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电影观后感1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继《活着》之后最好的电影。这一次,张艺谋没有在人性的阴暗洞穴中缠斗,而是书写了无比凶险的情境中激发出来的人性光辉。它是当下中国影市中罕见的电影,这不仅由于它在本该喜庆的贺岁档中选择了一个沉重的题材,更是因为它在价值观上是普世的,在制作水准上是世界级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国产的“好莱坞大片”把《金陵十三钗》说成“好莱坞大片”,不是说只有洋人才配拍出好电影,而是说它运用了很多好莱坞电影惯有的表情和叙事技巧,有效地牵引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在145分钟的片长中有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用一句话来概括剧情,那就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中国军人、勇敢洋人和仗义妓女的掩护下,一群女学生逃出生天。
在以往的同类题材影片中,控诉日军的残暴和兽性始终是主调,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屠城血证》、九十年代的《南京大屠杀》莫不如此。两年前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在控诉的基础上,试图表达一下“普通日本军人也是战争“受害者”的意思,却成了不伦不类的一厢情愿。《金陵十三钗》中也有揭露和谴责的一面,在两个妓女回妓院被虐杀的一段中,那些血淋淋的镜头和狰狞的面孔足以让人愤懑的直欲爆炸。但它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或者说它只是节制地表达了愤怒,便把主要笔墨放在了牺和拯救的主题上。《金陵十三钗》最大的关键词是“牺性”。经过苦战即将跨入安全地带的中国军人,为了掩护一群被日车追杀的女学生而果断开枪,牺牲了自己活命的机会。
贝尔扮演的洋人殡继师木来玩世不恭,因为不忍生灵涂炭,牺性了独自逃生的机会,承担起不可能完成的拯救任务。为了同胞能够活命,女学生们作出了牺牲;为了姐妹不受推残,妓女们作出了牺牲;为了让女儿出城,父亲作出了牺牲;为了不负承诺,教堂的小伙计也作出了牺性。片中只有日军保持了反派本色,但其中也有一个良知未泯但被战争裹挟的文化人军官。在一波波“牺牲”冲击波之下,我承认自己几次处在流泪的边缘。虽然最终没有落泪,但这部电影让我笃信:人类与兽类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在某种力量的感召下,肯为同伴牺牲所有。《金陵十三钗》请来了好莱坞明星贝尔出任男主角,片中的英文对白超过三分之一,其情感范式也相当国际化。故事的主场景是教堂,主线是殡葬师穿上神父的服装庇护女学生。基于宗教感召而生大智大勇,在欧美电影中常见。
中国军人一寸山河一寸血,其中洋溢的爱国精神和血性,也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普世价值。妓女和学生在生死之际存人而亡己,所有的观众都能从中感觉到人性的善良和高贵。有人把这解读成“妓女换处女”,那只能暴露他们自己内心的不干净,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件事的木质是“成人救孩子”。严歌苓多年旅居海外,是一个有着国际视野的作家,她的原作本就具备了穿越文化隔膜的力量。刘恒是中国最“左右逢源”的剧作家,他似乎不管在怎样严苛的环境中,都能找到既不犯规又得大众拥戴的方法,之前的《集结号》就是典范。由这两位操刀,《金陵十三钗》的剧本实现了最大的观众覆盖面。从以往的作品来看,张艺谋是一个无法拯救坏剧木,但有了好剧本必能使之增色的导演,这一次他没有在画面上炫技,只是平实地讲述关于“牺牲”的故事,铺垫有力,分寸得宜,少有牵强和虚假之感。
张艺谋延请国际制作班底,不可能没有视觉奇观。从旗袍到琵琶,从南京一条街到天主教大教堂,处处呈现出真材实料和精工细作感。尤其是两场巷战,既有想象力又有逼真感,说是中国电影中最好的战争戏也不为过。这一次,张艺谋尽可能克制住了“贩卖”民俗的冲动,他只在片尾安排了一个14位妓女穿着艳丽旗袍、唱着秦准小曲走来的长镜头,算是浪漫主义的发挥。当然也有缺点,比如说把佟大为扮演的国军教官塑造成“战神”就明显过火,两个妓女因拿琵琶弦和耳环而离开教堂也有些为送死而送死的嫌疑。但在中国电影当下诸多禁忌的创作生态中,《金陵十三钗》节制而深情,低调而华丽,呈现出一种东西普适的格调。
