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课文,写一次有趣的活动。
教学内容
分析《赶海》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课文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尤其第三自然段,写的很具体,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歌曲《大海啊,故乡》录音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看图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希望在大家欣赏歌曲的时候,能够仔细的观察画面,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大海啊!故乡》,出示课文插图)
(相机板书:海)
2、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请大家打开书,听老师读文,(师配音朗读)
2、解决字音:要读好课文,必须先扫清生字,大家看看这几个词你会读吗?
3、文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吗?出示兴假似将
4、自读课文了,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谁愿意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优美的朗读?
6、解决字形: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
7、解决字义: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扎根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试理解本课生字词。
三、理清脉络
1、你能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课文写的是哪时发生的事?从哪里看出的?(每当……便想起……)你能用“每当……便想起……”说句话吗?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输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文章写法,为下文“写”作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2、交流。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有的捡贝壳……”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二、精读课文,体验其“趣”
1、引导学生交流。
(1)乐趣一: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浪花)
(2)乐趣二:引导学生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4)乐趣四:小伙伴捉螃蟹。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件事的有趣表达出来。
(5)乐趣五:满载而归。把句中的“战利品”换成其他内容,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可以怎么说?
2、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来感受清凉的海风、一同来回味赶海的无穷乐趣吧。(《大海啊,故乡》、海浪声)创设情境,抓住关键段落,通过品读字词深入体验小作者赶海之趣,多角度把握,感受到文章是如何把这赶海之趣写活的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继续学习第11课——《赶海》
2、《赶海》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赶海非常有趣,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暑假的一天,舅舅终于同意带我去赶海了,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第二板块:精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退潮后的沙滩上可热闹了,快去瞧一瞧吧,大家都在干什么呢?
①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
②指名读
③这句话连续用了几个动词,你能一下找到吗?
④出示三个动词
⑤这三个动词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把这些动词换一下,你们看行吗?
出示:换好的句子
⑥小结:大家看,不同的对象就要用不同的动词,这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
⑦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⑧过渡:赶海有真有趣,不过,还有更有趣的事藏在省略号里呢,让我们边看图边想象,把它们找出来,接下说下去。
出示:这时,沙滩上已经有……
(二)学习三个场面
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赶海很有趣,那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那几件事情呢?打开课本,默读第三自然段接下去的部分,想一想。
2、出示句子
3、交流:谁来说说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几件有趣的事?
4、板书: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5、怎样才能把那种趣读出来呢?
6、出示捏大虾的句子
①指名读
②点评语气词(咦、哦)
③如果把语气词去掉,再读读你有什么感受?
④看来语气词能增加语言表达的情趣,不能去掉。
⑤齐读
⑥这段话中有一句写出了大虾的样子,是那一句?指名读
⑦读完了,你觉得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⑧欣赏图片
⑨齐读
⑩多么神气的大虾,不过它再神气,也逃不过我的掌心。我轻轻——只——这武将就——再也——
这一段如果能带上表情读就更好了,谁能吗?
7、出示捉螃蟹的句子
①指名读
②理解“努努嘴儿”、“束手就擒”
③读这一段的时候,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这样吧,我们同桌两个人,一人读,一人表演,待会儿老师请几组同桌来展示表演。(提示:如何演好螃蟹的东逃西窜)
④●评价
●还有一些小建议吗?
介绍被螃蟹的大鳌夹住后的小知识。
7、出示抓海星的句子
①齐读
8、赶海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让我们再次跟随小作者去回味、体验,来一起读读第三小节。
第三板块:迁移运用
1、你去赶过海吗?做过那些有趣的事情?没有去过的小朋友,你去过田野,去过大自然吗?做过那些有趣的事情呢?
