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设计模板

秦风学老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与设计构思:

  在第一节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本节解决的是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但基因对学生来说既耳熟又因抽象而陌生的名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对基因、DNA、染色体进行形象化展示,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已经的染色体入手,通过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接着通过染色体的传递揭示出基因的传递过程。

  教学目标:

  1、 能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 能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4、 通过了解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的发现,认同科学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明确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基因的传递特点。

  课时分配:1课时

  课前准备:每组一根长绳、多媒体、DNA双螺旋结构

  教学过程:

  [复习练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几个遗传学概念,请连线

  遗传        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变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性状        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

  相对性状      生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

  2、转基因鼠实验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引入]

  师: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每位同学所具有的特征也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从哪里来的?

  生:我认为由父母提供的。

  师: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那么,你认为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子代?

  甲:我认为基因在细胞中。

  乙:我认为基因在细胞核中。

  丙:我也认为基因在细胞核中,并且在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成受精卵的细胞核,由此基因传递到下一代中。

  师:好。大家都很有见地。

  展示细胞核、染色体、DNA、蛋白质结构关系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此图,通过此图你可获取哪些信息?

  甲: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

  乙:一条染色体中有一条DNA链,蛋白质嵌在DNA链上。

  丙:DNA链卷曲在染色体中。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越仔细,收获就越大。我们看到的DNA链,其实是一个DNA分子,也就是说每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每个DNA分子长达两米,一个人体内所有的DNA头尾相连就可绕地球好几圈。我们小小的细胞核怎样装下它们呢?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根2米长的线,大家集思广义,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将这根线变得最短。注意,不仅变短还要能快速恢复,即能容易地再由短变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做完后举手示意。

  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并说明处理方法。

  甲:我们组将线反复对折。

  乙:我们组象缠毛线球那样缠成一个小球。

  丙:我们将线先对折再螺旋缠绕,象家里的电线一样。

  丁:我们将线螺旋后再螺旋,这样使它更短。

  师: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哪一个最短。你先别下结论,我们再让他们将线恢复原状,再看哪一个最快。开始

  四位同学开始行动,其它同学做评委。

  [展示DNA双螺旋结构]

  最后大家认同丁组的做法。

  师:看来每组同学都动了一番脑筋。而最符合要求的是将线多次螺旋。而这同细胞学家的看法一致,确实每条DNA分子经多次螺旋后可将长度缩短为原来的7千倍。看来咱们同学具备科学家的素质,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提问:大家在七年级上册学过,哪个结构中有遗传物质。

  回答:染色体。

  师:那大家推测一下,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何种成分上,是DAN还是蛋白质。

  生:位于DNA中。

  师:其实基因就是一小段能控制某一生理功能的DNA区段。(板画一条DNA分子,

  用彩色粉笔表达出一段基因)这段DNA能控制你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另一小段能决定你肤色等等。现在请试用图或表或一句话表示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

  生: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中有基因,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师:对。因此我们称染色体为遗传物质的载体,而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一种生物的细胞中都有独特的一套染色体,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展示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仔细观察此图,思考1、通过此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甲: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

  乙:我认为应该是有23对染色体,因为它画成一对一对的。并且每一对大小、形态差不多。

  丙:我还看到,每对染色体染成的颜色也相同。

  师:看来这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也善于分析。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的存在,并且这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相似,在相同位置上的成分和功能也相似。在体细胞中既然染色体是成对存在,那么位于染色体中的基因呢?

  生:也是成对存在。

  师:板书画两条染色体,在一条染色体上画一基因,用A表示;试画出另一个基因,用A表示。

  生:在板画中画出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师:那你推测生物的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还是一对基因控制。

  生:由一对基因控制。

  师:我们人体有3万到4万对基因,分布在这23对染色体上。那请判断下面这句话是否正确: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生:肯定不对,我们有3万到4万对基因,而染色体只有46条,每条染色体上就会有许多基因。

  师:父母亲大量的基因如何传递到下一代呢?既然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我们先看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每个人的生命可以说中从一个细胞开始,这个细胞是什么呢?

  生:受精卵。

  师:试用图表示出生殖过程。

  学生讨论分析,一位学生代表上黑板上画出来。老师指导补充

  父亲    精子

  受精卵    子代个体

  母亲    卵细胞

  师:试填写出父母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生:46条、46条。

  师:那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生:也是精子46条,卵细胞中有46条。

  师:如此算下去,受精卵中应该有多少条?子代体细胞中有多少条?

  甲:受精卵中应该有92条,那样子代细胞中也应该有92条

  乙:受精卵中有46条,子代细胞中有46条。

  丙:不对,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应该是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之和,为什么少了一半?

  乙:我也说不清楚,可如果照甲说的,子代细胞中有92条,那他的后代染色体数目也会加倍,那样就越来越多,不可能这样。

  师:看来这个问题光靠我们想像是无法解答,并且科学家们开始也无法解释清楚,后来是怎样得到答案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0最后一段。阅读时思考:科学家通过哪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你会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阅读,讨论,举手回答

  甲:我认为通过仔细观察,并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

  乙:我觉得在研究时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他选择马蛔虫只有两对染色体,比较好观察,如果他一开始选择人的细胞可能就观察不出来了。

  丙:我认为要下结论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才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个结论才具可靠性。

  丁: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 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师:很好,通过阅读大家不仅知道了解释这个现象的答案,关键是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巧,收获很大。

  现在大家再回头来看在生殖过程中人的各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学生说,教师书写)

  生:父母的体细胞中是46条,父亲产生的精子中有23条,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是23条,精卵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46条染色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子代个体的体细胞中也是46条染色体,和父母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

  师:那我们每个人体细胞中46条染色体的是什么呢?

  生:其中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师:既然如此,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那么能控制我们每个性状的基因的是什么?

  生:也是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师:很好。那我们来做一个填图练习P31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看谁填得正确。注意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都要考虑到。

  学生思考、填图,老师巡视指导

  交流答案

  师:如果A基因控制双眼皮,a基因控制单眼皮,那么他们孩子的基因组成是什么?

  生:Aa

  师:那孩子表现是什么?

  学生发生不同的意见,老师不对此做出解答:这与下节课要学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有关。引发学生继续学生的兴趣。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甲:我知道了人体每个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乙:我知道了人体内有3万多基因,每对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丙:我知道了我体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丁:我知道了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分子,基因就是一个DNA区段。

  戊:我知道了DNA分子很长,螺旋排列在细胞核中。

  师:看来大家这节课收获很大,下面来做练习巩固所学,并要学以致用,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抽象,要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用实物、录象、模型等将抽象变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将所看所想表达出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有张有弛,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缺点是还应更大范围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