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的交通安全常识

王明刚老师

大学生交通事故案例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校园内骑车和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一旦遇到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行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例 1 :某高校李某,虽然是个近视眼,可他却最喜欢戴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走路边看书,有时候车到了他跟前才发觉。同学提醒他要注意,他却当作耳边风。 2001 年 11 月的一天下午,他跟往常一样一边听着音乐、看着书回宿舍,经过一个是十字路口时,一辆桑塔纳轿车从他左侧开过来,汽车鸣笛,他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结果汽车刹车不及将他撞倒,幸好车速不是太快,否则性命难保。

( 2 )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

例 2 :如 2000 年 5 月,某高校两位男同学在操场踢完足球后,在回寝室的路上还余兴未尽,在路上相互边跑边传球,此时身后正好驶来一辆两轮摩托车,驾驶员躲闪不及撞上了其中的一位,驾驶员方向把握不稳,那位学生被撞成右小腿骨折。

( 3 )骑 “ 飞车 ” 。一般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所以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课间或下课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部分学生骑车技术也实在 “ 高超 ” ,居然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祸根。

例 3 : 2001 年,某高校学生张某,头天晚上在网吧里上网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才回寝室休息。一觉醒来已快到上课时间了,他起床后顾不得梳洗匆匆下楼,骑上自行车飞快朝教室奔。当他骑到一个下坡向右转弯的路段时,本来车速已很快但他还觉得慢,又猛踩了几下,就在这时迎面来了一辆小轿车,因车速太快避让不及,连人带车掉进了路旁的水沟里,致使右胳膊骨折,自行车摔坏。

2 、校园外常见的交通事故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余暇空闲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多,各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难怪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说: “ 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不会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不仅在校园里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 ”

例 4 : 1999 年 10 月,南京某重点大学一位男生丁某,双休日与几个同学上街。街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熙熙攘攘,不一会儿丁某与同学掉了队。正当他着急四处张望时,同学在马路对面大声叫丁某的名字,他就慌忙朝马路对面跑过去,此时一辆大卡车正飞驰而来,将其撞倒并从他身上碾压过去,为此丁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离校、返校,外出旅游、社会实践,寻找工作等都要乘坐各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因乘坐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群体性伤亡,教训十分惨重。

例 5 : 1994 年 7 月,湖北某高校学生放暑假后,七位老乡邀好一起乘一辆车回家。途中要经过一个汽渡码头,按安全管理规定汽车过汽渡,乘客必须下车。但乘客认为上车下车麻烦,就没有下来,司机见他们都不想下来也没有再坚持。汽渡船离岸后,由于江面上风大浪急,加上汽车手制动不灵、车轮下又没有塞三角枕木,停在尾部的汽车从汽渡船上滑入江中。车上 45 名乘客, 25 人死亡, 3 人下落不明,只有 17 人获救,七位学生无一生还。

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交通规则意识差,漠视交通规则。漠视交通规则是我国民众的通病,即便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也是如此。根据最近在某地区几所高等院校随机发放的50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500名调查对象中,约有96.7%的受调查者曾经都有过闯红灯的经历,其中他们闯红灯的原因大都是为了节省时间,不愿意长时间等待。在有闯红灯经历的调查对象中,约占23.3%的调查对象对自己的闯红灯行为不以为然,约有46.7%的调查对象则是跟随大家,贪图便捷而闯红灯,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应该闯红灯。这说明,很多大学生的潜意识里根本没有正确意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为闯红灯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不足挂齿。而现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很多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本质原因大都是由于大家忽视了交通规则,没有重视一些小意外。

2.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日常行为习惯。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第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电子设备成为大学生群体中必备的生活电子用品,加之大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和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成了所谓的“低头族”。不少大学生往往在走路的时候,还在专心致志地低头看手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第二,不少大学生认为,校园内部车辆较少,道路宽阔,一般不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于是,就彻底放松警惕,甚至出现在校园内快速奔跑、追逐、打闹、进行球类活动的情况,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和淡泊的交通安全意识着实让人担忧。第三,仍有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走路时戴上耳机听音乐,或者是边走路边看书,由于读书和听音乐往往会牢牢吸引人的注意力,会使大学生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即便是迎面有车辆出现,在车辆多次鸣笛、反复提示的情况下,甚至都会出现“听不到”的情况,如果遇到车流量较大的时段或区段,便很容易酿成交通安全事故。

3.大学生性格易冲动,爱追求刺激。大学生正值人生中的黄金时期,特别是一些男同学,天性上容易冲动,热衷于追求刺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很多在校大学生也都有条件拿到了自己的驾照。受个人性格和驾车技能水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行车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得十分急切、暴躁,相当一部分学生容易意气用事,患有“路怒症”,特别是在遇到了“堵车”“多车并行”的交通情况时,很多人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由于一时冲动做出违法行为或其他危险性行为。

大学生交通事故如何防范

1.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提高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其目的就在于教育高校大学生学会尊重与敬畏生命。要让大学生意识到淡泊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漠视。并辅之以案例教学,使之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2.提高安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信息时代下,社会的发展形态是开放、多元、包容的,特别是对于当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个性张扬、热衷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思维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当下的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信息化特征,也就是说,他们更习惯于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进行各项学习活动。这实际上就其实我们强化对在校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可以着眼于教育的创新性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对大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要注重所教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而不应该停留在纯粹的理论教学上。从教学形式来看,改变以往贴横幅、拉标语、发传单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电影、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宣传讲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3.整合现下高校教学资源,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相对于社会上的其他组织机构,高等院校在教学方面有着更加适宜的教学环境、更系统的教学体系、更丰富的教学手段以及更加优良的学习氛围。结合大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特点,通过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形成完备的交通安全教学体系。第一,各个高校可以将交通安全教育课程纳入通识课程基本教考体系中,安排一定的学时,选聘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并将最终的考评成绩纳入学生的学业管理系统中。第二,可以利用校内互联互通的教学平台辅助交通安全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人人重安全,人人懂规则”的氛围。

4.广泛开展相关的安全实践活动。以往的高校交通安全意识教学由于过多地拘泥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够用呆板僵硬,完全起不到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作用,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鉴于此,各个高校要注重依托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优化高效交通安全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周等课外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系统中。此外,还应该联合当地的公安部门开展,如交通安全志愿者、上岗指挥交通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时期正值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正是学生风华正茂的年代,做好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生命的尊重,理应成为现代高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