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张东东老师

  《跳水》教学反思1

  《跳水》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是一篇故事性极强的课文,情节跌宕起伏,学生乐于学习。课堂上因为环节设计的合理,问题提得精当,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效果好。

  亮点一:在课上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复述故事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孩子如何步入险境,我利用板书梳理了孩子、猴子和水手之间的关系,并且让学生把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画下来,从而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感受,并对文本中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得出孩子是在水手的笑声和猴子的放肆中一步一步走入危险之中。为了使学生理解船长这一形象,理解他的品质,在体会孩子处于千钧一发的处境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此刻在船上,你会怎么去救孩子?孩子们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办法。然后我再让他们看看船长是怎么做的,把自己的办法和船长的做法进行对比,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切体会到船长的沉着、果断和机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亮点二: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最深切的体会畅所欲言。有的说遇到危急的情况要像船长那样冷静果断地采取措施;有的说开玩笑要注意分寸。当说到船长的儿子时,大家的看法就多了,有的说当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伤害时应冷静处理不要意气用事;有的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不是勇敢;有的说做事要想想后果;有的说一个人要学会为自己解嘲;有的说一念之差会成千古恨;有的说做错了事要有回头的勇气……我为学生的精彩发言暗自叫好,我为自己闪光的创意感到庆幸。学生虽小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虽然很多要求他们做不到但是不等于他们不理解不认同。认同就是最好的开始!

  《跳水》教学反思2

  1、教学收获

  抓住动词,自学自演。

  在教学“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追猴子”这部分的内容时,我发现文中一连用了很多描述猴子的动作的词语,准确传神。我请学生读一读,找出动词,提出问题,比较这些动词之间的差异,然后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表演出猴子、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这种学生自演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些词语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而且使学生明白,连用动词避免重复,并要力求用得准确、传神,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不足之处

  反观整堂课教学,仍有一些遗憾:

  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们看到课文插图上画的横木,它并不在船的边上,如果孩子跳下去,很有可能没有跳到水里,而是跳到甲板上,那么高,摔下来不摔死也得摔成重伤。有学生说:“孩子已经发慌了,站在上面,方向也许都迷糊了,怎能保证他一定会跳到水里呢?”面对学生的突然提问,我当时不知从何着手引导学生理解船长的做法的正确性。

  3改进措施

  在以后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朗读孩子处境危险时,指导朗读时引导语言要丰富,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跳水》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一部分内容在上完课以后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这篇课文情节紧张、惊险,描写生动。

  本课时教学重点抓住“情况危急”和“急中生智”两点内容来学习。学生在课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在真切理解“情况危急”的基础上,体会到船长“急中生智”的机智、果断、了不起。对文章重点内容及表现的主要思想有了深入理解。学习效果较好。课上学生发言积极主动。

  这节课内容涵盖量较大,课上应注意时间的把握。在理解、激情的基础上,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达到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目的。

  设计特色:⒈课上进行了拓展思维练习,如:还有什么解救孩子的办法?⒉设置了情景教学环节,如: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

  《跳水》教学反思4

  本单元侧重于体会人物心理思维的探究,这又是一种阅读方法,即语文要素的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发展学生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每篇教材,让课文成为学生发展思维、习得阅读方法的练习场,实验场。

  发展思维。《跳水》《田忌赛马》对于训练发展思维,习得阅读方法,是非常典型的教材,两篇课文对于人物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都有所涉及。《跳水》一文可以抓住孩子、船长的神态、动作来体会揣测人物的心理,本节教学主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变化的语言、表情、动作,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情境揣测分析人物心理,课尾引导学生对船长行为进行质疑,预习中对课题提出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

  课前预热。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孩子来说完全陌生,作品几乎没有读过,课前引导学生读一读经典名作《穷人》感知作者用笔的细腻,敏锐的洞察力。课堂上学习《跳水》一文,有了一定的感知。

  本课教学属于第一课时教学,在概括主要内容时,遇到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还不够熟悉,自然对于文本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对于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能力较弱,或者说不会抓住关键词语来归纳,不知道何为关键词句,因此在用一句来归纳,甚至用小标题来归纳,遇到了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读通、读顺课文,耐心引导提炼,通过孩子、猴子的表现句群来让学生归纳。根据本班实际,抓住关键词句、自主归纳能力十分薄弱,应该在日常阅读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跳水》教学反思5

  上周讲了《跳水》一课,这篇课文是统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帆船上的惊险故事。这节第二课时,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内容;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能说出船长采用办法的好处。

  讲完这节课后,也是借着这次青蓝之家的机会,我重新听了一遍自己讲的课,发现了许多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我说的太多

  2主要表现在提问语言不够简洁,引导语不到位,一句话重复的遍数多,表述不清晰,说了许多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一节课上,感觉还是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留的思考的时间太少。

  二、课件多,容量大

  第二课时一共有25张幻灯片,解读文本占了22张,内容多,孩子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此外,前面分析水手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所起的作用和理解文中父亲做法的好处占用的时间多,造成了没有留足够的时间安排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没有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三、朗读时间少,方式单一

  在需要学生朗读的时候,我往往代替学生去读了,只是让学生跟读,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朗读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到了以下改进措施:

  1.在课堂上控制自己的语言,把提问语言简化,已经讲明白的知识点不再重复展开阐述。

  2.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的内容去讲,精减课件,尽量压缩内容,小目标教学。提前预设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把控好时间。

  3.设计学生活动时在综合考虑本班学情的前提下,多设计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不占用大量时间的情况下尽量多的让学生去读课文。

  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第一次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这节课,清晰地看到了自身教学能力存在的许多欠缺和不足。今后,我会以此为起点,回过头来再听听自己讲的课,发现问题,学习教学实践理论,多向身边同事学方法,找到补救措施,真正让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