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老师

高考是开启人生的第一把钥匙,如果说高考是孩子青春绽放前的积淀,那么填报志愿就是走向远方的门票,很多甘肃考生不知道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要多少分,需要最低位次和排名是多少。本文学文网黄老师帮大家整理了近三年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的数据,包含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考多少分可以上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甘肃考生

1、2022年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甘肃理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8099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6人;

2、2021年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甘肃理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7981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7人;

3、2020年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甘肃理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8083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7人;

4、2021年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甘肃文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835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5、2020年考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甘肃文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195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二、甘肃上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2 理科 本二 26 351 80991 省教育厅
甘肃 2022 文科 本二 4 439 21346 省教育厅

2、2021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1 理科 本二 27 349 79815 省教育厅
甘肃 2021 文科 本二 3 460 18351 省教育厅

3、2020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0 理科 本二 27 377 80833 省教育厅
甘肃 2020 文科 本二 3 469 21955 省教育厅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景德镇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桂林理工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湖南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南宁师范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昭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安阳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三、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12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2010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8年7月学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2019年9月,学院整体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迁址到慈溪市办学。2021年,学院位列聚志愿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第6名。学院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法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材料化学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等9个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2万余名。学院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强和实践能力强的“两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累计为社会发展输送四万多名优秀学子。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各类学科竞赛成果、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等连续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连续三届在“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获奖,斩获两金一银的佳绩;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总数位列全国所有高校第八、全国独立学院第一。2021年,学院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金一银,是全国独立学院的唯一金奖。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迁建慈溪办学以来,更加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即通过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接地气研究院为应用型建设提供驱动力,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学院相继成立了“公牛学院”“慈星智能产业学院”“新海学院”“小家电新电商学院”等产业学院以及“长华班”“力玄班”“方太电商精英班”等产业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和应用型转型新路径。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学院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并与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慈溪市金喜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地方服务等方面持续深化多方位、多层次的校政企合作,形成了共赢的局面。学院坚持开放办学,进一步加强和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学院与美国朱尼亚塔学院合作举办了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共建了宁波市“一带一路”西班牙语言文化中心;与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研修院共同成立了宁波市首个国际汉语考培中心。学院还与英国、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泰国以及台湾地区的34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本硕连读、学分互认等各类交流学习项目。2020年8月,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发布的《2019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度报告》中,学院国际化总体水平在浙江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当前,学院正处于深度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体“科院人”将继续秉持“追日、唯实”精神,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朝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数据截至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