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班化教学工作汇报

李盛老师

  义烈巷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建校至今已有110年历史。它曾经辉煌,是湖北省“科研五十强单位”、省教改名校。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学校周边的原住民陆续搬走,学校办学陷入低谷,生源急剧萎缩,学生家庭来源发生改变。

  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面对这样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积淀却随时可能因招不到生源而难以维系的学校,我们领导班子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融入城市,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以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如何发挥学校历史积淀深厚的优势以突破学校困境,实现洼地崛起?20xx年恰逢武汉市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抢抓了这次机遇,成为小班化试点校。这几年我们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在“适性自主,明礼养德”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紧紧抓住课堂和课程这两块主阵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发展,为实现学校的二次腾飞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课堂:规程引领下的教学优化行动

  围绕着课堂,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小班化规程;实施分层备课;落实“四个百分百”;践行“导师制”。

  小班化规程是我校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其研发动机来源于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虽然老师们通过理论学习对小班教学所倡导的理念并不陌生,但却存在“形式是小班,实质是大班”、“公开课上小组合作,关起门来基本不合作”的现象。如何帮助教师搭建小班教学理念和行动间的桥梁,引领教师行动研究,以优化小班教学行为?我们想到了研发小班教学规程,

  规程即规则和流程。小班教学规程是基于小班教学理念所形成的教学流程系统中的教师行为规则。20xx年我们在重温小班教学理论基础上,通过教师自下而上的讨论,结合学校校情和生情,从“分层备课”、“课堂教学四个百分百”、“作业批改与辅导”、“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制定了《20xx——20xx年义烈巷小学小班化规程》。学校以此作为课堂观察工具,并开展教学反思和小课题研究。

  1、分层备课——悦纳“每一个”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背景、学习基础和智能优势不一样,所以我们从分层备课开始,引领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教、改、导、考”各环节进行因材施教。

  我校的分层备课涉及学生的学情分析、目标的分层设置、学习方式和策略的分层匹配、教学的组织、学习的辅导、练习的设计等。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分步研究,逐步提高”的策略推进。第一阶段我们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分析本班学生学情,做到精细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拟定分层目标即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提高目标,设计分层次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努力使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但是我们很快发现,我们的备课对学生学情预估不足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针对性不够。

  于是在分层备课的第二阶段我们增加了布置学生前置性学习环节,要求教师设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课前批改学生预习作业,分析学情,在二次备课中基于学情需要进行课前调整,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提问和学习活动。

  在这样逐步推进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遇到困惑,有些以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科,分层备课即使再精细,在课堂教学中也因分身乏术难以实施。于是我们在分层备课的第三阶段,发挥学校体育学科研究力较强的优势,开展双师教学研究。

  在小班化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班额小是优势,但人数少的劣势也明显存在,即缺乏交往和竞争,其原因就是伙伴的缺失。另外,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分层教学的落实程度、个别化的精细指导、男女生的分类教学等方面仅靠一位教师难以到位。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在湖北省内率先进行了体育双师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整合”涵盖两个层面。其一是班级人数整合。即将同年级两个自然班合并成为一个教学整体,这种整合只能在小班条件下成立,人数在40——60之间。其二是教师资源整合也就是双师教学。双师教学是指同一课程或教学项目(单元)由两位老师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学科理论背景和研究专长,在同一教学地点和时间单位内面向用一授课对象,按分工合作原则有目的性地进行互动式组合教学活动的情境。这是我们对《前滚翻》一课的教学比较测量,透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双师整合教学使体育学科的分层备课得以优化实施,课堂质量明显优于单师(如图2)。武汉晚报以“一节体育课为何如此豪华”做了专题报道。精细化的分层备课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使悦纳每一个落到了实处。

  2、课堂教学“四个百分百”——关注“每一个”

  20xx年学校申报小班试点之初,便梳理出了小班教学“三多二少”的特点,

  “三多”指机会多、关爱多、体验多,“二少”指的是学生共性少、竞争对手少。在此基础上,基于“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理念,我们要求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四个百分百”,即课堂发言率百分百、师生生生互动率百分百、课堂展示百分百、作业当堂面批率百分百,并将之作为课堂评价重要标准,设计了课堂观察表。四个百分百的提出,使老师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提升关注面,大多数老师都能很快将学生发言率提升到接近100%的水平,而个别遗漏的学生,通过原因查找也很快能够克服。

  率先进行“四个百分百”试点的是英语学科。我们大多数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回家完全不能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更别说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英语学科一度是我校学生学习的短板。为让小巷的孩子也能学好英语,我们立足课堂,在课堂上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每位学生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营造师生互动的空间,最大限度营造学生参与的内容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始终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材拓展了英语绘本表演和课本剧表演,给每一个孩子以展示的平台;我们还与“三声满校园”、“阳光体育半小时”和“国旗下演讲”相联动,开展英语歌曲大家唱、快乐口语活动,并率先在武汉市尝试让学生进行国旗下双语演讲,多样化的英语作业不仅延伸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让学校每位教师都分担了指导学生英语课后学习的任务。20xx年12月武汉市小学英语综合展示活动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师生的精彩表现震撼了全场,学生的短板成为他们综合发展的增长点,我们的两位英语教师也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成长为市区骨干教师。

