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读后感范文

王明刚老师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季的《开学第一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课堂吧。

  这一学期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在热烈的掌声下主持人董卿和撒贝宁英姿勃发的走上了舞台。开场简要的几句话后便迎上了《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曲子。伴随着悠扬的曲调,两位主持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些历史故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1997年、1999年多年流落在外的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2019年“嫦娥四号”航天器发射升空;70年以来,中国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五星红旗从东方走向世界。“团结、创造、发奋”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建设更加优秀的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默默地奉献着。

  《红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一季的课堂上董卿便为我们朗读了《红岩》中的一段。其中江姐和她的革命同志们自制五星红旗的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受感动。节目中联系到了当年同江姐、小萝卜头等革命先烈一样被关在重庆渣滓洞的郭德贤老奶奶,与她进行了视频通话。郭德贤老奶奶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消息传入渣滓洞牢房中时,江姐惊喜万分,立刻组织同志们在牢房中做起了五星红旗。在艰苦的环境里,她们想方设法地找来了红布,用黄色的纸剪成了五个五角星,其中四个分布在红布的四个角上,中间镶嵌着一颗大的五角星。中间那颗象征着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另外四颗分别代表了新中国四个阶层的人民。但是由于当时的重庆尚未解放,江姐她们还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于是,罗广斌(也就是《红岩》这部小说的作者)便将这面手工缝制的五星红旗藏在了牢房的地板之下。后来,重庆解放,罗广斌再次回到渣滓洞的牢房中找到了她们绣的五星红旗。

  看到这里时,我的脑海中响起了《五星红旗》这首歌的旋律:“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今天的我们能够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能够在美丽的校园中生活,正是因为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祥和,好好读书,学习本领,在长大的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的人。就像周恩来总理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徐楚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在校园里再相遇。”在万柏林区兴华西街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李欣老师的教案扉页,她写下这样一段话。2月10日早上9点50分,李欣老师坐在电脑前,登陆钉钉课堂APP,打开视频、连麦,隔着屏幕和同学们进行开学的第一声问候!

  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电子课件,李老师声情并茂地开始现场直播第一课《春夏秋冬》的教学。为了直播效果,她提前一周开始准备电子课件,查阅大量资料,在家反复进行模拟上课。

  线上课程进行到一半,李老师开始对同学们线上提问,直播间里,一年级小豆豆们在家长手把手的帮助下,积极连麦回答问题,尽管中途因网络信号问题,偶尔有卡顿,但这次直播课为她准备下节课增添了信心。

  “我明明是一个老师,病毒把我变成了主播。”对此,太原市迎泽区新西小学六年级教研组组长李文棣老师感受颇深。在这次线上教学中,她从2月2日起,作为迎泽区教学能手,负责编写太原市迎泽区六年级语文开学初半个月的授课教案。为了做好前半个月的教案,让即将小升初的六年级学生打好基础,她查阅大量资料,按课时编写详细教案、配授课PPT和当堂检测题。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这个寒假,学校的老师们没有闲着。为了制定一份科学可行的“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案,各个学科组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尝试线上讲课,因为不熟悉操作,前几天还有老师一节课反复录了七遍。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每一节微课视频,都带着为人师者的职业责任感新鲜出炉。感念我们爱岗尽职的老师,谢谢你们。

  今天,线上教学如期而至,我们换了新的教学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或许一开始磨合并不那么顺畅,不要紧,有问题我们一起沟通,一起调整。学累了,可以及时提出来,集体运动放松一下,舒缓眼部疲劳,活动活动身体。

  同学们,居家学习,意味着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对我们自主学习能力更大的挑战。准确来说,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都是我们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少了老师的督促,大家要更有意识唤醒自主学习的动机,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学。每个人的成长终究要靠自己去成全,未来某一天,当你们回头审视这段经历,希望那时的你们没有太多的遗憾。

  前天,我从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在首批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患者里,有一位年轻人戴着口罩躺在床上,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书,神情专注。我看了心里很感触:在感染上疾病时,这位年轻人也没有忘记阅读和思考。镇定之中生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给其他不少努力“抗疫”的人们勇气和宽慰。

  同学们,当我们不能做什么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我相信,只要这种能力不萎缩,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而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平安,期待春暖花开时,在阳光下,在春风里,与你们在校园重逢。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发生疫情以来,湖北一直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1月23日,武汉实行“封城”,暂停所有公共交通。作为重灾区,武汉民众一夕之间响应,以自身承受为代价,筑起了与其他地区间的防火墙。这些举动并不是“理所当然”,更不是“活该如此”,而是值得我们敬重与帮助的巨大付出。

  武汉这座城市生活着许许多多平凡如你我的人们。那里有很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学生,他们同样追星,同样喜欢逛逛街喝喝奶茶,同样偶尔吐槽却心怀炙热,用心营造自己向往的生活。在这场国难中,武汉人湖北人是最深重的受难同胞。此刻每一个身处在武汉的普通人,切身承受种种压力、焦灼、委屈情绪,我们能体会的不及千分之一。还有数百万生活在其他地区的武汉同胞,也面对着各种不易。

  我们始终要记得自己对抗的是病毒,而非自己的同胞,大家不能一边在网上喊着“武汉加油”,一边对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武汉同胞冷眼相待。大家对高风险人群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即使因恐惧做不到援手,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要歧视。

  医学有个名词叫“病耻感”,也叫“污名感受”,说的是患者因为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应激反应。病耻感让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痛苦,还要遭受来自社会外部的歧视,加重患者的痛苦。这种歧视会让部分患者感觉羞耻而去掩盖病情,进而无法保护其他健康的人。这跟患者的内心感知和社会歧视有关,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武汉的同胞,没有原罪,来自湖北的同胞也没有原罪。今天我们如何对他们,其实就是明天如何对待我们自己。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着各种教育,都是在学会主动获得不同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让自己获得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疫情当前,我们都要保持同理心,一起守望相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班主任组织了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档节目,以前都只是听同学们讲起这档节目而已,今天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芳容了。

  在我心心念念的叨叨中,节目在8点准时开始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是以一首《国旗国旗真美丽》来开场,表明了此次的主题,接下来便是以各位时代楷模讲述自己的故事了,节目的内容很是丰富,随着节目的开场和深入,我不禁地被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