的《朝花夕拾》,我觉得这书中满含着无奈。一场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却有些人醒了,他们希望让周围的人都能清醒过来然后一起逃出去,可周围的人却怎么也无法喊醒。而鲁迅无疑是这早醒的人,他也想喊醒周围的人,但这却收效甚微。

即使这样,鲁迅先生却不愿意放弃,从《朝花夕拾》中我看更多的信念。一种坚信着中国能站起来的信念,回顾往昔,也许会有那些恶象,会有那些在封建礼教中挣扎的人们,但这一切必然会过去,在那样的时代写出那样书的人必定有着坚定的信念。

和平时代的我们也需要这种信念。这种信念也许与先辈们想要振兴中华有所不同。但我们必需要有信念,因为信念是你一生可以坚守的东西,一生追求的东西。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必然是一个茫然的人,他眼中透出的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必然是一件可怕的事。

想到这里,使我不禁回忆起一件往事。

在小学时,我对数学的“24”点充满了好奇的浓浓的兴趣,可我怎么也学不好,但是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可以的。于是,我便开始利用课余研究“24”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会了如何巧妙计算“24”点了。这证明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个目标,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朝花夕拾》中所传递的信念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让我明白了很多。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道理,指引更多的人在信念的光辉下前行。

朝花夕拾读后感2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这本书主要记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候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老师每次讲到朝花夕拾的时候都会带着我们慢慢的品味书中更深层的涵义。我也被作者这种对比与讽刺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吸引住了。

要说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这三篇故事了,它讲述了鲁迅先生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和对不满事物的讽刺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生动地描述他儿时在百草园中观察菜畦、吃桑葚、听蝉鸣,鲁迅先生用鲜明的文字的追忆了他小的时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后到三味书屋读书写字,虽然那里的老师非常严格,但是课上偷偷画画,偷跑到小园里玩耍,无不体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藤野先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导师,虽然藤野先生穿着不拘小节,有时候甚至忘了带领结,他的学生用“模糊”这个词来形容他。但他是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懂得尊重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好老师。鲁迅先生对老师非常敬仰。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对待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好。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阿长就是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保姆,她虽然是一个切切察察,没有学问、迷信又有一肚子封建礼仪的粗人,但长妈妈却给鲁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于是鲁迅对阿长有了新的认识,其事阿长也是一个善良、可爱、善解人意的好人。

朝花夕拾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刻画了文中各式鲜活的人物形象,充满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封建思想的抨击以及对自己美好童年的怀念。

朝花夕拾读后感3

匆匆而过的童年,如清晨开放的鲜花,艳丽芬芳;傍晚采摘时,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分风韵。微风吹过,吹来了花香,亦吹来了回忆。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其中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的一篇文章为《五猖会》。在作者心里,这是一场盛大的宴会,作者“笑着,跳着,兴奋的不得了”,可就在这时,作者的父亲给他当头浇上了一盆冷水——背诵一字也不懂的《鉴略》。大家都在等着、盼着,终于,作者梦一般的背完了枯燥无味的《鉴略》,然而太阳早已照耀到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却没有温暖作者失落的内心。小亭中的风景,坛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作者而言似乎都没什么意思。时光渐渐流逝,这次经历早就沉淀在了时光的流里,可父亲让作者背书时的情形还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自古以来无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少玩多学,甚至一直学习!对孩子与生俱来的玩性给予无情的打击,甚至让孩子五彩缤纷的童年只剩下单调的黑白色. 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在鲁迅先生的《五猖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也狠狠的批判了它的危害。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应该反省自己,“朝花夕拾”过后,把握现在,让教育充满阳光,让如花般的童年撒满欢笑!