抗日电影观后感2
上星期五下午女儿去翻译公司签译书合同,回来的路上在搜秀影院买了两张电影票,是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她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这时路上堵车非常严重,685路公交车久久不来,看到53路进站了,赶紧上车先走一段是一段。到了蒲黄榆下车这站可换乘的车很多,可又等了好半天这边也同样没车,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685路还挤得够呛,无奈只好凑合挤上去,再不上恐怕又得等半天。到了影院已经快开演了,原本打算吃了饭再看的,只好饿着肚子进去。好在两个半小时在剧情跌宕起伏中悄悄溜走,也并未感觉到饿。
1937年南京沦陷,硝烟弥漫在城市上空。激烈的巷战持续着,在死尸遍地、满目疮痍的街道上,逃难的人群中一个美国殡葬工约翰邂逅了撤退未果只能返回教堂的教会学校的女学生。一座暂时还未被占领的天主教堂里,先后进了女学生、美国人约翰、秦淮河青楼女子、军人及伤兵。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共同面对生死浩劫。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宁静被疯狂残忍的日本兵打破。他们冲进教堂发现女学生,在准备实施禽兽般凌辱的千钧一发之际,被军人开枪救出。在与鬼子殊死激战后,英勇牺牲。美国人约翰来到教堂原本是要为教堂神父做葬礼服务,因神父被炮轰得人影无踪,无法实施服务,可是他对钱的贪婪暴露无遗。在目睹日寇冲入教堂实施暴行后,焕发出良知,穿上神父服抖开红十字旗严正警告鬼子这里是教堂,不得胡来。日军强征女学生为庆功会演出,谁都知道去了就是一条不归之路,女学生不甘被凌辱,准备集体自杀,被以玉墨为首的青楼女子救下。十二个平日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下激发出了侠义血性,身披唱诗袍,替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整个影片在善与恶的较量中把人性的挣扎与扭曲,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压抑中的震撼,平淡中的感动,伤感中的情调,无一不令人思考。妓女与学生的冲突、豆蔻和香兰的遭遇、书娟与父亲的误解、约翰与玉墨的碰撞等等。最后教堂小勤杂工乔治为了填补名额,毅然决然的扮成女学生与十二钗凑成十三钗,一同前往日军营地。结局留给观众一个悬念,不知她们是否能够活着回来。约翰开车带着学生是否达到安全区?——————
本人其实不常写长段的影评,而且也不常看国产的影片,但考虑到此片题材的特殊,我还是想讲两句。其实电影我是常看的,不过主要走的欧美路线。欧美电影文化的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故而造就了其世界领先的地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近来,国产电影发展也有目共睹,作为国人我必须也得支持下不是~
话说老谋子的这部《金陵十三钗》,从商业角度讲是造足了势,做足了宣传,也赚足了钱,从这个角度讲,他的确是成功的。而我看过此片之后,有一些感动,但更多的还是遗憾……哎~
第一,感动。当然,秦淮河的这些女子们是主要看点,“十三钗”舍身取义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秦淮景》……但是,但是!整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动和震撼的镜头却是国军教导团的战士们英勇就义的时候,尤其是最后团长倒下的一刻……团长的最后的眼神是坚定而决绝的,但是其中又透露出那么多的无奈与苍凉……是啊,在地窖里,被众多弱女子讥讽却无言以对,可她们说的又有什么错呢?国民党几十万兵马溃不成军,才至有今天的南京惨案……可是团长他悲愤啊,空有一腔热血,却也无力回天。。于是,他扛起枪毅然转身,默默的在教堂周围守卫着,尽可能多的杀敌,直至留尽最后一滴血……教导团的战士都是好样的!很多国军的战士都是好样的,可惜他们没有遇到英明的指挥官,没有好的指挥体系……以至于,全身德式化装备的教导团战士,最终竟要采用义和团打八国联军的自杀式进攻去对付日本坦克!这又是何其荒谬与无奈……唉~~
