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展示课,我上的是《孤独之旅》,因为前几次老师们评课的时候说,上了课,一评,对老师们的作用并不大,最好几个老师反复上一课,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大家都表示赞同,当时我们就决定,九年级六个老师上两课书,一二三班的上《智取生辰岗》,我们四五六班的上《孤独之旅》。上了下来,自我感觉在课堂的把握,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都还做的可以,但教学进度的把握却很成问题,本来准备的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速读理清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品读体味语言的四个环节只完成了三个环节。老师们评课也说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再次静下心来想一想,理了理思绪,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备课不足。本课读完要几分钟,自己没有仔细地尝试,心里没底,致使开始让学生阅读时,学生一字一句地读,花费了十几分钟,而自己安排的是八分钟。这样打乱了后面的教学程序。
二是布置任务时方法指导不够。第一个环节,学生在已经预习的基础上,不需再一字一句地细读,但我在教学时并未指明,学生没有明确,所以时间自然就浪费了。
三是自己的效率意识不强。总想每一个细节都解决,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比如概括文章内容,仔细的在方法上指导,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现在想一想,如果我在这些环节上把握的好一些,课堂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但这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只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这几个细节了。
《孤独之旅》一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体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
《孤独之旅》一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体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索的兴趣,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现在我对这节课从两大方面反思如下:
一、任务达程度凸显。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从整堂课的构思看,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为主线来理解分析课文,思路清晰,也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在三要素中,重点围绕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心里感受展开分析,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显著。
二、课堂生成效果佳。
1、从导入看,仇老师在教学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既明确了课文背景,也了解了课文内容;又借助影视来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愉悦,给学生一个理解课文的途径,又以此导入新课,走进文本的方式拟定了教学流程:
(1)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2)速读课文,感悟孤独。
(3)联系自身,畅谈孤独。
2、从指导阅读看,我们团队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来达到最理想的阅读效果。这正对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
因此,我们团队认为“板块一”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小说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学生板演后,教师让学生读,教师巧妙的提示,学生便顺利的概括出“杜小康和父亲在芦苇荡放鸭子,经历风雨后成长。”这一环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的感知课文,这初步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环节又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常规教学,也教会了学生在以后阅读小说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板块二” 通过学生四人一组快速浏览课文,学生找关键语段来深入研析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感悟孤独,突破文章的重点。我们团队认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囿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又因为这是第一课时,仇老师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把重点放在赏析典型环境下人物的心理感受,而情节一带而过,没有去追求面面俱到,但以点带面,也收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给予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合作机会。特别是仇老师在这一环中的图片展示时,配以简单的三个问句:“呆一天还行,呆一个月甚至是一年呢?”学生自然有了“受不了”的答案,顷刻之间学生便走进了杜小康的内心。
“板块三”则是为学生设置了写作平台,通过学生写几十个字的短信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从而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也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一环节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积极发言中锻炼了自己,同时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学生有了成就感,身心感到了愉悦。
3、从多媒体使用上看,仇老师不喜欢花哨的东西,但只要和文本切合的好的歌曲、影视或图片,她都要好好利用,比如在本节课用到的芦苇荡图片以及在课前播放的歌曲《重头再来》,导入新课时插入电影《草房子》相关的视频,这都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多感官并用去感受文学的美!