2、这样吧,让我们也学着课文中的样子也来写一写,最好也能用上一些语气词。
第四板块: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
2、出示句子:
3、齐读句子
4、夕阳静静地斜铺在海面上,美丽的沙滩越发显得宁静。再读这段话,让大海的宁静美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5、再次齐读。
第五板块:了解写作方法和作用
1、沙滩渐渐平静了,可是我们的心儿却久久不能平静,盛满了快乐和满足。迎着咸咸的海风。我们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歌。
2、播放《大海啊故乡》
3、为什么这首歌会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读读课文的开头,再读读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4、这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5、出示选项
6、生活给了我们很多乐趣,我们也应该向小作者那样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第六板块: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5自然段,通过精读训练,感悟赶海的乐趣。
2.理解“束手就擒”,读好“嘿”等语气词。
3.有感悟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赶海的乐趣;
2.体会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谈活引入
1.同学们,紧张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待会儿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播放《大海啊,故乡》第一段)
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过渡:
一个名叫杨谦的朋友,每当唱起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让我们再次走进《赶海》这一课,去感受赶海的乐趣。
二、感受赶海的乐趣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现在我们来到了海边,刚巧是退潮的时候。师描述:你看那浪潮,哗,往下退一节,然后回来,哗,再往下退,又回来……就这样,浪潮一点一点往下退。
2.作者是怎样描写浪潮的?请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把描写浪潮的句子画出来。
3.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4.想不想去追赶浪花?指名读最后一句。
过渡:
追赶浪花很有意思,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呢!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大家快速读第3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用直线画出来。
2.全班交流:
摸海星: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①摸海星有趣在哪里?
②请你通过读把摸海星的乐趣表达出来。
③从语气词“嘿”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④指名摸海星的句子,集体评议。
捉螃蟹: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了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①你为什么画这句?
②螃蟹容易捉吗?从哪里看出来?(理解“束手就擒”)
③你从“哎哟”读懂了什么?
捏大虾: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①你见过大虾吗?(播放大虾图)它正摇摆着两条长须呢!
②这是戏台上的武将。(播放武将图)它们像吗?
③多神气的武将呀!可是,(引读)我轻轻,只这武将就,再也。
④谁来把这段话读一读?注意读好语气词“咦”、“哦”。师生评议。
3.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多有意思呀!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其中的乐趣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
赶海这么有趣,来赶海的人自然也很多。请你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填空:
沙滩上可热闹了,人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星,有的捡贝壳,有的,有的,有的。
过渡: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太阳已经偏西,黄昏时分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谁来读第4自然段?
2.(播放海边黄昏图)是啊,傍晚的大海充满了宁静美。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句诗?
三、回味赶海的乐趣。
如此美丽的大海,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它珍藏着“我”童年许多的欢乐。在这里,我既可以追赶浪花,又可以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还可以欣赏大海的宁静美,难怪“我”要闹着去赶海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美好的歌声来赞美大海吧!
播放《大海啊,故乡》,全班跟唱。
四、作业
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选最难忘的一件跟同学说一说。
板书:
追赶浪花——赶海——欣赏美景
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评、悟,体会赶海的乐趣。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从读中感受“俺”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同学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俺们继续来学习11课《赶海》。
过渡:在预习课文,有不少同学对俺说:老师,俺从没见过大海,俺多想去看看啊。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这一要求,带你们去看看海,好不好?
2、播放课件,同时配上歌曲《大海啊故乡》。同学欣赏。
3、生谈感受。(大海真美。真壮观等)
过渡:同学们都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大海真美啊。今天俺们就在这么美的海边来赶海。
二、初步感受赶海的“趣”
1、回忆课文,想想赶海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趣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俺”在海边做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4、生边读边考虑问题。教师巡视。
5、读后交流,老师相机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过渡:通过初读课文,俺们知道了课文写了小作者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有趣在哪?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读慢一些,给自身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然后再把你想到的、觉得有趣的地方讲给你的同桌听。
6、同学读、想、说。教师巡视。
三、精读感悟
1、师:老师发现大家刚才读得都非常认真。现在看谁想第一个给大家读他喜欢的句子。
2、指名交流汇报。(按同学汇报的顺序来讲)
A“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俺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看到这可爱的浪花,作者心情怎样?怎样才干把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呢?
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B“俺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海星被俺抓住了!”
师: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得这么慢呢?(不好摸,摸得认真,摸得仔细)
抓住一只小海星,作者心情怎样?哪个字最能表示作者高兴的心情?怎么读呢?