朝花夕拾读后感4

相信大家对鲁迅先生不陌生吧?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与社会作斗争,以尖锐又具批判性的文字,唤醒了众多青年人麻木的心。然而,在他所写的众多文章中,有一些却是以温和的笔墨,触及内心最温暖美好的回忆。这,是鲁迅对亲人,对曾经的好友、老师深深的怀念与感恩。这本书有一个令人无尽遐想的名字——《朝花夕拾》。

我曾经对这书名有疑惑,鲁迅为何把“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也许是暗喻,曾经如花一般美好的往事,现虽已枯落,却滋润了鲁迅的回忆。他便把这些往事重新捡起,以回忆的形式,流畅的文笔,隽永的思念,向我们娓娓道来。

文章有不少细节,都让我难以忘怀:篇目《狗猫鼠》,讲述了小时候的鲁迅,因为自己心爱万分的隐鼠“被猫捉去吃了”,便对猫实行广泛的报复计划;看《二十四孝图》后害怕父母像郭巨一样,掘深坑将自己埋起;《五猖会》一文,提到因被父亲在五猖会前叫去背枯燥乏味的《鉴略》而感到困惑不解……这些事情,对于年幼的鲁迅,或是气愤,或是忧心,或是疑惑。

无常惩罚恶贯满盈的人……这些人物,这些细节,都带着当然,这本书更多时候记叙的是鲁迅温暖而又特别的童年:儿时的乐园不得不提百草园,那里除了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美女蛇故事;“三味书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顽皮学子与陶醉于古籍而摇头晃脑的严厉老先生一起读书的画面滑稽可笑;藤野先生,虽是日本人,却毫不吝啬地传授医学的知识;可怖而可爱的墨香跃然纸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也许,“朝花夕拾”,鲁迅拾起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孩提时代回不去的单纯与美好。

朝花夕拾读后感5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散文虽然为数不多,但是篇篇精彩纷呈,意味深长,在中国文坛上脱颖而出,久盛不衰,其灼灼的光华照耀着每一个用心阅读它的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的集结,也是他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这十篇散文读来引人入胜,令人手不释卷,字里行间包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但是很多隐晦难懂的地方我还是不能理解透彻。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为我们呈现出的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在一块看似毫不起眼的断砖下面可以藏着许许多多的惊喜,长妈妈讲的光怪陆离的故事使小鲁迅信以为真,而他被送进书塾之后调皮捣蛋,好奇心极强的孩子心性还是没有多大改变,喜欢问老师稀奇古怪的问题,喜欢爬到书屋后的花坛去折腊梅,还喜欢捉苍蝇喂蚂蚁……

这是不禁使我联想到了自己脑海中的那些令人难忘的趣事,还记得以前一年级的时候,我随着几个小伙伴在社区花园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棵光秃秃的、其貌不扬的小树,我们决心好好打扮它一番,让它焕然一新,变得光彩夺目,于是就采摘了许多娇艳欲滴的花朵、青青葱葱的绿草、娇小可人的果实来装点小树,待我们大功告成正沾沾自喜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时,一阵狂风风吹过,花朵青草随风纷纷飘落,果实们也随大势所趋,“咕噜噜”地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小树变回了丑陋的样子,狂风过后,只剩我们几人傻愣愣地呆在原地……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观察蚂蚁,发现它们经常搬家,认为它们是不满意自己的房子,于是找了朋友商量着给蚂蚁们造几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新房子,我们搬来了很多小石头,搭了几个“迷你堡垒”,还采了几朵花当装饰品,然后拨开草丛“邀请”蚂蚁们搬入新房子,可我们觉得少了点什么,前思后想了一阵后认为是缺少食物,我们为了几只苍蝇东奔西跑,弄得灰头土脸,回到“房子”旁边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不禁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认识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鲁迅,勾起了我对七彩童年甜美的回忆,《朝花夕拾》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过去与故人的怀念、对黑暗的憎恶,这其中的一个个故事还待我慢慢品读,美妙动人的童年乐曲正等我执笔谱写,希望成长之后的我回味过去时,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自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咸用最真实的笔调展现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