第二,遗憾。南京这个题材应该是一个无比沉重的题材,以我的观点,这个题材应该像类似《辛德勒的名单》或者《钢琴家》那样的角度去拍。这是一个民族的血泪史、苦难史,应该沉痛的哀悼过去,以史为鉴。而老谋子在这上面的处理有些不伦不类。好莱坞巨星贝尔的演技的确一流,但是人物许多地方的台词设计却与整体氛围不合,不能烘托出“十三钗”最后的凄美。而女学生们最后的逃亡比之《钢琴家》中男主角的历程也不可同日而语;整个过程的艰苦和险象环生,对生的渴望以及纳粹的迫害,如此种种强烈的碰撞使《钢琴家》主旨升华到民族高度。反观《十三钗》,由于缺少对“十三钗”思想升华的渲染,包括神父思想变化的刻画,虽然对“书娟”着墨较多,但整体力度仍显不够,全片的沉重感不够深厚,也难以达到民族的高度。。。
最后想说,中国有实力的电影人其实并不少,但是近来似乎受社会大势影响,功利心越来越重。。其实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取材之处数不胜数,希望有朝一日电影人们可以用心做出好的影片,通过影片的形式将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扬世界,也让更多的华夏子孙去了解去敬畏伟大的中华文明!——————
《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在南京大屠杀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片中日本人的残暴、外国人的善举、中国女孩的恐惧,这一幕幕令我感到我是如此的幸运,觉得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祥和,多么安全······我的父母以前总是唠唠叨叨说我多么幸福,生在这么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一直无法领悟······在这场浩劫中,人性犹如喷泉一样涌现出来,令我“迷茫”。
在日本人进入教堂时,尾随这一个中国人,他的肩膀围着日本旗,第一冲击:汉奸!当时我感到十分愤怒,他还时不时的用他那“猥琐”的脑袋窥探教堂,他的一举一动令我感到厌恶。他偷偷溜进教堂,在进入教堂前,他还特地将那显示他是汉奸的布用力扯下来,小心翼翼的藏进口袋中。镜头切换,在偌大的大堂内坐着一中年男子和一个女学生。女学生非常生气,大骂中年男子:"你为什么当汉奸?”眼中闪烁着泪光。中年男子则十分无奈,说:“你当初跟我走就不会遇到日本人了,你硬是留下来,一定要和同学们一起走,我去哪找那么多的船票!”女生依旧大喊:“你为什么当汉奸?"男子看着自己的女儿,说:“女儿,爸爸这是没办法。”一句没办法并没有说服女孩,女孩只是丢下一句话:“我没有你这样的爸爸!”扬长而去,剩下的只是那个“汉奸”。
在女孩眼中的汉奸却是女孩们逃出地狱的关键人物。因为他拿来了一张通行证和修卡车的全部工具,当他把这两样东西交给外国人时,总是强调通行证是给我女儿的,眼中带着一丝丝的担忧,又带着一丝丝的希望,很郑重地跟外国人说:我女儿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救她,你一定要救她······”走时很郑重地拍了拍外国人的肩膀,脚步沉重而又无力······
在当时这种情况我很懦弱的流下了眼泪,我看到一个“汉奸”的无奈,“汉奸”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可他却选了令女儿最难受而又最“幸福”的路。一个父亲总是喜欢满足女儿的所以要求,可他却忘了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万能的神。女儿要求父亲在乱世中给同学们弄船票,一个父亲的无奈挂在脸上,一只手摸着头,眼前一片漆黑,告诉自己不是万能的神,赶紧跑吧!当手放下时,眼前站着自己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儿,他选择了······
同样身为女儿的我,我和那女孩一样。总是无止境的要求父亲,可从没有要求自己为父亲做些什么。我要求一个年事已高、没有文化的父亲给我一个富裕的生活,不要让我寄人篱下。我没有看见他的无奈······我和那女孩一样,别人不论怎么说自己的父亲伟大,可我们却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即使父亲将自己的的所有财产用作换取女儿的性命,即使最后那女孩的父亲死在教堂门前,即使父亲生前的最后遗言是“我想见见我女儿”,女儿还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我发现一个父亲的无奈,和一个女孩的无理要求。女孩经历这番,女孩会好好学习报答那个无奈的父亲的!