指名读,相机评价,齐读。
C、“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俺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呢。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的大螯抓住了他的手。”
(1)、师:谁愿意当个小演员,给这段文字配上动作?老师告诉你呀,要想演好,先得把课文读好。意思读明白了,才干演得更出色。大家先自身把这一段读一读,揣测揣测该这样来演。呆会儿俺要找三个小演员,一个小作者,一个小伙伴,还有一个不甘束手就擒的螃蟹。
(2)、同学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3)、指名上台扮演。
(4)、老师扮演记者采访三个小演员,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渡:同学每,努着嘴儿的小伙伴,四处逃窜的螃蟹,以及那“哎哟”一声痛叫,都让俺们感受到了捉螃蟹的有趣,你能通过朗读让所有人感到其中的乐趣吗?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D、“咦,怎么俺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俺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俺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师:这段文中有两个语气次,你发现了吗?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奇、恍然大悟)
(2)、琢磨文章中词语、句子的意思,把隐藏在里面的情感体会出来,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就叫读书。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
(3)、指名读,相机指导评价。
(4)、师: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虾呢?俺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虾图片)看,这只大虾摇摆着两条长须,威武吗?作者把它比做什么?
(5)、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俺的手掌心,瞧,(引读)俺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俺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读到这里,同学们的手里和心里一定也痒痒的,让俺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来捏大虾吧。
(6)、生边读边做动作。
3、师:俺们可别光顾着自身玩,看看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
(1)、生读相关句子。
(2)、还有些人在干什么呢?
过渡:刚才俺们同小作者一起摸海星、捏大虾、捉螃蟹,感受了其中了乐趣。那么,让俺们一起把体会到的乐趣用最动听的读书声表达出来吧。
4、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俺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境呢?
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出示夕阳下的大海画面)假如这时你就站在大海边,吹着凉爽的海风,看着夕阳笼罩的海面,你想说什么?
4、指名说,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开头和结尾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看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
3、师总结:开头和结尾内容相近,互相照应,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作者对大海深深的怀念和浓浓的爱更加突出地表示出来。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时假如也能用上这种写法,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完美。
六、总结全文
1、心情小结。
今天,俺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追赶了浪花,摸了海星,捉了螃蟹,捏了大虾,还欣赏了美丽的海景,真是——谁来帮老师想了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
2、指名汇报。
3、(出示《大海啊故乡》歌词,同时配上音乐)这是作者最爱唱的歌《大海啊故乡》,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俺们可以在音乐声中,把俺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生唱歌、读歌词。
七、作业自助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唱一唱和大海有关的歌曲。
3、读一读跟大海有关的美文。
4、画一画心中的大海。
5、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根据自身的喜好任选一至两项,课后完成)
教材简析
《赶海》是苏教版第6册第4单元的一课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教程略)
第二课时:
学习第2-5自然段,通过精读课文,感悟赶海的乐趣。
第三课时:
学习方法,并进行小练笔。(教程略)
【教学目标】
1、能够叙述课文内容给学生。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
3、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趣”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这是一件什么礼物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请听、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前两句)“每当听到这首歌,唱起这首歌时,你想到什么?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生:想到海边玩水,想到海边抓螃蟹……)。
师介绍: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玩耍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
师:你们喜欢赶海吗?想不想去赶海?也难怪“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
师:再读读这一句话,要注意抓住这句话中哪个字去理解这句话?从这个“闹”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吵”着“闹”着要舅舅带他去赶海呀?
(引导学生从“闹”字中体会因为赶海有趣,好玩,所以我要“闹”)
(教师板书:有趣)
二、自学思考--寻找“趣”
1、那赶海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听课文朗读,(打开朗读课件)注意从第二三自然段中,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
2、读读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到这个地方确实有趣。(在四人小组内读读自己画的句子,互谈感受。)
三、精读品悟--体验“趣”
1、(汇报学习成果)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我们按顺序一处一处找,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想读的同学举手!这么多同学要读,真爱表现自己。好,我就先请你读吧!(教师点拨)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情景?(出示课件:海浪视频)看,看见你们来了,都不忍离开了,正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你们呢﹗看着这么可爱、调皮的浪花你们想跟他们干什么呢?
