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巧

阿林老师

公务员行测考试选词填空成语技巧

方法一:元素分析法

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当命题者将某个成语用于一个特定的句子之中,这个成语就在此句中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含义,成语中的语素与题干的某些元素必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分析相关元素的关系来找出正确选项。

有些成语的意思很相近,通过常规方法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运用“元素分析法”解答此类题目,可帮考生快速排除迷惑项,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国家行测真题

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 ,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

【答案】B。

【技巧点拨】

1.找出关键句:“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2.综合分析,提取语素。如下图所示:

改善弱者境遇

→ 表达的是一种愿望 → 愿

达不到……效果 →

表达与预期情况相反 →

3.由上面的分析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为“事与愿违”。正确答案为B。

知满天教育网专家将运用“元素分析法”解题的步骤归结如下:

1.找出关键句。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进行元素分析。首先要对关键句中的信息点分类,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语素。

3.语素对比。用缩减的语素比对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方法二:成语(连用)关系判定法

成语连用,从语法上讲,它们都是复句或联合词组,其结构复杂,所以能够表达复杂的内容;从修辞上讲,两个成语连用后,形成抑扬顿挫、韵律和谐的声调,具有语音美,读起来生动活泼,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成语连用情况可作以下分类:

1.有的成语连用是利用同义或近义来重复表意的,能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增强表现力,使表达的内容更加明白、透彻、完美、生动。如: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有的成语连用,语义相关、含义承接、层次递进、相得益彰。如: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如箭在弦,一触即发。

3.有的成语,前后两部分成对使用,定型定义,源远流长。其形式与成语连用相似。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两个成语连用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类特殊题型,其设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题干已有一个成语,在其前或后设空;另一种是连设两个成语填空。用特殊方法——成语关系判定法来解成语连用类题目更快捷,答案准确率更高。

例题:国家行测真题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 ,深入 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瞻远瞩

分析 B。高屋建瓴 发掘

C。见微知著

彰显 D。由表及里 剖析

【答案】B。

【技巧点拨】本题中两个成语只有一个论述对象——新闻记者。“胸怀全局”讲的是一种大局观念,是指横向上的全面,而“深入”说的是深度。题干既包括广度,又有了深度,独缺高度,因此第一个空缺处填入的成语应包含高度方面的内容,故表纵向上把握的“高屋建瓴”最合句意,即B项为正确答案。“高瞻远瞩”是迷惑项,但它比喻眼光远大,还是停留在广度方面,不如“高屋建瓴”恰当。

方法三:避生就熟法

公务员考试对成语的考查,一般是针对常见常用的成语,但也并不排除可能会出现个别较生僻的成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知满天教育网专家建议考生不必太过紧张,因为这类题目往往可以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处理。

一般来说,公务员考试中成语类选词填空设置的选项中不会四个都是生僻成语,一般有两个或者三个是常见常用的。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常见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并结合语境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若能在常见选项中直接找出答案,则可忽略生僻成语;如果常见成语都不符合句意,则可将答案锁定在剩下的生僻成语中。“避生就熟”法可以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例题:浙江行测真题

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多半儿是从“讲史”中得来,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寥若晨星 B。历历可数

C。孤鸾寡鹤 D。光前绝后

【答案】A。

【技巧点拨】此题中有两个生僻成语“孤鸾寡鹤”和“光前绝后”。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分析剩下的两个常见选项。“寥若晨星”是指稀疏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比喻为数极少。“历历可数”是指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句意说的是“有本事、有耐心抱着二十四史读下来”的人非常少,故“寥若晨星”符合句意。这样一来,可以不用考虑生僻成语“孤鸾寡鹤”和“光前绝后”,便能直接锁定答案为A。

拓展:公务员行测词语理解比喻修辞法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常是利用陈述对象同另外事物的共同点来描述这陈述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这种打比方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运用它可以用最小的语言体积容纳最多的语言精华,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词(标明比喻关系的词)。例句:雪花如鹅毛般飘落。本体是雪花,喻体是鹅毛,喻词是如。比喻修辞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重点,主要体现在词语理解题里。接下来主要讲一下子在考试中如何运用它来做题。

一个比喻包含本体和喻体。由这两个知识点出发,如果考查对本体的理解,我们必须找准喻体的比喻对象。例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在这个比喻里,喻体明星要说明的对象就是街灯。

例1、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颁奖辞中对刘翔的评价有这样一句话:“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这段文字中“风一样的年轻人”是一个极致的比喻,它主要用于说明( )

A、颁奖辞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色

B、刘翔旨在一跃的神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出来

C、用最小的语言体积,可以容纳最多的语言精华

D、跨栏王子不仅是纪录,也是记忆,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记忆

解析:“风一样的年轻人”,之所以把这个年轻人比喻为风,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点,比如轻盈、迅速。所以这个比喻主要用于说明这个年轻人的动作快而轻盈,答案应为B。

这是对本体的考查,要求考生找准比喻的对象。如果考查考生对喻体的理解,那么通常理解的是引申义而非本意。因为在词语理解题里,对某一个词语的理解,必须依托于它所在的文段,所以我们通常理解的是引申义,即比喻义,而不能是本意。比如刚才的例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如何理解明星,就不能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歌星影星,而是为了说明街灯的明亮。