三、经过细品与反思,我们团队也发现了这样那样不完美之处:
1、课堂时间安排还不够充裕。在给学生速读概括,找关键语句方面用的时间较长,学生抒写自己内心感受后展示的时间较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2、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为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3、由于疏忽,在设计拓展作业时:如果你是文中的杜小康,想给老师、爸爸、妈妈、同学……写信,情书孤独之境时,意外的将爸爸也打进课件里,如果爸爸、妈妈直接换成亲人会更好。
4、仇老师在偶发事件处理上不够妥当,男生不敢发言,教师应鼓励学生,不会没关系,重在参与,然后再让男生回答。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团队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永远告诫自己:“敢于直面自己的失误,敢于尝试!”这样,我们才会不断进步。
这一环节的说课,不再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环节的呈现,而是将重点放到教学设计意图的阐释上。比如为什么采用某一教学环节,渗透了什么教学理念,又是如何加以贯彻的等等。比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一文后,开课老师的说课就紧紧围绕“怎样让学生体验到孤独”这一主题,介绍了为此采用的几种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体验”,是阅读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对文章内容的共鸣,没有与作者或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文体,而这又是当前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题。
我们这堂课的开课老师,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引入材料、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角色替换、语言感染、环境赏析等多个侧面激起了学生的孤独体验,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说课,就更好地阐明了这样处理的意图,一定程度上也从理论的高度给听课者很大启发。这种进行重点阐释的说课,我们称之为“微格”说课,它能更好地激发教师深入思考,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概括出课文的故事内容;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3、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重头再来》,直到上课。)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人的一生也许有很多事都可以重来,但生命历程是不能重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去战胜。(出示文中插图)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处在浩浩芦荡中的孤独少年,假如你就是这个少年,你会用什么方法克服孤独的心理呢?
那文中的他是如何战胜孤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小木筏去拜访这个同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本文主人公是谁?讲述了关于主人公的什么故事?
2、根据故事情节给课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标题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一般读者能透过它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内容等。)
(三)课文研读: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心声。
1、作者给本文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只的是什么旅途呢?(牧鸭之旅)
理情节: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目的地—牧鸭生活—鸭子下
2、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小康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四人小组合作,跳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找出体现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可对应“牧鸭之旅”的各个阶段来找>,并说说句子体现的是怎样的心理。)
(分析时朗读相关语句:个别学生念、老师泛读、学生一起朗读。)
3、小结: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他的孤独之旅,其实也是他的成长之旅。
(四)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
这个孤单的少年,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呢(他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
1、请找出环境描写(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的句子,轻轻朗读,说说它的作用。
示例:句子(第21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赏析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环境描写的作用)。
总作用:渲染孤独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杜小康的心理,造就他坚强的性格。
2、猜一猜:下面这段文字体现的是怎样的心情?
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呆在河边。那时的天总是很蓝,蓝蓝的水面上总是倒映着大雁北飞的影子;绿莹莹的草地上缀满白白红红的小花,白色的小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蜻蜓落在远处的芦苇上,惊落一串露珠;看着生命都在快乐地忙碌着,我的心便也充盈着,鼓着腮帮子吹起苇叶做的哨子,“嘀嘀”的声音便会在河面上传出很远,吓得聒噪的麻雀们也能安静好一阵子。(快乐)
3、练一练:可以用怎样的环境来表现你的心情:高兴、悲伤、兴奋、苦恼、孤独……
请选择一种心情,自己设置情境(比如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去外地了,家中只有我一个人;朋友要去远方求学了;爸爸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物品……)说一说或写一写。
示例:我怀里揣着满分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树叶在晚风吹拂下轻轻交谈着,似乎他们也在祝贺我、鼓励我。夕阳影在山巅也似乎想多看我一眼……(高兴)
(五)小结全文并拓展。
这个孩子在芦苇荡中成长起来了,他由幼稚、软弱的少年长成了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教后反思
杜小康在芦苇荡中成长起来了,他由幼稚、软弱的少年长成了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
衡量一堂语文课是不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是否有所得,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实际,课堂组织实施是否科学合理。
一、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将教学目标简约化,使学生易学易得易消化。
有效教学有赖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它基于三个支点:1、是对学情的准确把握;2、是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3、是教学目标必须集中、单一。
第一:我们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情感积淀、智力水平的基础上的,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为出发点的。
有时候,教师或以自己的感知强加于学生,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忽视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样的结果,哪怕是名家名篇,学生也会无动于衷。这种不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只会使学生迷失自己,丧失阅读兴趣。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都是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可以说从一出生,就是家庭的中心,生活在安逸祥和的环境中,不具备面对孤独的情感体验。如果找不到共鸣的地方,还会出现教师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我的导入,是在课前充分而亲切的沟通交流和情感互动中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和接近,避开抽象的题目;为新课文构筑背景,以求教材与生活,作者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自然与课文接轨。