  我们想小班化教学不仅仅只是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特长与优势,更要关注学生成长路上的弱势之处,适时帮扶,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因这样的四个百分百、关注“每一个”得到凸显。

  (三)践行导师制——课后辅导关照“每一个”

  我们的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因忙于生计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因此孩子的学业辅导全靠学校。为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也为减轻语数学科教师的负担,20xx年我们在全校开展导师制践行活动,将全校教职员工分到360多名学生中,一人带10来个学生,除了辅导学生课后学习外,还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特长发展。

  导师制的践行,弥补了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保障学生学业全面发展一个也不掉队。

  二、课程:优化实施与个性开发的实践研究

  (一)国家课程的优化实施——夯实基础对于国家课程,我们除了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开齐开足,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实施以夯实学生的基础。

  1、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和联动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强,但课外学习积淀不够,学习方式单一。为此我们对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联动。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针对节选课文做了如下拓展:节选的课文(语文课内学习)——阅读课文的原著——读书交流会等等,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也扩大了每个学生阅读的量,更在读书交流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还将语文乐园中的探究性学习与社会生活联动,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等。

  拓展学习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其次在课程实施中探寻学习方式和课堂模式的变革

  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课堂,我们借助我区小学数学课题《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选择及其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数学学习方式子课题的研究,构建了教材文本与学习方式相关性模型,探索了数学常用学习方式及其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如图1)。

  学习方式的研究及运用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凸显个性——发展每一个小班化教学由于资源上的优势,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作为小班化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力求做到多元化、活动化、个性化。我们开发了三类课程(图3)。其一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课程;其二是基于学生个性特长的菜单课程;其三是基于主题实践性课程即我校的SPE整合课程。正是这三类课程的开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程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在适性的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想重点向大家汇报第三类课程即SPE课程,这也是我们在课程开发中的创新之处。

  活动性是小班化教学三大原则之一,它要求突出体验与实践,提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应用程度,将讲台上的学习转化为课桌上的学习。那么如何设计活动性的学习以发挥课程助学和育人功能呢?我们以综合实践为点,把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作为目标,开发了“SPE整合课程”(Study学习;Practice实践;Education教育),实行大单元整合教学(如图4)。也就是以一个活动主题为载体,整合相关课程。这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如图5)目前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其一风筝课程。20xx年四月,学校操场上孩子们放起了风筝。放风筝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怎样将这种文化与课程相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呢?我们尝试在五年级研究开发了“风筝课程”,围绕风筝的历史、制作与放飞,将语文、数学、美术、劳技、体育、科学、信息这七门功课进行整合教学。同学们对风筝课程的喜爱与专注也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溶教育与教学为一体的载体。

  其二“三八唇膏课程”。20xx年三月八日,在国际妇女节之际,我校以六年级为试点年级,启动了“三。八”唇膏贺卡课程。以制作“三。八唇膏贺卡”为载体,整合语文、数学、美术、信息、科学、劳动、品社、班会8门课程,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制作中了解妇女节的来历,学习天然唇膏制作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歌颂母爱,孝敬父母。

  目前我校的“唇膏课程”研究小组还接连开发了柔肤水、护手霜、眼部ㄠ等单元教学,孩子们还与老师共同设计完成了这些护肤品的商标与外包装。一件小小的护肤品所蕴含的知识让孩子们探究得乐不思蜀,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课程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他们希望能亲手制作出一件护肤品送给自己的家人。

  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发了“端午节”、“清明祭英烈”单元、“微景观”单元和“母亲节※精油皂”单元课程。

  反思我们的SPE课程为什么能受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甚至每一位家长的欢迎?第一它顺应了学生的天性;第二,它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第三它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它让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而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更是在这种做中学,玩中学中得到培养,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

  三、我们的反思

  四年的实践,让我们看到课堂和课程的建设激活了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在且行且成长,仅20xx至20xx年全校26名一线教学人员中就有130人次分获全国、省市区各级奖励,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达62%。全校360多名学生就有200多人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小班化教学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成为武汉市“20+20”母语行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口区绩效优胜单位,20xx年更是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在大中华区小班教育论坛上做课程交流发言,河南省名师培训班学员和其他兄弟学校也多次到校交流学习,小班化教学让这所百年老校重现生机,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山不再高,有仙则灵;校不在大,有为则活。

  小班化教学研究,它的核心是教师队伍,面向“每一个”的课堂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挑战。后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学习的精细化研究,探索翻转课堂在前置性学习中的运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小班化教学的深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