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800字观后感参考

刘莉莉老师

国学犹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圣洁而秀丽,虽然只有一瞬,但那永恒的秀丽却永久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学习国学,不只是为了将来能够凭此找到好的

工作,也不只是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知识的渊博。而是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让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走向世界。  “满招损,谦受益。”透过观看《国学小名士》,我了解了更多的中国古代文化,明白了更多的古诗词的含义。同时,我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感到惭愧。平时,我们在背古诗词时,一向都是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从没有想过,原先一句小小的古诗词,也隐藏着那么多的典故。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让知识在生活中“熟能生巧。”

学以致用,才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人生如果是一段充满荆棘的道路,那么学以致用就是那铺路的碎石,帮我们铺好前进的人生之路;人生如果是一片小舟,那么学以致用就是那扬起的风帆,加快我们远航的步伐;人生如果是一栋大楼,那么学以致用就是那坚固的基石,保证楼层的叠加;人生如果是一个花园,那么学以致用就是那绚烂的鲜花,装点花园的繁华……

世界如此之大,我骄傲我出生在这样一个秀丽富饶的国家,时刻熏陶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骄傲我有着黄皮肤黑头发,国家赋予我的使命,就是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长大报效祖国,让更多的人和国家见证中国文化。

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没有终点的。正所谓“学无止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犹如一个个华丽的宝藏,等待我们细细的探寻……

在昨日,我认真地观看了山东卫视的经典诵读类节目《国学小名士》,选手们优秀的表现,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那精彩的回答让我受益匪浅。

在《国学小名士的》的赛场上,选手们都有着深厚的国学积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的一位小名士,是一个叫王澈的六年级小学生,虽然年纪最小,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虽然在开始时有些紧张,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凭着自己的努力,他取得的成绩甚至相比一些高中的大姐姐还要好。其他选手也不甘落后,尽情地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令人啧啧称赞。

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更要做到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增长我们的见识,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凝聚国学的精华,把中华文化发扬壮大。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却做来难。我们很多同学根本无心去学习国学文化,手机屏幕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国学。每一天沉浸在刺激的武侠小说和游戏中,再也找不到了以前的书墨飘香,再也看不到了人们在绿荫下,在小路旁聚精会神的诵读国学的身影。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就就应放弃传统的文化吗?答案是否定的。何不让我们从此刻起,利用闲暇时一点一滴的时间,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呢?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3

这以国学为题的比赛本身并无甚好说,分数打出来也就是结束了。它不会影响个人对国学经典的喜好与学习。

若一定要对比赛加以总结,那么只能说一句,赢家总是孤独的。但说回来,所有号召做大做强的一切都与美学无关,文人的宿命就是孤独。诗家手法,置最小事物于最大寂寞空间之中。暂时抛下琐事,试着体味浩瀚无声,这跳脱于时空外的孤独未免不是赏心乐事。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将“物”换为更常用的词,那就是“世界”。 不为某种标准,不为应制和摇旗呐喊。孤城深井,桕树竹篱,塞雁城乌,卧船听雨。无关岁月、对错与政治钦命,无关功利、实用与飞黄腾达,与国学的对话近似独上高楼。毕竟,在这个时代,对“价值转换率”以外的东西感兴趣的人,真的不多。

在被规则层层捆绑的世界,阅读经典总能求得当下没有的自由。若所有文人都必须立足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描述世界人生,那么湘君山鬼、东皇太一都将成灰,诗人都须立足于地动说讴歌日月山川——而显然,较之“金乌西坠”,说“地球旋转几度几分”并不优美。只有在现实的束缚没有那么明显的时候,失心疯才能称得上是种浪漫。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皆死。……号呼而转徙,

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借用龙教授的原话来形容,那书声,“就像天使手中最温柔的武器”。

所以“国学”,为的什么?这场比赛、之后可能会有的无数比赛,都不是目的。它就在那个地方,也许用不着,但就像一个午后,醒来就知道是一片明媚。即使冻馁动荡,万里飘零,也能“风檐展书读,正气照乾坤”。它让人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孤军。 旅途中的芭蕉仰望佐渡岛上流泻的银河,圣芳济于雨夜中看到手足上显现的钉痕,炮火中飞扬的星条旗进入斯科特的视线,其情感大概皆出于此类——无边的寂静苍凉中漫上一丝喜悦,知道自己就是一切的尺度。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

国学小名士》这个活动使我加深了对中华文明的了解,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爱记诗词这为上环节。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诗词历史悠久,中国诗起源于先秦,成书于春秋时的《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词则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诗词经过历史的深沉,具有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我想既然外国的语言不行,我何不试试用当今的现代汉语呢?结果自然是失败了,翻译后的诗词缺少了韵味与意境,失去了原诗词的魅力。 小时候,我不懂得理解,也不懂得欣赏,所以并没有感觉到诗词有多美,只是去应付教师的作业。可上了初中以来,随着理解与欣赏能力的渐渐提高,我开始慢慢地诗词这朵奇葩所征服:我感受到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感受到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伤;感受到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我还感受到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志向。可以说,诗词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笔画都在诉说着诗人的情怀。每一次接触一首新诗词时,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诗词的意思,但却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这一点,恐怕只有诗词才能做得到。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有将近五千年,五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给我们

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中华文明,很多人放弃这个任务,可做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接下这份遗产,让世界被中华文明所征服。这,就是这次活动的主题: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

词是什么?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诗词就是那些一两句难懂的古文。可现在的我不这么觉得,诗词就是中国历史上一颗颗宝贵的珍珠,它是我们中华人民抒发情感、饱含历史的珍贵文物。

在国学小名士里,第一环节我爱记诗词深深吸引了我,这一环节是根据大屏幕显示的字、词,来说出带有这些字词的诗词。背诵不下来的选手即淘汰。有一期的题目是“日”字,我自己脑海里蹦出了一句古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词,再看看选手们的表现,一句接一句的回答,我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古诗诗词是带‘日’字的,这其中,有我没学过的,还有学过的。通过这一环节,我把以前学过并带日的字也,又重新的复习了一遍。也让我更加了解。利用了这样的比赛来增加我们对诗词的印象,让我们一看到这个词语就能想起,它相应的古典诗词。让这种中华艺术更加深入我们的脑海之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

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而国学小名士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我们在观看的其中,明白诗词的意思,对诗词产生兴趣后,自然而然的,我们也会觉得诗词其实并不难。

在看完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之后,我更多的是感触。原来诗词有这么多的奥秘我还没有探索。它能让我增加学习的兴趣,学会中华传统的道德礼仪,我认为,我们中小学生更加应该学会这些诗词名句、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艺术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