第二: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其实就是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体现的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我始终认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师决定所谓的“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而这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和独到的理解。
对《孤独之旅》的核心价值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本为强化”孤独之感”而采用的人物细节描写、父亲的侧面烘托、环境的多重渲染等手法的运用。
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通俗的说一堂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每一节课的目标集中、单一了,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动性,才能在课堂上有思想,最大限度的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这就是我们所说“一课一得”。
二、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必须凸现学生主体意识,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
考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终极归宿是看学生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思想是否发展。“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它应该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确立、和谐共振的结果。
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教师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发言空前热烈的课未必是好课;全班同学既不举手也不发言,只是心无旁骛听讲、思考的课也不一定不好。
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定式。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文本、时事、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尽量少说话的课未必是好课,关键是看教师是否问的得法,引的到位。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杜小康已经长大时,试着品味了人物的第三句话,就在学生不得要领时,我给予了两次点拨:1、杜小康是在什么时候讲这句话的(暴风雨将歇时);2、他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说这样的话的(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情况下),使学生顿时豁然开朗。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地运用了追问,都能问在学生欲言又止处,问在学生思想阻梗处,起到了较好的深化点拨作用。设问“宜粗”不宜“细”,宜“放”不宜“收”。就是说要能够从整体上关照到课堂目标的达成,要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想,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是,我觉得粗化设问的同时,不能使问题流于隐晦,这反而会增加学生思考的难度,与我们目标简化、增强效果的目标相悖。
当然,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积极思维的课不一定不好。关键是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和自己个人表演的道具,不能用花哨的技巧干扰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想的空间,使学生无法舒展自己的身心,无法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的对话,思想无法突围。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能亲密接触文本,充分涵咏语言,深入体验感悟的时机。唯如此,我们教师,即使是一枝芦苇,那也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才是学生思想飞扬的场所。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设想,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原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1、请认真阅读文章,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杜小康的心理成长过程
2、细读文本,分别找出并品析反映杜小康心理状态的词句,在文中划出并做好批注,每个心理不少于两处。
3、《孤独之旅》这个题目是作者后加的,请你再读课文,也来拟一标题。
(1)你拟的标题是:
(2)你拟题的理由:
(3)比较作者的题目,谈谈你的看法。
我觉得我的这堂课,课堂上就是一个讨论、展现思想成果的过程,学生们都是在打有准备的仗,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心理成长过程”和“换标题,比较标题”这两个教学环节,学生对“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也很透彻了。这堂课下来,我自己也感觉到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节课我在“学探议练”教学模式思想的指导下,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积累”、“诵读”、“体验”、“生活”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回归。加深对“孤独”、“成长”、“哭泣”、“坚强”、“责任”等情感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跳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文本细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思路
①、课前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
②、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③、以课文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④、联系学生自身,由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独。
教学流程
(课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文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歌曲《真心英雄》,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来。)
一、情感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旅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二、设疑激趣,整体感知:
1、 小说写了谁的孤独之旅?
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呢?(研读第一段,品味词语“竟”“忽然”“只好”。)
2、 假如让你不上学,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谋生,你愿意吗?(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杜小康愿意跟着父亲去放鸭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关键句子)
过渡:课文第48段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个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杜小康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才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呢?让我们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三、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1、 请看大屏幕(课本里的插图),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或者说明一下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谁能猜出杜小康当时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茫然、恐慌、孤独等等)
2、 据学生的回答追问,进行文本细读:
追问: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吗?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茫然、恐慌和孤独的?(让学生划出相应的段落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推敲揣摩语言)
A、 茫然——抓住第11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更换人称朗读,采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学生谈“杜小康的茫然”的切身感受并相互评价。
B、 恐慌——齐声朗读第21自然段:
质疑:⑴、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较生动?这些词语能否更换?
