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秦风学老师

  《师说》教学反思1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我国于1985年正式确立教师节,以此引导社会各界人士表达对教师的感谢与尊重,相信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一定积累了不少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的老师吧!

  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教师进行概括和评价。继而介绍《师说》的创作背景,由唐朝的教师地位,耻学于师的求学态度,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在导入部分建立起了学习自信,对于唐朝“师道不复”的社会背景引起了浓厚的探究欲望。接着“这个时候有个文坛风云人物挺身而出发出了恢复师道的怒吼!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呢?”学生介绍完后我通过课件进行了补充。在朗诵环节我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出示课件进行正音及长句断句指导,接着让学生齐读,最后再进行教师范读让学生听读后自行断句。课堂开始到这一环节都十分的轻松顺利。

  关键在于翻译环节耗时太多。因为安排了提前预习,所以我放手让学生四人一组去翻译全文,翻译中不理解的词和句组内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圈点标注,留到全班答疑,其他学生也无法正确解答的我再来进行解答。在学生翻译到重点时我对重点虚实词及特殊句式进行强调,提醒学生批注。翻译环节进行完之后就下课了,其他的教学环节没能完成。。我思考了一下,认为翻译环节可以进行以下调整:

  首先课文的翻译难点在一二段,最困难的是第二段的翻译,我利用课件给出第二段翻译中的重难点字词,再让学生去翻译可能会好一点。解释第三第四段可以放手让学生去翻译。另外就是学生基础太差我应该让学生分段翻译,这样时间也好严格把控。更加高效的完成翻译,用节余的时间完成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师说》教学反思2

  最近在教《师说》这一课,对其涉及到跟从老师学习的种种道理,本人颇有感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这般说辞令我不禁想到,自己作为老师,其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师自身素质更应该不断地适应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作为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往往会导致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很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花更多时间亲自去阅读文学作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而并非一味地读作品评介,消化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我们才会避免课堂上师生之间存在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等这些烦恼。

  往往我们道理是懂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经过课堂实践,我深深感到自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而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强调的是师生与作家、作品之间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阅读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比如,在关注学生日益增强的自主意识、自尊心、自信心和丰富的情感、旺盛的求知欲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存在的问题,诸如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等。

  语文教师没有扎实的功底和过硬的素质,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就不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也就培养不了自己对文学形象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对文学言语的理解感悟能力,进而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作品,无法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建构。

  要克服这种教学的危机感,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课程改革带来的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今后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

  《师说》教学反思3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老师应让学生进行探讨。

  相比《劝学》,韩愈《师说》此文更具情感性,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诵读的施教。叫了几个学生朗读模仿,效果亦是不错。对于没念好的'学生用文中的话说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并同步翻译,效果也出来了。此种情形只是针对有过预习的并且成绩较好的学生,整个班级气氛较活。但是对于古文考试的要求可能有点担心。因此下节课应再次重复一次脉络的整理。

  《师说》教学反思4

  《师说》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教法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其主要课程内容有二:一是古汉语知识系统;二是以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串联的五段式教学模式因此这一篇传统文言名篇的教案基本上都是以“论证结构层次的梳理”“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分论点”等等组成。但我们的传统散文尤其是《师说》中的精华部分难道是那些所谓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分论点么?我觉得不是。平心而沦,当我重新再看这篇《师说》时,印在我心灵深处的是那些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的精辟名言。所以在教授这一篇时,我将所谓“论证结构、中心论点、分论点”放到了一边,而带领我的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那些闪烁在中国人身边的名言警句。于是我在课堂中引入了我最近的一些感悟。

  案例一:这一段时间,我负责将学校老师的德育论文汇编成册,在编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引用率最高的名言即是本课的名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案例二:在讲授《过秦论》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讲到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我当时由于一个思维惯性将“瓮”字的用法讲成了名词作状语,课下一个同学来问时,我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名词做动词,所以老师也不是什么圣人,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

  案例三:办公室一帮老师突然有一天说到一句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dúlèlèbùrúzhònglèlè”这时就有另一个老师说这句话不应该读成“dúyuèlèbùrúzhòngyuèlè”么?于是爆发一场争论,最后拿给所谓的权威——语文老师来判断,但语文老师们的观点也是对半分,最后还是上百度查询了一下,确定其读成dúyuèlèbùrúzhòngyuèlè。所以,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不明白的地方,这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从这些鲜活的案例出发,学生会发现,文言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不远,在学习时也能调动起积极性,当然这样的课堂需要老师有着较强的课堂掌控力,有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这正是我缺乏的,所以在7班上这一课时,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

