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务员行测复习国画知识点

黄飞老师

公务员行测复习国画知识点

1、中国画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三大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国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3、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4、中国的文房四宝为------笔、墨、纸、砚

5、宋代以来“文房四宝”特指: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泾县)、端砚(现广东肇庆)和歙砚(现安徽歙县)。

6、顾恺之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哪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7、《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吴道子,唐代杰出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

8、《梅竹》的作者是------郑燮,又名郑板桥,清代杰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9、中国现存最古的卷轴山水画是------《游春图》,作者是展子虔

10、《潇湘图》、《夏山图》的作者是董源,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原为南唐画院画家,后入宋

11、被称为“明四家”的画家是------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

12、《群马》是谁的代表作------徐悲鸿

13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洛神赋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

14、《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的作者是------顾恺之,东晋杰出画家

15、《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唐代杰出画家

16、《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它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滉

17、《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谁的作品------顾闳中

18、《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王希孟

19、《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宋代

20、《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谁的代表作------黄公望

21、《汉宫春晓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明代画家谁的作品------仇英

22、《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谁的作品------郎世宁

23、齐白石的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

拓展: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解题

【例1】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____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________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

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

【解析】B。由“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____在设备中”可知,“设备”为一具体实物,用“记忆”一词不够恰当,且后文强调的是这种设备的特别与唯一,“特定”比“先进”、“固有”更为合适,故B项最为恰当。

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感受到逻辑填空题目侧重材料语意的理解,以及实词含义的辨析,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实词的积累。

【例2】许多调查显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其中男性的比重大大高于女性,且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从迁移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看,通常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和这些已经走出去的人相比,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要实现向外转移,需要克服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问题是:

A.农民具备什么条件才较易外出务工

B.已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主要特点

C.农村劳动力留守家乡的具体缘由

D.农村劳动力实现经济状况改善的途径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实现了地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具备的条件,即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在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接着说明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文化、年龄以及经济条件等都是其外出务工的限制条件。综合可知,本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是农民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较易外出务工,即A项。

片段阅读侧重常规主观题目,即需要通过言语的积累,对材料内容进行宏观把握和概括,找到材料重点及作者观点。

言语部分除了积累,有很多可以快速提高正确率,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言语高分专项班会有资深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

判断推理部分又分四种题型考查: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和类比推理属于半常识类的题目,需要我们把握解题原则和规律。图形推理一定要做大量的联系,只有保证熟悉图形,才能熟悉图形规律。知识点最多,也是最难得恐怕就是逻辑判断了,逻辑判断是很多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有很多思想和推理规则,绕蒙了很多同学,但是这种题目又是很多学员学习过之后正确率最高的部分,它有很强的技巧性。

【例3】药检局对于五种消炎药进行药效比较,结果如下:甲与乙药效相同;丙比甲有效;丁副作用最大;戊药效最差。因此( )。

A.丙最有效

B.丁比戊药效好

C.甲比戊副作用大

D.甲和乙副作用相同

【答案】B。解析:文段提出两个比较项,为药效和副作用。而所给的比较结果不全面,缺乏丁的药效情况、除丁外其他四种药的副作用情况。通过戊药效最差可推出丁比戊药效好,但无法推出丙的药效是否最好,也无法推出C、D两项。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例4】中国要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必须有一流的教育。只有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中国才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

A.中国难以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除非拥有一流的教育

B.只要中国拥有一流的教育,就能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

C.如果中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就不会没有一流的教育

D.不能设想中国做出了应有的国际贡献,但缺乏一流的教育

【答案】B。解析:题干的断定是:“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是“做出应有的国际贡献”的必要条件,该断定的则是充分条件,其他选项均与题干意思吻合。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因果文段脉络分析

(一)分析-对策

例题: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退休费、医疗费、福利费的支出自然呈上升趋势,客观上要求有坚强的经济后盾,而目前全省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经济水平滞后大大削弱了社会对老龄入口的承受能力。因此,家庭养老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养老在保证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对这段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A.老年人口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发展

B.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性

C.人口老龄化,造成经济水平滞后

D.增强社会对老龄人口承受能力

解析:行文脉络为:分析-对策。文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通过分析了老年人口的现状,第二句因此,得出家庭养老的作用不可忽视,要保证物质和心理健康。文段想要强调的是家庭养老,所以答案选择B项。

(二)分析-结论

例题: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解析:文段行文脉络为:分析-结论。文段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分析传统史学研究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审判的“被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第二句话所以分析出不同的法官由于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结果也会不同。文段强调的时候结论。故答案选择A项。

(三)分析-事实

例题: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是要推崇文化和学术的,考量文官的标准,不但要看他的政绩,也要关注他的文化修养如何。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做官要有“经略之才”,那么“知识就是力量”,文化修养就自然成了政绩的铺垫和补充。从上到下,应该都难以相信,一个“大老粗”会成为一个“治世能臣”。所以,在官场的圈子中,官员们的出身、门第、谈吐、书法、词章、风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评价的标准。那么既然这样的比较成为了一种“风气”,古代官员的“读书热”也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 古代官员“读书热”的原因

B. 古代官员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C. 古代太平时期对文官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D. 古代很多官员读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解析:文段的行文脉络为:分析-事实。文段共有五句话,前三句话分析的是天平天国注重文化和学术,推崇文化修养。四句、五局得出古代官员“读书热”也自然是水到渠成。这一事实,文段重点分析的是读书热形成的原因。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通过上述三个例题,我们可以通过因果关联词发现文段均为因果文段。具体的行文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析-对策、分析-结论、分析-事实。前两种类型的文段,文段重点一般都在对策和结论上,我们只要重点关注尾句就可以了。最后一种类型文段的重点在分析原因上,所以分析要落在原因上。