(“涌”“围”突出了芦苇荡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⑵、更换人称朗读、体验。说说为什么描写芦苇荡。(以景衬情,衬托杜内心的恐慌)
C、 孤独——研读第29-33段,读读议议,说说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
(背井离乡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茫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心灵寂寞的孤独)
质疑:品味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①杜小康与父亲一起离开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环境的孤独。②杜小康心灵的成长过程)
3、 看到杜小康如此的茫然无助、孤独无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会怎样安慰他?请几名同学说说。
点拨:最好能够用一首诗歌来劝慰一下他,想一想咱们学过的诗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过渡:(教师幽默风趣的,手指大屏幕)看!杜小康听到我们声情并茂的“劝慰”,感动得都哭了。……?!他有没有哭?
4、 从文中看,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经历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找回鸭子之后)
过渡: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文本细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36自然段和46段。小组合作讨论。
质疑:⑴、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暴风雨的?(视觉、听觉)试找出相关句子。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和拟人)有何妙处?(分析“歇斯底里”一词)
⑶、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衬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
⑷、暴风雨过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你能说明白吗?(委屈;激动;战胜了暴风雨的考验,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5、主题: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
6、 教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因为杜小康忍受了孤独,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才学会了坚强,完成了这段“孤独之旅”。我们相信杜小康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稳重,因为情感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无助、环境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等诸多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的雕刻着他的灵魂。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
成长之旅
拓展延伸,品味孤独:
1、 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
(丑小鸭、韩麦尔、闻一多、贝多芬、鲁滨逊、夸父、孔子、居里夫人……)
总结:孤独是一种创造,是灵魂的舞蹈。我相信孤独的心灵肯定包裹着一颗珍珠,那珍珠是它坚韧而又柔软的追求和理想。
2、 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
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会怎样看待“孤独”?
3、结束语:同学们,其实你们身上也有杜小康的优秀品质。因为今天你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勇敢、好学、谦虚、坦诚……希望你们在与孤独不期而遇时,要勇敢面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现在我们将满腔感慨化作歌声,让我们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原则,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面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略作反思。
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我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我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换位思考的体验”、“劝慰式的口语表达”、“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鉴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中力图以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有语言、文体的层面引入文化、人文的层面。笔者抓住了小说文体的特点,由人物形象、环境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式的文本细读,让学生感受小说语言所承载的人文气息,从而感受到浓郁的语文味。当然,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如果全部朗读,则费时费力,且不一定有效果。因此我采用了跳读法,抓住重点段落(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细读文本,并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但是由于我朗读水平的缺陷,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教学目标]
一、初步体会小说中环境、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的重点)
二、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文本细读法
[基本理念]
紧扣本单元和小说的主题,立足大语文,彰显语文味,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积累”、“诵读”、“体验”、“生活”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回归。
[教学思路]
①、课前发放课文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②、由歌词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③、以课文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④、联系学生自身,有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独。
[教学流程]
(课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文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张雨生的歌曲《大海》。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来。)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点名学生唱这两句)……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即是:人,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这是哲学上存在论的探险(徐妍语)。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和“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由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设疑激趣,整体感知:
1、小说写了谁的孤独之旅?(板书:杜小康)
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呢?(研读第一段,品味词语“竟”“忽然”“只好”。)
2、假如让你不上学,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谋生,你愿意吗?(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杜小康愿意跟着父亲去放鸭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关键句子)
过渡:课文第48段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个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杜小康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才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呢?让我们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设计说明]: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疑,由小说的情节要素入手,整体把握文本。设疑时采用连续性的发问,注重思维的连贯性;设置悬念,深入文本,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
三、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1、请看大屏幕(点击幻灯片),这是一副来自课本里的插图,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或者说明一下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谁能猜出杜小康当时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茫然、恐慌、孤独等等)
[设计说明]:采用直观式教学,以课文的插图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深入学习文本做好铺垫。
2、据学生的回答追问,进行文本细读:
追问: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吗?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茫然、恐慌和孤独的?(让学生划出相应的段落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推敲揣摩语言)
A、茫然——抓住第11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更换人称朗读,采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学生谈“杜小康的茫然”的切身感受并相互评价。
B、恐慌——齐声朗读第21自然段:
提问:⑴、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较生动?这些词语能否更换?