例2、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他的躯体上一直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隔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李陵在冰雪中远去,远去。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人们感受到李陵灵魂里的冰雪。

这段文字中,对“冰雪”一词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李陵死在“大雪满弓刀”雪地

B、李陵一直顶着叛变罪名

C、李陵远离故土客死寒冷的北方

D、李陵一直承受辱骂指责

解析:“冰雪”的本意指的是大自然中的雪花,但是在这里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理解只能是引申义,所以A选项的理解是不对的,这是对雪花本意的理解,而不是引申义,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引申义的理解。答案为A。

拓展: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对应分析法

一、正对应

正对应,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词句从正面提示了正确答案的信息。

(一)解说关系

例题1:(2008?国家)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 ,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 ,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 ,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 。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明察秋毫 周密 威慑力 搪塞 B.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推脱

C.抓大放小 透彻 好习惯 塞责 D.高瞻远瞩 入微 内聚力 敷衍

解析:此题答案为A。本题材料不长,却设了四个空。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选定一个突破口,然后分项排除,最终锁定。突破口的选择因人而异,本题中第一空和第三空均有明显的提示信息,适合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与第一空构成解说关系的正对应。由此可知公司领导要注意细节,相关的只有“明察秋毫”;“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与“形成 ”(第三空)构成解说关系,“不敢”提示了公司领导要形成的是“威慑力”。由这两空可知,A为正确答案。

(二)概括关系

例题2:(2010?联考)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 。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 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5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

A.必然性 乐观 B.规律性 简单 C.突发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

解析:此题答案为D。阅读题干可知,第一空与“大约每2600万年发生一次”构成概括关系的正对应,“每”在此表示同一动作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由此可知,第一空只能选“规律性”或“周期性”。与“简单”相比,“保守”侧重于指一种底线或最低的限度,与后面的“至少”对应更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D。

(三)顺承关系

例题3: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 ;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渗透 排挤 B.结合 无视

C.渗透 轻视 D.结合 限制

解析:此题答案为C。“三个阶段”对应“三个时期”,因此第一个空格应与“融合”相对应。与“结合”相比,“渗透”的程度更深,与“融合”所表达的互相影响、不分彼此的意思更贴近,据此可首先排除B、D。

第二空中,分号前后的句子分别说明了两种错误倾向造成的后果。由“过分强调人文教育会带来对科技的漠视”可知,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同样也会造成对人文的漠视,C项中的“轻视”与“漠视”的含义最贴近,故本题选C。

(四)递进关系

例题4: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 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苦涩 奢望 B.辛酸 奢求

C.历练 幻想 D.风雨 梦境

解析:此题答案为A。由第一空句后的“回味”可知,这里所填的词语应与味道有关,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苦涩”和“辛酸”,排除C、D。人们常说“忆苦思甜”,故会引起回味的一般是苦味,而不是酸味,由此排除B,答案为A。

名师点评 本题较简单,只要考生注意到第二空前后句存在递进关系,进而认识到第二空所填的词语应与“希望”意思相近但比其程度更重,即可锁定A项的“奢望”。

二、逆对应

逆对应,就是文段中上下文的若干词句从反面提示了应选词语的信息。当文段中存在诸如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背离关系等逻辑关系时,考生可考虑此种对应。

(一)转折关系

例题5:(2010?国家)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 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 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淳朴 潜移默化 漠然无知

C.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封闭 悄无声息 浑然不觉

解析:此题答案为D。“潜移默化”强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村子的转型不可能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急遽”的,据此可排除B。“不着痕迹”、“默不作声”、“悄无声息”都含有悄然无声的意思,正因为村子的转型具有“快”和“无声”的特点,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才没有意识到,与此对应的词语为“浑然不觉”。

名师点评 第二句中转折词“但是”前后表达了两种不同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和村里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代表着开放、现代,那么与之相对的村里的世界则应是封闭、传统。故第一空中填“封闭”最贴切。

(二)并列关系

例题6:(2010?国家)在确立以夏、商、周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 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 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解析:此题答案为B。第二空需要填的是一个修饰“传说”的成语。由“不是……而是……”可知前后句子构成并列的逆对应关系,对应“可信”的历史,可推知前文说的是传说的不可靠性。“扑朔迷离”指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楚。看不清楚并不代表不可靠,排除C。“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比较特殊,原意为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故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说法。后常被误用作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有部分字典也接受了这一用法。但在考试中出现,通常仍应按原意去理解做题。据此排除D。第一空中,修饰“年表”这一对象,通常侧重的是准确与否,而非细致或粗糙,故本题选B。

(三)背离关系

例题7:(2010?国家)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 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 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直接 组织 B.主动 团队

C.独立 同事 D.一手 集体

解析:此题答案为A。在创建自己的事业时,人或多或少都会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独立”、“一手”不合句意,排除C、D。句中“极少数”和“大多数”提示语段存在背离型逆对应关系,在辨析A、B两项时,可把选项中第一空词语代入句中一一验证。

A:极少数人能直接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只能间接完成;

B:极少数人能主动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只能被动完成;

显然B项不合常理,可排除。答案选A。题干说的是大多数人需要在岗位上磨炼,借助岗位这个“基石”来积累经验与资本从而创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