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二篇

黄飞老师

《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二篇1

  《梵天寺木塔》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结合学生已接触过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文作为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养成时而习之,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的字词疏通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本就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且不说字词难懂,但就兴趣而言,不少学生就已经皱眉摇头了。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文言文,让文言文的翻译工作更有效地完成则成为不少语文老师思考的难题。

  备课前我也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对于文言文,学生的抵触心理究竟来自哪里?无外乎就是文言文的“艰涩难懂”。仔细想一想,文言文真的难懂吗?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不可接受吗?其实倒也未必,毕竟我们有一只强有力的拐杖,那就是页下注释。可是学生对于书页下的这块宝地却视而不见,为什么?是不是与我们老师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有关呢?一味的强调讲解完全剥夺了学生自学的权利,以至于不明页下注释为何物,因为平时上课他们无需观察,只要认真听讲,认真笔记就万事皆可。学生没有参与思考,只是死记,当然没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了。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尝试,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在课前,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要求:1、查字典,读准文中生字的字音。2、熟读课文、参考页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并总结疑难之处。学生欣然接受,在课上检查预习的环节,学生的朗读令人眼前一亮,给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孩子们也一定会不负众望。

  文言文对于现代文而言,理解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个人独立尝试之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就显得的尤为必要了。

  课堂教学中,在疏通文意环节,我设计了组内质疑讨论,提出个人的疑难,小组合作解决并总结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学生的问题更集中了,在全班交流质疑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质量,如“贻以金钗”中的“以”,“便实钉之”中的“实”,“但逐层布板讫”的“讫”。通过学生尝试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们对本文的内容都能大致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结合页下注释,确定了一种学习态度:自主尝试。

  文言文也是教材中一种常态,我们教师首先不能以如临大敌之势对待,正所谓“越有难度,越值得尝试”,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方法和态度的指导。

《梵天寺木塔》教学反思二篇2

  昨天讲《梵天寺木塔》最后一个环节是写作特色谈一谈,王苗淼站起来发言讲到作者对喻浩的描写简练传神,并且举了“浩笑曰”这个正面描写的例子和“人皆伏其精练”这个侧面描写的例子,我觉得发言已经很精彩了。她刚坐下,宋丹阳突然站起来说,我觉得作者对讲师的描写也精炼传神,而且比喻浩还生动可爱,比如钱氏“患其塔动”,他想都没想就说“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体现了他的鲁莽和盲目自信;塔铺了瓦“而动如初”时,他犯了难又羞于直接求见喻浩,于是“密使其妻见喻浩之妻”,而且“贻以金钗”,体现了他爱慕虚荣,又深通人情世故的特点。作者对他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我边听边在心里替她暗暗叫好。她读书细心而且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实在难得。我备课时只注意到了喻浩这个主要人物而忽略了匠师这个与喻浩对比出现的人物,这位同学独辟蹊径,而且对匠师有了更人性化的评价。仔细想想,也正是由于沈括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进行了精炼传神的描写才让《梦溪笔谈》既散发出科学之光,又散发出文学之光,传越千年成为经典。

  我们平时备课,总是囿于教材,囿于教参,而在课堂上,一个个聪明的小脑瓜就像一个个活跃的泉眼,汩汩清泉流过总能洗去我们心上的羁绊。他们的发言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他们的质疑常常激烈我们思考,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丰富着我们的课堂!

  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