(“涌”“围”突出了芦苇荡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⑵、更换人称朗读、体验。说说为什么描写芦苇荡。(以景衬情,衬托杜内心的恐慌)
C、孤独——研读第29—33段,读读议议,说说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
……
[设计说明]: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修辞、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是在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解读文本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笔者力图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通过变换人称的朗诵体验、推敲文中字词句、填补语言的空白等手段,引导学生探幽发微,以此彰显语文的味道。
3、看到杜小康如此的茫然无助、孤独无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会怎样安慰他?请几名同学说说。
点拨:最好能够用一首诗歌来劝慰一下他,想一想咱们学过的诗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设计说明]: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笔者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过渡:(教师幽默风趣的,手指大屏幕)看!杜小康听到我们声情并茂的“劝慰”,感动得都哭了。他有没有哭?
4、从文中看,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经历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找回鸭子之后)
过渡: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文本细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36自然段和46段。
提问:⑴、课文是从那几个角度描写暴风雨的?(视觉、听觉)试找出相关句子。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和拟人)有何妙处?(分析“歇斯底里”一词)
⑶、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衬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
⑷、暴风雨过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你能说明白吗?(委屈;激动;战胜了暴风雨的考验,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设计说明]:在较多的环境描写中,笔者有所取舍,抓住描写暴风雨这一段文字重锤敲打,通过文本细读,促使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5、教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因为杜小康忍受了孤独,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才学会了坚强,完成了这段“孤独之旅”。我们相信杜小康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稳重,因为情感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无助、环境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等诸多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的雕刻着他的灵魂。
板书设计:孤独之旅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
成长之旅
拓展延伸,品味孤独:
1、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面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略作反思。
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笔者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笔者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换位思考的体验”、“劝慰式的口语表达”、“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力图以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有语言、文体的层面引入文化、人文的层面。笔者抓住了小说文体的特点,由人物形象、环境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式的文本细读,让学生感受小说语言所承载的人文气息,从而感受到浓郁的语文味。当然,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但是由于笔者朗读水平的缺陷,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几经周折,当我将《孤独之旅》这节公开课上了后,第一感觉就是如释重负。毕竟,期中前就定下的上课内容,由原先十二周到十三周再到十四周,我的心头早就有点招架不住。之后,又因准备的班级不巧已上(那位老师忘了),零时只得调至初二,为此我又得准备教材。虽然这节课我已试上两次,虽然这节课并不成功,还有许多不足,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对待了。当然,我更清楚: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的确与区各学校相差甚远,还有待细心学习。
《孤独之旅》这部反映少年成长的小说,作者恐怕不止希望教者让学生明白杜小康心理历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成长的意义,培养坚强的品格。为此,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
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课题《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我主要是想通过认识其心理历程(具体几个阶段)来认识。虽然这部分学生未能全面理解,完全动起来,关键源于我对文本引导认识不够,对其成长阶段带学生品读太少,再加上忙于抢时间,析环境。至于品读赏析环境,则想通过选读、评析、范读、齐读来处理。但没想到,初二同学会如此。原本以情育人、以美育人的设想只能化为零。
当然我也非常认可各位骨干教师精彩的点评,但我上课前也想到:整节课容量太大,如何有效腾出时间给学生足够赏析?既要体现一节课的完整,又要有效训练学生各种能力。为此我只能压前面,以提供足够时间来赏析。换句话,如果上两课时,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肯定要深得多。读当然是最重要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四: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孤独,是生活给予他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人生考题。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我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所以对于这堂课,我做了这样设想,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这节课对这篇小说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原来这“孤独之旅”就是杜小康在经历了恐惧、孤独变得坚强的心灵成长之旅,能够感悟到挫折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能正确认识挫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把握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理解小说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标题含义,把握课文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习重点
理解小说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学习难点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把握小说主题。
学法指导
诵读法: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体验法:在研读中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有人在阳光下成长,有人在风雨中成长;有人在无忧无虑中成长,也有人在痛苦中煎熬成长……成长有成长的快乐,成长有成长的烦恼。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到芦苇荡放鸭。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成长历程。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曹文轩,当代作家。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2、背景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嬉闹(x238;) 掺杂(ch226;n) 撩逗(liáo) 眺望(tiào)
