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北京化工大学要多少分青海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老师

高考是开启人生的第一把钥匙,如果说高考是孩子青春绽放前的积淀,那么填报志愿就是走向远方的门票,很多青海考生不知道考北京化工大学要多少分,需要最低位次和排名是多少。本文学文网黄老师帮大家整理了近三年考北京化工大学要多少分青海考生的数据,包含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化工大学青海考生

1、2022年考北京化工大学的青海理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34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8人;

2、2021年考北京化工大学的青海理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92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3、2020年考北京化工大学的青海理科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最低录取位次是439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二、青海上北京化工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在青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青海 2022 理科 本一 18 458 3341 教育部

2、2021年北京化工大学在青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20 455 3927 教育部

3、2020年北京化工大学在青海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青海 2020 理科 本一 20 452 4391 教育部

(1).2023年北京化工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院校名单+专业名单)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专业有金融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一、北京化工大学招生专业序号专业名称专业大类专业类型1金融数学金融学类本科2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贸易类本科3法学法学类...查看更多

(2).北京化工大学2023年招生专业有哪些(专业名单一览表)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机器人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一、北京化工大学招生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招生省份招生科目招生批次招生人数1工科试验班(宏德书院)(5000元,含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办学地点东/北校区)北京综合本科批72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查看更多

(3).北京化工大学全国最新排名,2023年北京化工大学排名

一、北京化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1、历年北京化工大学排名【软科版】序号学校名称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全国排名1北京化工大学软科2022642北京化工大学软科2021623北京化工大学软科2020644北京化工大学软科2019505北京化工大学软科2018486北京化工大学软科2017422、历年北京化工大学排名【校友会版】序号学校名称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全国排名1北京化工大学校友会2022652北京化工大学校...查看更多

(4).北京化工大学实习证明

北京化工大学实习证明1_________:  经研究,同意_________同学来我单位实习,以便进行业务考察。我们将按照你校的实习工作要求委派_________同志(职务_________、职称_________)进行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  单位名称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北京化工大学实习证明2  兹有_______北京化工大学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于___...查看更多

(5).北京化工大学:要求家长签承诺书来解决子女就业

北京化工大学:要求家长签承诺书来解决子女就业  毕业生家长要向学校承诺,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帮助孩子签订并上交就业协议书或灵活就业。近日,在百度贴吧“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吧”内,一则披露学校要求“家长动用关系帮助孩子就业”的帖子引起众人愤慨。昨天下午,校方回应确有“承诺书”一事,但称目的只是想帮助学生就业。  学校要的“承诺”  2月17日23点多,一篇题为“北方学院,我们的母校,请不要敷衍我们”的帖...查看更多

(6).北京化工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公布了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下面是详细内容。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号)...查看更多

(7).北京化工大学招聘启事

2016年北京化工大学招聘启事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发布了招聘启事,下面是2016年北京化工大学招聘启事的详细内容。  北京化工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自1988年4月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北京化工大学第一个博士...查看更多

(8).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学院学院招聘启事

  2017年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学院学院招聘启事  一、学院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现设六个系级教学单位:机械基础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安全工程系、工业设计系、机械工程训练中心。设有七个科研机构: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橡塑机械研究所、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化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计算机辅助机械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流体装备技术开发中心、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  学...查看更多

三、北京化工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5300人,研究生约8100人(其中博士约1100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约2700人,留学生约460人。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1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4人),其他国家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24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其中在岗3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2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9人。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2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1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8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个。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20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8.6亿元,获国内专利授权757项,国外专利11项。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加强。学校把产学融合等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增强“四个服务”能力,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首都“四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