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详解

莉落老师

诗经《蒹葭》详解

  《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以下是诗经《蒹葭》详解,欢迎阅读。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 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滩

  15、涘(sì):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赏析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这些主要出自国风中的美妙诗篇,或者以轻松欢快的笔调表现爱情的甜美,或者以生动写实的笔法描绘周代婚恋的习俗,有的以缠绵悱恻的情致表现男女自由恋爱受阻后的复杂心理,有的则吐露弃妇在夫妻离异后的种种哀怨。这些作品,往往以美妙的文字与和谐的音律,将劳动生活与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委屈尽情地表现出来,成为艺术精品。

  这里,我就平时的学习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祖先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王因出兵护送有功,有得到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在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在借怀友讽刺秦襄王不能礼贤下士,致使闲士隐居,不愿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于判定。断定为讽刺诗则更无根据。于是,索性把伊人幻化为作者所中意并热爱的人,且不论及男女之别。

  在难得一见的涉及《蒹葭》的研究文字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它的形式手法。但这是把它打入《诗经》其他作品中进行泛化、单一的研究,用这样的研究成果来概括《蒹葭》的艺术特色就未免过于狭隘。比如不少书籍以其引领《诗经》中“兴”的手法兼有写景叙事功能的一类作品,最典型的一例是这样的①:“《蒹葭》第一章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作者在一个深秋的早晨,看见河滨芦苇上的露珠凝结为霜,触动了他思念伊人的情绪。‘苍苍’是状物的叠词,《释文》解为‘物老之状’,正说明霜落草上斑驳苍老的形态。第二章‘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未晞’二字表现作者追寻伊人从清早到日出;《说文》训‘凄凄’为‘云雨起貌’,说明诗的‘凄凄’为旭日下霜露渐渐融化沾湿的形态。第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曹风》传:‘采采,众多也。’说明这时阳光普照,白露尚未退尽,而芦苇的上面已不被霜露覆盖,显出众多的形态。可见诗的三章兴句,都兼刻划了诗人追寻伊人的时地,为全诗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滨不同的背景;即景生情,描写了作者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越发迫切的心情。”由此得出后文结论:“正是兴的使用创造出如此美仑美奂的艺术境界,并使之得以充分展现。”假若我先前从未读过《蒹葭》,定会被如此繁琐机械的“剖析”搅扰得意兴全无;而若读过此诗,复观此论又不免倒吸一口冷气。当真如此吗?我不禁要为作品同作者鸣冤叫屈了:“赋比兴”的确是《诗经》中运用广泛、非常值得注意的表现手法,但显然不能以此一言蔽之地概括《蒹葭》的艺术特色。这无异于把诗歌创作降格为一种匠砌——只需选择适当的材质,再施诸技艺予以串联加工便大功告成。那么,作品的生命力又从何而来?对于文学创作,先人早有“剪裁非刀尺”的灼见,其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文字“像花朵一样开放”时,真正的美感来自作品本身,因为作者的灵感、情思、心智已被它完全吸收,幻化成纯粹自然的色泽和芬芳了。

  选择引文的立足点也无法铺陈出《蒹葭》的旨境。诗的创作,“笔法”与“意境”当是同时并进,二者的界限很难分清。在感受诗歌艺术性的问题上“存其形而遗其神”,就无异于从一幅画面中抽取线条。对于《蒹葭》这样意境空灵蕴藉、清超渺远的诗作,作者的用心似有迹可寻,欲诉诸笔端,却是“心行道断,言语路绝”。好在,它的意境充满了感知的具体性:丛郁的芦苇上露凝如星,水波清泠。水中小渚似有绰约人影,素纱白裳,遗世独立。岸边,一男子时而涉水疾行,时而驻足怅然遥望,却怎奈终是盈盈水间,亦真亦幻。看着看着,视野中心的人影模糊了,追随者模糊了,就连自己的心,也渐渐模糊在一片淡淡的烟水雾愁里……直到眼前出现一片纤尘不染的空明,思绪又回到现实。仿佛刚才是藉草而眠的一翩幽梦,醒了,空气里却分明还有蒹葭的清新味道。不知这算不算是对作品的一种“悟”,但我想至少是一种“思想交流”,阅读品评时,何不顺其自然地把握住这“交流”给我们的启示呢?《蒹葭》情景交融的意境本已虚实难明,更兼兴与境谐,可谓达到了“法极无道,神完气合”②的层次,赏析诗作,领略此般至境,若应用“神游象外,意到圜中”③“放安神思,心偶照镜,率然而生”④诸般法则,该是比较适用的吧。

  也有一些书籍在内容中专门剖析了《蒹葭》的旨意。如《毛传》首章《传》云:“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事成;国家待礼然后兴。”魏源《古诗微》云:“刺秦襄公也。以戎俗变周民,而不以周礼变戎俗,故诗人叹之。”他认为此诗是“望襄公求贤尚德之作。”王夫之《诗广传》中的评论,对历史背景叙述更详:“秦人收周土,用周民,面关以临东国,屏周而拥以令天下。先乎齐桓为霸,霸宛在矣。如其周不可戴也,反周之旧,循周之迹,去幽、厉之所伤,沿文、武之所纪。……典章之在故府;献老之在田间,交臂失之,而孰与为理乎?无已,则逆以取之,四百余年而后得,尤不审,而逆以守之,二世而遂亡。天下怨秦之不仁,恶秦之不义,贱秦之无礼,而孰知其一,不智也。《蒹葭》刺之早矣。”今人也同样有从古之说⑤:“用蒹葭茂盛,霜降渐黄的景物象征秦襄公以好战的戎俗得国。初时虽然强盛,但治国用威不用德将来必如蒹葭遇霜而黄;景色描绘烘托出清凄萧瑟的境界,和诗人求之不得的失望心情相应,对表现主题起到重要作用。”似此种种,都是先陈说周代历史,然后从作品内容的千头万绪中发其一端与之相系。这样的'解析往往给人一种“索隐”的感觉。客观地说,《诗经》中许多诗篇的确表明了做诗的目的——赞美抑或讽谏(如《小雅·节南山》《小雅·苍伯》《大雅·崧高》等),但美刺绝非诗歌旨意的惟一方面。从风格、意境判断,《蒹葭》几可肯定不在此列。

  【拓展内容】

  《蒹葭》教案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编辑短评:此教学设计多方面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如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学习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如注重吟诵和品味、感悟等。这是一节可以参考的教学设计。但要注意更节制的地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文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