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扶贫工作创新工作简报

阿林老师

区扶贫工作创新工作简报

  区扶贫工作创新工作简报一

  今年以来,兖州区新驿镇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促进持续增收为重点,积极创新思路举措,扶贫工作纵深推进。

  新驿镇把精准扶贫放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心谋划、用情落实,成立了扶贫办、配备扶贫专干3名,党委政府坚持定期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常态化深入贫困户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党组织精准扶贫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人人签订承诺书。

  新驿镇树立围绕扶贫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扶贫的思路,在全镇大力营造扶贫有责、人人尽责、共富共荣的扶贫攻坚浓厚氛围,积极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着力在激活帮带主体上下功夫、求实效,各村严格遵循自愿原则,积极为扶贫攻坚对象精准选好脱贫路径、选配帮扶对象、选择带富项目。截止到目前,全镇所有扶贫户均实现了有一名机关干部、一名村党员包保,130多名致富能人带动了90%以上的扶贫户有就业能力的家庭成员实现了就业。

  新驿镇坚持产业为扶贫攻坚之基,积极扶持果蔬种植、花卉苗木、鞋材加工、服装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壮大,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房院租赁、为基地打工等途径,逐步增加收入。兆福果蔬合作社生产的3个甜瓜品种,今年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证,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合作社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支撑。“明年基地规模扩大后,在此打工的贫困群众将从现在的4人增加到10人以上。”合作社负责人王兆福说,“作为一名党员,带着大家伙一起奔富路,是我从外地回乡创业的志向和追求。”

  新驿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渠道不乱、性质不变、放大效益、各记其功的原则,充分整合、科学配置民政、群团、教育、文化、财政、社保、残联等部门的扶贫项目或资金,精准实施系列扶贫措施,如,本年度全镇在校接受职业教育的9户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得到了每人每学年3000元的“雨露计划”项目扶持,镇人社所、妇联、科协共举办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班5期71人参加,其中38人实现成功就业,向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90人。

  区扶贫工作创新工作简报二

  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通川区新村乡曾家沟村驻村扶贫工作组积极创新工作举措,以“沉下来,用心帮,强措施,见实效”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止,共筹措资金35万元修建了2层400余平方米的文化娱乐阵地;流转土地6000亩,成立了5个家庭农场;扶助45户贫困户养牛21头,养猪149头,养羊364只,养鸡鸭3400只,养鱼3100尾,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用足“+”,补齐“脱贫短板”。提出“一提一创一培(提升阵地档次、创建党建品牌、培育脱贫力量)”三大抓手,破解制约奔康瓶颈。树立“有脱贫项目实施的地方就有党员示范”的特色标杆;根据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支班子任务分工,搭好班底,制定“责任清单”,严格执行考核问责制度。

  算好“-”,确保“兜底帮扶”。实施“结一联N”(即一户一党员、一户两干部、一户多路子”)帮扶路径。1、“把准脉”摸清家底;2、“开药方””精准结对;3、“祛病根”因户施策。

  巧用“×”,实现“几何增收”。结合贫困村地形特征,确定“一主多副两带七点”的立体产业结构布局。一是因地“盘活林地”,以村集体为单位统一流转6000亩,新建5个家庭农场,成立养殖合作社。二是实现“人地联姻”,栽种蜜柚树苗400亩作为主导产业,引进2家业主流转土地240亩发展特色果蔬种植,以7个村民小组为单位点状发展青脆李、魔芋和生姜种植,22家贫困户入股参与经营。三是发展“庭院经济”,因户扶助45户贫困户养牛21头,养猪149头,养羊364只,养鸡鸭3400只,养鱼3100尾,落实驻村农技员全程技术指导。

  活用“÷”,破解“摘帽难题”。坚持“活血、强筋、壮骨”并重,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融合升级。一是大力实施“水、电、路、网”互通互连工程,新修5公里水泥公路通连7个社组,拓展生产作业道8公里;修缮蓄水池5座,布设水管8000余米;升级变电设施2处;搭设光纤3公里,添置广播设备1套。二是动工新修2处村民集中安置点实现33余户贫困对象易地,周围布局特色果蔬种植120亩,规划加宽新安公路11公里,实现一刻钟通连达巴高速。三是完善组织建设、民村自治、村务管理和村规民约等制度17个,开办“驻村干部脱贫夜校”28场次,评选表彰“致富能手”“脱贫之星”“优秀党员”等先进对象11人,持续营造“感恩奋进、你追我赶、竞相脱贫”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