  课后我又进行了思考,那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是不是也可以引导学生讲讲他们的故事,谈谈他们对这些名句的看法,毕竟教这一课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散文的魅力。

  《师说》教学反思5

  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感觉厌烦,感觉文言文的学习无趣,比不上小说来得有意思。小说能读懂,有故事。而文言文枯燥,看不懂。如何将一篇文言文讲明白,读透,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最初教学一直思考的问题。

  韩愈的《师说》教学设计上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己解决翻译,重点实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文学习的基本知识。并让各组呈现自己讨论的结果,由其他组评论并纠正。在我看来,如果是老师一味地说教,讲授,课堂很可能乏味,学生识记的知识也肯定很少,可以说效果很不好。所以,将主动权放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其次,再与全班其他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纠正。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师说》这篇文章讲授完后,可以说效果相对不错,学生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读文言文,自己解决文言文知识。

  但是,《师说》结束后,学生能否继续保持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学会自主学习文言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周振甫在《怎样学习古文》中讲到,现代人读懂古文成问题,和读法有关系。提到“立体的懂”,“一方面是词的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一个词作为术语时,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是要读懂文章的用意。”同时,立体的懂,就是要培养语感。总的来说,文言文的学习重视诵读,熟读成诵。读多了,读熟了,就能自然而然地弄明白字词的意思,能读透文章,再就是语感形成后,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越发缺失,更多的是亲近文言文。从周振甫提到名人学习古文的方法,我们是否能够放开思路,让学生多读文言文,从《古文观止》一书中挑经典片目,反复读,熟读,再背诵。我想其中的文言语法知识不再细讲,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明白。像之前有些学校推出的,第一个学期就拿一本古书反复读背,将语文书束之高阁。当然此法有可能过点,但是文言文的学习成系统,多读文言文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如果仅限于语文书中的几篇文言文,是不够的。有时,多读多背,看似笨,而这却是最有效的方法。

  《师说》教学反思6

  一、课前预习是关键

  《师说》是一篇文言文,我上的是第二课时对文章结构及论证方式的梳理。所以,之前必须要求学生把字词预习到位,能够顺利的把文章翻译出来,这样我在课堂才能推进课文。

  所以我之前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利用早读课和午训课带领学生疏通文字,让学生能够翻译文章;二是给学生留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文章重点句子,并能浅层次的梳理文章结构。事实证明,课堂的推进非常顺利,我问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快速的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并且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

  这是我第一次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充分预习的好处。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二、解读文章是根本

  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我中间没有任何环节的遗忘,这是我之前上课的一个缺点,总是会忘记一个环节。课后反思还是自己的备课不到位,文本没有了熟于胸,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这次课因为备课非常充分,文章也能背诵下来,上课感觉很流畅。因此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根本。

  1、关于字词句

  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一篇文章中会有一个词或一个句是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串起全篇撬动全文教学的。比如,在《师说》这篇文章中,“师”“道”这两个词的意思很丰富,要明确这几个词的意思,才能带动学生掌握字词含义。

  2、文本形式

  “形式是语文的根基”。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了解写作的时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文本形式的把握,语文就失去了特质。比如《邓稼先》一文的小标题形式,就应当成为我们备课视野的焦点。

  3、关于文体

  “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教师心中要有文体的意识,因为“文体是体现‘语文’的元素。文体论解读的主要方法有一下几种:把握不同文体的表现形式;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具体到某一篇课文的教学切入,小说可从环境、情节、人物、开头结尾的方式切入;散文可以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寓人等表现手法切入。

  4、关于独到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并且从作者写作和编者选择的角度考虑,每一篇文章都带有唯一性,我们的教学中,就应当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呈现这一篇中所隐含语文核心价值。从而“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三、课堂生成要精彩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讲到尊师重道的例子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些社会上校园里存在的一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但是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涨,没有达到我的期望。课下我突然想到,听课的老师就有我自己的师傅和其他同事,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如果我来讲讲我是如何像我的师傅和其他同事学习的,学生应该会比较感兴趣,而且这样的举例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尊师重道。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即在每个人身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识别力,只有勇于进取的教师才会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这一点,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历练,不断的让自己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