凹地(226;o) 胆怯(qiè) 戳破(chu244;)撅断(jǖē)
2、理解词语。
厚实:丰富、富裕。
撩逗:挑逗、招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三、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概括文章故事内容。
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子,经受磨难,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故事。
2、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开端)——撑船赶鸭,出到苇荡(发展)——苇荡遇雨,经受考验(高潮)——与鸭共成长(结局)
a、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理解他的心路历程,体会他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之旅。
不同阶段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茫然和恐惧
到达目的地——芦苇荡害怕和胆怯
在芦苇荡安静下来孤独
在芦苇荡时间一久不会再忽然地恐慌
经历暴风雨后坚强
b、对杜小康来说,文题“孤独之旅”中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对未来前途的恐惧:漫漫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c、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环境描写。
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用勾画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或段落,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提示:鸭群、芦苇荡、暴风雨)
1、鸭群
(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突出划船赶鸭子的速度很快,烘托了父子俩对前途的茫然无助的心情。
(2)鸭们十分乖巧……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
以鸭子“无家”“漂流”及对唯一的小船的依靠烘托出父子俩此时孤独、恐惧、无依的心理。
(3)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以鸭子的成长象征着小康的成熟,深化了小说主题。
2、芦苇荡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这样无边无际的芦荡渲染了气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3、暴风雨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可怕的暴风雨让本来孤独恐惧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这暴风雨,让杜小康体验了真正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结:本文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以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以芦苇作为人物心理变化的见证;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一般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形象;③推动情节发展;④深化作品主题。)
四、精读课文,探究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
面对眼前的环境的孤独与寂寞,杜小康的心理由恐慌、胆怯、害怕最终走向了坚强。经过这一段心路历程,杜小康变得坚强、勇敢,成熟起来了吗?你眼中的杜小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通情达理,理解父母苦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坚强的男子汉。
文章主旨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现实,谈谈本课给了你哪些收获?
(1)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教学板书
孤独之旅曹文轩
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苇荡
情节
高潮:苇荡遇雨,经受考验
结局:与鸭共成长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成长
鸭群
环境芦荡 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风雨
环节五
跟着杜小康走完了这段孤独之旅,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内心一定品尝到了孤独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来品尝几份孤独,然后想想杜小康的孤独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拿起笔写写你的孤独体验。
1、把自己亲身经历过“孤独”的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
2、每位同学用“孤独是……”写一句话,在全班做一次朗诵。
3、课后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
教学反思
本文以第三人称进行写作,且小说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代入式”进行阅读,假设自己就是杜小康,设身处地理解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对学生掌握小说主旨、理解题目含义都有很大的帮助。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孩子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以一首感悟“孤独”的小诗为导言拟定了这样的思路:
一、整体感知,理解孤独。
二、品读课文,感悟孤独。
三、联系自身,畅谈孤独。
“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分拟要点、情景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孤独之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板块二” 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板块三”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孤独”。“板块四”则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且洋溢着淡淡的诗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对文本、对孤独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收获还不少。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囿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我只能将第三板块的阅读放置课外,而第二板块中采取了两种阅读方式:精读和赏读,使学生对孤独的感悟落到实处,对文本的理解也比较深入。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步骤过于紧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显得太少,甚至有些学生想回答都没有给予机会。做老师的,还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挥洒,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这节课还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因为“孤独”的话题过于严肃,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永远告诫自己: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教学才会相长。
今天我们杨特工作室的学员听的是深圳东湖中学徐萍老师的常态课,徐萍老师教的是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徐萍老师在多媒体泛滥的情况下,大胆地舍去多媒体,实在是理智的、有自己追求的教师。她的课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扫清字词障碍,二是概括人物形象,三是分析人物形象,四是品人物语言特点。许老师的课环节十分完整,但因为面面俱因而显得所有问题都是蜻蜓点水,并没有深入,每个环节的平均有力就显得重难点不突出了,因而引起了我的诸多反思:
(一)我们的语文课是否每节课都得面面俱到呢?