生:赤着脚在海边追赶浪花。和浪花抓迷藏……
师:追赶浪花。和浪花抓迷藏该是多么有趣地情景,小朋友想不想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朋友最喜欢在海边玩水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这时浪花会来个回马枪和“我”相碰(板书:追赶浪花)是多么有趣呀!
2、刚才我们体会了追浪花的乐趣,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呢?
师:你们有没有在大人的带领下到海边或田野里摸鱼或摸过螺?老师请俩位同学上台来示范“摸”的动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摸”的动作,再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师:你的“摸呀摸呀”读得真不错,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摸海星)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
生:因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师:你体会得真好!从你的读中,老师体会到你摸得真认真。
3、你们摸得这么慢,摸得这么小心,摸得这么认真,摸到什么
东西了呢?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还不够兴
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
生:笑着朗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又轻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
4、除此以外,你还觉得哪里有趣,谁来读一读。
5、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理解“哎哟”
出示:“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师:你从“哎哟”中听出了什么?
生:疼。
生:我除了听出了疼,还听出疼中夹杂着高兴。
师:被螃蟹夹得疼吗?(有点)以后还抓不抓了?
生:还去,因为抓螃蟹太有趣了!
师:谁再试试读读“哎哟”?
师:老师也想读读,能不能给老师这个机会?(把“哎哟”我读得快,因为没想到螃蟹用大螯夹住了自己的.手。)
生:“哎哟”我读得高兴。
生:……板书:抓螃蟹
6、你还觉得哪里有趣,愿意来读一读吗?
生:我划出了这句话,觉得写得很有趣,我来把它读一读:“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创设情景)指着一名学生故意说:“咦,你不是五年级的学生吗?怎么跑到三年级来上课呀?(学生作解释)哦,原来是老师弄错啦!”
(1)师引导谈体会:这段话中“咦”和“哦”两个语气词能交换吗?我们把这两个语气词交换顺序后再读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不能,小作者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发出了疑问“咦”?后来当知道大虾在逗我时,恍然大悟,“哦”。)
(2)指导读好“咦”和“哦”两个语气词
(3)在这里武将指的是?你们听威武的大虾在说:“来呀,来呀,你们能把我怎么样?”面对这威武的大虾,此时,你们最想干什么?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生:我想抓住它。我捏住它。……
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老师请两组同学上台来演示动作。好不好?每组同学一个当大虾,一个当“我”。一组同学演示“抓”的动作,另一组同学演示“捏”的动作。伸出你的双手,当作长须,也威武地摇摆吧?其他同学注意从他们的动作中体会用“抓”大虾好呢?还是用“捏”大虾好?想一想,为什么?(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力的力度不同,大虾会有什么表现。)
生:别看大虾长得威武,很神气的样子,我只轻轻“一捏”就被我束手就擒了,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板书:捏大虾)
四,观察想象——延伸“趣”
1、刚才我们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虾、抓螃蟹、摸海星,感受了其中的乐趣,沙滩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1)生读相关句子。
(2)练习用“他们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3)指名说,师生共同点评。(还有什么趣事呢?让学生延伸赶海的有趣)
2、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这时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师范读,从中营造大海此时平静的情景。)
师:瞧,小朋友的背篓里沉甸甸地,人们水桶里装得满满的。你们能告诉我里面有些什么吗?