抗日电影观后感3
今日电影赏析课上观看的影片,慕名许久,一直没有抽出时间的决心去看。
黑白的映画,开场就是荒诞的喇叭乐曲,一时间竟然想到了《驴得水》,配乐中似乎也有这种欢乐又荒唐的黄土音乐。我与身旁的朋友说这样的感觉,他说可能是致敬这部电影吧。谁知道呢?只是这种荒谬感确实在两部影片中都有所痕迹,让我感到熟识吧。
老师在播放之前,告诉我们,这是在他心目中在中国电影中排名第一的片子。
“谁阿?”
“我。”
即便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这段经典的桥段也让我有着奇异的既视感。姜文想要给观众们留下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满腔惊吓和疑惑把。兴致高昂的性事被不速之客打搅,且不速之客的脸、名字也不告诉我,竟然还拿枪指着我,无缘无故扔给我这么一大摊麻烦事。真的好气啊。那个“我”究竟是不是代表“正义”的中国人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正是不知道是谁,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接到这个生死任务,所有的一切前线都是迷雾,都是黑色的窟窿,但主人公不得不接下这个烂摊子。这才徒增荒诞。
说到这一幕,不经想dis一下当代大学生。你们真的看过很少尺度比较大一点点的中国电影吗?露点0.5s也要全场惊呼???扶额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悲喜剧吧,披着喜剧外衣的纯粹悲剧。粗实的台词和场景,翻译梗和审讯梗让全场哄堂大笑,托腮,真的有那么好笑吗????冷漠脸。
但对待非商业电影,我心中总是存着一点莫名的敬畏的,想要严肃地对待它,何况是一部好电影。不因粗鄙而大笑,不随意对剧中某个角色犯花痴。因为总是觉得,严肃的电影角色是脱离于让人们欣赏外貌的低级趣味的,每个面孔都是生长在角色之上。尽管酒冢队长真的有点帅。
每次喇叭队来,中国人为了日本人“馈赠”的六车原本就属于中国人的粮食而感到狂喜和感恩,中国人和日本人扯皮聚会假装和解,国家沦陷也可以在日本人手下苟且生活为自己的生活而烦恼的中国人,一句一个“天皇”的中国人,心中装不下庞大的爱的中国人。每每同学们笑起来的时候,我觉感到全身冰凉的荒诞感。
明明是这么不合理的、天杀的一切!!!!为什么大家这么容易满足地、屈辱地接受着!!!笑着!!!沉默着!!!默许着!!赞同着!!!
可怕的年代啊,就是这样的啊。
看到最后的时候,每次一个荒诞点出现,朋友就要转头看我一眼,一副“荒谬到我无话可说”的表情。
最为荒诞的,是中国人自己变成了狗,然后,狗咬狗,狗操狗。世界末日,连再打一次世界大战也比不过。
别人问我怎么看最后花屋小三郎对马大山的下手。我认为,这是一种报恩呀。轻风吹拂过一般的,手起刀落,滚九圈,眨眼三下,感谢你,让我的脖子还没有感觉到痛就已经升入仙境。
但我的心太痛了。痛到窒息,痛到说不出话,只能发出驴叫。
《鬼子来了》在国际上获得了那么多奖。
我很想知道,对这种尖锐敏感的历史伤痛,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如果单论艺术性,人性的怯懦与黑色的善意当然是极棒的,但是放到具体的事件之上,不会涉及到今日的国家关系吗?外国人给奖,是认可的意思吗?