其实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里就提到“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而我觉得我们或许不应该为了教学的完整而面面俱到,教师对文本应该有自己的解读,找到自己要突破的重难点,从而想办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教有所破,从而令学生学有所获。像本文曹文轩通过写杜小康在于父亲一起放鸭,鸭子失踪,杜小康在寻找鸭子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杜小康经历了孤独害怕——到认命消极——最后积极乐观的故事。本来主人翁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是全文的重点,假如老师能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杜小康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那本文的难点与重点就突破了。人物形象也就十分鲜明地凸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二)、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要有指导性?
我留意到徐老师对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的评价,有两句话一是:“我觉得他写得很美。”二是:“他写得很细腻”。对学生的回答也是用模糊语言“好”、“很好”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太笼统、模糊,并不利于学生的习得。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学会学习”是要我们老师引导的,而且老师本身就带有示范作用,这样的评价何来指导与示范作用呢?又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呢?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重要的或许并不在于我们教什么和教了多少,而在于我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与我们是怎样引领学生习得的。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作者及工作单位
绥德实验中学 学员姓名马莉娜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紧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各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也已具备不错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的准确把握等有一定难度的鉴赏小说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加强。另外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这部作品上世纪90年代和农村生活的背景,如理解有困难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介绍。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通俗易懂又精美传神的句子。
4、学习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人物刻画的妙处。
2、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孤困难的勇气。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 了起来。我在讲这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 敢想敢说.真可谓是活而不乱.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我的这节课在起初的设计上,并不愿意把“孤独”的心情一直笼罩在课堂上,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希望使学生走进孤独---承取孤独----享受孤独,在每一个环偵,我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作为老师,我本身就有点逃避了孤独.这节课比较轻松和愉悦, 甚至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笑声中度过的.孩子享受到了走出孤独的喜悦,板书的创新设计,拓展训练的游戏设计等,使孩子感受到了乐趣.充满了新鲜之感.但是对于课本的双基问题,就显得比较少.课后我仔细寻找了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课堂容量大,可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就出现了课本知识讲解的很少的情况. 课后仔细想想.在某些环节可以压缩设计.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我太注重这节课的活动设计了,忽略了课本的内容,一味的达到情感价值态度观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双基的培养.我反思的结果是: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许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孆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小手齐刷刷高高举起,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在这节课上,我提出了问题:请学生找寻主人公杜小康生活艰苦孤独的句子,其中有一名同学很迅速的举起了手,回答到: 鸭子向天叫了几声…”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这是描写鸭子的句子,并非是主人公的语句.课堂上孩子们举手踊跃.但是思维没有建立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之上,所以出了一个大笑话.
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以上这两点,就是我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思考.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使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对课本的深入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脚内侧踢球课后的教学反思
最新合伙协议书(通用五篇)
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协议书范文
有关财产协议书模板汇总五篇
脚内侧踢球课后的教学反思
一面教学反思五篇
牧场之国优秀教学反思(精选7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读数和写数课后的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草原教学反思十五篇)
小班教学反思汇编十五篇)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景阳冈教学反思十五篇)
关于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有关秋天的雨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数学年月日的教学反思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范文
从树上还有几只鸟谈起
关于篮球运球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政史地生教学研讨反思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的案例反思范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