生:沉甸甸地背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贝壳。
生:背篓里面有大龙虾。
生:背篓里面还有螃蟹、海星。
3、有这么多的收获,小作者的心里可真高兴了,他通过什么来表达他高兴的心情?这不,你听,(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前两句)我们一起跟小作者一起唱。
4、这首歌在课文的哪儿也出现过?他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使文章更加吸引人了。这可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小秘诀哦。
【教学结束】
课后作业: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回去以后把你想对大海说的话写下来。(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评、自悟赶海的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赶海的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图、各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说自己曾去过海边赶海,玩得可开心了,有个小男孩呀,听了大家的介绍,也吵着闹着要去海边,今天小男孩就要去赶海了,你们想不想跟这个小男孩一起去赶海呀?(想)
相信这次赶海一定很有趣。(板书赶海)
2、(闭上眼睛)听,什么声音?(放录音:海浪声)
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别急着回答,静静想象,(继续播放海浪声,持续一分钟左右)想象后交流。(学生好似真的到了大海边)
3、师述,(边说边贴图)是啊!看一望天际、蔚蓝色的大海在欢迎大家呢!海鸥在飞翔,海浪在歌唱,远处,片片白帆迎风招展,真美啊!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课文二三小节,感悟小男孩和人们赶海时的快乐。
(一)感悟小男孩的快乐
1、自读二、三小节,看看小男孩在海边做了哪几件趣事,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划一划,把这几件趣事划出来。
2、交流。(贴男孩在捉螃蟹、追浪花、捏大虾的图和板书追浪花、捏大虾、捉螃蟹)
3、出示描写这三件趣事的语句,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再读一读,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怎样读好它。
4、再自读后交流,学生先讲到哪件趣事就先体会其趣。
a、追浪花: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趣在哪里?
(1)趣在浪花像人一样,不肯离去。
(2)趣在小男孩明知追不上,还要去追。
怎样读出这趣,进行朗读擂台赛,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赛过,为什么?
b、抓螃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你认为抓螃蟹有趣,读一读这句话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例:摸呀摸呀读得慢,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
(1)摸时很害怕,怕被夹住。
(2)螃蟹不太容易摸到,摸得慢。
例: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读得响亮、高兴,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的高兴、喜悦。
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读到位。
c、捏大虾:咦,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看图比较理解武将和俘虏,说说为什么这么称呼大虾。
小男孩捏大虾心理变化可大啦!想想他心理怎么想,表情动作会怎样?
争当小演员进行表演,大家评评小演员有没有演出小男孩的不同心理。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不仅有演好,也要读好,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5、看到小男孩玩得这么开心,你也想玩一玩吗?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玩,可做动作表示,也可用朗读表现,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
全班大声练读。
进行比读,先个别比,再集体比,比时也可做做动作。
(二)、感悟人们的快乐
1、同学们,可别先光顾着自己玩,看看沙滩还有其他人在赶海吗?(贴人们捉螃蟹,捞海龟,捡贝壳,小男孩被螃蟹咬图)
2、交流
a、人们有的……有的……有的……人们玩得开心吗,指导朗读。
b、呀,这小男孩为什么皱着眉头?(原来被大螃蟹夹住了)。
怎么会被夹住的,学生自由读,体会“东逃西窜”,“不甘束手就擒”等词。
(三)想象有趣
i、同学们,你们还想继续玩下去吗?(想)
你们还想玩什么?
学生自由说,(捉鱼、冲浪、潜水等)
二、精读课文四、五小节
1、好了,太阳偏西了,我们该回家了。哇!小男孩的小背篓可真沉啊!(出示小背篓)老师快拎不动了。
2、看看,里面有什么?老师把里面的“战利品”一样样拿出来,请学生认识,并理解“满载而归”。
3、人们开心吗?谁读得好,就把“战利品”送给谁。
三、总结全文
1、一路上,海风吹拂着我们,舒服极了,我们不由会响起一首歌《大海啊,故乡》(放音乐)。学生随着音乐不由得唱起这首歌。
2、这次赶海一定会给小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听到这首歌,他就会想起这件趣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次有趣的赶海。
3、在音乐声中齐读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舅舅努努嘴儿束手就擒夹住痒痒的
大虾一捏俘虏偏西满载而归
螃蟹嘿不甘东逃西窜哎哟
大螯咦吹拂哼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
4、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配上音乐)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
四、作业。
五、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教后感:
一、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
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堂课我就是从以上几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母鸡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教案
小班的音乐教案:熊的一家
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0篇)
母鸡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教案
小班的音乐教案:熊的一家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和电池做游戏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教案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班降教育爱干净讲卫生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独果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爷爷的毡靴教案
小学语文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大班单双数教案
月是故乡明的教案
爬山虎的脚优质课教案设计
二年级开学入学教育教案范文
武陵春优秀教案
关于新年礼物的教案范文
大班主题活动小熊站起来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我等待
消防安全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