好想知道日本人这部影片,是不是会恼羞成怒,看到这样荒谬的结局,是不是也会有触及心灵但永远不会承认的承认。
离场的时候,听到有个女生说:“可是这样的价值观有问题呀!”
我认为没有啊,这是一场,宏伟的荒诞。
抗日电影观后感4
晚上无聊,无意中在电脑上搜到姜文的《鬼子来了》
其实这是一部早就有的片子,只是一直没时间看,以前只在网上看到此片形形色色的影评,赞许的有但唱衰的更多,关键是此片在国内被禁却在国外得奖颇丰,当然有人喊姜文是为了迎合洋人的胃口抹黑国人所以得奖,成为姜文汉奸罪证之一
以前我没看过,所以也不方便说什么
今晚我仔细把此片看完,第一个反应是想骂人,骂光腚总菊、骂那些排斥此片的人、骂那些污蔑姜文的人
如果真如那些愤青五毛狗所言中国人需要大清洗,我倒希望清洗掉国人的盲从和奴性,凡是骂姜文的人好多是根本就没看过此片的人、都是跟着造反认为自己跟国家保持一致的人,这些人的心理和片中描述的愚昧农民的心理有什么区别?
今日满天飞的抗日神剧不禁、做作的辫子戏不禁、胡编的历史剧不禁,看看我们的光腚总菊都在禁什么片子,今天的中国需要这种克格勃机构有什么用?保证国人的*方向?在今天信息化发达时代,还想通过强制蒙蔽人民的眼睛?没听说过中国老话民心如水民动如烟吗?
《鬼子来了》拍得太好太真实了,根本没有某些人污蔑的所谓抹黑国人之嫌,只有仔细看完此片,才能理解此片在国内被禁在国外获奖的原因,换成我是光腚总菊我也要禁,因为它把事实赤裸裸地告诉了今天的人们,告诉大家当年的中国老百姓不是像神剧里一样家家户户梦想给八路做布鞋、写入党申请书,日占区百姓有反抗的、更多的是想怎么活下去,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汉奸,老百姓只晓得活下去的难能可贵
而这些正戳中了那些整天占领影视舆论宣传阵地的人的软肋,因而恼羞成怒,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首先,此片绝没有为鬼子歌功颂德,这种狗嘴里吐出来的论调我不晓得怎么得来的,村民们只想过自己安安静静的日子,哪怕就在村口鬼子的炮楼下、哪怕家家都不能公开吃白面、哪怕每天看见鬼子得敬礼点头挨耳光,但终究活着,这有什么不好呢?我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的台词:老百姓过的是日子,不是牡丹亭里的戏文!
凡是责备村民不反抗的都是根本不懂中国历史的白痴愤青,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史,旧中国老百姓心中的那种奴性是世代相传根深蒂固的,记得日俄战争时期不管面对日军还是俄军,东北老百姓都是照章納粮、喜迎王师;清军和英军在广州大战,岸边挤满了为英军叫好的百姓。难道当时老百姓都是汉奸?非也,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几千年的王朝更迭、城头变幻大王旗,使得老百姓已经麻木
其次,此片绝对揭露了日寇的残忍无情和国民党的无能,看着马大三被迫化妆成卖烟的斧劈日寇、看着受降大员让日寇处决马大三,我的内心感触太多太多,花屋小三郎为什么从寻死变成怕死?日寇海陆军联欢为什么最后变成屠村?挂甲台村民老少为什么始终相信鬼子送粮?此片都从当时人的内心给出了答案,战争使得鬼子变得残忍、多疑、狡诈,旧中国使得百姓愚忠、短视、盲从,但这些不正是当时中国民间的写照吗?
