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王明刚老师

港口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防城港市委市政府《防城港市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方案》、《关于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防城港市“十二五”时期定点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今年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区被纳入整村推进建设的贫困村有两个,分别是光坡镇的光坡村和红沙村。今年以来,在市直及区直各挂钩联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共投入扶贫攻坚开发建设资金达864.45万元(其中部门投入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改造等投入资金664.45万元,引进外来资金及群众自筹投入产业发展、新房建设资金200万元),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好的改善,农民增收产业也有了较大发展,贫困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一)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由住建部门牵头,采取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对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屯开展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投入148万元扶持80户贫困农户进行危房改造,其中在红沙和光坡村投入16.65万元扶持9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

  2、实施“村村公路通畅改造工程”。由交通、住建、财政、扶贫、水库移民等部门共同筹措资金,充分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组织实施“村村公路通畅工程”,投入资金191.8万元在红沙和光坡村修建屯级道路4.6公里。

  (二)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夯实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生态种植、高效养殖、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抓好优良种苗基地、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特色优势种养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在巩固抓好光坡红莲雾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引种试种,大力发展特色精品农业项目,拓展和延长农业发展产业链,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主要有:一是光坡松柏山蔬菜基地,已列为2014年全市“十百千”项目之一,项目计划总投资700万元,其中:2014年计划建设面积100亩,计划投入100万元,目前已做好土地平整工作。二是在光坡村新建的100亩火龙果基地,已引进台农3号红肉火龙果新品种,目前已做好土地平整、立柱、火龙果种植等工作。三是光坡红莲雾基地种植紫玉淮山100亩、百香果40亩等。四是在光坡村建立1500亩岗松种植基地,投入30万元。五是发展林下养殖业。投入资金30万元在贫困村发展养殖基地2个。六是发展休闲渔业1个,在红沙村投入资金80万元修建观景台、网箱养殖等。七是养殖塘改造工程,在红沙村、光坡村投入资金180万元进行养殖塘改造1200亩。八是光坡鸡养殖,投入资金36万元购买优质鸡苗4.5万羽发放给1500户贫困户养殖。

  (三)开展劳动力培训教育,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

  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实施职业培训攻坚工程,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培训补助标准,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对贫困地区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按照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大力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使受训人员取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转移就业。人社、扶贫、教育、农业、林业、科技、住建、移民、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加强衔接,依托现有的培训机构,整合资源,下移重心,形成以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成教中心等培训机构为补充,布局合理、各有侧重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贫困地区“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结合当地产业开发,采取“农家课堂”等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期,培训人数1200人,从而提高贫困群众的农业生产技能,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四)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加强农村养老工作。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任务的实际情况,我区把国家新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作为扶贫标准。把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注重对少数民族、妇女、计生困难户、退伍士兵、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实行帮扶。建立健全贫困识别机制,做好扶持对象的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机制,明确职责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和要求,我区高度重视,成立了港口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小组成员由区发改局、财政局、民政局、扶贫办、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局、基层办、渔牧兽医局、水利局、文体广电局、卫生局、交通局、教育局、民族局等单位主要领导,贫困村所在镇的镇长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贫困村的支书和主任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做好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督查、宣传等各有关工作。为确保定点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区各帮扶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有的确定了日常工作联络员,有的直接派员蹲点扶贫。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明确了定点扶贫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纪律和工作职责,统一了思想认识,为有效地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紧扣目标,重点突出

  各包村单位根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实施送政策下乡,把中央对“三农”的关心传达到每一个村民;二是尽力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办实事上;三是动员单位党员干部职工捐物捐资,尽力解决部分贫困户的吃饭穿衣和困难学子上学难的问题;四是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户的劳动技能和致富本领,为建设*新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努力从根本上提升素质。五是帮助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

  (三)结对帮扶,注重实效

  市委组织部、市直帮扶单位、港口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区林业局、区扶贫办、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广电局等帮扶单位,对红沙村和光坡村进行捐赠活动,捐赠现金8000元。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特别困难的党员及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为他们捐钱捐物献爱心。结对干部共贈鸡苗2500羽、大米250袋、食用油200瓶等,共走访结对贫困户300人次。在信息上、技术上帮助160户贫困农户利用养殖塘养虾、养鱼、养殖光坡鸡,增收致富。

  四、存在问题

  (一)我区贫困农户增收门路少,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

  (二)我区因大工业征收土地,造成部分农民失地失海,容易出现返贫,增加扶贫难度。

  (三)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在修建通屯道路时,积极性不高,土地要求赔偿,严重影响屯级道路的修建。

  (四)上级下达扶贫项目资金有限,我区有相当部分的村屯道路严重失修,群众出入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输血式”帮扶和“造血式”帮扶并举的原则,实行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物质帮助与观念转化相结合,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按照港口区制定的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及“十二五”时期第一批贫困村定点扶贫工作方案的要求,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大扶贫氛围,坚决打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全力实施好红沙、光坡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扶贫扶志并举。引导贫困农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思想理念,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二)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进一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理顺村级组织关系,充分发挥以村支部的村级各个组织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村级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抓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全力帮助搞好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技能,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拓宽就业门路。进一步实施特色农业工程,积极推进海水养殖与光坡鸡养殖。积极发挥扶贫龙头企业扶持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岗松种植,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努力打造扶贫产业品牌,拓宽贫困农户增收门路。

  (四)切实抓好结对帮扶,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找准贫困原因,制定好脱贫规划,继续在经济上、物质上、信息上、政策上给予帮扶;积极探索新形式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五)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扶贫资金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的解决几个重点项目建设:红沙群岛旅游产业开发、特困户的危房改造、村屯道路改建扩建、农田水利修建或改造、光坡鸡养殖、海水养殖、农民技术培训等,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断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