现在是和平时期,就是要像《鬼子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让今天的国人知道我们曾经的不足、缺点、品质才能让中国人永远不走老路,只要看看现在屏幕上打鬼子的镜头我就知道国人急功近利、虚荣自慰的风气,打鬼子都是一枪一个准、一扫一大片,如果当时八路按这个效率杀鬼子,鬼子投降时中国还会有两百多万陆军?鬼都骗不了只好在电视上骗骗自己,连阿Q都不如
现在的抗日剧我只看《我的团长我的团》、《鬼子来了》这样真实的作品,我觉得看一遍这样的影视作品比听老八路讲一百遍战斗故事都有教育意义,只有看了这样的片子内心才真正想爱中国,试问每天都看到杀鬼子如割韭菜你会热血沸腾吗?
抗日电影观后感5
看姜文鬼子来了,开始2113看是愤怒.居然把中国的人性5261弱点暴露出来:贪生怕死,4102打小算盘等.1653还是忍住看下去.然后,慢慢看出了点意思.我逐渐觉得我同姜文同学一体了,他的恐怖同时也是我的恐怖.如果真有人拿刀比着我的脖子,要我做啥我就做啥.也许比他还孬种.中国农民在强权面前,在生死面前,都是先给强权让路,像血酬定律的作者说的,人的行为受制于外界的最大权力,谁的权力最大,就有话语权.然后,有了生存,就开始计较利益.好的都想要得更多,坏的要得更少.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人的劣根性,只要自己还活着.所有其他人的生死可以不管,不关心谁.基本上变成了鲁迅文章翻拍的作品.然后听了几遍我是谁,似乎又觉得姜文意还不在此.他就像一个禅师,像在给我们参话头,我是谁啊.谁是我啊.为什么我会恐惧啊.在威胁面前,我可以低下头去,一直低到草堆里.我究竟有什么恐惧的?怕别人伤害我?为什么怕,因为别人杀我,我就怕,他打我,我也怕.为什么我怕.因为怕他摧残我的身体.我怕痛,怕死.总之,恐惧,在有害的时候,我一直恐惧,我想选择更少的恐惧.在利益面前,我选择最大的利益,我处于贪婪的心,一直不停歇.要吗处于恐惧,要么处于贪婪,从来就没消停过.说到这里,觉得应该姜文的原意可能还更深一些
我可能还不够理解.就先理解到第三层次吧. 电影里的姜文,最后终于放下了恐惧,可是电影外的人们,还是被恐惧所侵蚀着.一部分人不想看,一部分人看了骂,一部分人看了无话可说,一部分人点了赞.不想看的,觉得这部电影让我恐惧了,点出了我的内心,让我内心暴露无遗,没有安全感,宁愿逃避.看了骂的,我就恨日本人,可以砸日系车,砸日系
.虽然是别人的东西,但是是同胞的东西,伤害的是同胞的利益,他从未想过,也不愿去想,中国人真正被侵略的原因是自身的原因,是中国鬼子.看了无话可说的,意识到些许东西,五味杂陈,在反思,或者被其中的一点东西砸晕了头,还在思索中.点赞的,并不见得他就真正领会了姜文的意思,而只是说,姜文先生给我们说的,某个层次他懂了,或者说懂了一点.我在自说自话,自作聪明,我正是刚才我说的人之中.
广东高考排名155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吉林高考排名5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辽宁高考排名402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让人绝望伤心的伤感句子
航拍中国观后感作文700字
财务会计创新实践心得
十一月你好十月再见了说说
抗日电影观后感范文五篇
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心得体会感想大全(10篇)
辽宁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及感受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的700字观后感范文
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700字范文
感动中国盛典观后感700字范文
考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湖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山东高考排名278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242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641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广东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72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505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41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30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青海高考排名15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165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山东建筑大学要多少分安徽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南高考排名1434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00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95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90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嘉应学院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669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26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鬼当家电影观后感700字五篇
战狼2的观后感700字五篇
建国大业观后感700字作文参考五篇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700字范文五篇
骆驼祥子影片观后感700五篇
朗读者林兆铭观后感
朗读者第六期观后感
师德师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观看中国战疫的感想范文
第三期朗读者观后感
焦点访谈的观后感7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高中
大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珍爱生命观后感
交通安全上海开学第一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